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综合影像诊断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陆风旗 于向荣 冯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8,109,共4页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MRI及超声造影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FNH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B超、CT、MRI检查,其中超声造影6例。结果:FHN病灶B超均呈稍低回声,超声造影时动脉...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MRI及超声造影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FNH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B超、CT、MRI检查,其中超声造影6例。结果:FHN病灶B超均呈稍低回声,超声造影时动脉呈中央向周边快速增强,门脉期、延迟期回声逐渐均匀,高于正常肝组织。病灶CT平扫呈低密度7个,等密度5个。MRI平扫T1WI低信号8个,等信号4个;T2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病灶动脉期CT及MRI均明显强化。门脉期CT显示7个等密度,4个稍高密度,1个为略低密度;延迟期9个等密度,2个稍高密度,1个稍低密度;MRI显示高信号9个,等信号3个;延迟期高信号8个,等信号4个。CT扫描示8个病灶有中央瘢痕,5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个有假包膜。MRI扫描示8个病灶有中央瘢痕,5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个有假包膜。MRI扫描示9个病灶有中央瘢痕,5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个有假包膜。CT正确诊断4例(4/12),MRI为6例(6/12),超声造影为5例(5/6)。结论:CT及MRI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供血特点及病理特征,在FNH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FNH的"离心性强"的超声造影特点,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
下载PDF
骨科术后大脑脂肪栓塞引起谵妄24例临床报告
2
作者 殷政 路峰 +2 位作者 胡毅平 朱敏敏 王鹏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术后谵妄是骨科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髋部及长骨骨折术后3.6%-28.3%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随之可能发生全身系统性功能障碍,如缺氧和低血压等并发症^[1]。引起术后谵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就是大脑脂肪栓塞。当脂... 术后谵妄是骨科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髋部及长骨骨折术后3.6%-28.3%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随之可能发生全身系统性功能障碍,如缺氧和低血压等并发症^[1]。引起术后谵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就是大脑脂肪栓塞。当脂质微栓子(Lipid micro-emboli,LME)从骨折部位脱离游走于血管中,进入大脑,引起脑梗塞,即称之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FES)。有报道称,旋钉股骨或髋部骨折手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水泥/非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牵引操作手术过程中,FES发生率高达59%-100%,而术后随访发现其中约50%患者出现认知障碍^[2]。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特别是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谵妄,常常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卧床时间^[2,3]。因此,术后谵妄须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我们于2009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24例经影像学确诊的大脑脂肪栓塞,对其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脂肪栓塞 术后谵妄 骨科术后 临床报告 髋部骨折手术 脂肪栓塞综合征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糖尿病足微循环灌注评估中的应用与进展
3
作者 杜梅 倪建明 张追阳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伴有多系统并发症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影响长期的生活质量。目前检查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同时可以进行血管内成形术,但是即使成功的血运重建后,部分患者仍然溃疡愈合失...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伴有多系统并发症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影响长期的生活质量。目前检查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同时可以进行血管内成形术,但是即使成功的血运重建后,部分患者仍然溃疡愈合失败而导致截肢。因此,运用影像学方法早期检测糖尿病足部灌注情况,评估组织愈合潜力对治疗DF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除常规检查方法外,越来越多的影像新技术运用到DF微循环的检查中,从而为临床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制定诊疗计划、监测疾病发展、评估新型治疗技术如血管生成细胞治疗、干细胞移植等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微循环灌注 影像学成像
下载PDF
早期SPECT/CT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华茜 赵艳军 +1 位作者 唐平 倪建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及早期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单发及多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灶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间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53.1±14.8岁)临床诊断为原发或继发... 目的:探讨^(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及早期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单发及多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灶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间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53.1±14.8岁)临床诊断为原发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且获得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m)Tc-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平面显像及早期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进行术前定位。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平面显像及早期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单发及多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42例患者术中共探得甲状旁腺阳性病灶78个,早期SPECT/CT对单发及多发病灶的诊断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双期平面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5,P<0.05;χ~2=9.001,P<0.05)。结论:增加早期SPECT/CT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较传统双时相平面显像有较高的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放射性核素显像 MIBI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正常成人下腔静脉的CT测量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东 张追阳 胡春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测量100例正常成人下腔静脉(IVC)的各条径线及其位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分别测量右心房水平及第一肝门水平下腔静脉,并计算长短径的比值。在第一肝门水平的层面上,沿椎体的前缘做一水平线作为X轴,并紧贴该椎体右缘做与X... 目的:测量100例正常成人下腔静脉(IVC)的各条径线及其位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分别测量右心房水平及第一肝门水平下腔静脉,并计算长短径的比值。在第一肝门水平的层面上,沿椎体的前缘做一水平线作为X轴,并紧贴该椎体右缘做与X轴垂直的Y轴,分别测量IVC中心距离X、Y轴的长度及IVC长轴与X轴角度。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右心房水平,IVC的短径无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P>0.05),各性别、年龄组95%上限均<30mm。IVC长径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P<0.05)。第一肝门水平,IVC短径无年龄差异(P>0.05),但存在性别差异(P<0.05),但两者95%上限均<22mm;而IVC长径以及IVC长径/短径不仅存在年龄差异,还存在性别差异(P<0.05)。IVC至X、Y轴距离无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P>0.05),各性别、年龄组95%上限均<2.5cm和<1.0cm。IVC长轴与X轴的夹角为31°±5°,无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但存在性别差异(P<0.05),但两者95%上限均<60°。结论:右心房水平IVC短径是判断IVC增粗与否的敏感指标。CT可确定第一肝门水平正常IVC的位置及与X轴的夹角范围,为肝肾间隙病变对IVC推移的判断提供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霉菌性副鼻窦炎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余迅 张追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霉菌性副鼻窦炎 诊断价值 CT表现 临床表现 病理证实 作者分析 发病率
下载PDF
^(99m)Tc-MMP-9Ab无创探测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中娟 邓钢 +5 位作者 张追阳 居胜红 陈骏 赵瑞 金晖 魏晓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10-2414,共5页
目的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99mTc标记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体(MMP-9Ab)标记的最佳条件以及用99mTc-MMP-9Ab无创性探测AS斑块的可行性。方法损伤并阻断10只ApoE-/-小鼠左侧颈总动脉血流20 mi... 目的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99mTc标记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体(MMP-9Ab)标记的最佳条件以及用99mTc-MMP-9Ab无创性探测AS斑块的可行性。方法损伤并阻断10只ApoE-/-小鼠左侧颈总动脉血流20 min后高脂饮食饲养4周。氯化亚锡晶体(SnCl2.2H2O)的用量为31.25~1000.00μg,MMP-9Ab的用量为0.1、0.2、0.3ml,测定不同条件下标记物的标记率及其稳定性。将适量标记物经小鼠尾静脉注射,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取主要脏器测量放射性计数率值,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每克组织的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观察99mTc-MMP-9Ab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对ApoE-/-AS模型鼠及C57BL/6小鼠各5只行左侧颈总动脉离体自显影显像,观察99mTc-MMP-9Ab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体外的显像情况。结果 99mTc-MMP-9Ab标记的最佳条件为SnCl2.2H2O溶液(10g/L)0.05ml,柠檬酸溶液0.1ml,MMP-9Ab溶液(0.2g/L)0.1ml,通氮气振荡1h,再加入新鲜99mTcO4-185MBq,100℃水浴30min,99mTc-MMP-9Ab标记率可达(95.16±1.81)%,室温下放置3h后放化纯不小于80%。99mTc-MMP-9Ab在正常小鼠血液内清除迅速,30min后血液中放射性迅速下降,肌肉内放射性亦甚少。离体自显影显像中,粥样硬化组自显影胶片上的曝光黑影与肉眼可见的粥样硬化斑块有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99mTc标记MMP-9Ab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标记率高,体外稳定性较好,无需进一步纯化。99mTc-MMP-9Ab有望成为显示AS斑块形成的靶向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放射性核素显像 模型 动物 小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ApoE-/-小鼠颈动脉稳定性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7·0T MR动态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中娟 邓钢 +5 位作者 张追阳 居胜红 陈骏 赵瑞 金晖 魏晓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建立ApoE-/-小鼠颈动脉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并探讨用高场强7.0T小动物MR检测AS的形成过程。方法对10只ApoE-/-小鼠损伤并阻断一侧颈总动脉血流20 min,之后高脂饮食饲养7周,分别在术后4、7周进行7.0T MR检测与病理学检查。结... 目的建立ApoE-/-小鼠颈动脉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并探讨用高场强7.0T小动物MR检测AS的形成过程。方法对10只ApoE-/-小鼠损伤并阻断一侧颈总动脉血流20 min,之后高脂饮食饲养7周,分别在术后4、7周进行7.0T MR检测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4周后MRI显示患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壁高信号,7周后MRI表现为损伤血管高壁信号区增厚并管腔狭窄、不规则,创伤后血管腔面积呈下降趋势。对应病理学检查显示,4周后颈总动脉腔内斑块形成,斑块内泡沫细胞及脂质坏死核心形成,其上覆盖厚纤维帽;7周后斑块内增生的内膜内见广泛钙质沉积。结论用损伤及高脂饮食方法可成功建立ApoE-/-小鼠稳定期AS模型;高场强7.0T MR可成功检测小鼠颈动脉稳定期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研究ApoE-/-小鼠易损斑块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磁共振成像 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判断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姚晴宇 张威江 马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判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MRI)和DTI影像学检查,检测参数为部分各向异性值(FA),同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Brunnstrom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白质FA值... 目的判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MRI)和DTI影像学检查,检测参数为部分各向异性值(FA),同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Brunnstrom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白质FA值显著低于健侧(P<0.0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侧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偏瘫侧肌力明显相关(Y=0.774,P<0.05),30例患者DTI分级与肌力减弱程度呈正相关(rs=0.75,P<0.05)。结论 DTI技术能清楚显示脑梗死白质纤维束的受累程度,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损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值 运动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卫 沈晓文 +1 位作者 孔岳南 姚晴宇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总结75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PTAS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1~6个月。其中发生腹膜后血肿1例,颈动脉窦反... 目的总结75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PTAS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1~6个月。其中发生腹膜后血肿1例,颈动脉窦反应12例,高灌注综合征6例,脑血管痉挛9例,支架处血栓形成1例,颅内出血2例,其中1例死亡,缺血性脑卒中3例。结论严格的术前准备、正规术中操作及术后治疗可明显降低PTAS的围手术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 支架 颈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冯军 吴曙军 +1 位作者 赵伟 沈晓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7-1168,117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46条肢体,采用术前筛选手术患者;术中超声引导下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疗效。结果:术前彩超筛选42例符合手术适...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46条肢体,采用术前筛选手术患者;术中超声引导下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疗效。结果:术前彩超筛选42例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术中能清晰显示钬激光纤维头位置,对局部迂曲的静脉团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穿刺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彩超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所有病例在术后3~4周内均出现曲张静脉消失,色素减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过程中,能起到明确适应证,指导定位,确定静脉闭合,术后观察疗效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大隐静脉曲张 腔内钬激光
下载PDF
基于VIBE-Dixon技术的女性腰椎脂肪测量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丰 倪建明 +3 位作者 姜宇 赵艳军 吴文娟 张追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评估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程度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121名健康女性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21~30岁组(n=17)、31~40岁组(n=11)、41~50岁组(n=24)、51~60岁组(n=63)、61~70岁组(n=6)。以DXA测量L1-L4椎体骨密... 目的应用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评估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程度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121名健康女性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21~30岁组(n=17)、31~40岁组(n=11)、41~50岁组(n=24)、51~60岁组(n=63)、61~70岁组(n=6)。以DXA测量L1-L4椎体骨密度,以VIBE-Dixon技术测量L1-L4椎体骨髓脂肪分数。比较不同组间骨髓脂肪分数差异,同时分别对骨髓脂肪分数与BMD、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分别对BMD、骨髓脂肪分数与绝经年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14.541,P<0.001)。骨髓脂肪分数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性(r=0.659,P<0.001);骨密度随脂肪分数上升呈下降趋势;随绝经年限的延长,BMD呈下降趋势,骨髓脂肪分数呈上升趋势。结论VIBE-Dixon能定量测量妇女腰椎椎体脂肪含量,可间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与DXA的结果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绝经后女性 腰椎 脂肪含量 VIBE-Dixon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评估糖尿病患者足底软组织血流灌注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梅 倪建明 +2 位作者 徐慧婷 华冬英 张追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前瞻性探讨定量足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技术在糖尿病患者评估足底软组织血流灌注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并初步分析糖尿病足软组织微循环的灌注特征。材料与方法:获得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和患者书面知情同意书。... 目的:前瞻性探讨定量足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技术在糖尿病患者评估足底软组织血流灌注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并初步分析糖尿病足软组织微循环的灌注特征。材料与方法:获得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和患者书面知情同意书。前瞻性纳入了13例糖尿病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40~77岁,平均(63.5±11)岁,均行过CTA作出明确诊断,并按照CTA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病变足(12条)和正常足(14条)。运用东芝320排螺旋CT(Aquilion ONE)行双侧足部容积动态增强。对比分析动态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及相关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峰值时间(TTP)。结果 :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测量患者双侧足部TDC参数(BF、BV、MTT、TTP)值,病变足与正常足分别为(21.1±12.3) mL/(100 mg·min) vs (34.8±20.2) mL/(100 mg·min),(1.7±0.6) mL/100 g vs (1.8±0.7) mL/100 g,(5.9±1.9) s vs (3.8±1.9) s,(55.5±16.6) s vs (38.9±15.6) s。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通过比较正常足的灌注参数,获得显著较长的MTT和TTP。结论:足部CT灌注是一种能够评估糖尿病患者足底软组织血流灌注水平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的技术,并且能够早期提示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附8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亮 王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T资料。术前均采用MS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T资料。术前均采用MS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组(curve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处理后,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8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位于输尿管下段,CT表现为输尿管腔外软组织肿块6例、输尿管壁增厚伴腔内充盈缺损2例,合并附件囊性灶5例,病灶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均无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MSCT表现与手术结果相一致,同时还可以了解有无肾积水及肾功能改变情况。结论:MSCT能够全面细致地勾勒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位置及范围,诊断上应注意与输尿管癌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缪小丽 于向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5期25-26,32,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的差异,探讨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不同时期梗死病灶ADC值及相对rADC值,比较各期rADC值的差异。结果①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的差异,探讨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不同时期梗死病灶ADC值及相对rADC值,比较各期rADC值的差异。结果①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梗死灶显示较常规MR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超急性、急性期rADC最低,分别为(63.13±6.39)%、(67.75±7.90)%,亚急性期时rADC逐渐升高,甚至出现假正常化现象,慢性期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脑梗死病程具有显著相关(r=0.866,P<0.001)。结论DWI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敏感;与ADC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判断脑梗死的分期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6
作者 王敏鸿 陈万海 高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1453-145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方法】观察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所有患者2周内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脑脊液压力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方法】观察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所有患者2周内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脑脊液压力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保持充足的输液量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护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肝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吉亚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4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43例疑似肝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CT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特异度、灵敏度、... 目的:探讨肝癌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43例疑似肝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CT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本次入组患者确诊肝癌共计34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增强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的误诊率、漏诊率显著高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两组对比指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可提升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使临床肝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全面提升,具备较高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肝癌患者治疗方法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肝癌 灵敏度 准确率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晶晶 张威江 +5 位作者 汪桦 于向荣 李薇 杨金妹 季卫阳 王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3,共3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外力作用下颅脑加速度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轴索和小血管损伤。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脑损伤,是引起死亡、严重残疾及植物状态的主要原因,尤其合并明显出血的患者预后更差。因此,明确有...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外力作用下颅脑加速度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轴索和小血管损伤。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脑损伤,是引起死亡、严重残疾及植物状态的主要原因,尤其合并明显出血的患者预后更差。因此,明确有无出血灶、出血灶的量及部位对预测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价值 磁敏感加权成像 出血性 闭合性脑损伤 血管损伤 运动过程 植物状态
原文传递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志伟 马涛 +2 位作者 陈萍 华烨 华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1期6116-6122,共7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急性脑梗死(前循环)患者75例,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成无狭窄组,轻...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急性脑梗死(前循环)患者75例,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成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组(30-69%)和治疗组(70-99%),前三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搭火柴测验(Stick Test),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利用SPECT/CT对治疗组20例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改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比较MoCA总分、MMSE评分、Stick Test评分,发现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认知功能受损越明显;治疗组在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评分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PECT/CT对治疗组术前感兴趣区血流量与同侧小脑平均脑血流量比较,术后再与同侧小脑比较,结果显示术后脑灌注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且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最终改善认知功能,尤其表现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能力,注意力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MRI诊断胰腺神经鞘瘤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春娟 潘颖奇 +1 位作者 张追阳 陶晶晶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0,共2页
患者女,52岁,于外院体格检查时,CT提示胰尾部占位病变,由本院收住入院。患者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发黄,无明显体质量减轻。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血尿淀粉酶、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 患者女,52岁,于外院体格检查时,CT提示胰尾部占位病变,由本院收住入院。患者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发黄,无明显体质量减轻。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血尿淀粉酶、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均正常。MRI检查(图1)示胰尾部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块影,大小约25 mm×16 mm,边界较清晰,可见低信号包膜。病变呈囊实性,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包膜可见延迟强化。胰头、胰颈、胰体未见明显异常。胰管未见扩张。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行胰尾切除+脾切除术。术中所见肿块位于胰尾部,大小约4 cm×3 cm,质韧,界限清,突入脾门,腹腔内其余脏器未扪及明显异常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诊断 神经鞘瘤 糖类抗原125 血清肿瘤标志物 胰腺 占位病变 异常肿块 体质量减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