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左下腔静脉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1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刘兵 吕献军 +2 位作者 徐炜 王杰 王桂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5-567,共3页
双下腔静脉畸形是下腔静脉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在下腔静脉变异中并不多见,占0.2%~3%[1]。临床上通常无症状,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现就1例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左侧下腔静脉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双下腔静脉畸形是下腔静脉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在下腔静脉变异中并不多见,占0.2%~3%[1]。临床上通常无症状,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现就1例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左侧下腔静脉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过程作一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腔静脉畸形 深静脉血栓形成 取栓 溶栓术
下载PDF
介入化疗结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效果
2
作者 赵刘兵 吕献军 +2 位作者 徐炜 王杰 王桂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给予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B组给予单...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给予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B组给予单纯胆道支架植入,C组给予化疗等保守治疗。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γ-谷氨酰转移酶(r-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患者的r-GT、ALT、AST,TB、DB均明显得到改善,A组患者的生存期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结合介入化疗对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有明确的临床效果,能较大程度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植入 介入化疗 恶性胆道梗阻 肝功能
下载PDF
头颈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包绕颈动脉的外科处理策略
3
作者 张海东 龚单春 +6 位作者 孙凯 王昊 周丽娟 闫云飞 刘凯 吕献军 于振坤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0-856,共7页
目的探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颈部转移淋巴结包绕颈动脉的手术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2例病变包绕颈动脉的晚期头颈肿瘤患者资料,其中原发灶未见复发或原发灶不... 目的探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颈部转移淋巴结包绕颈动脉的手术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2例病变包绕颈动脉的晚期头颈肿瘤患者资料,其中原发灶未见复发或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患者9例,均为男性,年龄48~79岁。患者的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均在2级及以下,影像学诊断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动脉均被肿瘤包绕≥270°。本组患者均予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根治性切除术。总结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局部复发率、患者生存质量及总生存率。患者生存质量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对比分析,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进行分析。结果覆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无支架置入并发症。手术R0切除8例,R1切除1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在“疼痛”“情绪”“焦虑”方面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36、-2.460、-2.200,P值均<0.05)。随访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1例患者失访,3例出现局部复发,发生率为37.5%(3/8)。患者的12个月生存率为59.9%。结论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根治性切除术是一种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动脉受累 覆膜支架 生存质量 局部复发
原文传递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7
4
作者 余燕婷 高占辉 +6 位作者 赵刘兵 肖磊娟 郑志波 朱润章 汪红英 吕献军 季大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发生率高,选择外科手术会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可以保留可供造瘘的血管资源,但选择PTA或外科手术尚无更明确的界定。文中通过比较PTA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AVF狭窄...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发生率高,选择外科手术会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可以保留可供造瘘的血管资源,但选择PTA或外科手术尚无更明确的界定。文中通过比较PTA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AVF狭窄的疗效,旨在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0日南京明基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AVF狭窄的46例患者。包括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者为PTA组(22例),内瘘切除重建手术者为手术组(24例)。比较2组临床一般情况,术后6个月通畅率,总体通畅时间,以及手术不良反应。结果 PTA组内瘘血管狭窄个数较手术组增多[(2.78±1.43)vs(1.67±0.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6个月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PTA组内瘘血管共狭窄57处,其中吻合口12处狭窄(21.05%),狭窄程度平均为79.3%;内瘘静脉流出道43处狭窄(75.44%),平均狭窄程度为84.26%。PTA组3例患者发生肱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痊愈。手术组1例术中发生轻度渗血,处理后好转;术后4例有术侧手背轻度肿胀,逐渐好转;2组不良反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处及3处以上的多处狭窄优先选择PTA治疗,通畅率相当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留血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静脉内瘘 狭窄 通畅率
下载PDF
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刘兵 吕献军 +2 位作者 徐炜 王杰 王桂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10例急性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临床资料。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级认为血管再通...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10例急性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临床资料。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级认为血管再通。结果10例取栓后均获得血管再通,TICI分级3级。1例合并枕叶少量出血,1周后复查出血消失。出院时mRS评分0分3例,1分1例,2分3例,3分1例,4分1例,死亡1例。出院3个月,mRS评分0分4例,1分3例,2分2例。结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采取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血流再通率高,能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动脉闭塞 椎-基底动脉 Solitaire-AB型支架 机械取栓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