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安地区健康成人尿液电导率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玉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3期3234-3235,共2页
目的调查淮安市健康成人的尿液电导率分布情况,建立本地区健康人群尿电导率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1 196例健康人群尿液的电导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之间尿电导率的... 目的调查淮安市健康成人的尿液电导率分布情况,建立本地区健康人群尿电导率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1 196例健康人群尿液的电导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之间尿电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尿电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尿电导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男、女之间尿电导率有性别差异(t=6.67,P=0.00),男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尿电导率有差异(P=0.00),男性年龄〉30-40岁组与〉40-55岁组,尿电导率无差异(t=1.59,P=0.11);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尿电导率也有差异(P=0.00)。女性年龄18-30岁组,〉30-40岁组,〉40-55岁组尿电导率无差异(P=0.96)。将无显著性差异的不同组数据合并后计算均数和标准差,按±1.96s表示95%参考区间得到健康成年男性尿电导率参考区间,〉18-30岁组为9.46-42.86mS/cm,〉30-55岁组为6.17-40.15mS/cm,〉55岁组为4.82-34.66mS/cm;健康成年女性尿电导率参考区间:〉18-55岁组为3.32-37.62mS/cm,〉56岁组为1.97-31.73mS/cm。结论建立了淮安地区健康成人尿液电导率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电导率 参考区间 成人
下载PDF
聚类分析法研究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的特点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兵 常新 徐小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用聚类分析法综合分析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女性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样本和抗菌药物进行...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用聚类分析法综合分析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女性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样本和抗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1 265例女性生殖道样本,支原体阳性685例,阳性率为54.15%。其中解脲脲原体(Uu)单项感染665例,占总阳性的97.08%;人型支原体(Mh)单项感染4例,占总阳性的0.58%;Uu、Mh混合感染16例,占总阳性的2.34%。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Uu阳性患者分成3类:药物敏感组、药物较敏感组和药物不敏感组,构成比分别为63.2%、25.6%和11.2%;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抗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将抗菌药物大致分为4类:第1类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Uu对该类药物敏感性高;第2类有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Uu对该类药物敏感性次之;第3类有林可霉素、甲砜霉素和司帕沙星,Uu对该类药物敏感性较第2类稍弱;第4类有大观霉素,Uu对该类药物敏感性不高。结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Uu的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聚类分析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EB病毒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玉章 于仁 +1 位作者 嵇连棠 陈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24-825,共2页
目的 :探讨人类大肠肿瘤中是否存在EB病毒 (EBV)的感染 ,EBV是否参与了肿瘤的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 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的抗EBV壳抗原抗体 (EB VCA IgA)、抗EBV早期抗原 (弥散型 )抗体(EA D IgG )及抗EBV核抗原 -1抗体 (EBN... 目的 :探讨人类大肠肿瘤中是否存在EB病毒 (EBV)的感染 ,EBV是否参与了肿瘤的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 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的抗EBV壳抗原抗体 (EB VCA IgA)、抗EBV早期抗原 (弥散型 )抗体(EA D IgG )及抗EBV核抗原 -1抗体 (EBNA 1 IgG/M ) ,用PCR方法对 3 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漱口液标本进行EBVDNA扩增。结果 :在 3 0例大肠癌标本中EB VCA IgA、EA D IgG、EBNA 1 IgG、EBNA 1 IgM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0 %、67%、10 0 %、2 7% ,EBVDNA阳性率为 90 % (2 7/3 0 ) ,3 0例患者漱口液有 7例PCR阳性 ,阳性率为 2 3 %(7/3 0 )。结论 :大肠肿瘤组织中存有E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疱疹病毒4型 发病机制 EB病毒感染
下载PDF
六种肿瘤标志物在早中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姜玉章 郭伟 +1 位作者 张平 殷先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食管癌 诊断 免疫发光分析法
下载PDF
383例呼吸道感染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海平 唐朝贵 杜顺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9期979-979,共1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肺炎支原体检测在诊断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结果 38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MP—Ah检测,总阳性数为261例,阳性率为68.15%.其中IgG“-”/IgM“+”104例,占27.15%,大于IgG“+”/IgM“+”89例,占23.24%... 目的 探讨血清肺炎支原体检测在诊断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结果 38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MP—Ah检测,总阳性数为261例,阳性率为68.15%.其中IgG“-”/IgM“+”104例,占27.15%,大于IgG“+”/IgM“+”89例,占23.24%,大于IgG“+”/IgM“-”68例,占17.75%.阴性122例,占31.85%。结论 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可提供快捷简便可靠的诊断依据,适用于各级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抗体检测 诊断 MP 金标免疫斑点法
下载PDF
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中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激素代谢紊乱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媛媛 陆卫平 +1 位作者 严小勇 赵建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状况及与甲状旁腺激素(PTH)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组(包括肝硬化与非肝硬化者),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与ECLIA法... 目的:探讨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状况及与甲状旁腺激素(PTH)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组(包括肝硬化与非肝硬化者),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与ECLIA法检测血清25-OH-VitD3和PTH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VitD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肝硬化组25-OH-VitD3的浓度较肝硬化组高(P<0.05)。研究组符合继发性甲旁亢患者8例(12.9%)。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VitD3浓度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与白蛋白、胆碱酯酶呈正相关。结论: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的不足,其程度与肝功能分级相平行;血清PTH的浓度与维生素D的浓度及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VitD3 PTH 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桂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7-697,共1页
血中高半胱氨酸(Hcy)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本研究用循环酶法检测PIH患者和健康妊娠者血清Hcy水平,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 血中高半胱氨酸(Hcy)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本研究用循环酶法检测PIH患者和健康妊娠者血清Hcy水平,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脂蛋白(a)的生物化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红林 陆银宝 马君余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2期156-158,共3页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1963年由挪威遗传学家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的一种独立脂蛋白成分。近年来,它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起被推荐为血脂...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1963年由挪威遗传学家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的一种独立脂蛋白成分。近年来,它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起被推荐为血脂方面的常规检测项目,受到了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并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就Lp(a)的生物化学特征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特征 脂蛋白(a) 临床应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医学工作者 Lp(a) 蛋白成分
下载PDF
散发和具家族史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表达相同差异基因
9
作者 姜玉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4-155,158,共2页
目的探讨散发和具家族史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相同差异基因表达谱。方法分别将散发食管鳞癌组(Ⅰ组)和具家族史食管鳞癌组(Ⅱ组)癌及癌旁组织对应等量混合,抽提RNA合成相应cDNA,以Cy5和Cy3标志为探针,在BiostarH-140s上杂交分析。结果Ⅰ... 目的探讨散发和具家族史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相同差异基因表达谱。方法分别将散发食管鳞癌组(Ⅰ组)和具家族史食管鳞癌组(Ⅱ组)癌及癌旁组织对应等量混合,抽提RNA合成相应cDNA,以Cy5和Cy3标志为探针,在BiostarH-140s上杂交分析。结果Ⅰ组和Ⅱ组的差异基因分别为1 855个和613个。两组表达相同差异基因60个(含表达序列标签30个)。30个基因中仅4个已有报道与食管癌相关。结论基因芯片法可高通量筛选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基因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因表达谱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家族史
下载PDF
AS患者sLAIR-1和LAIR-1 mRNA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亚亚 陈闪闪 +1 位作者 李永胜 刘娟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sLAIR-1)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AS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AS患者81例(AS组),收集其一般资...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sLAIR-1)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AS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AS患者81例(AS组),收集其一般资料、病史资料和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测结果,检测其血清sLAIR-1、白细胞介素(IL)-6、IL-17水平和PBMC中LAI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AS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检测81例AS患者中17例活动期患者英孚利昔单抗治疗6周后的sLAIR-1和LAIR-1 mRN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sLAIR-1、LAIR-1 mRNA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S组血清sLAIR-1、IL-17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LAIR-1 mRN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AIR-1与IL-17、IL-6、C反应蛋白(CRP)、基于CRP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24、0.4753、0.3916、0.5657,P<0.01),与LAIR-1 mRNA呈负相关(r=-0.4466,P<0.001);LAIR-1 mRNA与IL-17、IL-6、CRP、ASDAS-CR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96、-0.2278、-0.2651、-0.3668,P<0.05)。与治疗前比较,AS患者采用英孚利昔单抗治疗6周后,血清sLAIR-1水平显著下降,LAIR-1 mRN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IR-1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或可作为临床评估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 炎症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痰标本前处理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本 姜玉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2993-2994,2997,共3页
目的探讨痰标本前处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住院患者痰标本124例,采取肉眼观察和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等前处理,分析其对痰标本分离鉴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124例痰标本中,合格痰标本90例,不合... 目的探讨痰标本前处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住院患者痰标本124例,采取肉眼观察和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等前处理,分析其对痰标本分离鉴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124例痰标本中,合格痰标本90例,不合格痰标本34例;无色痰标本合格率(30%)低于黄色痰标本合格率(94.7%)、铁锈色痰标本合格率(100%)、红色痰标本合格率(100%)和白色痰标本合格率(87.5%);泡沫或水样痰标本合格率(22.2%)低于脓性痰标本合格率(96.2%)、血性痰标本合格率(100%)和黏液痰标本合格率(83.3%);34例不合格标本培养结果为口腔、咽部正常菌群,均有杂菌生长;90例合格标本中,58例标本呈纯培养或呈优势生长,32例标本有杂菌生长。结论痰标本前处理是提高痰液检测结果准确性的较好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标本 检验前处理 革兰染色镜检
下载PDF
UF-5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联合预测尿渗透压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玉琴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514-515,共2页
1969年Wolf开创了测定尿渗透压的方法.尿渗透压(Uosm)简称尿渗量,是指经肾排泄到尿液内全部溶质微粒的总量.为临床诊断肾脏疾病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测定渗透压需特定的仪器且操作繁锁.由于尿电导率与尿渗透压相关性好.且测定不需... 1969年Wolf开创了测定尿渗透压的方法.尿渗透压(Uosm)简称尿渗量,是指经肾排泄到尿液内全部溶质微粒的总量.为临床诊断肾脏疾病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测定渗透压需特定的仪器且操作繁锁.由于尿电导率与尿渗透压相关性好.且测定不需专门仪器.因此很多作者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但多数作者仅对两者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本文结合UF-50和尿干化学测定结果.对尿渗透压进行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渗透压 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
下载PDF
尿常规检查中镜检法与仪器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红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0期1188-1189,共2页
随着尿液分析仪在国内临床常规检验中的广泛应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使常规检验变得准确而快捷.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有相当数量检测结果和临床不符.虽然这些问题已有些文章探讨过,但将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4项结果同时与镜检结... 随着尿液分析仪在国内临床常规检验中的广泛应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使常规检验变得准确而快捷.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有相当数量检测结果和临床不符.虽然这些问题已有些文章探讨过,但将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4项结果同时与镜检结果比较的文章还少见,本文对此加以比较,现将实验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 镜检法 仪器法 亚硝酸盐 尿隐血 红细胞 白细胞
下载PDF
涂片查找抗酸杆菌的方法改进
14
作者 张金华 杨淮明 刘小宁 《右江医学》 2002年第6期537-537,共1页
对涂片直接镜检查找抗酸杆菌的方法 ,进行了改进。在痰标本中加入一定量的 2 0 %的 85消毒液 ,振荡混均 ,室温下放置 2 0分钟 ,3 0 0 0转 /min离心 2 0分钟 ,弃上清液 ,留一滴混匀涂片 ,干燥后 ,作抗酸染色。此方法消毒效果可靠 ,操作简... 对涂片直接镜检查找抗酸杆菌的方法 ,进行了改进。在痰标本中加入一定量的 2 0 %的 85消毒液 ,振荡混均 ,室温下放置 2 0分钟 ,3 0 0 0转 /min离心 2 0分钟 ,弃上清液 ,留一滴混匀涂片 ,干燥后 ,作抗酸染色。此方法消毒效果可靠 ,操作简便 ,灵敏度比传统方法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涂片 L-型菌 微生物检验 消毒
下载PDF
尿液细胞的显微镜和尿分析仪联合检测的意义
15
作者 王晓炜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尿液细胞 显微镜 尿分析仪 尿常规检验 白细胞 血红蛋白
下载PDF
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俊忠 付启云 +2 位作者 张迎梅 杨玉芹 王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999-3000,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1]。我们将189例SLE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来对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1]。我们将189例SLE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来对SLE诊断加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ENA抗体谱 抗核抗体 联合检测 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 SLE患者 健康体检人员
原文传递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药敏试验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兵 常新 +1 位作者 徐小平 郑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39-2141,共3页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抗菌活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药敏试验结果按样本和抗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1265例标本,支原体属阳性者685例,阳性率...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抗菌活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药敏试验结果按样本和抗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1265例标本,支原体属阳性者685例,阳性率为54.15%;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和Uu、Mh混合感染者分别占97.08%(665例)、0.58%(4例)和2.34%(16例);按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Uu阳性患者分成3类,易治患者、较难治患者和难治患者;按抗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将抗菌药物分为4类:第1类有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第2类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第3类有林可霉素、甲砜霉素和司帕沙星;第4类有大观霉素。结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Uu的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属 聚类分析 药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MicroRNA-938及其靶基因TGFBR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18
作者 宋波 程云 +3 位作者 姜玉章 沈冲 薛永 李婴慧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基因位点rs12346650及结合该基因的miR-938编码基因位点rs250590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出血性脑卒中(HS)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式,以自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淮阴区...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基因位点rs12346650及结合该基因的miR-938编码基因位点rs250590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出血性脑卒中(HS)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式,以自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淮阴区医院收治的239例急性HS患者为病例组,993例无脑卒中史的社区人群为对照组。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基本人口信息,及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测量血压并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间rs2505901和rs12346650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年龄、性别、Ⅱ型糖尿病、TC、TG、HDL-C和LDL-C后,结果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按性别对两个位点与HS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析,男性中rs2505901位点显性模型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641,95%置信区间(CI):0.417~0.984]。rs12346650位点相加模型和隐性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OR=1.369,95%CI:1.020~1.836;OR=2.092,95%CI:1.243~3.520)。但校正混杂因素后,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人群中,而校正协变量后rs12346650位点隐性模型有统计学意义(OR=0.318,95%CI:0.114~0.891)。结论本研究初步发现TGFBR1基因rs12346650、MIR938基因rs2505901多态性与HS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出血性脑卒中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 微小RNA-938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FENDRR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滢 何莉莉 蒋锋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 :研究叉头蛋白F1(forkhead box-F1,FOXF1)相邻非编码发育调控RNA(FOXF1 adjacent non-coding developmental regulatory RNA,FENDRR)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并探讨FENDRR与E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蛋... 目的 :研究叉头蛋白F1(forkhead box-F1,FOXF1)相邻非编码发育调控RNA(FOXF1 adjacent non-coding developmental regulatory RNA,FENDRR)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并探讨FENDRR与E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N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0例结肠直肠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结肠直肠癌组织中FENDR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结肠直肠癌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FENDR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coding RNA,lnc RNA)FENDRR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8.29±0.13),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的(8.5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6,P<0.01)。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与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4,P<0.01);FENDRR相对表达水平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78,P<0.01),而与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692,P<0.01),FENDRR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明显延长(90.0个月比49.5个月,P=0.041)。结论:FENDRR在结肠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且在该过程中FENDRR与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间有一定联系,FENDRR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来影响结肠直肠癌的转移;FENDRR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较低表达者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FOXF1相邻非编码发育调控RNA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