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血液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纪婷婷 陈秋妮 +1 位作者 陶善东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4-1058,共5页
脾酪氨酸激酶(SYK)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之一,也是其他通路如Fc受体、补体受体和整合素等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SYK的异常活化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抑制SYK已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已... 脾酪氨酸激酶(SYK)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之一,也是其他通路如Fc受体、补体受体和整合素等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SYK的异常活化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抑制SYK已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研发出的SYK抑制剂包括Fostamatinib、Entospletinib和Cerdulatinib等。其中,Entospletinib作为第二代SYK抑制剂,在淋系及髓系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较好疗效。近期有研究发现,Entospletinib可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HCT)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本文就SYK抑制剂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酪氨酸激酶 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分析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陶红 何正梅 +3 位作者 史文婷 张权娥 丁邦和 王春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80-783,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及...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γ)、内皮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后患者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TNF-α、IFN-γ、内皮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MMP2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显著,可能与其调控血清炎症反应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瘦素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干扰素α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CD11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正南 刘定胜 +2 位作者 曹维克 邓之奎 李玉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30-334,共5页
本研究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CD117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干扰素α(IFN-α)联用的协同作用。通过以不同浓度组合的Celecoxib和IFN-α作用于培养的K562细胞,用MTT比色法观察各组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 本研究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CD117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干扰素α(IFN-α)联用的协同作用。通过以不同浓度组合的Celecoxib和IFN-α作用于培养的K562细胞,用MTT比色法观察各组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CD117膜抗原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ele-coxib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r=-0.91)。K562细胞培养72小时后,空白对照组、IFN-α组、Celecoxib组和Celecoxib联合IFN-α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6.1±0.5)%、(90.2±0.4)%、(57.2±0.9)%和(21.9±0.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0.8)%、(6.3±0.6)%、(26.4%±3.9)%和(57.3±4.5)%;K562细胞膜CD117表达率分别为54.7%、10.5%、36.3%和7.3%。两药联用还可使K562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Celecoxib和IFN-α不同程度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产生G0/G1期阻滞和降低CD117表达,两药联用对上述效应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塞来昔布 Α干扰素 K562细胞 CDll7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0期1202-1204,共3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近40年以来新兴的临床应用科学,它作为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在现有临床冶疗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淋巴瘤等.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心理护理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M蛋白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骨髓瘤细胞效应
5
作者 刘军民 李玉峰 +2 位作者 宣恒报 李媛媛 邓之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M蛋白致敏树突状细胞(DC)诱导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特异性免疫杀伤效应。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和TNF-α体外联合诱导生成DC,用DEAE-纤维素提取法自MM患者血清中分离、纯化M蛋白。以... 目的:探讨M蛋白致敏树突状细胞(DC)诱导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特异性免疫杀伤效应。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和TNF-α体外联合诱导生成DC,用DEAE-纤维素提取法自MM患者血清中分离、纯化M蛋白。以M蛋白冲击致敏DC(同时设未致敏的DC为对照),流式细胞术分析DC免疫表型,并与自体T淋巴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5。1Cr释放法测定T细胞对不同靶细胞(患者骨髓瘤细胞、U26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M蛋白致敏的DC激发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未致敏的DC(P<0.05);同时负载M蛋白DC激活的T细胞杀伤活性也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细胞对U266细胞均无明显杀伤活性。结论:M蛋白致敏DC能有效诱导自体T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蛋白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溶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守兵 于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94-95,共2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导致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多血质、高血压、脾脏肿大、血栓形成及出血倾向。早期不易发现,以溶血为初发症状的较为罕见,现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真性红细...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导致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多血质、高血压、脾脏肿大、血栓形成及出血倾向。早期不易发现,以溶血为初发症状的较为罕见,现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溶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资料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文献复习 溶血 细胞异常增殖 细胞克隆 临床表现 脾脏肿大 出血倾向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EA方案诱导缓解第7天追加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家斌 周立涛 +4 位作者 张丽娟 邓之奎 刘定胜 丁邦和 于亮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997-299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MEA方案(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诱导缓解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第7天追加化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MEA方案治疗初诊ANLL患者60例后,分为第7天追加化疗的治疗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2例,疗程结束后再次复... 目的探讨应用MEA方案(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诱导缓解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第7天追加化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MEA方案治疗初诊ANLL患者60例后,分为第7天追加化疗的治疗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2例,疗程结束后再次复查骨髓象,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A组CR率高于B组(82.1% vs. 56.3%)(P<0.05)。A组较B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延长(P<0.05)。两组在恶心、呕吐发生率,肝脏、心脏损害发生率及诱导治疗相关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EA方案作为初诊ANLL一线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MEA方案
原文传递
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绿脓杆菌感染合并足部深部溃疡的护理
8
作者 宋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19期1876-1877,共2页
患者男性,54岁。2006年6月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经化疗及激素治疗后缓解,引起继发性糖尿病。2007年4月18日进入我科无菌层流室准备进行自体造血于细胞移植,4月30日行干细胞回输,回输过程顺利。回输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发热,... 患者男性,54岁。2006年6月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经化疗及激素治疗后缓解,引起继发性糖尿病。2007年4月18日进入我科无菌层流室准备进行自体造血于细胞移植,4月30日行干细胞回输,回输过程顺利。回输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发热,第8天患者足部不小心撞到床栏后出现右足趾肿痛,皮肤无破溃。第10天血培养示绿脓杆菌感染。期间给予抗感染及升白细胞治疗,右足趾肿痛处予以碘酒酒精消毒,体温仍高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足部深部溃疡
原文传递
结合身高法在PICC置管长度测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漆晓芹 石朋双 +2 位作者 陈思 张静 陈玉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5期3090-3091,共2页
目的:探讨结合身高在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置入PICC的成年患者120例,按照置管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上最常用的“横L法”,即穿... 目的:探讨结合身高在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置入PICC的成年患者120例,按照置管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上最常用的“横L法”,即穿刺侧手臂外展90°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为置管长度;观察组采取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内侧缘,再加6-8 cm,即身高150-160 cm加6 cm,身高161-170 cm加7 cm,身高171-180 cm加8 cm。置管后两组均以拍摄胸部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为标准,判断两组测量方法对尖端到位率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导管尖端位置到位率为90.0%,观察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4,P〉0.05)。结论结合身高在PICC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方法较传统方法操作简便,操作者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导管体外测量方法 置管长度
原文传递
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患者骨髓中树突细胞亚群分析
10
作者 刘军民 李玉峰 +2 位作者 张彦明 丁邦和 宣恒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9-341,共3页
近年来,人们将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用于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复发的治疗,并获得良好效果。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allo-HSCT治疗白血病还是DLI治疗allo—HSCT术后复发均存在一个规律:即对慢... 近年来,人们将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用于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复发的治疗,并获得良好效果。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allo-HSCT治疗白血病还是DLI治疗allo—HSCT术后复发均存在一个规律:即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效果最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术后复发 细胞亚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
原文传递
甲泼尼龙对移植物细胞构成的影响及其在H-2半相合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11
作者 刘军民 李玉峰 +2 位作者 丁邦和 宣恒报 张连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移植物细胞构成的影响及其对H-2半相合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以C57BL/6J(H-2b)雄性小鼠为供鼠,C57BL/6J(H-2b)×BALB/c(H-2d)F1代雌性小鼠为受鼠,以常规动员方案(单用G—CSF)为对照,在此...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移植物细胞构成的影响及其对H-2半相合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以C57BL/6J(H-2b)雄性小鼠为供鼠,C57BL/6J(H-2b)×BALB/c(H-2d)F1代雌性小鼠为受鼠,以常规动员方案(单用G—CSF)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加用3d剂量分别为2mg/kg(小剂量组)、10mg/kg(中剂量组)及50mg/kg(大剂量组)的甲泼尼龙动员造血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中T细胞亚群、DC1(HLA—DR^+CD11c^+细胞)及CD34^+细胞,干细胞回输后观察移植后的排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动员方案中加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的各实验组移植物中CD3^+T细胞比例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CD4^+T细胞比CD8^+T细胞下降更为明显,CD4^+/CD8^+比值显著下降,而CD4^+CD25^+T细胞比例则显著上升,DC1比例下降,CD34^+细胞比例上升。CD3^+T细胞、CD3^+CIM^+T细胞和CD34^+细胞百分比在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植活率分别为90%、100%、100%、80%。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HLA半相合移植受鼠aGVHD严重程度均明显下降(P〈0.05),不同剂量的实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小鼠生存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中剂量组较小剂量组延长(P〈0.05),但大剂量组反而较中剂量组缩短(P〈0.05)。结论动员方案中加用甲泼尼龙可选择性去除供鼠移植物中的T细胞,同时下调其中DC1比例,提升CD34^+细胞比例,使H-2半相合小鼠移植后GVHD明显减轻,生存期延长。一定剂量的甲泼尼龙不会增加移植排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造血干细胞移植 小鼠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排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