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1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鑫 徐明 蒋英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总结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cABG8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7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44例。冠状动脉... 目的总结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cABG8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7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44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18例,双支血管病变9例,多支血管病变54例。同期施行心瓣膜置换术和CABG55例,瓣膜成形术和CABG26例,其中同期行室壁瘤手术4例。人均冠状动脉远端吻合3.12±1.51个。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4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结果2例因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再次开胸止血3例。79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后随访64例,失访15例,随访时间1~74个月,平均随访14.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5例,均为非心源性死亡。其余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CABG是有效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与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钟胜 刘瀚 吴清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TLE)与Ivor Lewis(ILE)手术治疗食管癌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TLE组和常规ILE组。比较两组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TLE)与Ivor Lewis(ILE)手术治疗食管癌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TLE组和常规ILE组。比较两组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招募150例患者,其中TLE组75例,ILE组75例,TLE和ILE手术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相似,且TLE减少了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住院天数,这些结果显示TLE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Ivor LEWIS 安全性 可行性
下载PDF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汪黎明 陈鑫 +3 位作者 徐明 石开虎 蒋英硕 刘培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1月,对83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非体...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1月,对83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做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其中男61例,女22例;年龄55-80岁(65±7岁);加拿大心脏病协会(CCS)心绞痛分级: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56例。有心肌梗死史36例(43.4%)。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双支血管病变5例,3支病变78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1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25%~65%(51%±16%)。83例共行110支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其中左前降支系统67支,回旋支、钝缘支9支,右冠状动脉系统34支。20例内膜剥脱后先用大隐静脉片行左前降支成形,再在补片上用乳内动脉行旁路血管移植;应用左乳内动脉83支,桡动脉2支,余均为大隐静脉,每例移植血管3.9±1.2支。结果无手术死亡。术中移植血管血流满意101支(92%),血流量为22±16ml/min。术后发生心肌梗死4例,梗死面积小,无血流动力学改变,未给予特殊治疗。83例患者皆痊愈出院。随访75例(90.4%),8例失访,随访时间8~5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8例患者在手术后3~2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的移植血管均通畅。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安全可行,再血管化程度高,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内膜剥脱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置胃管和无胃管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德荣 嵇建 +3 位作者 王前伟 李成林 陈晨 赵建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置胃管和无胃管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75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不放置胃管,B组75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置胃管...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置胃管和无胃管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75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不放置胃管,B组75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置胃管。比较两组相关恢复指标结果、术后胃肠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胸管拔除时间为(3.19±0.65)天、住院时间为(7.98±1.01)天,B组分别为(5.32±0.74)天、(12.54±1.35)天,A组术后胸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45.11±5.16)小时,首次排便时间为(48.19±5.67)小时、首次进食时间为(1.46±0.11)天,B组分别为(62.84±6.21)小时、(55.32±6.94)小时、(3.24±0.45)天,A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为24.00%,B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不放置胃管可加快病人恢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创手术 根治术 胃管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史宏伟 陈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3,共3页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传统的心肺复苏(CPR)恢复其心跳和呼吸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今这一理念正受到挑战。2009年1月Ewy等[1]提出了心脑复苏(CCR)的新概念,标志着CCR概念走上前台,是心脏骤停救治的一次观念变革。CCR强调除颤...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传统的心肺复苏(CPR)恢复其心跳和呼吸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今这一理念正受到挑战。2009年1月Ewy等[1]提出了心脑复苏(CCR)的新概念,标志着CCR概念走上前台,是心脏骤停救治的一次观念变革。CCR强调除颤后先按压,再判断心脏节律。CCR的规范是在电击前以100次/分胸外按压20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肺复苏 应用 心脏骤停 胸外按压 2009年 CCR 心脑复苏
下载PDF
脑啡肽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友平 李士亭 +1 位作者 谈进 吴延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485-3487,共3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啡肽预处理组(D... 目的:研究选择性δ-阿片受体激动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成年家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啡肽预处理组(D组),每组6只。分别于缺血前(T0)、缺血30min再灌注前(T1)、再灌注120min后(T2)收集静脉回流血,测定乳酸(LA)水平;再灌注120min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前壁固定部位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钠-钾ATP酶活性;另取左心室固定部位心肌组织两块,分别用5%戊二醛固定,常规方法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及用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显微结构改变,并用MCDS-2011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T2时D组LA水平(8.423±1.213)pg/μL,明显低于I/R组(12.812±0.525)pg/μL(P<0.01)。D组心肌组织中钠-钾ATP酶活性好于I/R组(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D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脑啡肽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脑啡肽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时如何选择结扎位点和控制心肌梗死面积 被引量:2
7
作者 侯予龙 郭伟 +1 位作者 杨志健 赵建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结扎位点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寻找有效、准确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方法 :实验组建模前通过直视解剖显露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明确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右缘之间交点和心尖的假想连线为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走行... 目的 :研究不同结扎位点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寻找有效、准确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方法 :实验组建模前通过直视解剖显露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明确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右缘之间交点和心尖的假想连线为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走行标志,选择在此连线上左心室最高点为缝扎位点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n=58)。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n=38)。建模后,观察大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改变,对比2组大鼠建模成功率;氯化三苯四唑(TTC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建模后心电图示:实验组建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s 65.5%,P<0.01)。TTC法检测结果示:实验组中心肌梗死面积在中等梗死面积范围内的大鼠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0只vs 11只,P<0.01)。结论:直视下显露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有助于准确识别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位点,控制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建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面积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氯化三苯四唑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ICU监测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穆心苇 陶和 +5 位作者 章淬 施乾坤 牛永胜 李秀华 王翔 陈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77-679,共3页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在ICU的监测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开展的9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8例,8例病人于术后8~14 h脱离呼吸机,术后2~5 d下床活动,住ICU时间5~10...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在ICU的监测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开展的9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8例,8例病人于术后8~14 h脱离呼吸机,术后2~5 d下床活动,住ICU时间5~10 d,死亡1例,因右心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未能脱机.术后并发症有急性右心功能不全4例,肾衰2例,高血糖2例,大量胸腔积液1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加强监测,有效的抗排异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术后 监测 治疗 心脏移植手术 ICU监测 术后早期 治疗经验 心脏移植术后 右心功能不全 右心功能衰竭 大量胸腔积液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明 陈鑫 +2 位作者 郭子黄 陈振强 高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迟发性心脏压塞 瓣膜置换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大连 杨传瑞 +4 位作者 陈绪军 杨峰 郭建中 程智广 高翔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03-804,81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9月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行冠脉搭桥术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9月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行冠脉搭桥术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搭桥血管数为2-4(2.96±0.51)根,监护室停留时间与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50.2±11.6)h和(14.5±6.9)h。术后2例患者因低心排而再次气管插管。平均随访6-39(24.5±16.7)月,均存活。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合并甲减患者的较好方法,早期适当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防止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高龄食管癌患者360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胜 李士亭 +2 位作者 方友平 谈进 倪耀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8-988,共1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高龄患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单侧肺循环阻断可行性及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胜 许林 +1 位作者 蒋峰 张楼乾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8期1479-1481,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可行性及该术式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的显微结构变化,另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 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可行性及该术式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的显微结构变化,另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的显微结构变化类似,两组在炎症反应、组织水肿等方面无差别。比较两组术式临床应用方面:治疗组手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结论单侧肺循环阻断不增加组织损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阻断疗法 肺循环
下载PDF
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友平 李士亭 谈进 《中国医药》 2010年第8期695-696,共2页
目的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43例,胸前外侧切口15例;41例肿瘤完全切除,14例肿瘤姑息切除,3例仅行病理活检;36例... 目的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43例,胸前外侧切口15例;41例肿瘤完全切除,14例肿瘤姑息切除,3例仅行病理活检;36例肿瘤扩大切除,包括纵隔胸膜及心包部分切除27例,肺楔形切除7例,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加成形修补9例,上腔静脉置换4例;17例Ⅲ、Ⅳ期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或取活检术。残余肿瘤组织予以放射性质子粒(125I)植入14例,射频透热治疗1例。全组患者无死亡。结果4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除1例行上腔静脉置换术后颜面部浮肿消除不满意外,其余恢复良好,术后随访患者生存质量较高。23例患者生存时间大于3年,3年生存率为39.66%。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侵袭性胸腺瘤的重要手段。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根治性切除,并注意纵隔脂肪的清扫以减少复发机会。对于瘤体巨大不能根治性切除患者要酌情结合术前或术后放疗或放化疗来提高切除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胸腺瘤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血管腔内带膜支架隔离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15例报告
14
作者 胡传贤 黄苏 +1 位作者 胡云华 富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2-1673,共2页
近年来胸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其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高。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康复迅速等优点^[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自2006年3月~2007年12... 近年来胸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其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高。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康复迅速等优点^[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自2006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微创血管腔内带膜支架(ESG)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瘤共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动脉夹层 腔内带膜支架移植物
下载PDF
自体来源脂肪干细胞构建工程化心肌补片修补大鼠左心室室壁瘤的研究
15
作者 吴华 钟胜 +2 位作者 谷彪 王旗 吴清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旨在比较自体来源脂肪干细胞(ADS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EHTs)修补大鼠左心室室壁瘤,为EHTs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方法:实验共分四组(n=6),分别为年轻脂肪干细胞组(YA),年轻骨髓干细胞组(YB),老年脂肪干... 目的:旨在比较自体来源脂肪干细胞(ADS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EHTs)修补大鼠左心室室壁瘤,为EHTs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方法:实验共分四组(n=6),分别为年轻脂肪干细胞组(YA),年轻骨髓干细胞组(YB),老年脂肪干细胞组(OA),老年骨髓干细胞组(OB)。于左胸第三肋间结扎大鼠前降支,2周后行心脏功能检测,选取心脏梗死面积为25%~30%的大鼠进行实验。将ADSCs与BMSCs(1.0×10~6/片)种植于经EDC(24 mg/mL)及NHS(60 mg/mL)活化、同时共价结合VEGF(1μg/mL)及bFGF(1μg/mL)的胶原蛋白补片,3 d后行左心室室壁瘤修补。术后7、14及28 d测定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室壁瘤重建术后心脏功能;固定距离(35 cm)下测定补片面积大小及补片厚度;同时测定了新生血管生成情况及内皮细胞覆盖。结果:EHTs植入体内28 d后,OA组大鼠心脏功能在EF值、FS值高于OB组,OA组LVIDd及LVIDs值低于OB组,而YA组与Y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OA组大鼠心脏补片面积低于OB组(P<0.05),OA组补片厚度高于OB组(P<0.05),而YA组与Y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细胞存活及新生血管生成方面,OA组明显高于OB组(P<0.05),而YA组与Y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来源的ADSCs更加适合作为种子细胞构建EHTs进行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左心室室壁瘤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鑫 陈振强 +4 位作者 徐明 高岩 鲍红光 穆心伟 郭子黄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探讨和评价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临床效果。 方法  38例 OPCAB患者中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4例 ,1支血管病变 10例 ,2支 14例 ,3支 10例 ,均经胸骨正中切口行 OPCAB,每例移植血管 1~ 5支 ,平均移植血管 2 ... 目的 探讨和评价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临床效果。 方法  38例 OPCAB患者中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4例 ,1支血管病变 10例 ,2支 14例 ,3支 10例 ,均经胸骨正中切口行 OPCAB,每例移植血管 1~ 5支 ,平均移植血管 2 .42支。应用左乳内动脉 38支 ,大隐静脉 5 4支。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36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转为心肺转流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均在手术后 2~ 12小时 ,平均 4.9± 2 .6小时顺利拔除气管内插管。全组均顺利康复 ,15例手术后 1个月内恢复了原工作。 结论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肺叶袖状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建强 侯予龙 +1 位作者 臧豹 唐德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肺叶袖状切除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行肺癌袖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9例。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情况,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术后5年和10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肺叶袖状切除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行肺癌袖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9例。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情况,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3.6%和28.7%,中位生存时间56月。淋巴结N0和N1期患者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4.3%、49.4%和46.6%、23.1%,而淋巴结转移N2期患者(39例)术后5年内均死亡;TNM分期,Ⅰ期、Ⅱ期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7.5%、39.1%和51.2%、41.3%,而69例Ⅲ期患者均未生存至5年。结论支气管癌细胞残留、TNM分期Ⅲ期和淋巴结转移N2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肺叶袖状切除术治疗局部非小细胞肺癌可切除局部肿瘤,同时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外科学 肺切除术/方法 肺肿瘤/外科学 治疗结果 存活率分析 预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贲门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荣晓松 陈亦江 +1 位作者 李明秋 章镜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贲门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1例贲门癌、21例正常贲门黏膜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贲门及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率分别为9.52%(2/21)和76....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贲门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1例贲门癌、21例正常贲门黏膜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贲门及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率分别为9.52%(2/21)和76.19%(16/21),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贲门黏膜组织(P<0.05)。在贲门腺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关系(P>0.05)。结论:HPV16/18型感染可能与贲门癌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残胃贲门癌及残胃食管癌手术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缪劲 张雷杨 +3 位作者 高岩 陈鑫 张爱平 郭子黄 《现代医学》 2006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术式。方法29例残胃贲门癌患者中,26例施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3例行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13例残胃食管癌患者中,8例采用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行结肠代食... 目的探讨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术式。方法29例残胃贲门癌患者中,26例施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3例行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13例残胃食管癌患者中,8例采用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行结肠代食管术;3例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1例利用胃左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行食管残胃直接吻合;1例以胃空肠吻合的侧支循环作为血供,将残胃全部游离后作弓上食管残胃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对残胃贲门癌患者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为首选;对残胃食管癌治疗采用结肠代食管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 贲门癌 食管癌 术式
下载PDF
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缪劲 张雷杨 +3 位作者 高岩 陈鑫 张爱平 郭子黄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方法:40例根治手术中,有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 目的:探讨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方法:40例根治手术中,有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4例为保留结肠中动脉的结肠代食管术;3例为单纯游离胃底保留前次手术未切断的胃左动脉主干直接行食管残胃胃底吻合。24例食管中上段癌均行结肠代食管术,其中19例为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术,左胸顶吻合11例,颈吻合8例,5例为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结肠进胸的入路均为胸骨后。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颈部吻合口瘘3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具有多样性,其中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行弓下吻合的除了结肠代食管外,其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而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由于食管切除较长,吻合位置较高仍以结肠代食管为最主要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外科手术 残胃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