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戴丽娟 徐炳国 王晶 《河北中医》 2011年第8期1191-1192,1195,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对照组20例在化疗的同时予西医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温针灸,2组均于化疗开始后进行治疗,化...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对照组20例在化疗的同时予西医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温针灸,2组均于化疗开始后进行治疗,化疗结束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Karnofaky(卡氏)评分变化及外周血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和一般状态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卡氏评分、PLT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温针灸介入恶性肿瘤化疗可有效防治其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药物毒性 温针疗法 足三里
下载PDF
丹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 被引量:8
2
作者 徐炳国 王晶 戴丽娟 《中国康复》 2011年第6期430-431,共2页
目的:观察丹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程>1个月的中重度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进行针刺疗法,起针后,注射组选取肩髃、肩膠、肩贞、肩内陵穴交替注射丹香注射液,每穴0.5~1ml。针刺组... 目的:观察丹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程>1个月的中重度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进行针刺疗法,起针后,注射组选取肩髃、肩膠、肩贞、肩内陵穴交替注射丹香注射液,每穴0.5~1ml。针刺组局部拔罐5min,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10d后,注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46.7%与20.0%,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程较长、疼痛症状较剧及功能活动受限严重的肩周炎患者,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穴位注射,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肩周炎
下载PDF
傍针刺加电法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42-1743,共2页
目的:观察傍针刺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傍针刺法治疗组和普通电针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为10天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观察以上两... 目的:观察傍针刺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傍针刺法治疗组和普通电针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为10天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傍针刺法治疗组与普通针刺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愈率为85.7%,对照组显愈率为77.3%,两组显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背肌筋膜炎傍针刺法的疗效优于普通电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肌筋膜炎 针灸疗法 傍针刺法
下载PDF
齐刺法在肩周炎临床治疗中的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晶 戴丽娟 《光明中医》 2009年第7期1328-1328,共1页
关键词 肩周炎 齐刺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及其依据 被引量:6
5
作者 宋辉 沈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3期70-72,共3页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腰腿痛"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操作选穴多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CNKI"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相关文...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腰腿痛"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操作选穴多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CNKI"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相关文章,抽取其中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方法、取穴原理、穴位操作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结果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多以夹脊穴及患侧下肢足太阳、阳明、少阳为主,同时有对风府、大杼、委中等单个穴位的重视,以及近代发展的腕踝针相关穴位的使用,经过适当的操作手法,疗效显著,值得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痹证 腰腿痛
下载PDF
针刺会阴治疗严重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姜丽芳 吴洁 +4 位作者 符强 姜丽红 陈晨 朱丹 仲远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比较针刺会阴与口服西药治疗严重慢性功能性便秘(CS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SFC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脱落5例)与西药组(32例,脱落4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针刺组予直刺会阴20~30 mm,前4周每日1次,每周5次;后4周隔日1... 目的:比较针刺会阴与口服西药治疗严重慢性功能性便秘(CS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SFC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脱落5例)与西药组(32例,脱落4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针刺组予直刺会阴20~30 mm,前4周每日1次,每周5次;后4周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8周。西药组于每日早饭前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2 mg,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8周周平均自主排便(SBM)次数,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便秘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便秘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及治疗前后PAC-QOL评分差值≥1分者占比],并于治疗后及随访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8周周平均SBM次数增加(P<0.05);针刺组治疗第1周周平均SBM次数少于西药组(P<0.05),治疗第4~8周周平均SBM次数多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随访时便秘症状评分及治疗后PAC-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治疗前后PAC-QOL评分差值≥1分者占比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及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2/27)和78.3%(18/23),均优于西药组的42.9%(12/28)和43.5%(10/23,P<0.05)。结论:针刺会阴可有效增加CSFC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减轻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及随访时疗效均优于口服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慢性功能性便秘 针刺 会阴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及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潘秋银 李登科 +3 位作者 苏晓勇 王琼 孙文琳 祁玉军 《河北中医》 2024年第9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排尿功能、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加... 目的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排尿功能、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加中频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八髎穴。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尿情况(包括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膀胱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38/43),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30/4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均升高(P<0.05),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日均单次排尿量上升(P<0.05),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上升(P<0.05)。结论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优于中频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其排尿功能和尿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 脊髓损伤 针刺疗法 八髎穴 中频电刺激
下载PDF
项丛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祁玉军 潘秋银 +2 位作者 王文远 孙文琳 孙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大脑动脉血流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及呼吸功能训练,观...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大脑动脉血流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及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项丛刺疗法,取风池、天柱、完骨、廉泉、旁廉泉穴针刺,每日1次,并于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呼吸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FVC)、最大通气量(MVV)、最长呼气时间]、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清学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48/60),高于对照组的60.0%(36/60,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FVC、MVV、最长呼气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Vs、Vm及血清BDNF、NGF、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双侧大脑动脉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项丛刺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项丛刺疗法 吞咽功能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