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正强化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倩 杨兰 +1 位作者 杨红梅 陈桂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163-167,共5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锻炼期间应用以正强化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所产生的疼痛感、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96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锻炼期间应用以正强化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所产生的疼痛感、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96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及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以正强化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8周主观疼痛感、关节活动度、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中存在2例患者中途脱组,最后入组47例。整体分析发现: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DAS28)、家庭锻炼依从性量表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DAS28评分、家庭锻炼依从性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8周时,观察组VAS评分、DAS28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家庭锻炼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2、8周时,观察组VAS评分、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庭锻炼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正强化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RA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降低患者功能锻炼期间主观疼痛感及疾病活动度,提升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强化理论 类风湿关节炎 护理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祁玉军 孙文琳 +2 位作者 孟德钎 易琼 申晓文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不同节段损伤(SCI)进行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起始时间达到康复目标出现的并发症、残损分级变化、所需时间等指标变化。方法选择脊髓不同节段损伤病例120例,按损伤至入组时间的不同分组,分为术后组(n=62)、延迟组(n=58),比较... 目的探讨脊髓不同节段损伤(SCI)进行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起始时间达到康复目标出现的并发症、残损分级变化、所需时间等指标变化。方法选择脊髓不同节段损伤病例120例,按损伤至入组时间的不同分组,分为术后组(n=62)、延迟组(n=58),比较术后组与延迟组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所需的康复时间、残损分级指标的变化,发生肺部感染、下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组的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所需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损伤平面的增高,脊髓损伤所需康复时间越长。术后组的脊髓损伤残损分级指标变化与延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组发生肺部感染、下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随着脊髓损伤平面的增高,康复所需时间逐渐延长。早期康复干预可缩短康复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 治疗结果 时间安排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臧银善 刘晓华 张缪佳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485例SLE患者中合并骨坏死者共40例,分为SLE-ON组。按1∶2比例随机选择有完整的病例资料的80例非骨坏死的SLE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各个研究因素采用逐步引入—...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485例SLE患者中合并骨坏死者共40例,分为SLE-ON组。按1∶2比例随机选择有完整的病例资料的80例非骨坏死的SLE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各个研究因素采用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ush ing征、骨质疏松、血钙水平下降、高脂血症、抗磷脂抗体阳性、补体水平下降、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甲泼尼龙冲击与SLE合并骨坏死相关联(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导致骨坏死的危险因素为:激素累积剂量(P=0.013)、日平均激素剂量(P<0.001)。结论SLE治疗过程中发生骨坏死的危险因子包括Cush ing征、骨质疏松、血钙水平下降、高脂血症、抗磷脂抗体阳性、补体水平下降、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其中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是骨坏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LE患者骨坏死的发生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多种因子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骨坏死 危险因子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4对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顾镭 邢美芬 +4 位作者 季晓辉 孙志达 杨晓帆 王慧娟 张明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6785-6789,共5页
背景:造血干细胞是构筑免疫系统的最早的细胞,能分化为多种细胞,其中具有包括免疫应答调控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因前体细胞来源不同,所采用的细胞因子,及最佳的细胞因子配伍、应用顺序、实验室培养条件亦不相同,树突状细胞... 背景:造血干细胞是构筑免疫系统的最早的细胞,能分化为多种细胞,其中具有包括免疫应答调控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因前体细胞来源不同,所采用的细胞因子,及最佳的细胞因子配伍、应用顺序、实验室培养条件亦不相同,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各种表型的表达及成熟度也不尽相同。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4对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培养体系的影响,探寻该培养体系优化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03/11在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新生儿脐血为南京市八一医院产妇同意捐赠。CD34单克隆抗体-磁珠分离系统为德国MiltenyiBiotec公司产品;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为美国PeproTech公司产品。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阳性分选CD34+造血干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造血干细胞纯度;比较GT(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方案和GTI(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方案及GTI方案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4不同时段加入对诱导培养产生的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及3H-TdR检测树突状细胞激发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免疫磁珠阳性分选CD34+造血干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将CD34+造血干细胞按GT方案和GTI方案进行培养,均可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CD34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HLA-DR的表达下降(P<0.05),树突状细胞的相关分化抗原CD80,CD86,CD83和CD1a的表达均相应增加,培养13~15d的细胞各表型表达较7~9d,10~12d充分。但经GT方案诱导的树突状细胞CD14表达较高,CD80,CD86,CD83,CD1a表达不如经GTI方案诱导的高;而GTI方案中,以肿瘤坏死因子α0h、白细胞介素448h加入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各表型表达相对较佳,其细胞表达CD80,CD86均较其他组高,尤以CD86表达为著,并具有激发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CD34+造血干细胞经过合适的培养体系能够诱导分化为功能性树突状细胞,以GM-CSF与肿瘤坏死因子α0h加入、白细胞介素448h加入的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方案更为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CD34+造血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晚发强直性脊柱炎10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文友 刘焱 刘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晚发强直性脊柱炎 30岁 50岁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鸿湘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4841-4842,共2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20例患者经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缓解,未出现并发症,满意出院。结论:护士对干燥综合征的正确认识和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20例患者经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缓解,未出现并发症,满意出院。结论:护士对干燥综合征的正确认识和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诊断 干燥综合征/护理
下载PDF
IL-6/sIL-6R复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蔺娜 宋欣伟 张缪佳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6-18,46,共4页
目的探讨IL-6/s IL-6R复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IL-6(0、10、20、40、80ng/ml)联合s IL-6R(100ng/ml)刺激HUVECs,培养24h后,分别采用real-time ... 目的探讨IL-6/s IL-6R复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IL-6(0、10、20、40、80ng/ml)联合s IL-6R(100ng/ml)刺激HUVECs,培养24h后,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MP-9、VEGF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在基因水平IL-6/s IL-6R复合物可诱导内皮细胞VEGF及MMP-9 m RNA的表达;在蛋白水平IL-6/s IL-6R复合物亦可促进VEGF及MMP-9的表达。结论 IL-6/s IL-6R复合物上调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MMP-9的表达,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 类风湿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冬梅 李映晖 +3 位作者 丁涟沭 陈梅 向晓丽 王爱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31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人档案,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人档案,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康复情况和遵医行为,以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疗效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护理干预12 周后,观察组ACR20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 344,P〈0. 05);观察组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和压痛情况,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 524,-8. 283,-5. 842;P〈0. 01);两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 76,P〈0. 05). 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个性化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原文传递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构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晓波 李鞠 +2 位作者 乔善磊 夏彦恺 唐凤英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rimary nephrotie syndrome,PNS)患者血清的代谢物特征并构建疾病血清代谢物诊断模型,寻找与疾病相关的代谢通路。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rimary nephrotie syndrome,PNS)患者血清的代谢物特征并构建疾病血清代谢物诊断模型,寻找与疾病相关的代谢通路。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30例PNS患者。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方法对PN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n=30)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物无靶标检测,采集代谢物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构建PNS诊断模型,并进行MetPA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PCA)、非监督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均显著区分PNS组与健康对照组,PLS-DA模型的预测率Q^2=0.300,解释性良好(R2)(=0.581,R^2Y=0.4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NS患者血清胆甾烷3,7,12,15醇、二酰甘油、植物鞘氨醇和色氨酸均降低,鞘磷脂、精氨酸和谷氨酸均增加(均VIP〉1且P〈0.05);PNS患者血清代谢紊乱通路主要包括鞘脂类代谢、精氨酸脯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嘧啶代谢(影响因子,0.10,均P〈0.05)。结论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有望成为临床诊断PNS及病情监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诊断技术和方法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质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鞠 唐凤英 +1 位作者 王莲 潘文友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脂质(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治pSS患者81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pSS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体内的血清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脂质(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治pSS患者81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pSS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体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球蛋白(Ig)、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并根据血脂情况把pSS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组,利用统计软件检验2组之间的差异,观察pSS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并分析血脂异常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S患者的TG、TC、HDL、LD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血脂异常组ANA(抗核抗体)升高、RF(类风湿因子)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分别占69.35%、66.13%、23.46%,与血脂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高血脂发生率为76.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ESR(r=-0.37,P=0.03)呈负相关,TC、TG、LDL-c与ESR无明显相关性(P>0.05);TG、TC、HDL-c、LDL-c等和CR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干燥综合征血脂异常发生率为76.54%,且与病情活动度指标血沉密切相关,这可能增加pSS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