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训练孤独障碍儿童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冰 柯晓燕 +4 位作者 洪珊珊 杭跃跃 陈玉珍 陈秀娟 王民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4-636,665,共4页
目的:探讨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训练孤独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由家长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和79例与家长训练组相匹配的由教师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同时应用DTT法训练3个月后,采用Portage行为核查... 目的:探讨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训练孤独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由家长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和79例与家长训练组相匹配的由教师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同时应用DTT法训练3个月后,采用Portage行为核查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在经DTT训练3个月后,社会行为、生活自理、语言、认知、动作发育水平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如社会行为,教师训练组:0.6±0.2/0.5±0.2,P<0.001;家长训练组:0.6±0.2/0.5±0.2,P<0.001),且训练后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孤独障碍患儿干预训练的年龄,训练前生活自理、运动、认知的发育水平影响其训练后的疗效(R=0.551,P<0.05)。结论:在专业人士指导下,DTT法可以由家长操作应用于孤独障碍患儿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障碍 回合式教学法 儿童
下载PDF
奎硫平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虞琳 柯晓燕 +2 位作者 罗硕军 杭跃跃 林节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讨奎硫平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 2 0例首次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奎硫平 15 0~ 6 0 0mg/d治疗 8周 ,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价安全性... 目的 :探讨奎硫平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 2 0例首次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奎硫平 15 0~ 6 0 0mg/d治疗 8周 ,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价安全性。 结果 :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临床总有效率为 70 %。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精神分裂症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治疗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一心 虞琳 +4 位作者 张久平 陈图农 邹冰 杭跃跃 陈怡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CES)治疗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大于40分、符合ICD-10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特点的门诊8-16岁初诊儿童30例作为实验组,予CES治... 目的探讨分析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CES)治疗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大于40分、符合ICD-10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特点的门诊8-16岁初诊儿童30例作为实验组,予CES治疗;南京市MAD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予象征性地CES治疗,2组儿童均接受3个疗程的规范化治疗,并分别于每个疗程结束时复查SAS和SDS量表。结果30例实验组儿童经CES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30例对照组儿童经CES象征性治疗后,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0%;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CES治疗儿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 儿童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下载PDF
2~3岁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脑体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湘 肖婷 +6 位作者 肖舟 邹冰 肖朝勇 梁凤晶 沈继英 邱婷 柯晓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2~3岁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的脑体积异常。方法:对50例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病例组)和36名年龄、性别、智商与之相匹配的发育障碍儿童(对照组)进行T1加权三维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比较两组全脑和脑灰、... 目的:对比分析2~3岁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的脑体积异常。方法:对50例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病例组)和36名年龄、性别、智商与之相匹配的发育障碍儿童(对照组)进行T1加权三维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比较两组全脑和脑灰、白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3岁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全脑及脑灰、白质体积显著增大(P<0.05);左侧颞中回及颞上回灰质体积显著增大;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小;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及右侧颞横回处脑白质体积显著增大(P<0.001)。结论:2~3岁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可能存在多个脑区体积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发育障碍 核磁共振成像 灰质 白质
下载PDF
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赟 钱璐 +7 位作者 肖运华 武巧荣 常琛 肖湘 肖朝勇 储康康 方慧 柯晓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特征。方法:对36例6~16岁高功能ASD患者以及39例年龄、性别以及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TD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在纤维... 目的:对比分析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特征。方法:对36例6~16岁高功能ASD患者以及39例年龄、性别以及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TD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在纤维追踪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组被试脑网络的拓扑属性值,并进一步探讨高功能ASD儿童青少年脑网络拓扑属性特征值与年龄以及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TD组相比,高功能ASD儿童青少年脑结构网络的全局拓扑属性异常,表现为局部效率(Eloc)(P=0.02)和校正集群系数(γ)的显著降低(P=0.00)。结论:儿童青少年期高功能ASD全脑白质结构网络存在着小世界属性;与TD组相比,高功能ASD组全脑局部信息处理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脑网络 图论
下载PDF
不同时期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利波 林节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特点。 方法 :对 1986~ 1992年 (甲组 ,2 39例 )和 1996~ 2 0 0 2年 (乙组 ,2 35例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比较早期精神症状的特点。 结果 :在学业、与亲人的...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特点。 方法 :对 1986~ 1992年 (甲组 ,2 39例 )和 1996~ 2 0 0 2年 (乙组 ,2 35例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比较早期精神症状的特点。 结果 :在学业、与亲人的关系、情绪和躯体不适等方面 ,乙组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 结论 :不同时期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早期症状 学业 躯体不适 情绪 早期症状
下载PDF
谷氨酸通路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与快感缺失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黄欣欣 刘超 +4 位作者 吕钦谕 胡国芹 鲍晨曦 张瑶 易正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583,共8页
目的·探究谷氨酸通路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快感缺失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招募的279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236例重型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目的·探究谷氨酸通路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快感缺失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招募的279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236例重型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患者,以及在社区招募的236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3组被试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采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中文版评估3组的愉快体验能力。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法建立谷氨酸通路基因(NOS1AP、GSK3β、DAOA、DISC1及GRIN2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交互作用模型,依据该模型将SZ及MDD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对其愉快体验能力的差异进行组间比较,以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快感缺失的影响。结果·年龄、受教育年限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首发年龄、病程在SZ、MDD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组被试在总体愉快体验、期待性愉快体验及即时性愉快体验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SZ、MDD组患者的总体愉快体验、期待性及即时性愉快体验均低于HC组(均P_(校正)=0.000),且SZ与MDD组在期待性愉快体验上具有边缘性统计学差异(P_(校正)=0.051)。通过GMDR建模发现,由DAOA-rs3916965与DISC1-rs821577组成的2位点交互作用模型对SZ患者总体愉快体验能力具有预测作用(P=0.003),由NOS1AP-rs1858232和GRIN2A-rs1014531组成的2位点交互作用模型对MDD患者期待性愉快体验能力具有预测作用(P=0.037);且SZ高风险组患者的总体愉快体验能力、MDD高风险组患者的期待性愉快体验能力均分别低于其低风险组(t=3.443,P=0.000;t=3.471,P=0.001)。结论·谷氨酸通路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可能参与了快感缺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感缺失 谷氨酸通路 广义多因子降维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儿童抽动障碍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久平 柯晓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载体,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心理活动的状态。神经心理学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产生与大脑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包括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人格、智力、行为...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载体,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心理活动的状态。神经心理学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产生与大脑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包括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人格、智力、行为等与脑的功能之间建立起量化的关系,是研究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抽动障碍属于神经发育性疾病,与神经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研究抽动障碍的神经心理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目前国际上儿童抽动障碍神经心理学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神经心理学 神经心理测量 儿童
原文传递
拒绝上学住院儿童的临床分析及个性特征初探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晨阳 林节 甘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住院儿童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个性特征。方法 :对 4 4名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进行临床分析 ,采用韦氏智测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研究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测试。结果 :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中有 50 %被诊断为精神... 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住院儿童的临床特点 ,诊断及个性特征。方法 :对 4 4名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进行临床分析 ,采用韦氏智测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研究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测试。结果 :因拒绝上学而入院的儿童中有 50 %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36 4 %被诊断为情绪障碍 ,4 5%被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 ,9 1 %被诊断为品行障碍。 2 5%有家族精神病史 ,59 9%的儿童在其拒绝上学前有一定诱因。拒绝上学儿童拒绝上学时常伴有躯体症状 ( 54% ) ,情绪反应 ( 77 3% ) ,拒绝上学可发生于各智商段边缘智力及以下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儿童。拒绝上学儿童与正常对照组艾森克个性问卷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熟悉拒绝上学儿童的临床特点及个性特征 ,有助于家长、教师及临床工作者对拒绝上学儿童进行早期预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上学儿童 临床特点 诊断 IQ 个性特征
下载PDF
学龄Asperger综合症儿童的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柯晓燕 邹冰 +4 位作者 贾佳 洪珊珊 杭跃跃 陆祖宏 陶国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学龄Asperger综合症儿童中的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分别对28例Asperger综合症儿童、30例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以及30例正常儿童的注意缺陷及多动症... 目的:分析比较学龄Asperger综合症儿童中的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分别对28例Asperger综合症儿童、30例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儿童以及30例正常儿童的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进行比较。结果:Asperger综合症儿童有60.7%同时伴有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伴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的Asperger综合症儿童与ADHD儿童相比更多地表现为注意缺陷为主型(52.9%对20.0%,χ2=7.208,P=0.027);AS儿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以及多动指数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0.89±0.44/0.50±0.26,1.67±0.52/0.88±0.50,1.40±0.71/0.68±0.41,1.40±0.57/0.59±0.36,P<0.05);AS儿童的总注意商数、总反应控制商数得分低于正常对照(77.7±23.6/100.2±20.0,P<0.05);AS儿童的总反应控制商数高于ADHD儿童(92.1±21.1/104.6±11.3,P<0.05)。结论:本研究支持Asperger综合症与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高相关性的观点,建议在对As-perger综合症儿童进行心理评估和制定干预计划时中需将该因素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病学 对照研究 神经心理评估 Asperger综合症 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
下载PDF
基于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ADHD筛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封敏 翟梦瑶 +5 位作者 许军才 王民洁 王晨阳 虞琳 黄艳萍 柯晓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病情况及家长和教师对ADHD症状汇报的一致性。方法:对某市幼儿园的790名儿童家长和教师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问卷总分和各条目...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病情况及家长和教师对ADHD症状汇报的一致性。方法:对某市幼儿园的790名儿童家长和教师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问卷总分和各条目分进行卡方检验与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比较患病率及家长和教师评估的一致性。结果:(1)学龄前儿童ADHD患病率为5.0%,男女患病率之比为3.5∶1,3种分型及不同年龄间的患病率差异均不显著(χ^(2)=3.24,P>0.05;χ^(2)=2.85,P>0.05);(2)家长报告的确诊率(63.9%)高于教师(13.9%);双方均报告为阳性的确诊率为22.2%;(3)家长报告总分及各项目得分普遍高于教师,且两者汇报的一致性较低(Kappa系数均<0.4)。结论:加强对学龄前ADHD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同时,临床诊断中注意整合家长与教师两者信息,避免过度依赖家长信息而造成过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前儿童 患病率 家长 教师 一致性
下载PDF
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数据集的多纤维扩散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振宇 郭卫红 +4 位作者 曾清国 陈韵梅 柯晓燕 陆祖宏 刘一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4-499,共6页
目的研究扩散各向异性与单体素多纤维分叉的关系。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表观扩散系数和球谐函数的多纤维扩散各向异性分析方法对扩散各向异性进行分类。通过对5例孤独症患者和5例正常儿童的扩散张量成像数据分析,从而有效地解释了部分各... 目的研究扩散各向异性与单体素多纤维分叉的关系。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表观扩散系数和球谐函数的多纤维扩散各向异性分析方法对扩散各向异性进行分类。通过对5例孤独症患者和5例正常儿童的扩散张量成像数据分析,从而有效地解释了部分各向异性改变与体素内多纤维分叉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1)单体素内多纤维分叉可能会导致部分各向异性FA值降低;2)单体素内多纤维分叉异常不一定会影响白质纤维的部分各向异性;3)部分各向异性降低也可能由其他原因产生。结论多纤维分叉异常是导致部分各向异性降低的原因之一,但多纤维分叉现象并不一定影响部分各向异性FA值。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精神疾病脑白质扩散各向异性的异常改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纤维扩散各向异性 表观扩散系数 球谐函数 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系数
下载PDF
儿童适应行为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民洁 李宝林 陶秋云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对影响儿童适应行为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引用美国精神发育缺陷协会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和自编儿童情况调查表,对624 名儿童进行评定,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 目的 对影响儿童适应行为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引用美国精神发育缺陷协会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和自编儿童情况调查表,对624 名儿童进行评定,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父亲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家庭关系和睦,家庭教育方式较好,注意对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督促子女参与家务劳动,学龄前送入幼儿园照管,核心型家庭( 标准回归系数0 .089 ~0 .125) 对培养儿童的适应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影响儿童适应行为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适应行为 评定量表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巧荣 方慧 +8 位作者 李赟 封敏 肖婷 肖湘 肖运华 钱璐 储康康 常琛 柯晓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比较倒退型与非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12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孤独障碍诊断标准的2~5岁孤独障碍儿童,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信息;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目的:比较倒退型与非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12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孤独障碍诊断标准的2~5岁孤独障碍儿童,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信息;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发育商测量;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定孤独障碍严重程度;使用《倒退情况补充核查表》结合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本)根据起病形式分为倒退型和非倒退型两组,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121例孤独障碍儿童中倒退型30例(32.97%),孤独障碍儿童技能倒退起病的平均年龄为23.81个月。倒退型和非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P=0.09);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30);CARS量表总分倒退型组显著高于非倒退型组(t=-2.47,P=0.02)。主要的倒退类型是语言、社交、语言合并社交。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其倒退时发生的前3位生活事件为:主要照管者的改变、生病、家庭冲突;在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中有73.33%的家长反映有技能重获,技能重获的相关事件为:行为训练(30.00%)和父母陪伴时间长(10.00%)。结论:孤独障碍儿童中约1/3在起病形式上属于倒退型。倒退型较非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症状更严重,家庭环境及躯体疾病可能与其倒退发生有关。训练、父母陪伴有助于孤独障碍儿童技能丧失后的重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障碍 倒退型 语言倒退 社交倒退
下载PDF
适应行为量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民洁 李宝林 陶秋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2-65,共4页
适应行为能力是智力发育的诊断标准之一,本文应用美国精神缺陷学会编制的适应行为量表在南京市区656名6~12岁学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临床用于心理测量的工具。
关键词 适应行为量表 心理测量工具 儿童
下载PDF
抗抑郁药在少年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一心 储康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对少年儿童如何正确使用抗抑郁药和应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少年 儿童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一心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6期967-968,970,共3页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简称CES疗法)是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及儿童相关情绪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这种疗法通过夹在耳垂上的耳夹电极产生微安级别的微电流刺激大脑,改善异常脑电波,调节大脑神经递...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简称CES疗法)是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及儿童相关情绪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这种疗法通过夹在耳垂上的耳夹电极产生微安级别的微电流刺激大脑,改善异常脑电波,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和应激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焦虑 抑郁 失眠
下载PDF
克氏行为量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柯晓燕 罗硕军 陶国泰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检验克氏行为量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 5 2例门诊儿童孤独症患儿及 4 8例正常儿童进行克氏行为量表的评定。结果 :儿童孤独症与正常对照组的克氏量表总分有显著差异 ,14项中有 13项有鉴别诊断意义 ,均P <0 .0 1。结论 :... 目的 :检验克氏行为量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 5 2例门诊儿童孤独症患儿及 4 8例正常儿童进行克氏行为量表的评定。结果 :儿童孤独症与正常对照组的克氏量表总分有显著差异 ,14项中有 13项有鉴别诊断意义 ,均P <0 .0 1。结论 :克氏行为量表的各项目筛查效果好 ,临床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行为量表 应用研究 鉴别诊断 儿童孤独症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个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虞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3-153,155,共2页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分别对67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67名健康儿童进行测试,以了解AD-HD儿童的个性特征。试图探讨本病的病因,并对预防、干预的对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ADHD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和内...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分别对67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67名健康儿童进行测试,以了解AD-HD儿童的个性特征。试图探讨本病的病因,并对预防、干预的对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ADHD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倾性得分高于对照组,掩饰性低于对照组。转换为T分后,ADHD儿童在内倾外倾(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障碍 注意缺陷 艾森克个性问卷 ADHD
下载PDF
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感兴趣脑区组织密度的对照研究
20
作者 洪珊珊 柯晓燕 +6 位作者 邹冰 汤天宇 李惠国 周振宇 杭跃跃 阮宗才 陆祖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817-28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在结构磁共振成像上感兴趣脑区组织密度的差异。方法:在SPM平台上使用Anatomy工具箱测量了18名年龄6~14岁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和16名年龄、性别、智商、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结...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在结构磁共振成像上感兴趣脑区组织密度的差异。方法:在SPM平台上使用Anatomy工具箱测量了18名年龄6~14岁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和16名年龄、性别、智商、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结构磁共振成像上感兴趣脑区的组织密度。结果: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左侧初级视觉皮层V1区的组织密度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5);双侧海马内嗅皮质、右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的组织密度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5)。结论: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枕叶视觉皮层以及边缘系统的脑组织密度存在多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结构 组织密度 儿童精神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