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急诊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1
作者 王帅 黄蓓蓓 孙丰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9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调研、分析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急诊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现状,为促进南京市急诊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收集医院急诊科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接诊的1231人次精神障碍患者诊疗等信息,分析急... 目的:调研、分析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急诊精神障碍患者收治现状,为促进南京市急诊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收集医院急诊科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接诊的1231人次精神障碍患者诊疗等信息,分析急诊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现状,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我院急诊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比较顺利,但同时仍有大量患者因拒绝入院、床位紧缺、合并躯体疾病多且重等原因未被收治入院。结论:建议通过完善医院就诊服务流程、引导公众转变固有观念、提升老年患者诊疗能力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急诊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精神障碍 收治
下载PDF
基于结局导向的零缺陷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效果及病情判断准确率的影响
2
作者 李文娟 黄蓓蓓 夏梦雪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34-636,640,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结局导向的零缺陷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效果及病情判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 目的分析基于结局导向的零缺陷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效果及病情判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结局导向的零缺陷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急诊救治效果与病情判断准确率、护理缺陷发生情况、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至接诊、分诊评估、采血、转诊、抢救及入住脑血管病中心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4.74%,病情判断准确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8.95%、89.47%(P<0.05);观察组患者中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出脑血管病中心时,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分数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局导向的零缺陷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缩短其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急诊救治效果与病情判断准确率,还能控制护理缺陷事件发生,促进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结局导向的零缺陷干预 急性脑梗死 急诊救治 护理缺陷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流程优化 被引量:48
3
作者 张娟 黄蓓蓓 +2 位作者 余天浩 刘夕珍 顾静 《护理学报》 2020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使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环节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分别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92例和2017年6月-2019年6月98例在南京脑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 目的使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环节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分别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92例和2017年6月-2019年6月98例在南京脑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指导下的优化急诊救治流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从入院到完成各环节用时及临床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优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517.59±31.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到完成各环节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14%,高于对照组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观察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为(2.98±1.08)分,低于对照组(6.12±2.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筛查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的失效风险,并构建针对性优化流程,联合多科室医疗资源,有效缩短急救延时,整体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急救 环节优化
下载PDF
角色定位模式在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顾静 黄蓓蓓 +1 位作者 刘夕珍 吴艳丽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2351-235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角色定位模式的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时效指标、临床结局、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就诊护理流...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角色定位模式的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时效指标、临床结局、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就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角色定位模式的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入院到医师接诊时间(DTP),入院至出CT检查结果时间(DTI),入院至出试验室检查结果时间(DTL),入院至使用溶栓药物时间(DNT);2组患者临床结局指标包括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就诊过程中DTP、DTI、DTL、DNT分别为(0.89±0.11)min、(23.47±3.95)min、(42.14±6.83)min、(46.31±7.35)min,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5±0.24)min、(36.53±5.92)min、(72.49±11.67)min、(89.24±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41±1.34)d,低于对照组患者(11.41±2.06)d,研究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为(4.14±0.6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5.82±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54%)高于对照组患者(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角色定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流程优化可有效缩短AIS患者就诊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延迟 护理流程 干预
下载PDF
团队模式对老年脑出血病人急救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蓓蓓 魏砚秋 +2 位作者 史广玲 庞大梅 顾静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究在老年脑出血病人急救过程中采用团队模式对其急救质量、预后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116例脑出血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接受团队模式急... 目的探究在老年脑出血病人急救过程中采用团队模式对其急救质量、预后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116例脑出血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接受团队模式急救,对照组接受一般急救,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急救前反应时间和急救治疗时间,比较2组病人预后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急救前反应时间和急救治疗时间较观察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预后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脑出血病人时使用团队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病人急救质量和预后情况,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模式 脑出血 急救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癫痫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艳丽 黄蓓蓓 +1 位作者 刘夕珍 顾静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989-2991,共3页
目的研究在癫痫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收治的部分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6例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SBAR沟... 目的研究在癫痫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收治的部分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6例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SBAR沟通模式的急救护理干预,比较癫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较为乐观,应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癫痫 急救护理
下载PDF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庞大梅 顾静 +1 位作者 魏砚秋 黄蓓蓓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 目的探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在于预前和干预1周后的抑郁评分(SDS),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记录两组患者对于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34.832±4.311)分;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48.422±4.054)分,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死亡率为1.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死亡率为10.0%。实验组对于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的总体满意率为97.5%;对照组对于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的总体满意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在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护理中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 抑郁评分 发病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