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遗传性耳聋家系临床特征分析及候选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
1
作者 韩慕天 王改改 +3 位作者 沈丽燕 王家雄 杨慎敏 程洪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88-992,共5页
目的:分析一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听力学特征及对候选致聋基因进行筛查。方法:通过家系调查,整理分析家系资料,绘制系谱图;对家系成员行听力学检测及全身体格检查并抽取外周血。对2例家系患者进行已知致聋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及线粒体DNA... 目的:分析一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听力学特征及对候选致聋基因进行筛查。方法:通过家系调查,整理分析家系资料,绘制系谱图;对家系成员行听力学检测及全身体格检查并抽取外周血。对2例家系患者进行已知致聋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及线粒体DNA测序。结果:该家系可追溯6代97人,耳聋患者18例。系谱特征表现为世代连续传递,男女均可发病。家系分支Ⅲ2及其后代、Ⅲ4、Ⅳ20听力学表现为迟发性、渐进性的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均在28岁左右,逐渐加重。Ⅳ20子女(V36、V37、V38、V39)幼时听力言语正常,3、4岁左右表现出听力损失,非进行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史不详。经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等检查,发现该家系患者均表现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V10、V35除外,其言语交流正常,听力检测表现为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对该家系进行已知的耳聋致病基因全外显子及线粒体DNA测序结果分析发现Ⅳ21及其后代为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携带者,其余患者均无阳性发现。结论:该耳聋家系为一个非综合征型、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初步分子遗传学筛查提示该家系致病基因复杂,可能为新基因突变或多基因协同作用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听力检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系 目标区域测序
下载PDF
苯丙酮尿症患儿家庭护理过程中血清苯丙氨酸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晓菊 王本敬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 分析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在家庭护理过程中血清苯丙氨酸(Phe)水平的影响因素,期望提高护理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患儿Phe水平。方法 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鉴别PKU患儿,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随访PKU患儿的足跟血Phe浓度。建立PKU患儿档... 目的 分析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在家庭护理过程中血清苯丙氨酸(Phe)水平的影响因素,期望提高护理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患儿Phe水平。方法 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鉴别PKU患儿,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随访PKU患儿的足跟血Phe浓度。建立PKU患儿档案,记录家庭一般信息。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家长对PKU患儿治疗态度。结果 父母对PKU患儿的护理态度直接影响患儿的Phe控制水平。父母护理态度越积极,对Phe控制水平越好(r=0. 358,P=0. 002);父母护理态度越消极,对Phe控制水平越差(r=-0. 253,P=0. 013)。通过多因素分析,户籍地、父母学历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都是患儿Phe控制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护理对PKU患儿Phe控制水平受到父母文化水平、经济状况、治疗态度和户籍地多因素影响,加强对PKU患儿父母的宣传教育、经济补助、政府和社会支持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血清苯丙氨酸 家庭护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在诊断苏南地区耳聋家系中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英华 时敬业 +5 位作者 宋小艳 刘敏娟 向菁菁 唐慧 于正 毛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6期682-683,737,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苏南地区遗传性耳聋的发生率及热点基因突变率,并探讨在苏南地区开展遗传性耳聋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收集11个耳聋家系的41例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对常见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GJB2:c.35delG... 目的初步研究苏南地区遗传性耳聋的发生率及热点基因突变率,并探讨在苏南地区开展遗传性耳聋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收集11个耳聋家系的41例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对常见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GJB2:c.35delG,c.176-191del16bp,c.235delC,c.299-300delAT,GJB3:c.538C>T,SLC26A4:IVS7-2A>G,c.1174 A>T,c.1226 G>A,c.1229 C>T,c.1707+5 G>A,c.1975 G>C,c.2027 T>A,c.2168 A>G和线粒体DNA 12S rRNA:1494 C>T,1555 A>G)进行检测。结果41例耳聋家系样本中,共检测出耳聋基因异常28例(68.29%),其中4例样本为GJB2基因的c.235delC纯合突变,10例样本为GJB2基因的c.235delC杂合突变,1例样本为GJB2基因的c.235delC和SLC26A4基因c.299-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2例携带SLC26A4基因c.299-300delAT杂合突变,2例样本为SLC26A4基因的IVS7-2A>G纯合突变,5例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杂合突变,4例患儿为线粒体基因mt1555A>G同质性突变,其他家系成员均未见异常。结论耳聋相关基因检测对耳聋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为患儿家庭提供再生育指导,从而有效的降低耳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 熔解曲线 家系分析
原文传递
叶酸代谢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英华 刘敏娟 +1 位作者 向菁菁 毛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1期6-7,2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苏南地区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URS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70例苏南地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者(病例组)和17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利... 目的初步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苏南地区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URS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70例苏南地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者(病例组)和17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利用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A1298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病例组MTHFRC677T位点的TT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例组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南地区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育龄妇女发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在诊断苏南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英华 宋小艳 +5 位作者 李庆阁 黄秋英 刘敏娟 向菁菁 唐慧 毛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6期695-69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Y染色体无精症基因(AZF)微缺失与苏南地区男性不育症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74例无精症或严重少精症患者,并入选18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对Y染色体无精症基因(AZF)进行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Y染色体无精症基因(AZF)微缺失与苏南地区男性不育症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74例无精症或严重少精症患者,并入选18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对Y染色体无精症基因(AZF)进行分析。结果在实验组中发现30例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总缺失率为10.95%,其中无精子症患者缺失率为11.7%,严重少精症患者缺失率为9.5%,AZF a区缺失0例,AZF b区缺失4例,AZF c区缺失15例,AZFb+c缺失10例,AZFa+b+c区缺失1例,AZFc区发生率最高,其次为AZF b+c区,AZF a区发生率最低,对照组183例未发现微缺失,两组微缺失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的检测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微缺失 男性不育 AZF基因
原文传递
叶酸代谢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毛君 宋小艳 +3 位作者 刘敏娟 向菁菁 唐慧 刘英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8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 reductase,MTHFR)C677T、A1298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苏南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选取少、弱精症、无精症患者202例,对照组选取精液正常且有正常孕育史的男性202... 目的初步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 reductase,MTHFR)C677T、A1298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苏南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选取少、弱精症、无精症患者202例,对照组选取精液正常且有正常孕育史的男性202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利用PCR荧光探针技术分析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的差异。结果病例组MTHFR C677T位点的CC、CT、TT基因型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7.23%、49.50%、23.27%,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5.15%、48.51%和16.34%,病例组中TT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98%、48.02%和59.41%、40.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病例组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苏南地区男性不育具相关性,表明MTHFR C677T多态性可能是苏南地区男性不育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