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聚合背景下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
1
作者 陆建宇 曹路 +3 位作者 罗安娜 唐聪 杨冬冬 王玮伦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172-178,186,共8页
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评估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问题亟待解决。建立一种新能源聚合背景下的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合理选择电网对于所聚合的不同新能源接纳能力的指标,并选... 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评估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问题亟待解决。建立一种新能源聚合背景下的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合理选择电网对于所聚合的不同新能源接纳能力的指标,并选择了其他有影响因素的指标,然后对选择的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其次,选择自编码器作为降维工具,对数据进行降维以处理各指标间的耦合性,并将降维后的数据输入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有效的数据分类模型,并对分类模型进行了交叉检验;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评估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而所提出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如何解决电网新能源消纳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接纳能力 自编码器 朴素贝叶斯
下载PDF
基于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的风速短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瀚 王奎 王毅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8年第4期42-44,共3页
为提高风速预测的准确性,引入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风速局部加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核函数对每一历史风速设置权重,产生新的风速数据集。其次,对新的数据集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回归,建立风速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 为提高风速预测的准确性,引入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风速局部加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核函数对每一历史风速设置权重,产生新的风速数据集。其次,对新的数据集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回归,建立风速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根据该模型对风速进行短期预测。以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并与传统的ARIMA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风速预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线性回归 局部加权
下载PDF
基于柔性电网的电能质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奎 王东 范天华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年第4期95-97,101,共4页
柔性电网采用电力电子技术,通过交直流间变换,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和高效利用。对于用户侧而言,直流微电网中因缺少一定的无功容量支撑正常的电压水平,导致电压跌落幅度较大,无法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容易引起电网第三道防线动作切除线路负... 柔性电网采用电力电子技术,通过交直流间变换,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和高效利用。对于用户侧而言,直流微电网中因缺少一定的无功容量支撑正常的电压水平,导致电压跌落幅度较大,无法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容易引起电网第三道防线动作切除线路负荷,对地区电网而言带来安全稳定性问题。通过对柔性电网分析,建立柔性电网电压计算模型,对网络的低电压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末端补偿及直流电源点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电网电能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网 微电网 低电压 电能质量 电网第三道防线
下载PDF
直流线路功率缺失后受端电网恢复优化模型
4
作者 仇晨光 张莉 +4 位作者 陈刚 江叶峰 冯树海 王珂 程锦闽 《信息技术》 2020年第2期28-32,共5页
针对直流线路功率缺失后受端电网恢复优化模型难以实现对电网频率偏差、恢复成本及恢复时间等信息的有效控制问题,文中在实施紧急控制切负荷之后,综合考虑紧急控制成本、恢复控制成本以及故障失稳停电成本,提出直流线路功率缺失后受端... 针对直流线路功率缺失后受端电网恢复优化模型难以实现对电网频率偏差、恢复成本及恢复时间等信息的有效控制问题,文中在实施紧急控制切负荷之后,综合考虑紧急控制成本、恢复控制成本以及故障失稳停电成本,提出直流线路功率缺失后受端电网恢复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在具有单馈入直流接入的IEEE 39节点、及双馈直流接入的IEEE 39节点上进行计算验证,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文中优化模型在改善电网频率偏差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电网的恢复成本及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功率缺失 受端电网恢复 紧急控制 负荷恢复
下载PDF
多直流受端电网的直流消纳措施研究
5
作者 周挺 张莉 +2 位作者 罗凯明 阮陈 刘林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特高压多直流输电系统跨区输电,将功率引入至受端电网系统,一旦功率缺失,系统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系统的频率将会引起剧烈波动。首先,分析在受端电网中直流消纳影响因素及直流消纳评估指标;其次,通过节点负荷加权模型用来评估可控容量... 特高压多直流输电系统跨区输电,将功率引入至受端电网系统,一旦功率缺失,系统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系统的频率将会引起剧烈波动。首先,分析在受端电网中直流消纳影响因素及直流消纳评估指标;其次,通过节点负荷加权模型用来评估可控容量的大小,强迫功率的发生导致负荷控制能力不足,基于电气距离控制负荷方式解决潮流控制的高效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在受端网络面临大功率缺失后,系统的频率将会快速下降,通过电气距离负荷控制模型解决了频率恢复的快速性,降低了对用户负荷的影响,为直流消纳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输电系统 受端网络 直流消纳 负荷加权 电气距离
下载PDF
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高抗用管型母线末端电场抑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明瀚 王奎 童岩峰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内,管型母线不仅具有连接电力设备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个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结构及空间位置的特殊性,管型母线末端常发生电晕现象,为抑制场强,减少电晕现象的发生,通过有限元法对管型母线进行三维建模;进而分析...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内,管型母线不仅具有连接电力设备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个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结构及空间位置的特殊性,管型母线末端常发生电晕现象,为抑制场强,减少电晕现象的发生,通过有限元法对管型母线进行三维建模;进而分析采用不同结构的盖板及不同空间位置的均压环产生的电场分布特性;在考虑电场强度裕量的基础上,确定一种管型母线末端电场抑制模型,并为工程设计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管型母线 有限元法 盖板 均压环 电场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