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鸦片战争前的“行欠”纠纷与中英交涉问题新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晓荣
孙宝根
《天府新论》
2006年第6期117-120,共4页
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行欠”纠纷主要产生于以下两个原因:贸易中议价的不合理及货物的赊卖活动;洋商对行商的高利放贷。清政府在处理“行欠”纠纷时,混普通涉外民商纠纷为政府外交事务,加之中国缺乏解决涉外民商纠纷的法律制度安排,使得...
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行欠”纠纷主要产生于以下两个原因:贸易中议价的不合理及货物的赊卖活动;洋商对行商的高利放贷。清政府在处理“行欠”纠纷时,混普通涉外民商纠纷为政府外交事务,加之中国缺乏解决涉外民商纠纷的法律制度安排,使得“行欠”纠纷无法在当时的法律体系内得到解决;而英商和英国政府在交涉中的策略选择,也使得“行欠”一步步演成了两国之间的国际交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欠
中英交涉
民商纠纷
外交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鸦片战争前的“行欠”纠纷与中英交涉问题新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晓荣
孙宝根
机构
福州
大学
法学院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天府新论》
2006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文摘
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行欠”纠纷主要产生于以下两个原因:贸易中议价的不合理及货物的赊卖活动;洋商对行商的高利放贷。清政府在处理“行欠”纠纷时,混普通涉外民商纠纷为政府外交事务,加之中国缺乏解决涉外民商纠纷的法律制度安排,使得“行欠”纠纷无法在当时的法律体系内得到解决;而英商和英国政府在交涉中的策略选择,也使得“行欠”一步步演成了两国之间的国际交涉。
关键词
行欠
中英交涉
民商纠纷
外交化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鸦片战争前的“行欠”纠纷与中英交涉问题新探
蔡晓荣
孙宝根
《天府新论》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