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政治:《青春之歌》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本文旨在考察《青春之歌》本文对主人公性别身份的规避与主人公自我身份的寻求以及叙事者性别意识的不自觉的泄漏之间的悖论与互动。正是这一切构成这部红色经典独特的性别/政治叙事伦理。
关键词 《青春之歌》 性别认同 长篇小说 政治叙事伦理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略论汉语中的字母词 被引量:23
2
作者 付义荣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2期84-88,共5页
本文列述了汉语中字母词的类别 ,并认为字母词的使用是必要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字母词亟待规范 。
关键词 字母词 汉语 规范
下载PDF
论葛洪《神仙传》的叙事艺术及启悟文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湘兰 洪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100,共6页
本文旨在分析葛洪《神仙传》的叙事特色。本文认为道教特殊的生死观念,使《神仙传》中的人物结局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神仙传》中神异仙术的描写带有市井化、平民化,甚至庸常化的特色,作者有意淡化客观历史背景,突出仙术的荒诞离奇,使... 本文旨在分析葛洪《神仙传》的叙事特色。本文认为道教特殊的生死观念,使《神仙传》中的人物结局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神仙传》中神异仙术的描写带有市井化、平民化,甚至庸常化的特色,作者有意淡化客观历史背景,突出仙术的荒诞离奇,使其文学色彩更为强烈;葛洪运用“局限性叙事视角”,采取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大量的“历炼”情节来结构全文,大大提高了文本创作的文学艺术性,并使《神仙传》具有启悟文学的意义;《神仙传》对《后汉书.方术传》的撰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传》 叙事 神异仙术 “历炼”情节 启悟文学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的叙述形态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效刚 王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56,共4页
鲁迅的小说由怀疑的叙述者、社会中的罪恶和丑陋等否定性的生活现象、悲愤伤感的情调、表现性叙述方法和迫切的启蒙诉求构成了悲愤启蒙的叙述形态。这种叙述形态中包含着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痛苦中反叛现实的不懈精神,包含着在毁弃现实... 鲁迅的小说由怀疑的叙述者、社会中的罪恶和丑陋等否定性的生活现象、悲愤伤感的情调、表现性叙述方法和迫切的启蒙诉求构成了悲愤启蒙的叙述形态。这种叙述形态中包含着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痛苦中反叛现实的不懈精神,包含着在毁弃现实中寻求新生之路和通过对现实的绝望来拯救对未来的希望的思想,包含着人类思想情感中最可宝贵的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的无比宽广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叙述形态 悲愤启蒙 人文情怀
下载PDF
回归还是漂流——质疑吴汝纶对桐城文派的“复归” 被引量:7
5
作者 潘务正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关于晚清民国桐城文派的研究,学者一般认为吴汝纶在其发展中起了复归的作用。其实这一观点有很多疑问。以复归论者的三个论据而言,吴氏并非尚醇厚老确而黜绚烂闳肆,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从他中年以后评文的言论和作文的风格中可得到证实;... 关于晚清民国桐城文派的研究,学者一般认为吴汝纶在其发展中起了复归的作用。其实这一观点有很多疑问。以复归论者的三个论据而言,吴氏并非尚醇厚老确而黜绚烂闳肆,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从他中年以后评文的言论和作文的风格中可得到证实;义理、考据皆于古文文体有妨之观点不是复归,而是颠覆了桐城文派的理论大厦;重建辞约指博、清正雅洁之义法,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应变。吴氏的理论主张,深受其师湘乡人曾国藩的影响,他试图改造桐城文派使之适应新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汝纶 曾国藩 桐城文派 复归 因时而变
下载PDF
生活像藏在棉花里的针——读叶弥的《猛虎》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新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生活像藏在棉花里的针 可以看出,小说的标题来自民间的那句俗语“女人是老虎”,作品中直接揭示“猛虎”含义也是老刘在被动或者说是有些被迫应付欲望涌动的女人时想到的一个儿时梦境。但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猛虎”仅仅就是... 生活像藏在棉花里的针 可以看出,小说的标题来自民间的那句俗语“女人是老虎”,作品中直接揭示“猛虎”含义也是老刘在被动或者说是有些被迫应付欲望涌动的女人时想到的一个儿时梦境。但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猛虎”仅仅就是指涉了有着强烈欲望的女人崔家媚。叶弥在创作手记中写道“在对抗中,人人都是猛虎,但每个人又都是那么容易受到或明或暗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弥 欲望 小说 梦境 民间 女人 作品 应该 生活 个人
下载PDF
中国古典艺术整体美学精神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先 樊宝英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本文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整体美学精神予以文化阐释。“天人合一”作为一种综合思维模式,注重万物的联系,强调宇宙的有机统一。由此出发,中国古典艺术禀取其精气元阳,形成了以追求整体生命为根本目标的美学精神。在中... 本文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整体美学精神予以文化阐释。“天人合一”作为一种综合思维模式,注重万物的联系,强调宇宙的有机统一。由此出发,中国古典艺术禀取其精气元阳,形成了以追求整体生命为根本目标的美学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家看来,任何事物都不能独成其美,万物只有在整体观照中才能呈现其美。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美善相乐”、“情景交融”等艺术命题,都为其整体美所统摄。“天人合一”这种以整体为美的艺术精神,力避了西方美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弊,为艺术的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艺术 天人合一 整体 美学精神
下载PDF
图画叙事与文学叙事 被引量:8
8
作者 马生龙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71-75,共5页
本文着重考察图画叙事与文学叙事之“事”的存在状态。图画叙事是借助其物理图像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张力 ,凭籍人的视知觉及想象力形成家族艺术图像并加以串接来完成。文学叙事则是借助其语言文字的意义 ,在人的想象力参与下“立象”并加... 本文着重考察图画叙事与文学叙事之“事”的存在状态。图画叙事是借助其物理图像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张力 ,凭籍人的视知觉及想象力形成家族艺术图像并加以串接来完成。文学叙事则是借助其语言文字的意义 ,在人的想象力参与下“立象”并加以突破而达至“境”来实现。尽管因艺术图像的构成及串接突破方式不同 ,造成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叙事各有优劣 ,但它们都创造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画叙事 文学叙事 艺术图像
下载PDF
试论《诗》地理学在汉代的发生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叙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97,共5页
《诗经》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地理学资源。这些资源以及后世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诗》地理学。汉代的《诗纬.含神雾》、《汉书.地理志》、《毛诗谱》均对《诗》中地理进行了描述与考证,开启了《诗》地理学这一新领域的研究。本文试从这些... 《诗经》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地理学资源。这些资源以及后世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诗》地理学。汉代的《诗纬.含神雾》、《汉书.地理志》、《毛诗谱》均对《诗》中地理进行了描述与考证,开启了《诗》地理学这一新领域的研究。本文试从这些著作出发论证《诗》地理学在汉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诗经》 汉代
下载PDF
曹娥的“孝”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勇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共3页
本 文 从 史 源 学 的 角 度 ,剖 析 了 东 汉 曹 娥 孝 行 并 不 符 合《 孝 经 》本 义 ,推 导 出 曹 娥“ 孝 行 ”为 民 间 理 解 ,非汉 儒 所 推 崇 的 孝 道 。 曹 娥 故 事 在 流 传 过 程 中 的 变 化 ,更 模 糊 了 史 实 本 ... 本 文 从 史 源 学 的 角 度 ,剖 析 了 东 汉 曹 娥 孝 行 并 不 符 合《 孝 经 》本 义 ,推 导 出 曹 娥“ 孝 行 ”为 民 间 理 解 ,非汉 儒 所 推 崇 的 孝 道 。 曹 娥 故 事 在 流 传 过 程 中 的 变 化 ,更 模 糊 了 史 实 本 源 ,足 证 曹 娥“ 孝 行 ”确 有 正 本 清 源 的 必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 《孝经》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戏剧论争探源--以《新青年》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刘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1,共10页
五四戏剧论争有理论上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必然性。戏剧改良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整体建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强调的是戏剧文学的启蒙民众和改良社会的工具理性意义。在论争中,《新青年》一派先声夺人... 五四戏剧论争有理论上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必然性。戏剧改良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整体建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强调的是戏剧文学的启蒙民众和改良社会的工具理性意义。在论争中,《新青年》一派先声夺人,通过主动的策略操作,为传播其文学理念、扩大了"文学革命"影响带来了积极效果,而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改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文学革命 戏剧改良
下载PDF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与文化身份话语 被引量:3
12
作者 习传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4-128,共5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的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后殖民理论有着内在关联性、一致性和矛盾性。这些理论都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种族观和性别观进行了批判和反省,对身份的认同与建构进行了深层透视,力图颠覆欧洲中心主义的种族、性别本质论,走向文化身份的建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 文化身份 性别身份 民族身份
下载PDF
意识形态:从阿尔都塞到伊格尔顿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良清 格明福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0-34,共5页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离开了传统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种描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与真/假无关、意识形态是主体性的中介等一系列挑战性的命题。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个体/主体位置在其中过于灰暗,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理论主义...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离开了传统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种描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与真/假无关、意识形态是主体性的中介等一系列挑战性的命题。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个体/主体位置在其中过于灰暗,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理论主义倾向等问题。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则是阿尔都塞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同时针对阿氏理论当中的不足,极其强调个体/主体的能动作用,重视阶级性,把阿尔都塞描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拉回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使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从关注与主体的关系转到关注与身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描述性 主体 个体 质询
下载PDF
论王国维的西方文学家传记 被引量:4
14
作者 葛桂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8-93,共6页
2 0世纪初期 ,王国维在其主编的《教育世界》杂志上最早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一批西方的重要文学家 ,包括莎士比亚、培根、拜伦、斯蒂文森、歌德、席勒、黑贝尔、列夫·托尔斯泰。这些传记材料因其很少有人提及 ,并蕴含着王氏相当丰富... 2 0世纪初期 ,王国维在其主编的《教育世界》杂志上最早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一批西方的重要文学家 ,包括莎士比亚、培根、拜伦、斯蒂文森、歌德、席勒、黑贝尔、列夫·托尔斯泰。这些传记材料因其很少有人提及 ,并蕴含着王氏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 ,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开拓性的学术价值。本文着重把这批传记材料 ,以各个作家为单位 ,分别放在早期中外文学关系史上 ,以确立其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家 文学传记 王国维 文学关系 中国 外国 人物传记
下载PDF
生命价值失落后的痛苦灵魂——论贾宝玉形象的悲剧内涵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开东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贾宝玉主要是一个以传奇化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它是曹雪芹补天之志失落后痛苦灵魂的象征。顽石补天神话充分表明曹雪芹具有补天济世之志。贾宝玉作为情种的实质是隐于情,是一种无奈的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贾宝玉悬崖撒手,回归顽石,包... 贾宝玉主要是一个以传奇化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它是曹雪芹补天之志失落后痛苦灵魂的象征。顽石补天神话充分表明曹雪芹具有补天济世之志。贾宝玉作为情种的实质是隐于情,是一种无奈的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贾宝玉悬崖撒手,回归顽石,包涵有对生命存在终极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但主要是生命价值失落后逃于佛禅的精神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传奇化 补天济世 情种 佛袢 痛苦灵魂
下载PDF
论意境的完形生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冬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72-176,共5页
本文运用完形心理学理论从三个层面讨论诗歌意境的生成过程 :“完形与‘象外之象’”从总体上探讨意境的整体性特征 ;“异质同形与结构空白”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探究意境的心理生成过程 ;“优格式塔与典型意象”从“好的完形”的“简约合... 本文运用完形心理学理论从三个层面讨论诗歌意境的生成过程 :“完形与‘象外之象’”从总体上探讨意境的整体性特征 ;“异质同形与结构空白”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探究意境的心理生成过程 ;“优格式塔与典型意象”从“好的完形”的“简约合宜”性论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形心理学 意境 异质同形 结构空白 生成过程 审美要求 格式塔心理学 诗歌
下载PDF
从曲律角度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归纳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莉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0-85,共6页
本文试图从曲律角度考证周德清归纳出声调的具体方法,以助音韵学界的学者们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声调在元曲的创作过程中是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每个字都要考虑声调。《中原音韵》整本书的工作重心与核心精神都在声调。周德清... 本文试图从曲律角度考证周德清归纳出声调的具体方法,以助音韵学界的学者们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声调在元曲的创作过程中是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每个字都要考虑声调。《中原音韵》整本书的工作重心与核心精神都在声调。周德清得出每个字的声调的方法是归纳每个字位上乐腔旋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律 中原音韵 声调
下载PDF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语境中西方悲剧观念的流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艳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进入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西方悲剧观念对传统悲剧观进行了深刻的反叛与变革,成为独立的、带有鲜明的现代特征的文艺思潮。其变革集中体现为由外部冲突的实体悲剧转化为以异化为主题的内在哲理悲剧,这为悲剧观的流变带来正与负的双... 进入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西方悲剧观念对传统悲剧观进行了深刻的反叛与变革,成为独立的、带有鲜明的现代特征的文艺思潮。其变革集中体现为由外部冲突的实体悲剧转化为以异化为主题的内在哲理悲剧,这为悲剧观的流变带来正与负的双向效应:一方面,悲剧意识由外部向内部深化,对悲剧内里的沉入和形而上的反讽话语缔造了现代悲剧精神;但另一方面,也使现代悲剧遭遇了现代悲观主义的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悲剧意识 理性主义 文学理论 虚无主义
下载PDF
河姆渡骨器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国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0-182,136,共4页
骨器是原始人类最早使用的器具类型之一。河姆渡骨器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其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器具的形制和纹饰上,这两方面正是骨器的形式范畴。形制是造型艺术的内容,纹饰则更具美学内蕴,它们已经是真正的艺术形态了。
关键词 河姆渡骨器 造型艺术 纹饰 审美特征
下载PDF
线性时间与颓废的逻辑起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军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116-118,共3页
颓废产生于线性时间意识 ,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即主体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客体对时间破坏性的呈现。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对颓废各有不同的贡献。线性时间的变异导致颓废与进步的伴生。
关键词 颓废 线性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