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5
1
作者 庞洁 刘飞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6期244-246,共3页
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交叉性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建立。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叉融合为化学类国家实验室带来了生物安全的新问题。该文分析了现代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化学和生物安全特点,并结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 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交叉性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建立。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叉融合为化学类国家实验室带来了生物安全的新问题。该文分析了现代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化学和生物安全特点,并结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和生物安全,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对策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2
2
作者 丁寅 朱玉华 +1 位作者 庞洁 鞠熀先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184,共4页
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意义、优秀实验室文化的营造以及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及成果。细述了如何塑造实验室精神、创新实验室文化建设、建立宽松和谐的学术气氛、强化团队协作和引领前沿学术研... 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意义、优秀实验室文化的营造以及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及成果。细述了如何塑造实验室精神、创新实验室文化建设、建立宽松和谐的学术气氛、强化团队协作和引领前沿学术研究等实验室文化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文化建设 凝聚力 生命分析化学
下载PDF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 被引量:59
3
作者 束羽 丁寅 徐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5-217,223,共4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而高校化学实验室所承载的探索性科研活动具有高危性和意外事故不可预见性,给实验室安全带来了隐患。对化学实验室实行科学系统的安全布控与管理将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起到至关...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而高校化学实验室所承载的探索性科研活动具有高危性和意外事故不可预见性,给实验室安全带来了隐患。对化学实验室实行科学系统的安全布控与管理将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围绕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就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设安全防范体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安全管理 防范体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丁寅 鞠幌先 朱玉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4-216,220,共4页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是从事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它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级平台的科研实力,也是衡量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条件的重要标志。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依据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布局,注重仪器的...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是从事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它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级平台的科研实力,也是衡量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条件的重要标志。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依据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布局,注重仪器的采购、验收、开放、共享,强化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大型仪器的利用率,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型仪器平台 建设管理 优化配置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飞 李翔 +1 位作者 庞洁 朱玉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4-266,共3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仪器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该系统的架构层次、主要功能、及使用后所取得的成效等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仪器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该系统的架构层次、主要功能、及使用后所取得的成效等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阐述了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成与使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的探讨 被引量:22
6
作者 朱玉华 庞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8-200,204,共4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机制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针对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多方位地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开放课题设立和管理不够科学,开放基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国内外联合...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机制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针对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多方位地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开放课题设立和管理不够科学,开放基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国内外联合存在着重形式轻效益现象;国际合作研究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合作,研究成果少。提出了通过加强开放课题管理以及国内外研究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来提高实验室开放水平和开放效果,从而促进实验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 研究水平
下载PDF
现代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庞洁 朱玉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182,共2页
从当前我国的高校重点实验室现状出发,多方位地探讨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管理特色,从管理层次、信息技术支持、安全环保、专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发展的方略。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建设
下载PDF
基于纳米电极的单细胞内生物分子电化学分析
8
作者 刘康 潘荣容 江德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单细胞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地获取生物学信息,避免因平均化分析而丢失单细胞异质性特征,这对于研究阐明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至关重要.基于纳米电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因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单细胞分析.本文... 单细胞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地获取生物学信息,避免因平均化分析而丢失单细胞异质性特征,这对于研究阐明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至关重要.基于纳米电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因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单细胞分析.本文综合评述了利用纳米电极对单细胞内部生物分子进行定量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单细胞器 生物分子 电化学分析 纳米电极
下载PDF
电压调制型高灵敏电化学发光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晶晶 金融 +1 位作者 方丹君 江德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21-2425,共5页
报道了一种电压调制型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通过在施加恒定电压的基础上叠加一个小脉冲电压,可将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电化学发光强度提升近2倍.电化学发光强度与过氧化氢浓度在1.0 nmol/L^20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 报道了一种电压调制型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通过在施加恒定电压的基础上叠加一个小脉冲电压,可将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电化学发光强度提升近2倍.电化学发光强度与过氧化氢浓度在1.0 nmol/L^20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0.24 nmol/L(S/N=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压调制模式可有效提高电化学发光强度,为深入理解电极界面电化学过程提供了新技术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电压调制 鲁米诺 过氧化氢 高灵敏检测
下载PDF
浅谈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的现状和探索
10
作者 庞洁 刘飞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36期177-179,181,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重点实验室的服务企业与企业合作创新的现状,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文分析了重点实验室在创新服务、技术转移、运行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健全考核机制、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产学研... 针对目前我国重点实验室的服务企业与企业合作创新的现状,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文分析了重点实验室在创新服务、技术转移、运行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健全考核机制、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激励技术转移;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商业化运作流程;合作形式多样化;建立评估和披露机制,对产学研合作成果进行监督等。同时指出政府为两者在创建平台、搭建桥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旨在实现重点实验室的示范辐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服务企业 创新合作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光电化学生物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阮弋帆 张楠 +3 位作者 朱圆城 赵伟伟 徐静娟 陈洪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光电化学生物分析是近年来新出现并发展迅速的一种分析技术,其检测原理是基于在光照下识别元件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生物识别作用造成光电活性物质产生的电信号的改变,以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测定。由于其灵敏选择性检测的优点及其在生物分析... 光电化学生物分析是近年来新出现并发展迅速的一种分析技术,其检测原理是基于在光照下识别元件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生物识别作用造成光电活性物质产生的电信号的改变,以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测定。由于其灵敏选择性检测的优点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巨大潜力,该方法吸引了较多的关注,并且在检测性能和生物传感应用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针对光电化学生物分析中常见的四种应用领域,即直接光电化学检测、光电化学酶检测、光电化学核酸检测以及光电化学免疫分析,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光电化学生物分析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生物分析 核酸 免疫
下载PDF
质谱技术在固-液界面电化学中间产物探测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艺腾 张雪萌 闵乾昊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0,I0001,共18页
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固-液界面瞬态中间体的快速捕获与实时监测对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质谱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够提供待测物的组成与结构信息,已逐渐成为电化学反应中间体检测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电喷雾... 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固-液界面瞬态中间体的快速捕获与实时监测对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质谱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够提供待测物的组成与结构信息,已逐渐成为电化学反应中间体检测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电喷雾质谱、原位电离质谱以及飞行时间二次质谱的电化学质谱(EC-MS)联用技术在电化学反应瞬态中间体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地总结了EC-MS在有机电合成、电催化、锂离子电池、电致化学发光以及生物分子电化学反应过程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质谱技术在电化学反应中间体检测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反应中间体 电化学质谱(EC-MS) 原位分析 反应监测 机理研究
下载PDF
电化学过程原位质谱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威风 张雪萌 闵乾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共11页
质谱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通量高等特点,近年来已逐步用于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原位监测和机理探究。通过开发新型电离源以及构建电化学池-质谱偶联装置,研究者们相继发展了一系列电化学质谱(EC-MS)分析方法,并在电化学过程... 质谱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通量高等特点,近年来已逐步用于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原位监测和机理探究。通过开发新型电离源以及构建电化学池-质谱偶联装置,研究者们相继发展了一系列电化学质谱(EC-MS)分析方法,并在电化学过程产物实时监测、同位素标记分析、短寿命中间体捕获鉴定等方面展现出了特有的技术优势。该综述从气相及挥发性产物分析、液相产物分析和短寿命中间体捕获三方面介绍了EC-MS近五年来在方法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回顾了这期间EC-MS在电催化过程产物监测和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质谱(EC-MS) 原位分析 机理研究 电催化
下载PDF
《电化学分析传感》专辑序言
14
作者 龙亿涛 田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电化学分析传感是一种基于界面电荷相互作用的测量方法,具有高灵敏、响应快、无标记等本征优势。该方法的核心思路是将待测对象构建成为化学电池的某一部分,通过测量界面电子转移或电荷重排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响应,如电池电位、电流、... 电化学分析传感是一种基于界面电荷相互作用的测量方法,具有高灵敏、响应快、无标记等本征优势。该方法的核心思路是将待测对象构建成为化学电池的某一部分,通过测量界面电子转移或电荷重排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响应,如电池电位、电流、电导、电量变化,对待测目标进行定性定量动态地检测、监测或表征。近年来,伴随着测量仪器性能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持续提高与优化。电化学分析传感研究前沿热点越来越多地关注到纳米尺度界面上的瞬态电荷相互作用、动态电荷传输机制,特别是发展限域空间内的单体纳米电化学信号放大、传输、记录、解析新模式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 传感 电荷相互作用 序言 专辑 界面电子转移 数据处理方法 化学电池
下载PDF
论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 被引量:14
15
作者 柬羽 徐铮 丁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7-200,共4页
实验室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科学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树立高校品牌,保持学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实验室文化的含义和基本组成,并就实验室文化建设中所体现出的大学的精神内涵... 实验室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科学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树立高校品牌,保持学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实验室文化的含义和基本组成,并就实验室文化建设中所体现出的大学的精神内涵和培养目标,以及实验室创新文化、协作文化、激励文化、形象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文化 大学精神 创新 协作 激励
下载PDF
化学发光检测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奚忠华 许丹科 《化学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88-94,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化学发光检测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指出微流控芯片(又称为"芯片实验室"或者"微型全分析系统")因具有小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等特点而在近20年来日益受到关注,而化学发光检测具有仪器结构简单、背景噪... 综述了近年来化学发光检测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指出微流控芯片(又称为"芯片实验室"或者"微型全分析系统")因具有小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等特点而在近20年来日益受到关注,而化学发光检测具有仪器结构简单、背景噪音低、操作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作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检测 微流控芯片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测量的低噪音控温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铖宇 顾震 +2 位作者 胡正利 应佚伦 龙亿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因此,本文研... 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因此,本文研制了一种低噪音控温系统用于具有皮安级电流分辨的纳米孔道单分子实验,以实现精确调控测量时的环境温度.该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电效应对检测池环境加热/制冷,通过对高精度热敏电阻进行电磁屏蔽以实现在温度反馈的同时避免噪音的引入.利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进行控制,达到高精度快速控温的要求.该系统控温精度为±1°C,无额外噪音引入至超灵敏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获得了25°C到5°C下Poly(dA)5与单个气单胞菌溶素(Aerolysin)分子界面间作用产生信号的差异,应用于研究单分子与纳米孔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道 电化学 单分子检测 单分子界面 控温系统 低噪音电分析测量
下载PDF
1-芘丁酸/石墨烯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葡萄糖传感器上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敏 王炯 +1 位作者 王凤彬 夏兴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0-456,共7页
本文采用一步法制备了1-芘丁酸/石墨烯复合物(PBA/G),并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采用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钾电化学探针测定了其电化学阻抗滴定曲线,确定了PBA/G的表观pKa为6.2.此外,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共价键合在PBA/G表面构建了葡萄糖电... 本文采用一步法制备了1-芘丁酸/石墨烯复合物(PBA/G),并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采用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钾电化学探针测定了其电化学阻抗滴定曲线,确定了PBA/G的表观pKa为6.2.此外,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共价键合在PBA/G表面构建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其电化学响应与葡萄糖浓度(5 m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85 mmol.L-1.实验还测定了固定在PBA/G表面的GOD的表观米氏常数为5.40mmol.L-1,表明固定化的GOD对葡萄糖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芘丁酸 石墨烯 葡萄糖氧化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
下载PDF
Ru(bpy)_3^(2+)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收年 徐静娟 陈洪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年第8期595-606,共12页
电致化学发光(ECL)是由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化学发光。因为ECL不需要外加激发光源,背景信号低,线性范围宽,并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它已成为一种常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方法。联吡啶钌(Ru(bpy)32+)的水溶性好,化学、电化学和光化学性... 电致化学发光(ECL)是由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化学发光。因为ECL不需要外加激发光源,背景信号低,线性范围宽,并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它已成为一种常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方法。联吡啶钌(Ru(bpy)32+)的水溶性好,化学、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能稳定,且能在水溶液中进行ECL反应,能检测多种物质,如草酸、氨基酸、烷基胺、环状胺、芳香胺、药物、蛋白质和DNA等,而且,Ru(bpy)32+能在ECL反应中循环再生,如将Ru(bpy)32+固定到电极表面,就能制成所谓"无试剂"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节省了这种昂贵的发光试剂。ECL检测器可与流动体系如流动注射分析(FIA)、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和微芯片电泳(MCE)联用检测物质。在流动体系中,固态ECL传感器用作检测器,不需要用泵向电极表面输送发光试剂,简化了实验设备;同时,发光试剂不需要和样品区带混合,避免了样品稀释和样品区带展宽等问题。本课题组研制成多种高灵敏、高稳定性的新型固态ECL传感器,构建了FIA-ECL、CE-ECL和MCE-ECL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综述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的若干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固态ECL检测器 联吡啶钌
下载PDF
限域石英纳米孔道实时监测点击化学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芦思珉 于汝佳 龙亿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9-1313,共5页
点击化学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区域选择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药物科学、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在单颗粒水平上,实时监测点击化学反应过程有助于揭示反应的各向异性及反应机理。本研究以具有电化学限域效应的石英纳米孔道... 点击化学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区域选择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药物科学、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在单颗粒水平上,实时监测点击化学反应过程有助于揭示反应的各向异性及反应机理。本研究以具有电化学限域效应的石英纳米孔道作为传感器,对单个金纳米颗粒(AuNPs)上的点击化学反应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在电渗流的驱动下,炔基化合物修饰的AuNPs进入孔道内部,在Cu+的催化下,AuNPs表面的炔基与金层上的叠氮基团发生点击化学反应,因此,AuNPs在孔道端部的滞留时间增长。相比于未发生点击化学反应时,反应过后“体积排阻效应”造成的阻断电流频率变大,阻断时间明显增长。因此,基于限域石英纳米孔道的分析方法为在单颗粒水平上实时动态监测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化学反应 限域石英纳米孔道 电化学限域效应 体积排阻效应 阻断电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