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比卡因背景输注下芬太尼PCEA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彬 杭黎华 +3 位作者 徐建国 曹启军 温坚 仲月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不同浓度背景输注加芬太尼采用P或CP模式PCEA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临产妇 72例 (ASAⅠ~Ⅱ级 ) ,双盲随机分成六组 ,硬膜外以 6ml/h分别背景输注0 0 75 % (R1 组 )、0 1 % (R2 组 )、0 1 2 5 % (R3 组 )、0 ...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不同浓度背景输注加芬太尼采用P或CP模式PCEA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临产妇 72例 (ASAⅠ~Ⅱ级 ) ,双盲随机分成六组 ,硬膜外以 6ml/h分别背景输注0 0 75 % (R1 组 )、0 1 % (R2 组 )、0 1 2 5 % (R3 组 )、0 1 5 %罗比卡因 (R4组 )、0 1 2 5 %罗比卡因加 2 μg/ml芬太尼 (R3C组 )、0 1 5 %罗比卡因加 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 (R4C组 ) ;另一泵镇痛液为 0 0 0 0 2 %芬太尼用作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观察镇痛评分、运动阻滞、不良反应及对分娩特征的影响等。结果 六组镇痛效果均达到满意 ,每小时总冲击次数与有效冲击次数 (D1 /D2 )R1 >R2 >R3 ≈R4≈R3C≈R4C组 (P <0 0 5 )、芬太尼用量分别为 (6 4 5 3± 6 2 3)、(5 6 94± 8 4 5 )、(5 0 1 3± 5 4 1 )、(4 8 79± 4 32 )、(97 71± 9 1 0 )、(95 1 4± 8 5 2 ) μg。R3C和R4C组各有 3例MBS评为 1分 ,R3C和R4C组各有 3例出现瘙痒。六组镇痛前后宫缩持续与间隔时间、催产素用量、胎心、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 9~ 1 0分。 结论 硬膜外采用 0 1 2 5 %~0 1 5 %罗比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输注 芬太尼 PCEA 分娩 镇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无痛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邵芹 宋娟 +4 位作者 徐静芳 封小美 周志强 杨建军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是否引起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无痛人流术后宫缩痛的疼痛高敏以及阈下剂量氯胺酮是否对此有抑制作用。方法108例自愿接受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四组:单纯丙泊酚(P)组,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组,氯胺酮复合...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是否引起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无痛人流术后宫缩痛的疼痛高敏以及阈下剂量氯胺酮是否对此有抑制作用。方法108例自愿接受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四组:单纯丙泊酚(P)组,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K)组,氯胺酮、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KR)组。记录术中孕妇体动次数和术后宫缩痛的VAS。结果每扩宫时R组HR、MAP较P组明显降低(P<0.05)。R组术后5minVAS和最高VAS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术中四级体动P组和K组分别为4例和3例。结论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时,伍用雷米芬太尼可能引发疼痛高敏,加用阈下剂量的氯胺酮可减弱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疼痛高敏 氯胺酮 人工流产
下载PDF
术后镇痛与免疫 被引量:65
3
作者 张静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免疫功能 术后镇痛 镇痛药物 术前焦虑 组织创伤 大量失血 异体血输 肿瘤患者
下载PDF
术前服用加巴喷丁对胃癌患者术后曲马多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瞿慧 王春光 +3 位作者 封小美 胡益明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25-727,共3页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对胃癌患者术后曲马多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2.5h单次口服加巴喷丁1200mg,对照组口服安慰剂。两组均以电子镇痛泵行曲马多PCIA。镇痛模式...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对胃癌患者术后曲马多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2.5h单次口服加巴喷丁1200mg,对照组口服安慰剂。两组均以电子镇痛泵行曲马多PCIA。镇痛模式为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20mg,锁定时间10min;1h后若镇痛效果不满意,PCA剂量改为30mg,每小时用量不超过120mg。镇痛期间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1、4、8、12、16、20、24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次数(RR)和曲马多用量。结果VAS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4h内曲马多用药量为(317.5±69.6)mg,明显少于对照组(576.5±106.2)mg(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巴喷丁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显著减少PCIA曲马多的用量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作为超前镇痛药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曲马多 镇痛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NPAS4/BDNF相关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泽敏 徐宁 +2 位作者 王星明 沈锦春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PAS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相关机制。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标准环境组(SS组,n=12)、盲肠结扎穿孔(CLP)+标准...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PAS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相关机制。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标准环境组(SS组,n=12)、盲肠结扎穿孔(CLP)+标准环境组(CS组,n=24)和CLP+丰富环境组(CE组,n=24)。术毕三组分别饲养在标准环境和丰富环境中29d,术后29d行条件性恐惧实验,并采用免疫印迹法、高尔基染色分别检测NPAS4、BDNF及海马树突棘密度的改变。结果与SS组比较,CS组的场景性僵直时间、树突棘密度、NPAS4、BDNF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S组比较,CE组场景性僵直时间、树突棘密度、NPAS4、BDN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三组条件性僵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丰富环境可明显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的认知功能损伤,这可能与其上调海马NPAS4/BDNF表达,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认知功能 丰富环境 小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沈蓓 金毅 +2 位作者 刘红军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3-575,共3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PTPS)的发生率,对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本院CABG后62例患者,复习病历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术前疼痛情况、麻醉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根据简明疼痛...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PTPS)的发生率,对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本院CABG后62例患者,复习病历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术前疼痛情况、麻醉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根据简明疼痛问卷和语言评价量表(VRS)评分对患者慢性手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电话回访。结果最终完成调查患者共计54例,PTPS的发病率为53.70%,其中胸骨切口愈合部位针刺样疼痛5例、烧灼样疼痛8例及胀痛17例,伴有局部皮肤疼痛敏感12例。疼痛症状持续和/或间断出现1年14例,2年9例,3年6例。PTPS与循环辅助时间、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3 d疼痛程度、术后心绞痛显著正相关;与术毕是否实施镇痛显著负相关。结论手术时间、术后急性疼痛和术后心绞痛是导致PTPS的危险因素。术后3年,发生率逐渐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手术后疼痛 开胸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对脓毒症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及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封小美 朱娟 +5 位作者 邵芹 瞿慧 宋娟 何亮 王春光 徐建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HES 130/0.4)对脓毒症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浸润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和HES 130/0.4对照组(HES组)大鼠只开...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HES 130/0.4)对脓毒症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浸润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和HES 130/0.4对照组(HES组)大鼠只开腹、牵引盲肠、复位、关腹和复苏,但盲肠不结扎也不穿孔;脓毒症组(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脓毒症+ HES1-3组(S+H1-3组)分别于CLP后4h时静脉输注HES 7.5、15、30ml/kg,Sham组和S组均于相应时点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0 ml/kg,HES组静脉输注HES 130/0.4 30 ml/kg,输注速率为0.2 ml/min。于CLP后6h内持续监测心率和平均动脉压,CLP后6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计算含水量,测定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及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Sham组、HES组、S组、S+H1组、S+H2组及S+H3组各另取16只大鼠,于CLP后连续4d观察大鼠生存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S+H1组、S+H2组、S+H3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含水量、TNF-α、IL-6、IL-10水平、NF-κB表达均升高(P<0.05);与S组比较,S+H1组TNF-α的水平、S+H2组、S+H3组毛细血管通透性、含水量、TNF-α、IL-6水平降低,S+H2组IL-10水平升高,S+H1组、S+H2组、S+H3组NF-κB表达降低(P<0.05),S+H2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减轻;S+H1组、S+H2组、S+H3组4d内大鼠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 130/0.4 15 ml/kg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NF-κB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脓毒症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NF-ΚB 毛细血管通透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