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胡静 王大为 +2 位作者 王凤鸣 秦玉明 杨世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3-664,679,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的相关性。方法将南京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9例KD患儿作为KD组,体检健康的同龄儿童9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KD组69例中CAL39例,无冠脉损伤(NCA)30...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的相关性。方法将南京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9例KD患儿作为KD组,体检健康的同龄儿童9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KD组69例中CAL39例,无冠脉损伤(NCA)30例。以eNOS基因第4内含子VNTR(4或5个27bp的碱基重复序列)多态性为检测位点,采用PCR结合30g/L琼脂糖电泳方法检测各组的基因型,统计基因频率。硝酸还原法检测各组血浆NO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浆NO水平以x-±s表示,各组儿童的基因型和基因分布频率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KD组血浆NO水平(37.08±23.45)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34.15±16.8)μmol/L(P<0.05),CAL组(50.64±25.25)μmol/L高于NCA组(26.64±15.32)μmol/L(P<0.01),而各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534,0.212Pa>0.05)。结论eNOS基因VNTR多态性和KD的发病及CAL间无相关,而血浆NO水平在KD血管炎和CAL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一氧化氮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丽军 刘志峰 +2 位作者 李玫 郝理华 何祖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姜黄素组、奥美拉唑组。采用水浸-束缚(WRS)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液pH值、壁细胞H+,K+-ATP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姜黄素组、奥美拉唑组。采用水浸-束缚(WRS)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液pH值、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溃疡模型组UI明显升高(P<0.01),胃液pH值明显下降(P<0.01),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溃疡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UI明显下降(P<0.01),胃液pH值明显上升(P<0.01),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1);姜黄素组与奥美拉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抑制胃溃疡模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和mRNA基因表达,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对胃溃疡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胃溃疡 H+ K+-ATP酶 大鼠
下载PDF
姜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丽军 刘志峰 项守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4-545,552,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该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加上药物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降低,因此研究新的抗Hp药物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从天然中药姜黄...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该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加上药物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降低,因此研究新的抗Hp药物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从天然中药姜黄中提取出了抗Hp活性成分,希望为治疗Hp感染开辟一条新途径。现就姜黄抗Hp感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姜黄素 幽门螺杆菌 作用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溃疡的防治作用
4
作者 蒋丽军 刘志峰 +2 位作者 李玫 郝理华 何祖蕙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姜黄素组、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采用水浸-束缚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液pH值和壁细...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姜黄素组、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采用水浸-束缚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胃液pH值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观察其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溃疡模型组UI(35.63±3.34)明显升高,胃液pH值(1.35±0.09)明显下降,壁细胞H+,K+-ATP酶活性(9.45±0.34)mmol/(g.h)明显升高(Pa<0.01),镜下可见胃黏膜出血坏死,溃疡形成。与溃疡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UI(15.13±2.42)明显下降,胃液pH值(1.81±0.23)明显上升,壁细胞H+,K+-ATP酶活性(8.13±0.59)mmol/(g.h)明显下降(Pa<0.01),镜下胃黏膜损伤程度较轻,未见溃疡形成。姜黄素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a>0.05)。胃液pH值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884 P<0.01)。结论姜黄素可有效地减轻大鼠胃溃疡模型的胃黏膜损伤,抑制壁细胞H+,K+-ATP酶活性,减少胃酸分泌,对胃溃疡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胃溃疡 H+ K+-ATP酶
原文传递
24小时食管动态pH-阻抗联合监测评估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平 刘志峰 +2 位作者 李玫 金玉 王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24h食管动态pH-阻抗联合监测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反流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40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可疑胃食管反流性咳嗽(RERC)患儿,利用... 目的探讨24h食管动态pH-阻抗联合监测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反流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40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可疑胃食管反流性咳嗽(RERC)患儿,利用24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GERD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40例慢性咳嗽患儿中,单纯用24h食管pH监测符合GERD的患儿有23例(57.5%),利用24h食管动态pH-阻抗联合监测符合GERD的患儿有34例(85.0%),明显高于单纯用24h食管pH监测的结果。且在小儿慢性咳嗽中主要是在直立时弱酸反流和酸反流为主(P<0.05),同时发生频率最高的在直立状态下的混合反流(P<0.05),而食团清除时间在直立与仰卧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反流是以仰卧位为主(P<0.05)。总反流次数与症状指数(SI)呈正相关(r=0.818,P<0.05)。结论利用24h食管动态pH-阻抗联合监测技术可以检出酸反流、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使GERD的诊断更精确,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GERD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慢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PH监测 电阻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