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 min步行试验应用于加速康复外科患者早期活动能力评估的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梅 彭南海 +1 位作者 江志伟 黎介寿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56-58,共3页
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 test,6MWT)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运动试验,通过对运动耐力的检测,反映受试者的心肺功能状态,以主观感受与客观结果为依据,综合评估受试者的全身功能状态,如运动能力、心肺功能以及骨骼... 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 test,6MWT)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运动试验,通过对运动耐力的检测,反映受试者的心肺功能状态,以主观感受与客观结果为依据,综合评估受试者的全身功能状态,如运动能力、心肺功能以及骨骼、肌肉功能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min步行试验 活动能力 加速康复 评估
下载PDF
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防控工作人员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的认知和技能现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文迪 王金金 +4 位作者 李珊珊 杨洋 郝帅 童智慧 蔡文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726-3733,共8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株传播速度增快、隐匿性增强,方舱医院SARS-CoV-2防控工作人员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PPE)技能不仅直接影响入舱人员自身健康,还关乎方舱医院整体感染控制质量。目的分析方舱医院SARS-CoV-2防...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变异株传播速度增快、隐匿性增强,方舱医院SARS-CoV-2防控工作人员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PPE)技能不仅直接影响入舱人员自身健康,还关乎方舱医院整体感染控制质量。目的分析方舱医院SARS-CoV-2防控工作人员对正确穿、脱PPE的认知和技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2-04-10至2022-05-10进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第四分院的SARS-CoV-2防控工作人员460名,通过自制网络调查问卷评估其对正确穿、脱PPE的认知,通过现场考核评估其正确穿、脱PPE的技能。结果共发放网络调查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回收有效率为83.5%;对于《正确穿、脱PPE认知评价量表》评分,医生、护士第一次更衣区、第二次更衣区、前置脱衣区和第一次脱衣区、第二次脱衣区、手卫生消毒维度评分高于公安和消防人员(P<0.05)。460名方舱医院SARS-CoV-2防控工作人员均完成正确穿、脱PPE技能现场考核;对于《正确穿、脱PPE技能考核表》评分,医生、护士第一次更衣区、清洁区入污染区更衣步骤维度评分低于公安和消防人员,医生第一次更衣区维度评分低于护士(P<0.05)。结论不同岗位的方舱医院SARS-CoV-2防控工作人员对正确穿、脱PPE的认知和技能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且对穿、脱PPE认知和技能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应注意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培训和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个人防护装备 方舱医院 认知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第四届钟山国际外科感染论坛会议纪要
3
作者 李原 吴秀文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37,141,共3页
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钟山国际外科感染论坛(Zhongshan International Surgical Infections Forum)于2017年11月3日至11月5日在江苏省会议中心隆... 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钟山国际外科感染论坛(Zhongshan International Surgical Infections Forum)于2017年11月3日至11月5日在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就创伤、感染与营养等热点话题与与会代表讨论、分享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感染 加速康复外科 再生医学 烧伤 腹腔感染
下载PDF
北美外科感染学会第37届年会介绍
4
作者 李原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75,80,共5页
北美外科感染学会(Surgical Infection Society,SIS),旨在面向医疗从业人员,外科感染病人及普通大众,致力于外科感染的教育及研究,并推动外科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目前,SIS旗下共有两本学术期刊:《Surgical Infections》与《Surgical I... 北美外科感染学会(Surgical Infection Society,SIS),旨在面向医疗从业人员,外科感染病人及普通大众,致力于外科感染的教育及研究,并推动外科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目前,SIS旗下共有两本学术期刊:《Surgical Infections》与《Surgical Infections Case Reports》。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外科感染 脓毒症
下载PDF
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5
作者 蔡丽娜 李嘉琪 +5 位作者 郑恒宇 左俊焘 孙蜓 谢业花 徐瑶 叶向红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整合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改善患者ONS依从性状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IPOST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Up To 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和专业协会... 目的整合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改善患者ONS依从性状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IPOST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Up To 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和专业协会数据库,纳入提高ONS依从性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由4名研究者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汇总证据条目并总结证据,做出证据的推荐等级。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6篇。整合评估依从性、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影响ONS摄入的症状或疾病管理、ONS制剂及服用过程管理、提高社会支持、健康教育6个方面的18条证据。结论总结的住院患者ONS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能为提高患者ONS依从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住院患者 依从性 证据总结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预防与管理的证据总结
6
作者 李嘉琪 左俊焘 +2 位作者 徐瑶 姚红林 叶向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 :总结关于预防和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Up ToDate、Embase、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患者导管移位的文献,检索时限... 目的 :总结关于预防和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Up ToDate、Embase、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患者导管移位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整合形成证据。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7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实践1篇、临床决策1篇,从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围手术期导管移位预防措施、术后管路管理、导管位置确定、导管移位处理、健康教育及随访,共6个方面总结出26条证据。结论 :所总结的关于预防和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的证据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的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导管移位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腹部术后出血可能的输血治疗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春 高涛 +4 位作者 习丰产 石佳靓 程旻华 赵辰艳 虞文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腹部外科术后成分输血、预测术后出血风险以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行腹部大手术后怀疑有出血可能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TEG组(共39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腹部外科术后成分输血、预测术后出血风险以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行腹部大手术后怀疑有出血可能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TEG组(共39例)和对照组(共44例)。检测TEG和常规凝血,TEG组根据TEG检测结果输血,对照组根据常规凝血检测采取经验性输血。统计分析成分输血量、并发症、术后活动性出血、治愈率、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等。结果 TE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阳性率(56.62%vs 25.30%,P<0.01)。TEG组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输入量显著减少(P均<0.01),MA与输血量有显著负相关(r=-0.57,P<0.01),MA值越低,输血量越多。根据TEG进行输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3.1%vs 45.5%,P=0.03);入住ICU时间(d)明显减少(3.3±1.3 vs 5.9±2.0,P<0.01),总住院时间(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4.0 vs 14.8±4.3,P=0.119)。结论根据TEG可个体化指导术后输血治疗,减少输血量以及判断活动性出血,提高腹部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腹部手术 输血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间质微浸润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擎 莫淋 +3 位作者 杨阳 孟亚秋 徐晓帆 顾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67-570,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间质微浸润的危险因素,探讨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南京大学...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间质微浸润的危险因素,探讨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DCIS、DCIS-MI共45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伴微浸润分为DCIS与DCIS-MI组,对患者年龄、就诊时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等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就诊时未绝经(P=0.006)、肿物直径≥3.15 cm(P=0.006)、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02)的患者更易发生肿瘤间质微浸润。结论:具有可触及腋窝肿物、未绝经、乳腺巨大肿物、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危险因素,同时术前行穿刺或术中冰冻提示DCIS、DCIS伴可疑微浸润的患者存在微浸润可能性大,应予前哨淋巴结活检。触及腋窝肿物为首要症状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作为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腋窝淋巴结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采用nutritionDay问卷调查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慧君 章黎 +1 位作者 黄迎春 王新颖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使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评估住院病人营养状况。方法: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收集2014年11月6日我院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和饮食情况。营养不良的定义为体质量指数(BMI)<18.5或近3个月无意识体重下降大于5%。统计分析营养不良... 目的:使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评估住院病人营养状况。方法: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收集2014年11月6日我院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和饮食情况。营养不良的定义为体质量指数(BMI)<18.5或近3个月无意识体重下降大于5%。统计分析营养不良和总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49例病人问卷结果纳入本研究,其中16例(46.6%)前1周的进食量正常,83例(33.3%)营养日当天午餐进食量正常。73例(29.3%)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营养不良在不同性别、年龄、行动力、已住院时间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发现,前1周饮食减少和行动力降低是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与总住院时间相关。结论: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增加饮食和适当活动是改善病人营养的两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RITION DAY 住院病人 营养不良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中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及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玉鹏 章黎 +16 位作者 黄迎春 周伟 杨晓燕 崔瑶 赵恒芳 聂俊英 董素萍 卞晓洁 邓桂芳 徐洁莲 刘小孙 董洋 张晓岚 宋佳 陈莲珍 吴健雄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住院病人营养状况,探索发生营养不良及影响住院时间(LOS)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参加“世界营养日”活动,以问卷形式收集2018年11月15日全国11家医院住院病人的营养相关状况,30 d后随访病人临床结局。结果:我国住院病人营... 目的:调查中国住院病人营养状况,探索发生营养不良及影响住院时间(LOS)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参加“世界营养日”活动,以问卷形式收集2018年11月15日全国11家医院住院病人的营养相关状况,30 d后随访病人临床结局。结果:我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1.6%、20.7%。存在营养不良/营养风险者有59.7%获得营养干预,而营养良好者仅21.9%获得营养干预。曾入住ICU的病人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53.4%,LOS 15.5(10.0~26.0)d均显著高于未曾入住ICU者30.6%,LOS 10.0(6.0~16.0)d,P<0.001。曾入住ICU、住院期间计划手术、活动力差、入院前1周饮食量减少、近3月体质量下降是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男性、营养状况差、住院期间行手术治疗、曾入住ICU、调查当天饮食量减少、近3月体质量下降是LOS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但国内营养支持治疗逐年规范。曾入住ICU、饮食量减少、近3月体质量下降是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及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世界营养日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治疗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基于MIMIC-IV数据库分析膳食纤维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培钊 吴婕 +3 位作者 李思澄 吴秀文 赵云 任建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膳食纤维摄入量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期间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MIMIC-IV)数据库中2516名慢性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平衡院内死亡组和院... 目的:探讨早期膳食纤维摄入量对慢性危重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期间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MIMIC-IV)数据库中2516名慢性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平衡院内死亡组和院内存活组之间肠内营养(EN)基线治疗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病人进入ICU第1~14天内膳食纤维摄入量与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慢重症病人院内死亡组ICU前14 d内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低于存活组[摄入总量:26.45(0.00,108.87)g vs 52.56(0.00,126.30),P<0.01;每小时平均摄入量:0.34(0.00,0.73)g/h vs 0.54(0.00,0.80)g/h,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低膳食纤维摄入量是慢重症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HR=0.75,95%CI:0.59~0.95,P<0.05)。结论:早期低膳食纤维摄入是慢重症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肠内营养 膳食纤维 病死率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化疗联合PD-(L)1单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佳静 黄桂春 +1 位作者 王文艺 顾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6-1161,共6页
乳腺癌是目前国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15%~20%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乳腺癌整体预后较好,但TNBC恶性程度高、治疗手段少,导致晚期TNBC患者临床预后较差。随着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 乳腺癌是目前国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15%~20%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乳腺癌整体预后较好,但TNBC恶性程度高、治疗手段少,导致晚期TNBC患者临床预后较差。随着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免疫治疗[主要是PD-(L)1单抗]成为TNBC患者可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然而PD-(L)1单抗单药治疗TNBC有效率不高,化疗联合PD-(L)1单抗能给TNBC患者带来更好的反应率和预后。化疗与PD-(L)1单抗的协同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限制了化疗联合PD-(L)1单抗在TNBC中的应用。本文分别总结了化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和PD-(L)1单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并特别从微生物组、肿瘤代谢等方面综述了化疗与PD-(L)1单抗交互作用在晚期TNB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化疗联合PD-(L)1单抗在TNBC中的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
下载PDF
一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宝晨 丁威威 +2 位作者 范欣鑫 吴性江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8-192,共5页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为少见病,仅占因急腹症入院病人的千分之一,但其死亡率高达60%~80%。而由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所致的急性肠缺血最为常见,其会导致缺血肠管迅速进展至缺血性坏死,进而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多器官...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为少见病,仅占因急腹症入院病人的千分之一,但其死亡率高达60%~80%。而由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所致的急性肠缺血最为常见,其会导致缺血肠管迅速进展至缺血性坏死,进而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危及病人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早期肠内营养 肠液回输 补充性肠外营养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病人早期营养支持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淼 郑涛 +2 位作者 黄金健 刘秦杰 吴秀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营养支持是一个贯穿脓毒症休克治疗全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休克病人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认识,脓毒症休克病人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对于脓毒症休克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仍存在诸多争议。本综述将对近年... 营养支持是一个贯穿脓毒症休克治疗全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休克病人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认识,脓毒症休克病人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对于脓毒症休克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仍存在诸多争议。本综述将对近年来在脓毒症休克早期营养支持的时机及方式、途径、供给量、营养物质选择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营养支持 感染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克罗恩病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明 李毅 +2 位作者 郭振 张腾辉 朱维铭 《胃肠病学》 2018年第1期38-41,共4页
背景: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克罗恩病(C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疾病特点、治疗方式等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目的:分析CD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4月金陵医院收治的CD并发急... 背景: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克罗恩病(C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疾病特点、治疗方式等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目的:分析CD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4月金陵医院收治的CD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因素对再出血的影响。结果:共44例次CD患者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主要出血部位为小肠、回盲部、吻合口,17例次出血部位不明,20例次伴有肠切除史,22例次接受手术治疗。13例次患者发生再出血,其中11例次发生于一年内。接受手术治疗者与非手术治疗者以及接受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者的再出血率、一年再出血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明确出血部位行手术切除者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不明出血部位行肠切除术者(P<0.05),而两组一年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83)。结论:CD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总体发病率较低,出血部位分别以小肠(无肠切除术史)和吻合口(有肠切除术史)居多。手术切除出血部位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可能为CD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复发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胃肠出血 复发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黎 王新颖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718-723,共6页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合理的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应激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加速患者康复。临床营养作为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规范化的临床营养诊疗路...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合理的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应激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加速患者康复。临床营养作为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规范化的临床营养诊疗路径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是当今医学领域临床营养治疗的关键问题。2023年4月《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该指南基于已发表的临床营养指南及国内外最新临床证据,从营养筛查与评估、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临床实践等37个具体问题出发,提出60条推荐意见,全面概括了临床营养诊治原则和诊疗措施,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营养治疗方案指导。本文将对该指南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患者的规范化营养诊疗及管理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营养筛查 营养评估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在胃间质瘤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传伟 王刚 +4 位作者 刘江 赵健 胡加伟 夏灿灿 江志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3-116,共4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相关研究表明,胃间质瘤占GIST的52%~58%,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临床治疗胃间质瘤以手术为主。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外科手术 胃镜外科手术
下载PDF
HMGB3在乳腺癌中的预后和功能: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艺 徐佳玮 顾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8-669,共12页
为了探究高迁移率组盒3(HMGB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预后作用和功能,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HMGB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患者累积生存的影响,使用GEPIA和UALCAN分析HMGB3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用Pr... 为了探究高迁移率组盒3(HMGB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预后作用和功能,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HMGB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患者累积生存的影响,使用GEPIA和UALCAN分析HMGB3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用PrognoScan和Kaplan-Meier Plotter评估HMGB3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作用,通过Coexpedia和STRING分析HMGB3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发现HMGB3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高表达,预后分析显示HMGB3高表达预示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且HMGB3高表达在ER阳性、淋巴结阳性和TP53突变患者中的预后更差.高水平的肿瘤免疫浸润提示乳腺癌患者可以达到更好的十年累积生存.在更低的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h1细胞浸润水平下,HMGB3高表达与乳腺癌更差的预后有关;在更高水平Treg细胞浸润下,高HMGB3表达与乳腺癌更差的预后有关.功能分析显示HMGB3与其共表达基因在乳腺癌中主要参与调控P53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和药物代谢. HMGB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提示乳腺癌不良预后,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MGB3 生存分析 生物信息学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下载PDF
关注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胃肠道表现
19
作者 李毅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6-198,204,共4页
新型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出现和传播使得全球公共健康面临巨大的挑战。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主要表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症状,可以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甚至死... 新型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出现和传播使得全球公共健康面临巨大的挑战。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主要表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症状,可以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1]。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带正电荷的单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SARS-CoV-2与SARS冠状病毒高度同源,核酸序列相似度达到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胃肠道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规范化外科治疗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维铭 李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0-212,216,共4页
近年来,由于药物尤其是生物制剂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然而,手术仍然是治疗炎症性肠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复杂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起到核心作用。在外科治疗方面,炎症性肠病区别... 近年来,由于药物尤其是生物制剂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然而,手术仍然是治疗炎症性肠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复杂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起到核心作用。在外科治疗方面,炎症性肠病区别于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最大特点是其缺乏统一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及手术方式。炎症性肠病病人由于发病年龄、疾病表现、疾病部位及用药史不同,使其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点;由于合并肠道狭窄、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在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操作技巧等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