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置换术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捷 武忠 +1 位作者 王东进 孙步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25-3027,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算二尖瓣置换术(MVR)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发生率以及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比较320例不同种类、不同大小人工瓣膜MVR术后PPM发生率,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算二尖瓣置换术(MVR)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发生率以及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比较320例不同种类、不同大小人工瓣膜MVR术后PPM发生率,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关系。结果:320例中机械瓣和生物瓣置换术后PPM的发生率分别为23.98%和54.05%;置换>25mm人工瓣膜213例,PPM发生率为21.13%,≤25mm人工瓣膜107例,PPM发生率为50.47%。PPM组术后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和平均流速分别为(24.67±5.16)mmHg和(2.36±0.40)m/s,非PPM组分别为(12.52±2.26)mmHg和(1.21±0.32)m/s。结论:运用超声技术提示MVR术后PPM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置换小号及生物瓣膜者;PPM影响术后早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敏 《护理学报》 2012年第9期51-52,共2页
总结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伤口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平时可以从事一般性运动,适当参加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 总结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伤口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平时可以从事一般性运动,适当参加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导致电极移位;向患者讲解保护囊袋局部皮肤的注意事项,注意保护囊袋,特别消瘦者可持续应用起搏器托带。经积极对症治疗与护理,8例患者伤口均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囊袋感染 护理
下载PDF
临床心脏电生理诊断
3
作者 马德赞 《心功能杂志》 1992年第1期48-48,共1页
本诊断技术为诊治心律失常提供证据,应区分非创伤性及创伤性,前者如体表希氏束电位图、窦房结电位图、体表晚电位图、体表电位图等;后者采取心脏腔内插入电极导管进行提取,如希氏束电位图、心房与心室腔内电位图、心脏程序电刺激、心脏... 本诊断技术为诊治心律失常提供证据,应区分非创伤性及创伤性,前者如体表希氏束电位图、窦房结电位图、体表晚电位图、体表电位图等;后者采取心脏腔内插入电极导管进行提取,如希氏束电位图、心房与心室腔内电位图、心脏程序电刺激、心脏内、外膜标测图等.创伤性技术为无创伤性技术积累了经验,创伤性技术必发展为无创伤性技术,并部份被取而代之。抗心律失常药物之疗效及适应征,均以本项技术为基础-本技术也是安装各类型起搏器的指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 诊断 晚电位 体表电位 希氏束
下载PDF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蕾 翟颖 +3 位作者 陆剑嵘 毛莉娟 刘琪 王昆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运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生理指标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基于...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运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生理指标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主要为建立保护动机干预小组、集中健康教育、组织病友交流会、个性化干预和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及自我管理行为,并统计两组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SBP、DBP、FBG、Hb A1C、LDL-C、TC和TG水平分别为(128.25±6.24)mm Hg、(74.22±4.51)mmHg、(6.23±1.32)mmol·L^(-1)、(5.47±1.24)%、(3.02±0.44)mmol·L^(-1)、(4.62±0.57)mmol·L^(-1)、(1.85±0.36)mmol·L^(-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水平为(1.62±0.45)mmol·L^(-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管理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分别为(32.16±2.74)分、(42.25±3.55)分、(15.39±1.39)分及(85.44±5.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用药依从性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动机 支架 自我护理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的血液相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杰 吴熹 +8 位作者 黄楠 徐标 景凤娟 陈俊英 冷永祥 杨苹 王进 孙鸿 赵安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7-1101,共5页
探索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Titanium Oxide,Ti-O)的血液相容性。(1)研制Ti-O,切割成薄膜;(2)Ti-O薄膜涂层白蛋白和肝素;(3)血小板(platelet,PL)吸附试验;(4)酶联免疫试验测FIG吸附量;... 探索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Titanium Oxide,Ti-O)的血液相容性。(1)研制Ti-O,切割成薄膜;(2)Ti-O薄膜涂层白蛋白和肝素;(3)血小板(platelet,PL)吸附试验;(4)酶联免疫试验测FIG吸附量;(5)动物犬股动脉内植入涂层的Ti-O薄膜与对照试片Ti-O和不锈钢(Stainless steel,SS)薄膜。结果发现:Ti-O完全具有固定白蛋白和肝素的结构与性能,比未涂层的Ti-O能更一步减少PL和FIG的吸附,实验动物体内薄膜6个月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黏附的PL少,形态无改变,血管内无血栓,优于未涂层的Ti-O,更明显优于SS。Ti-O为N型半导体,不易接受FIG的电荷,并且与血细胞有相似的界面张力,决定生物材料Ti-O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Ti-O对白蛋白、肝素有极好的亲和力是因以化学键相结合,在血中进一步减少FIG和PL被涂层的Ti-O吸附。实验证明涂层的Ti-O有持久和稳定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肝素 血管支架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陶志强 宋杰 +4 位作者 黄为 王涟 张静梅 谢峻 徐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1-7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前壁STEMI行直接PCI患者187例临床资料,根据直接PCI中对血栓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观察组)105例...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前壁STEMI行直接PCI患者187例临床资料,根据直接PCI中对血栓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观察组)105例和替罗非班组82例。比较2组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与替罗非班组比较,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矫正TIMI血流帧计数、血栓积分和LVEF明显改善[(2.79±0.41)级vs(2.34±0.37)级、(26.65±8.24)帧vs(31.04±10.65)帧、(0.23±0.18)分vs(0.76±0.59)分、(48.6±14.4)%vs(43.7±11.3)%,P<0.05,P<0.01];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下降(P<0.05);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ST段回落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急性前壁STEMI直接PCI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能有效降低血栓负荷,实现心肌水平的完全再灌注,改善术后心脏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抽吸 血栓形成 肌酸激酶 替罗非班(自由词)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陶志强 宋杰 +4 位作者 徐标 黄为 王涟 张静梅 谢峻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296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RDW和hs-CRP水平,并分析RDW、hs-CRP...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296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RDW和hs-CRP水平,并分析RDW、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RDW、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或<0.01)。hs-CRP和RDW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逐渐递增,其中3支病变组hs-CRP和RDW水平明显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RDW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Gensini评分和hs-CRP、RDW呈正相关(P<0.05),hs-CRP与RDW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RDW和hs-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明显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糖尿病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增强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旖 徐标 +1 位作者 高玲 孟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观察伴糖尿病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链脲霉素60mg/(kg·d)腹腔注射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缓冲液注射。饲养14周后处死小鼠,... 目的观察伴糖尿病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链脲霉素60mg/(kg·d)腹腔注射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缓冲液注射。饲养14周后处死小鼠,分别于建模前和处死前测定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血糖、血清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主动脉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合成酶微粒体亚单位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表达水平。应用HE、油红O、天狼星红染色分析斑块面积、脂质、胶原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T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密度,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合成酶微粒体亚单位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表达水平。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总胆固醇明显增高(P<0.01),血清糖基化终产物增高(P<0.05);糖尿病组斑块面积增大,斑块内巨噬细胞密度、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合成酶微粒体亚单位Ⅰ型表达增多(P<0.05),T细胞密度、脂质含量、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显著升高(P<0.01),胶原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糖尿病小鼠较非糖尿病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斑块内炎症反应明显增强,这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增加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 不稳定斑块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 糖基化终产物
下载PDF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翠萍 丁金玲 朱欢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伤口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X型加压包扎方法进行伤口处理。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伤口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X型加压包扎方法进行伤口处理。结果两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观察组伤口出血、伤口疼痛及肩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X型加压包扎不影响电极位置,可降低伤口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起搏器植入 X型加压包扎 伤口护理 伤口出血 囊袋血肿 疼痛 舒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手动血栓抽吸后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万虹 张荣林 +4 位作者 程勇 丁浩 张志勇 陈军 周浩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手动抽吸血栓后经抽吸导管在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急诊PCI手术的心肌梗塞溶栓(TIMI)血栓积分3级以上的STEM...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手动抽吸血栓后经抽吸导管在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急诊PCI手术的心肌梗塞溶栓(TIMI)血栓积分3级以上的STEMI患者96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组(研究组)46例,常规PCI及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组(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分析术后两组间造影结果、ST段回落率、肌钙蛋白I(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比较,研究组术后校正TIMI血流计帧(CTFC)达到正常血流率(78.0%比93.5%)、心肌染色分级(MBG)达到三级的比例(76.0%比95.7%)和LVEF[(49.67±7.976)%比(57.01±7.484)%]明显升高(P<0.05或<0.01);cTnI峰值[(65.74±27.223)ng/ml比(49.91±19.442)ng/ml]、MACE发生率(22.0%比6.5%)明显降低(P<0.01,<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急诊PCI术中应用手动血栓抽吸并在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常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替罗非班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地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D2B时间延误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万虹 张荣林 +2 位作者 高千 冯毅 程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诊-首次球囊扩张(D2B)时间延迟原因,为在我国大部分欠发达地区推广STEMI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共收集病例142例,其中欠发达地区组51例,发达地区组91例;根据D2B时间分... 目的: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诊-首次球囊扩张(D2B)时间延迟原因,为在我国大部分欠发达地区推广STEMI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共收集病例142例,其中欠发达地区组51例,发达地区组91例;根据D2B时间分为≤90 min组和>90 min组。分析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状况、家属或本人受教育程度、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胸痛症状、手术沟通签字时间等因素对D2B时间延误的影响。结果:(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经济状况、医疗保险状况、不典型胸痛、手术沟通签字时间与D2B时间延误独立相关(P<0.05)。(2)D2B时间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明显长于中大医院(P<0.05),到达急诊室至确诊时间及签字后至D2B时间两所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手术沟通签字时间明显长于后者(P<0.05)。(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状况、低教育程度与手术沟通签字时间显著延长有关,进而延误D2B时间。结论:手术沟通签字时间延长是导致D2B时间延误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状况、陪护家属或本人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门诊-次球囊扩张时间 延误
下载PDF
DDD起搏器心房起搏比例对植入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青 徐伟 +4 位作者 李晓宏 蓝荣芳 狄文成 余洪松 吉文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75-3177,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起搏比例对DDD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方法 :DDD起搏器植入后打开房性心律失常高频事件记录功能,心房高频事件触发记录的标准为心房频率≥180次/min并且持续20个心动周期。将心房起搏比例大于40%设为高心房起搏... 目的:研究心房起搏比例对DDD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方法 :DDD起搏器植入后打开房性心律失常高频事件记录功能,心房高频事件触发记录的标准为心房频率≥180次/min并且持续20个心动周期。将心房起搏比例大于40%设为高心房起搏比例组,心房起搏比例小于40%设为低心房起搏比例组。比较两组间心房高频事件的每月发作频率、首次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并绘制关于心房高频事件的Kaplan-Meier曲线。结果:与低心房起搏比例组相比,高心房起搏比例组心房高频事件的每月发作频率显著更低,首次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显著更晚。Kaplan-Meier曲线显示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高心房起搏比例组心房高频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更低。结论:较高的心房起搏比例对于DDD起搏器植入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房起搏比例 心房高频事件
下载PDF
胰岛素对糖尿病小鼠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莉 刘莹 +3 位作者 沈宇 陈琴 白剑 徐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1-695,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是否存在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障碍,以及胰岛素治疗对这种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链脲霉素诱导C57BL/6雄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缓冲液,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左侧...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是否存在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障碍,以及胰岛素治疗对这种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链脲霉素诱导C57BL/6雄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缓冲液,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左侧股动脉高位结扎离断造成单侧后肢缺血模型。ELISA法测定术前及术后(1、3、7及14天)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间充质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估术前及术后(7、14天)双侧后肢血管新生情况。免疫印迹法测定腓肠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产物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缺血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减少(术后7天7.65±1.74比18.22±3.77,P<0.05),并伴随缺血诱导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间充质衍生因子1α释放受抑(P<0.01),靶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上调受抑,蛋白激酶B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减弱(P<0.05)。胰岛素治疗明显改善糖尿病动物组织缺血后血管新生程度(15.36±2.14比7.65±1.74,P<0.05),提高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间充质衍生因子1α释放水平(P<0.01),并增强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与活化(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有效改善糖尿病动物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障碍,其可能是通过恢复受损的SDF-1/VEGF/Akt/eNOS信号通路活化而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
下载PDF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行血液滤过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昆 徐标 +4 位作者 王涟 宋杰 黄为 高玲 张静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78-581,共4页
目的评估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行床旁血液滤过对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30例因严重肾功能不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即刻给予床旁血液滤过,收集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 目的评估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行床旁血液滤过对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30例因严重肾功能不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即刻给予床旁血液滤过,收集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72 h、1周的肌酸酐(肌酐)值,并根据Cockcroft和Gault equation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rCl),评估术后CIN发生率,以及短期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平均年龄(729±8.7)岁,其中男21例(70.0%)。慢性肾疾病分期(CKD)3期3例(10.0%),CKD 4期20例(66.7%),CKD 5期7例(23.3%);平均血液滤过持续时间(7.5±4.1)h,术前和术后24 h、72 h、1周血肌酐值分别为(498.7±143.7)、(353.2±128.0)、(450.0±132.2)、(488.0±145.7)μmol/L,CrCl值分别为(20.3±10.2)、(36.5±14.3)、(28.3±10.4)、(21.0±10.3)ml/min,患者术后未出现CIN。平均随访(3.1±2.6)个月,30例患者未见新发心血管事件,且未见新发需依赖血液透析患者。结论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行床旁血液滤过可以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减少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介入 血液滤过 对比剂肾病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裴力刚 李晓宏 +1 位作者 余洪松 徐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甲状腺功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对48例心功能Ⅲ~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分组:营养正常组28例,营养不良组20例。比较两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甲状腺功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对48例心功能Ⅲ~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分组:营养正常组28例,营养不良组20例。比较两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营养不良发生率41.7%(20/48)。与正常组比较,营养不良组血清TT3和TT4降低,TSH上升,TT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不良发生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营养不良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佳音 翟琳 +2 位作者 李巧玲 康丽娜 徐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造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CD31和α-平滑肌肌...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造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CD3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评估急性心肌梗死14天后心肌梗死周围区微血管及心肌小动脉新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前及术后7天外周血CD45-/low+CD133+KDR+内皮祖细胞数量。免疫印迹法测定治疗14天心肌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改变。结果氨氯地平治疗可明显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81.3±4.0比69.0±5.6,P<0.05)和小动脉(11.5±3.5比6.2±2.3,P<0.05)新生,同时伴有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120.3±18.3/106单核细胞比42.5±6.3/106单核细胞,P<0.01)增加,心肌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相关通路的信号分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酸化蛋白激酶B、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增加,一氧化氮释放增多(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缩短分数明显改善(P<0.01),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减小(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增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并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这种作用可能通过增加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以及活化心肌血管新生相关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心功能
下载PDF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冬辉 徐伟 +3 位作者 余洪松 吉文庆 徐标 施广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6-808,共3页
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 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电压阈值、阻抗、感知的差异,以及手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后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的差异。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地进行了右心室间隔部(RVS)的电极固定,未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使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的电极植入,发生1例电极脱位,重新植入后随访3月起搏功能正常。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时心室电极的电压阈值、阻抗和感知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电极到位的X线曝光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样安全,操作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起搏 螺旋电极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涟 李锡明 施广飞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研究中国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16例健康汉族人及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测定血清ACE活性。结果<60岁高血压患者中D等位基因... 研究中国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16例健康汉族人及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测定血清ACE活性。结果<60岁高血压患者中D等位基因频率(0.457)显著高于对照组(0.358,P<0.05);而≥60岁高血压患者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降低(0.304)。两组中均发现ACE基因型与血清ACE活性相关(P<0.05)。结论D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ACE 多态现象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对心源性与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洪松 施广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63-76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 (BNP)浓度对心源性与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患者 131例 ,行床边快速血浆BNP浓度检测 ,2名心脏科专家在不知其结果的情况下 ,根据临床资料独立作出病因诊断 ,以一致性...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 (BNP)浓度对心源性与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患者 131例 ,行床边快速血浆BNP浓度检测 ,2名心脏科专家在不知其结果的情况下 ,根据临床资料独立作出病因诊断 ,以一致性诊断作为确定诊断。结果 确诊为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 5 4例 ,平均血浆BNP浓度为 (880 78± 4 0 2 86 ) pg/ml;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 6 2例 ,平均血浆BNP浓度为 (192 86± 174 0 1) pg/ml,两组间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浆BNP浓度鉴别的最适诊断分界点为 370pg/ml,诊断准确率为 86 2 %。进一步将患者分为右心功能不全体征阳性和阴性组 ,体征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浆BNP浓度的最适诊断分界点分别为 5 15pg/ml、190 pg/ml。结合有无右心功能不全体征后 ,血浆BNP浓度的诊断准确率上升为 89 7%。 结论 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快速血浆BNP浓度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急性呼吸困难 血浆 心源性 B型钠尿肽 患者 体征 浓度检测 独立
下载PDF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志强 宋杰 +5 位作者 黄为 王涟 张静梅 谢峻 薛鹏 徐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UA患者,其中合并MS组51例,非MS组55例。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UA患者,其中合并MS组51例,非MS组55例。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等水平。测定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及斑块成分等指标。结果 MS组BMI、SBP、DBP、FPG、2hPBG、TG高于非MS组(P<0.05),HDL低于非MS组(P<0.05)。MS组病变血管的管腔面积、重构指数高于非MS组(P<0.05),MS组斑块成分中坏死核心比例高于非MS组(P<0.05),而钙化斑块比例低于非MS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SBP、BMI对病变血管的管腔面积有显著性影响(P<0.001)。结论合并MS的UA患者病变血管多合并正性重构,斑块面积较大,斑块坏死成分含量更多,提示斑块易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代谢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斑块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