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口腔正畸投诉病例分析与关键环节质控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郝静 邵倩 +4 位作者 邓润智 邵辰杰 孔祥鑫 朱锋 闫翔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10期82-86,共5页
口腔专科以“大门诊、小病房”为特点,门诊诊疗行为的独立性使得口腔专科医院的质控体系与综合性医院存在较大差异。口腔正畸与其他口腔专业的诊疗特点也不尽相同,最显著的是诊疗周期较长,时间跨度往往达到两年甚至更久,复诊次数可达数... 口腔专科以“大门诊、小病房”为特点,门诊诊疗行为的独立性使得口腔专科医院的质控体系与综合性医院存在较大差异。口腔正畸与其他口腔专业的诊疗特点也不尽相同,最显著的是诊疗周期较长,时间跨度往往达到两年甚至更久,复诊次数可达数十次,这给传统质控模式带来难题。本研究拟通过梳理我院口腔正畸投诉病例中医疗安全的共性问题,归纳关键风险与隐患点,构建关键环节质控体系,以提升院内监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体系 门诊诊疗 口腔专科医院 诊疗特点 口腔专业 口腔正畸 监管效率 环节质控
下载PDF
VEGF促进内皮祖细胞参与大鼠正畸实验模型牙周组织改建的研究
2
作者 印倩文 谷德奥 +2 位作者 熊丽平 苗雷英 刘超 《口腔生物医学》 2022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在正畸实验大鼠牙周组织改建区的分布,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其趋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牙移动模型,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外周血EPC。在体外实验中以VEGF干预EPC,观察其增殖、迁移能力...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在正畸实验大鼠牙周组织改建区的分布,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其趋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牙移动模型,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外周血EPC。在体外实验中以VEGF干预EPC,观察其增殖、迁移能力。将BrdU标记的EPC通过尾静脉注入模型大鼠体内,观察EPC在牙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VEGF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大鼠EPC,在牙周移动大鼠外周血富集,完成细胞表型鉴定。VEGF可促进EPC体外增殖能力(P<0.05),对EPC的趋化、迁移有促进作用。经BrdU标记的EPC注入模型大鼠体内后,牙周组织BrdU EPC阳性数目增加;VEGF在实验组(尾静脉注射EPC细胞)的张力侧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论:正畸牙移动时外周血EPC可趋化聚集于牙周组织,并在VEGF的调控下参与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血管内皮祖细胞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牙周微创非手术治疗深骨下袋的2年愈合趋势分析
3
作者 杨智宇 王金孟 +1 位作者 雷浪 李厚轩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5期350-358,共9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的牙周微创非手术治疗(minimally-invasive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MINST)对深骨下袋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像学变化,并将其与传统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的效果对比,为牙周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的牙周微创非手术治疗(minimally-invasive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MINST)对深骨下袋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像学变化,并将其与传统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的效果对比,为牙周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回顾骨下袋≥4 mm的牙周病患者资料,分为经内窥镜辅助的MINST组(20例,81个位点)和传统SRP组(20例,80个位点);比较治疗前(T0)、治疗后12个月(T1)、治疗后24个月(T2)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的临床指标,并分析影像学骨下袋缺损高度、角度的变化;初次治疗后12个月内每3个月进行随访和维护治疗,治疗后12至24个月内每6个月进行随访和维护治疗。结果MINST组病人组内比较:PD、CAL随治疗后时间持续减小(P<0.001),且影像学检查显示骨下袋缺损高度减小(P<0.001),骨下袋变浅;骨缺损角度随治疗后时间增大(P<0.001),前12个月的高度减小和角度增大变化大于后12个月(P<0.001)。SRP组病人组内比较结果与MINST组相同。治疗后12个月和24个月,MINST组PD和CAL均小于SRP组(P<0.001);MINST组缺损高度恢复量大于SRP组(P<0.001),MINST组缺损角度增加大于SRP组(P<0.001)。结论牙周微创非手术治疗能明显促进深骨下袋愈合及牙槽骨的再生,影像学反映的牙槽骨愈合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内窥镜辅助的MINST相对于传统SRP可以获得更好的骨下袋临床指标和影像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下袋 牙周内窥镜 牙周微创非手术治疗 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曲面体层片 影像学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评价双颌手术影响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昆 邹维娜 +2 位作者 蒲玉梅 胡小蓓 王育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8-1053,共6页
目的:采用螺旋CT分析双颌手术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男4例,女8例)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术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收集患者术前1周(T0)、术后3天(T1)、术后6~12个月(T2)... 目的:采用螺旋CT分析双颌手术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男4例,女8例)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术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收集患者术前1周(T0)、术后3天(T1)、术后6~12个月(T2)的螺旋CT数据,测量T0、T1、T2上气道各平面矢状径、横径、截面积、上气道各段长度、容积等指标,分析患者T0、T1、T2的上气道三维变化。结果:鼻咽前界平面垂直径、鼻咽段、舌咽段气道长度及上气道总长度在术后3 d及术后6~12个月显著减小,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分别减小(3.42±3.68)mm、(3.42±3.68)mm、(2.83±3.89)mm、(6.02±8.23)mm。鼻咽前界平面截面积、鼻咽下界平面矢状径及截面积、腭咽下界平面横径、腭咽段气道容积在术后3 d时显著减小,但在术后6~12个月恢复到手术前水平。舌咽上界平面矢状径及截面积、舌咽下界平面矢状径及截面积、舌咽段气道容积在术后3 d无显著变化,在术后6~12个月显著增大,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分别增大(3.90±3.83)mm、(25.16±68.21)mm2、(3.26±3.74)mm、(34.55±89.41)mm2、(1091.63±1382.39)mm3。术后6~12个月舌咽段气道容积的变化量与B点的矢状向移动距离呈正相关。结论:双颌手术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会造成舌咽段气道增大,增大量与下颌骨矢状向移动距离呈正相关;腭咽段气道在术后出现暂时性缩窄,但在术后6~12个月恢复到手术前水平;鼻咽段气道、喉咽段气道及上气道总容积无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双颌手术 上气道 螺旋CT
下载PDF
120例替牙期正常儿童牙弓及基骨测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昆 陈远萍 +1 位作者 闫翔 胡小蓓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建立替牙期正常儿童牙弓长度、宽度及基骨长度、宽度的正常参考值,总结替牙期正常儿童的牙颌特征。方法筛选长春地区120副7~13岁替牙期个别正常儿童的牙颌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各60副,每年龄组均为10副。测量120副替... 目的建立替牙期正常儿童牙弓长度、宽度及基骨长度、宽度的正常参考值,总结替牙期正常儿童的牙颌特征。方法筛选长春地区120副7~13岁替牙期个别正常儿童的牙颌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各60副,每年龄组均为10副。测量120副替牙期正常牙颌模型的牙弓长度、宽度及基骨长度、宽度。应用t检验比较测量指标间的性别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测量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出120例替牙期正常儿童各年龄组牙弓长度、宽度及基骨长度、基骨宽度的均值和标准差。长春地区11岁~、12岁~正常儿童牙弓长度及宽度男性大于女性,长春地区8岁~、12岁~正常儿童基骨长度及宽度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牙弓长度间、牙弓宽度与同颌及对颌临近段宽度间、上下颌基骨长度间、上下颌基骨宽度间为中度相关关系(r>0.5,P<0.05)。结论获得120例替牙期正常儿童各年龄组牙弓长度、宽度及基骨长度、基骨宽度的正常参考值;120例替牙期正常儿童的上下颌牙弓长度间、牙弓宽度与同颌及对颌临近段宽度间、上下颌基骨长度间、上下颌基骨宽度间存在较高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正常[牙合] 牙弓 基骨
下载PDF
心理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王庆薇 李佳岭 +1 位作者 魏云鹏 雷浪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02-807,共6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与焦虑、抑郁以及人格特征(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和正畸科门诊的235名TMD患者,进行信息收集和问卷调查,以Zung...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与焦虑、抑郁以及人格特征(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和正畸科门诊的235名TMD患者,进行信息收集和问卷调查,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估其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以Helkimo临床功能障碍指数(Di)评估TMD症状水平,应用单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TMD与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问卷有效应答率92.3%,研究组男女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健康人群、外倾性低于全国常模,女性患者精神质评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余与常模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i与神经质、精神质、焦虑、抑郁程度、病程成正相关,与外倾程度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精神质、病程都对Di产生正向影响,外倾性对Di产生反向影响;另外,女性性别、伴磨牙症、偏侧咀嚼或者喜食硬物也对Di有正向影响。结论 焦虑、抑郁、精神质可被视为TMD加重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Helkimo临床功能障碍指数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
下载PDF
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大小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小蓓 张昆 +1 位作者 王大为 雷浪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大小,以明确矢状骨面型是否影响上气道大小。方法:将75例青少年患者根据ANB角大小分为Ⅰ类、Ⅱ类、Ⅲ类3种矢状骨面型组。3组的年龄、性别匹配并且垂直骨面型均为均角...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大小,以明确矢状骨面型是否影响上气道大小。方法:将75例青少年患者根据ANB角大小分为Ⅰ类、Ⅱ类、Ⅲ类3种矢状骨面型组。3组的年龄、性别匹配并且垂直骨面型均为均角型。每例患者使用CBCT扫描其颅面部,对上气道各段的长度、截面积、容积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分析上气道大小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3种矢状骨面型组上气道Anp平面、Lnp平面、Lvp平面、Lgp平面、Lhp平面截面积无显著差异。Ⅱ类患者的舌咽气道容积[(2.34±0.79)m L]显著小于Ⅲ类患者[(3.18±0.63)m L](P<0.05),Ⅱ类患者的上气道总容积[(13.89±2.51)m L]显著小于Ⅰ类[(16.48±4.41)m L]和Ⅲ类患者[(17.47±3.55)m L](P<0.05)。结论: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的上气道容积显著减小,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骨面型 上气道大小 锥形束CT
下载PDF
青少年错患者上气道大小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小蓓 王大为 +1 位作者 刘超 张昆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86-291,300,共7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研究青少年错患者上气道大小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相关性,筛选出对上气道大小有明显影响的颅面部骨骼形态影响因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83例青少...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研究青少年错患者上气道大小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相关性,筛选出对上气道大小有明显影响的颅面部骨骼形态影响因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83例青少年错患者根据下颌平面角大小分为垂直生长型、平均生长型、水平生长型3种垂直骨面型组。选择其颅颌面三维重建图像,对上气道各段的长度、截面积、容积等指标进行测量,以CBCT生成的头颅侧位片测量颅面部骨骼形态指标,比较不同垂直生长型组间上气道大小的差异,分析其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相关性。结果上气道大小各测量指标在垂直生长型、平均生长型、水平生长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鼻咽容积与前鼻棘-后鼻棘距离(ANS-PNS)、颌凸角(NA-PA)、下颌角点-颏下点距离(Go-Me)、关节点-颏顶点距离(Ar-Gn)、前颅底长(S-N)、全颅底长(N-Ba)、后面高(SGo)、前面高(N-Me)呈正相关(P<0.05);腭咽容积与面角(FH-NP)、Ar-Gn、ANS-PNS、S-Go、N-Me、后、前面高比(S-Go/N-Me)呈正相关,与下颌平面角(Go Gn-SN)呈负相关(P<0.05);舌咽容积与Go-Me、Ar-Gn、FH-NP、S-N、S-Go、N-Me、S-Go/N-Me呈正相关,与Go Gn-SN、ANB角(ANB)呈负相关(P<0.05);喉咽容积与Go-Me、ArGn、FH-NP、S-Go、S-Go/N-Me呈正相关,与Go Gn-SN呈负相关(P<0.05);上气道总容积与Go-Me、Ar-Gn、FHNP、S-N、N-Ba、S-Go、N-Me、S-Go/N-Me呈正相关,与Go Gn-SN、ANB呈负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错患者上气道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上下颌骨大小和位置、颅底结构大小以及面部高度的影响,上气道随上下颌骨长度、颌凸角、面角、前颅底长、全颅底长、前面高、后面高、后前面高比的增大而增大,随下颌平面角、ANB角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大小 颅面部骨骼形态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对上气道三维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小蓓 邹维娜 +2 位作者 蒲玉梅 张昆 王育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1005-1012,共8页
目的采用螺旋CT研究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前后上气道的三维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双颌手术的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资料。手术方式为LeFortⅠ型截骨术+双... 目的采用螺旋CT研究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前后上气道的三维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双颌手术的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资料。手术方式为Le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以下齿槽座点矢状向后退距离为依据,分为A组(>5 mm)和B组(≤5 mm)。收集2组患者术前1周、术后1个月、术后6~12个月的螺旋CT数据并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分别测量各时期上气道各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及各段容积等指标,定量评价双颌手术对2组患者上气道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同组患者各时间点上气道测量指标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标准α矫正为0.017);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A、B组间上气道变化趋势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A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1.2±2.3)岁;B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3.6±2.4)岁。(1)舌咽上界平面的截面积及矢状径、舌咽容积和上气道总容积:A组在术后1个月显著减小,术后6~12个月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0.017);B组在术后1个月显著减小(均P<0.017),术后6~12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0.017);2组间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舌咽长度及上气道总长度:与术前相比,A组在术后1个月、6~12个月均显著增大(均P<0.017);B组在术后1个月、6~12个月均无显著改变(均P>0.017);2组间这2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后会造成舌咽容积及上气道总容积减小,下颌骨后退≤5 mm者术后6~12个月有较大可能恢复至术前水平,下颌骨后退>5 mm者术后6~12个月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学 下颌前突 上颌后缩 上气道 螺旋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