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中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蓉 王铁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9-621,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同时,也为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就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及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技术等做一综述。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影像分析
下载PDF
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姚梦欢 王铁梅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风险,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传统放化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纳米靶向给药技术是近年来针对恶性肿瘤的一种治疗技术... 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风险,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传统放化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纳米靶向给药技术是近年来针对恶性肿瘤的一种治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肿瘤的定点定向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该治疗技术在全身其他部位的实体瘤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而在口腔鳞癌研究证据尚不足。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靶向给药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以及如何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实现针对肿瘤组织的持续监测成为新的问题,这对于即时评估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纳米靶向药物在口腔鳞癌的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纳米靶向 载药体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边界精准评价的光学成像研究进展
3
作者 高安天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3-415,共3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病灶为主,由于肿瘤位于口腔颌面部,扩大切除会对患者外观和功能带来较大影响,可造成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下降;而另一方面,切除不足可造成术后复发。因此,精准切除病灶...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病灶为主,由于肿瘤位于口腔颌面部,扩大切除会对患者外观和功能带来较大影响,可造成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下降;而另一方面,切除不足可造成术后复发。因此,精准切除病灶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和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光学成像技术中的荧光成像、靶向荧光、窄带成像、高分辨率显微内镜、拉曼光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边界精准评价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手术切缘 光学成像
下载PDF
3例颌骨角化型成釉细胞瘤:病例报道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英连 张磊 +3 位作者 王铁梅 林梓桐 刘澍 黄晓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探讨角化型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其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法:搜集2011~2017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罕见的角化型成釉细胞瘤3例,回顾性分析并总结3例角化型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现有文献对于其鉴别诊断进行... 目的:探讨角化型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其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法:搜集2011~2017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罕见的角化型成釉细胞瘤3例,回顾性分析并总结3例角化型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现有文献对于其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3例角化型成釉细胞瘤中,发病部位均位于左下颌骨体和升支部,共同的影像学特征为膨胀性不均匀密度影,边界呈扇贝样及虫蚀状,其内见不均匀性稍高密度影,部分伴有钙化致密影。结合文献,其主要与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恶性成釉细胞瘤及颌骨中央性巨细胞病变进行鉴别。结论:角化型成釉细胞瘤影像学上同时兼具良性及恶性特征表现。识别典型角化型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此外更多的病例报道对于可以准确诊断这一罕见的角化型成釉细胞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型成釉细胞瘤 影像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曹雅 王铁梅 +5 位作者 韩超 孙国文 杨功鑫 吴大明 林梓桐 王从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10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10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10例DA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随访结果。影像学分析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颌骨膨胀方向、牙齿移位及牙根吸收情况、病变区有无阻生牙、行SCT检查的患者SCT图像上病变的CT值,并对10例DA进行影像学分型。结果:10例DA患者,病变均位于上颌骨前牙及前磨牙区,CT影像上均表现为蜂窝型,内部均可见索条、分隔影像,颌骨显示颊侧膨隆;1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DA。10例患者均行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蜂窝状CT表现,其CT表现与其病理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 CT影像学 蜂窝状 诊断
下载PDF
隐裂牙临床特征分析及CB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梅 王铁梅 +2 位作者 曹雅 沈荃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非外伤性隐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105名患者的105颗明确冠隐裂牙的临床特征及CB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非外伤性隐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105名患者的105颗明确冠隐裂牙的临床特征及CB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同时对其CBCT上牙根折裂情况,牙槽骨及根尖周骨质吸收情况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105例患者中,男性49.52%,女性50.48%;在50岁之前,随着年龄增加,隐裂牙发生比例增加,其中41~50岁发生率最高(34.29%),之后下降。105例隐裂牙中有5例发生在前磨牙区,其余均发生在磨牙区,其中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59.05%)。105颗隐裂牙,CBCT检查有16颗(15.24%)可观察到牙根存在不完全折裂,仅4颗(3.81%)可见牙根完全折裂。其余85颗(80.95%)隐裂牙牙根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隐裂牙好发于上下颌第一磨牙,CBCT检测下大多数的冠隐裂牙并没有发生牙根折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锥形束CT 冠隐裂
下载PDF
腮腺恶性淋巴瘤的螺旋CT影像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潘笑 胡子洋 +2 位作者 梁家豪 张磊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的:总结腮腺区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例腮腺恶性淋巴瘤病例,回顾总结其临床特征,CT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T表现包括病灶的数目、大小、边界、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 目的:总结腮腺区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例腮腺恶性淋巴瘤病例,回顾总结其临床特征,CT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T表现包括病灶的数目、大小、边界、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所有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行病理学分型,并通过Ki-67进行肿瘤细胞增殖分析。结果:本研究中20例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中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8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1例。CT图像上,MALT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7/9);有6例呈沿腮腺轮廓塑形性生长(6/9),密度不均匀8例(8/9);DLBCL: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结节影(7/8),可为单发(4/8)或多发(4/8),密度均匀(4/8)或不均匀(4/8)。20例中14例伴有淋巴结肿大。20例患者Ki-67(+)分布于20%~90%,4例DLBCL的Ki-67(+)大于50%。结论:腮腺恶性淋巴瘤多表现为MALT或DLBCL,这两类恶性淋巴瘤在螺旋CT上均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恶性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 螺旋CT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临床特征分析及CB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曹丹彤 古丽比热·艾合买提 +4 位作者 高安天 曹雅 谭葆春 王从跃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临床上收集的92例患者的97颗隐匿性牙根纵裂(subtle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临床上收集的92例患者的97颗隐匿性牙根纵裂(subtle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患牙的临床特征及CB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同时对其CBCT上牙根折裂线情况,牙槽骨及根尖周骨质吸收情况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92名被诊断为SVRF患者中,男性占35.9%,女性占64.1%,年龄26~84岁,其中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4个年龄段间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下颌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35颗,36.1%),其次为上颌第二前磨牙(18颗,18.6%)和上颌第一前磨牙(17颗,17.5%)。97颗SVRF患牙中,有28颗(28.9%)患牙在CBCT图像上能观察到细小折裂纹。97颗SVRF患牙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骨吸收,其中68颗(70.1%)合并垂直型骨吸收及根尖周骨吸收,28颗(28.9%)表现为垂直型骨吸收,仅1颗(1.0%)表现为根尖周骨吸收。结论:SVRF多见于女性,年龄无明显差异,多见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及上颌前磨牙,考虑与牙根形态有关,VRF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垂直型牙周骨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牙根纵裂 锥形束CT 骨吸收
下载PDF
颌骨牙源性硬化性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帕克扎提·色依提 张磊 +3 位作者 王铁梅 黄晓峰 林梓桐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颌骨牙源性硬化性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合文献提出影像学分型,以期提高对颌骨这一罕见疾病影像鉴别诊断和认识。方法:经我院收治且病理证实的颌骨罕见的牙源性硬化性癌1例,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颌骨牙源性硬化性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合文献提出影像学分型,以期提高对颌骨这一罕见疾病影像鉴别诊断和认识。方法:经我院收治且病理证实的颌骨罕见的牙源性硬化性癌1例,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结果等,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本例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下颌骨弥漫性不规则腔状低密度骨质吸收影,混杂斑片样高密度成骨征象,边界欠清,周缘骨质增生硬化,下颌骨体部膨隆明显,颊舌侧骨皮质吸收并见层状骨膜成骨。结合文献复习提出影像学分型:局限型、弥漫型、软组织肿物型。结论:颌骨牙源性硬化性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缺少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更多病例报道对于帮助准确诊断这一罕见疾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硬化性癌 骨质吸收 影像学分型
下载PDF
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欣 单姗 +3 位作者 王铁梅 刘澍 黄晓峰 王育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3-967,共5页
目的:应用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评价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临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富血供肿瘤影像血供程度及指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DCT平扫及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诊断的... 目的:应用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评价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临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富血供肿瘤影像血供程度及指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DCT平扫及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结果:21例患者中,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0.48%,静脉期CT值的AUC为0.80,灵敏度为83.30%,特异度为72.73%。结论: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可用于术前评估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血供程度,其中肿瘤静脉期CT值评价效能最高,为规避颌面部富血供肿瘤术中失血的风险,术前无创性评估肿瘤血供的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 多排螺旋CT CTA多维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改良三轴旋转法对种植体高度及宽度测量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峥鼎 牟永斌 +1 位作者 李淑媛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开展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高度及宽度测量的准确性研究,建立一种精确的种植区骨量测量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种植科行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植入的64例患者的CBCT图像。采用2种方法测量种植体矢... 目的:开展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高度及宽度测量的准确性研究,建立一种精确的种植区骨量测量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种植科行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植入的64例患者的CBCT图像。采用2种方法测量种植体矢状位高度(sagittal height,SH)、冠状位高度(coronal height,CH)、矢状位宽度(sagittal width,SW)及冠状位宽度(coronal width,CW)。方法一为常规测量法,在CBCT设备自带的图像后处理软件NNT 9.0中由1名影像科研究生根据经验进行重建及测量,得到SH1、CH1、SW1及CW1。方法二为改良三轴旋转测量法,使用NNT 9.0软件专家模式打开CBCT原始容积数据,将冠状面轴线、矢状面轴线都与种植体长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旋转后进行重建,在重建的图像上测量得到SH2、CH2、SW2及CW2。将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与种植体已知规格(H0,W0)进行比较,8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2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常规测量法中,矢状位高度与标准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个数值均与标准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三轴旋转法测量中,4个测量数值与标准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基于CBCT的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高度及宽度的测量中,改良三轴旋转法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矢状位 冠状位 高度 宽度 改良三轴旋转法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蓉 胡燕妮 林梓桐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7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FI)的分类,为根分叉病变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163例患者的164颗下颌... 目的探讨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FI)的分类,为根分叉病变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163例患者的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的CBCT影像资料。根据患牙牙周及根尖周骨吸收的形态和范围,髓室底和根管侧壁剩余牙本质的厚度,结合患者全口其他牙情况,将根分叉病变分为牙周来源、根尖周来源、穿孔性因素及混合来源;并对根尖周来源根分叉病变患牙的根管充填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患牙中,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最多,占41.5%,其次是混合来源,占26.2%,穿孔性因素占18.3%,牙周来源占14.0%。68例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CBCT图像显示48.5%的患牙根充良好,44.1%的患牙根充不全,7.4%的患牙超填。43例混合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同时存在牙周来源和根尖周来源的患牙最多,占72.1%。结论CBCT可对根分叉病变进行细致的评价并进行分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一恒磨牙 根分叉病变 根管治疗 牙周病 根尖周炎 穿孔 危险区
下载PDF
颌骨转移性腺癌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单姗 杨振宇 +6 位作者 王铁梅 林梓桐 冯英连 帕克扎提·色依提 黄晓峰 张磊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以口腔颌面部症状为首发的颌骨转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jaw,MAJ)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20年符合纳入标准的MAJ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14例分别源于肺(6例)、肝(4例)... 目的:探讨以口腔颌面部症状为首发的颌骨转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jaw,MAJ)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20年符合纳入标准的MAJ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14例分别源于肺(6例)、肝(4例)、肾(2例)、前列腺和贲门(各1例)。骨质改变分为5型:溶骨型占5/14,边缘呈浸润型改变;混合型占4/14,边缘大多呈虫蚀状改变;成骨型占1/14,边缘呈硬化型改变;类囊型及牙槽骨吸收型分别占3/14、1/14,边缘均呈地图型改变。结论:MAJ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的下颌骨后部。首次将其在传统分类基础上,新增类囊型及牙槽骨吸收型。MAJ以进展迅速的溶骨型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及局限性软组织肿块,且颌骨无明显膨隆及颏部麻木综合征为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腺癌 颌骨 CT影像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8例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冯英连 王铁梅 +4 位作者 林梓桐 张磊 黄晓峰 孙国文 夏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颌骨尤文肉瘤病例的发病平均年龄为29.4岁,男女比例为7∶1,发病部位下颌骨后部多见(... 目的探讨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颌骨尤文肉瘤病例的发病平均年龄为29.4岁,男女比例为7∶1,发病部位下颌骨后部多见(75%),早期多数有下唇麻木及淋巴结肿大表现。下颌骨尤文肉瘤影像学表现为颌骨内混杂低密度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纤维索条状及毛刷状瘤骨为其特征型影像学表现。上颌骨尤文肉瘤主要变现为溶蚀状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骨膜成骨少见。结论颌骨尤文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这有助于其影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尤文肉瘤 影像特征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分析
15
作者 冯永静 文珊辉 +2 位作者 王铁梅 滕跃辉 夏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4例患者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24例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男17例,女7例。24例中16例患者在确诊前进行过... 目的:探讨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4例患者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24例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男17例,女7例。24例中16例患者在确诊前进行过抗炎治疗,6例患者在确诊前有拔牙治疗,2例患者行切开引流。骨质改变影像分型:溶骨型骨质破坏占17/24,混合型骨质破坏占5/24,牙槽骨吸收型占2/24。骨质破坏边缘的分型为:虫蚀型占8/24,浸润型占13/24,地图型占3/24,骨质破坏边缘分型在上下颌骨的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3),下颌骨边缘破坏以虫蚀型为主,上颌骨病变边缘破坏以浸润型为主,发生在上下颌骨后部骨质改变溶骨型最多见。结论:颌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这有助于对其疾病的临床及影像辨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CT影像学特征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基于CBCT的可视化技术在颧种植体导航中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澍 童昕 +2 位作者 王铁梅 柳慧芬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Simplant软件对上颌骨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颧种植体设计,并在手术导航中实施。方法:5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使用Simplant软件基于CBCT数据进行种植体设计,并在导航下实行手术。结果:5例患者植入种植体后,位置与术...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Simplant软件对上颌骨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颧种植体设计,并在手术导航中实施。方法:5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使用Simplant软件基于CBCT数据进行种植体设计,并在导航下实行手术。结果:5例患者植入种植体后,位置与术前设计方案比较发现,种植体与Fankfort平面所成角度(angle,A)偏差小于1°,颧骨内种植体的长度(length in zygoma,LZ)距眶壁距离(distance to orbit wall,D)、牙槽骨内种植体长度(length in alveolar bone,LA)的偏差均小于2mm,术后12个月随访无种植体失败。结论:通过Simplant软件进行颧种植体设计,可以使种植方案更加完善,与手术导航系统的联合使用可以实现精准手术,大大提升了复杂颧种植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颧种植体 手术模拟 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超 高安天 +3 位作者 王铁梅 花凌晨 李厚轩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24例牙周炎牙周治疗患者及 24例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分别测量数字式根尖片上沿牙长轴方向的牙体长度(L)及釉牙骨质... 目的:探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24例牙周炎牙周治疗患者及 24例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分别测量数字式根尖片上沿牙长轴方向的牙体长度(L)及釉牙骨质界牙体宽度(W),按照牙位分为前牙+上颌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配对 t 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比较2种投照技术2次投照的差异。结果:虽然两种投照技术前后2次投照的牙体长度及宽度的配对 t 检验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但是与分角线投照技术相比,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所得到的前后两次根尖片上的牙体长度和宽度的组内相关系数更高。结论: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投照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的根尖片投照技术,适用于需要进行纵向定量对比的各类口腔科疾病诊断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印模 平行投照技术 分角线投照技术
下载PDF
基于CBCT的体绘制可视化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觧鑫 王铁梅 +2 位作者 刘澍 牟永斌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研发基于CBCT容积数据的体绘制可视化技术,并对拟行上颌磨牙区种植的患者的种植区域进行三维演示,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种植区骨量及上颌窦情况术前评估的直观性。方法:将经临床筛选的13例上颌后牙种植患者使用CBCT扫描所获得的原始D... 目的:研发基于CBCT容积数据的体绘制可视化技术,并对拟行上颌磨牙区种植的患者的种植区域进行三维演示,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种植区骨量及上颌窦情况术前评估的直观性。方法:将经临床筛选的13例上颌后牙种植患者使用CBCT扫描所获得的原始DICOM数据分别导入NNT 2.19(J.MoritaManufacturing Corp.)软件及本项目组研发的三维可视化软件(TooMax 1.0),分别测量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高度(H1)、种植区牙槽骨颊腭向宽度(H2),对两种软件测量的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在TooMax中使用体绘制可视化技术显示上颌窦形态及位置以及二维骨量测量值在牙槽骨内的空间位置。结果:用两种软件测量的13例上颌后牙种植患者的骨量测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可视化技术可以将不同测量值在上颌骨内的三维空间位置实时显示及变换,便于医患交流,并辅助种植方案的设计。结论:体绘制可视化技术提升了CBCT技术对种植骨量评估的直观性,具有一定的种植模拟的效果,有助于实现可视化临床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重建 医学可视化 牙槽骨骨测量 种植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裂纹宽度对CBCT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古丽比热·艾合买提 曹雅 +5 位作者 谢思静 王铁梅 梁家豪 高安天 王从跃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裂纹宽度对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6例根管治疗后怀疑隐匿性牙根纵裂患牙,所有患牙均行CBCT扫描并进行术前CBC... 目的:探讨裂纹宽度对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6例根管治疗后怀疑隐匿性牙根纵裂患牙,所有患牙均行CBCT扫描并进行术前CBCT评价裂纹有无,所有患牙均因折裂或明显骨吸收拔除,拔除后的离体牙在显微镜下确认裂纹有无,并将拔除后的VRF患牙立即进行micro-CT扫描,使用ImageJ对micro-CT图像检测出的裂纹进行宽度测量。将VRF患牙中CBCT裂纹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裂纹宽度使用t检验比较裂纹宽度的差异。结果:26个患牙拔除后确认24个为VRF患牙,24个患牙共有49条裂纹,CBCT术前诊断VRF患牙11颗,CBCT评价VRF牙的灵敏度为45.83%,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50%,micro-CT扫描VRF牙检出的准确率为100%,裂纹检出的准确率为95.92%。对micro-CT图像上检测出的裂纹使用ImageJ测量CBCT阴性组的裂纹宽度在15~99μm之间,阳性组的裂纹宽度在62~288μm之间,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裂纹宽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在体CBCT检测的准确率相对较低,裂纹宽度是影响CBCT检测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锥体束CT MICRO-CT 裂纹宽度
下载PDF
MDCT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对腮腺肿瘤诊断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欣 帕克扎提·色依提 +3 位作者 王铁梅 刘澍 张磊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预测分析MDCT增强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区分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完整的35例腮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指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DCT平扫及增强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 目的:预测分析MDCT增强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区分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完整的35例腮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指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DCT平扫及增强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结果:方差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肿大、复发史是肿瘤恶性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复发史、淋巴结肿大、静脉期净强化CT值的AUC分别为0.76、0.70、0.95;灵敏度分别为0.57、0.62、0.95;特异度分别为0.94、0.78、0.89。结论:MDCT联合CTA可视化技术术前预测腮腺肿瘤良恶性具有一定优势,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MDCT CTA可视化技术 分析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