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显微镜辅助种植体表面去污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苏文祺 李静雯 +3 位作者 蒋立姗 崔雯洁 赵阳 李厚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采用口腔显微镜辅助种植体表面去污的效果。方法收集因重度种植体周围炎而脱落的12颗离体种植体,按照“刮治、超声、钛刷、喷砂”的流程,分别在裸眼(1倍)、8倍、12.8倍显微镜放大倍数下对植体表面进行去污,测量去污后植体... 目的探讨体外采用口腔显微镜辅助种植体表面去污的效果。方法收集因重度种植体周围炎而脱落的12颗离体种植体,按照“刮治、超声、钛刷、喷砂”的流程,分别在裸眼(1倍)、8倍、12.8倍显微镜放大倍数下对植体表面进行去污,测量去污后植体表面螺纹尖端、上方、凹陷区和下方4个位置残留物的位点数及大小;根据螺纹间距和螺纹不同部位对去污效果做进一步分析。结果1)显微镜8倍、12.8倍组植体表面残留物评分均低于裸眼(P<0.0001),12.8倍组的评分低于8倍组(P<0.001);2)宽、窄螺纹间距之间残留物评分无差别(P>0.05),8倍和12.8倍组的残留物评分均低于裸眼组(P<0.001);3)螺纹尖端污染物位点数最少,螺纹下方残留污染物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螺纹宽度对不同部位残留的污染物位点数没有影响(P>0.05);4)8倍、12.8倍组在螺纹尖端、上方、凹陷区和下方四个位置的残留物评分均低于裸眼组(P<0.05)。结论借助口腔显微镜可更为有效去除污染植体表面的残留物,去污后污染物的残留主要集中在植体螺纹下方,植体螺纹宽度对污染物的残留无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口腔显微镜 表面去污 清洁效率 体外研究
下载PDF
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预后无望牙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蒋立姗 杨智宇 +3 位作者 史佳虹 王金孟 雷浪 李厚轩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33-637,662,共6页
目的探讨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预后无望患牙经过完善牙周治疗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63例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共307颗预后无望患牙,根据2年后患牙存留与否分为存留组和失牙组,存留组中根据临床检查和影像学骨吸收是否... 目的探讨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预后无望患牙经过完善牙周治疗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63例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共307颗预后无望患牙,根据2年后患牙存留与否分为存留组和失牙组,存留组中根据临床检查和影像学骨吸收是否恢复至根中1/3分为预后好转组和预后不变组。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牙位、基础疾病、吸烟情况、家族遗传、牙列是否完整、牙周炎分型、治疗过程、初诊牙周临床指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307颗患牙两年存留率为83.1%,预后明显好转占比46.2%。存留组和失牙组在家族遗传、初诊时牙列完整性、1个月复查是否按时、维护期治疗规律性、手术情况和患牙初诊临床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未进行翻瓣再生类手术、有家族遗传史、基线深附着丧失值、高松动度为主要风险因素。结论对于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预后无望患牙在短期内大多数可以保留,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风险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以提高患牙存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C级牙周炎 预后无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治疗时机选择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伟 陈斌 +2 位作者 赵俊杰 李厚轩 闫福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索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治疗的时机。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13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A组于根管治疗完成后1周行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B组于根管治疗完成后... 目的:探索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治疗的时机。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13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A组于根管治疗完成后1周行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B组于根管治疗完成后4-6周行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分别记录2组患者在牙髓治疗前、牙周治疗前、牙周治疗后2个月、维护期3、6、12个月的SBI、PD、AL、PLI,T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髓治疗前,A组与B组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周治疗前2组SBI、PD、TM值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周治疗后2个月,2组分别与治疗前基线相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维护期3、6、12个月时各项指标与治疗后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周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周源性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及"真正"的联合病变,根管治疗后1周即可行根面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治疗时机 根管治疗 牙周治疗
下载PDF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谭葆春 肖健平 +1 位作者 闫福华 宦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索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法,选择重度牙周炎患牙180颗,随机分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牙周治疗组(对照组),各90颗患牙。对照组仅进行牙周治疗;试... 目的探索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法,选择重度牙周炎患牙180颗,随机分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牙周治疗组(对照组),各90颗患牙。对照组仅进行牙周治疗;试验组记录牙髓状态,行根管治疗及牙周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及12个月进行检查,记录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90颗患牙中,22颗牙髓完全坏死,45颗部分坏死(冠髓坏死或根髓部分坏死),23颗为活髓。治疗前,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开始出现差异(P<0.05)。结论牙髓活力迟钝的重度牙周炎患牙及时进行完善的牙髓治疗,可控制炎症的发展,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牙髓活力 根管治疗
下载PDF
牙周来源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和牙周牙髓共存病变患牙牙周治疗时机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3
5
作者 金玥 陈斌 +1 位作者 泥艳红 闫福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评估牙周来源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以及真正联合病变(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共存)患牙的牙周治疗时机,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在Pub Med、EMbase、Cochrane、WebofScience、CNKI、CBM、万方数据库中搜索1980年至2017年3月间关于牙周牙髓... 目的评估牙周来源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以及真正联合病变(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共存)患牙的牙周治疗时机,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在Pub Med、EMbase、Cochrane、WebofScience、CNKI、CBM、万方数据库中搜索1980年至2017年3月间关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的相关文章,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2篇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和8篇病例报告。所有研究病例均采用根管治疗和牙周非手术治疗或牙周手术治疗,且根管治疗是综合治疗的第一步;观察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等。结论对于牙周来源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和真正的联合病变患牙,牙髓治疗和牙周非手术治疗间可能不需要观察期,但此结论还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治疗 根管治疗 治疗时机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邱大鹏 张倩 +1 位作者 陈斌 闫福华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876-879,共4页
目的检测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为牙周病活动期诊断及判断牙周治疗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用滤纸条收集3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60个重度牙周炎牙位(探诊... 目的检测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为牙周病活动期诊断及判断牙周治疗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用滤纸条收集3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60个重度牙周炎牙位(探诊深度PD≥6 mm)和60个轻度牙周炎牙位(PD≤4 mm)的龈沟液并称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CRP的含量并记录牙周临床指标,15例牙周健康者的30个健康牙位作为对照。结果深牙周袋牙位的CRP在龈沟液中的浓度((968.06±360.54)pg/m L)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牙位((291.65±65.62)pg/m L),且疾病牙位的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牙位((33.47±24.53)pg/m L),龈沟液中CRP浓度与探诊深度(r=0.825,P<0.05)、附着丧失(r=0.833,P<0.05)、菌斑指数(r=0.741,P<0.05)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牙周基础治疗后沟液中CRP浓度明显降低,并且与口腔卫生情况有关。结论龈沟液中CRP浓度与牙周破坏程度有关,非手术治疗后龈沟液中CRP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龈沟液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牙周炎和牙周健康状态的大鼠牙周组织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布和比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梁红玲 陈斌 +2 位作者 何莎莎 谢晓婷 闫福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10期627-633,共7页
目的了解大鼠牙周炎和牙周健康状态时牙周组织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布和比例。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慢性牙周炎组(chronic periodontitis,CP)(n=6)和牙周健康组(periodontal health,PH)(n=6),CP组采用结扎丝结扎下颌第一磨... 目的了解大鼠牙周炎和牙周健康状态时牙周组织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布和比例。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慢性牙周炎组(chronic periodontitis,CP)(n=6)和牙周健康组(periodontal health,PH)(n=6),CP组采用结扎丝结扎下颌第一磨牙构建牙周炎模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牙周炎模型构建成功。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标记M1型巨噬细胞,用CD163标记M2型巨噬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了解两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分布,并比较两组M1/M2。结果 PH组M1型巨噬细胞计数为12.17±1.40,CP组M1型巨噬细胞计数为40.00±3.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001)。PH组M2型巨噬细胞计数为4.50±1.09,CP组M2型巨噬细胞计数为5.33±0.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53)。PH组M1/M2比值为3.72±1.08,CP组M1/M2比值为8.31±1.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25)。结论牙周炎时,M1型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分布更加广泛,其可能参与了牙周炎的进展,并可能与牙骨质破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组织 牙周炎模型 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下载PDF
黄连素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牙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柳玉梅 宋亚 +2 位作者 吴娟 梁惠强 孙卫斌 《口腔生物医学》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制备负载黄连素(BBR)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温敏水凝胶,表征其基本理化性质,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价,评估其对慢性牙周炎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物理交联法制备CS/β-GP温敏水凝胶,包埋法制备25、50、100μg/mL BB... 目的:制备负载黄连素(BBR)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温敏水凝胶,表征其基本理化性质,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价,评估其对慢性牙周炎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物理交联法制备CS/β-GP温敏水凝胶,包埋法制备25、50、100μg/mL BBR/CS/β-GP温敏水凝胶。以不含BBR的CS/β-GP温敏水凝胶为对照,表征成胶时间、pH、流变性能、微观形态和药物释放率。CCK8法检测各组水凝胶对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抑菌圈实验分析各组水凝胶对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的抑菌作用。结果:各组水凝胶在4℃均有良好的可注射性,人体体温时均可完成相变。CS/β-GP的相变温度37.26℃,各组水凝胶在37℃时3 min内可凝胶化,pH均在中性范围,扫描电镜观察为均一相互通联的网络结构。BBR/CS/β-GP水凝胶体外可以持续缓慢释放BBR,12 h累计释放率达70%~85%。各组凝胶与牙周膜细胞共培养1、3、5 d均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各组水凝胶对P.gingivalis和F.nucleatum均有抑菌作用,且抑菌作用随载药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BBR/CS/β-GP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且对牙周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以作为慢性牙周炎局部用药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水凝胶 牙周炎 药物输送系统
下载PDF
2种镍钛机动预备器械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吴丽 杨卫东 +2 位作者 周欣 谢思静 孙卫斌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18-621,共4页
目的对急性牙髓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比较全序列旋转运动式镍钛预备系统Mtwo及往复运动式镍钛机动预备系统Wave One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two组及Wa... 目的对急性牙髓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比较全序列旋转运动式镍钛预备系统Mtwo及往复运动式镍钛机动预备系统Wave One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two组及Wave One组,对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6、24、48 h及术后7 d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服用止痛药物情况进行比较,术后疼痛程度(VAS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止痛药物的服用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6 h、术后24 h,Wave One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Mtwo组,Mtwo组疼痛强度大于WaveOn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ve One组中口服止痛药物的患者为15例(19.7%),Mtwo组19例(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5,P>0.05)。结论往复运动预备器械Wave One更易引起术后即刻的疼痛反应,但疼痛程度较Mtwo预备系统轻,绝大多数患者疼痛主要发生于术后24 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WaveOne Mtwo
下载PDF
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超 高安天 +3 位作者 王铁梅 花凌晨 李厚轩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24例牙周炎牙周治疗患者及 24例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分别测量数字式根尖片上沿牙长轴方向的牙体长度(L)及釉牙骨质... 目的:探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24例牙周炎牙周治疗患者及 24例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分别测量数字式根尖片上沿牙长轴方向的牙体长度(L)及釉牙骨质界牙体宽度(W),按照牙位分为前牙+上颌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配对 t 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比较2种投照技术2次投照的差异。结果:虽然两种投照技术前后2次投照的牙体长度及宽度的配对 t 检验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但是与分角线投照技术相比,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所得到的前后两次根尖片上的牙体长度和宽度的组内相关系数更高。结论: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投照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的根尖片投照技术,适用于需要进行纵向定量对比的各类口腔科疾病诊断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印模 平行投照技术 分角线投照技术
下载PDF
龈沟血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娟 赵洁 +3 位作者 张璇 孙卫斌 林月 林良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评估在牙周探诊中获得的龈沟血(gingival crevicular blood,GCB)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否可以代替手指末梢血(finger stick capillary blood,FSB)来筛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可靠性,为DM筛查提供新渠道。方法:选取中... 目的:评估在牙周探诊中获得的龈沟血(gingival crevicular blood,GCB)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否可以代替手指末梢血(finger stick capillary blood,FSB)来筛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可靠性,为DM筛查提供新渠道。方法:选取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仪检测GCB和FSB的血糖,Bio-rad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GCB和FSB的HbAlc,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GCB和FSB血糖以及HbAlc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本研究收集了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有无DM史、FSB血糖以及HbAlc的结果,发现18例有DM、42例无DM的牙周炎患者,两组GCB和FSB血糖的相关性分别为r=0.993和r=0.926;HbAlc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7和r=0.829;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为HbAlc=5.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结论:与FSB HbA1c相比,牙周探诊获得的GCB进行HbA1c检测同样准确,最佳诊断界值为GCB HbAlc=5.7%,可能用于筛查DM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糖尿病 龈沟血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近中3根管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双双 禹怡君 苗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0-991,共2页
本文报道罕见近中3根管,远中双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1例。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根管治疗 根管变异
下载PDF
隐裂牙临床特征分析及CB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梅 王铁梅 +2 位作者 曹雅 沈荃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非外伤性隐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105名患者的105颗明确冠隐裂牙的临床特征及CB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非外伤性隐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105名患者的105颗明确冠隐裂牙的临床特征及CB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同时对其CBCT上牙根折裂情况,牙槽骨及根尖周骨质吸收情况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105例患者中,男性49.52%,女性50.48%;在50岁之前,随着年龄增加,隐裂牙发生比例增加,其中41~50岁发生率最高(34.29%),之后下降。105例隐裂牙中有5例发生在前磨牙区,其余均发生在磨牙区,其中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59.05%)。105颗隐裂牙,CBCT检查有16颗(15.24%)可观察到牙根存在不完全折裂,仅4颗(3.81%)可见牙根完全折裂。其余85颗(80.95%)隐裂牙牙根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隐裂牙好发于上下颌第一磨牙,CBCT检测下大多数的冠隐裂牙并没有发生牙根折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锥形束CT 冠隐裂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临床特征分析及CB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丹彤 古丽比热·艾合买提 +4 位作者 高安天 曹雅 谭葆春 王从跃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临床上收集的92例患者的97颗隐匿性牙根纵裂(subtle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临床上收集的92例患者的97颗隐匿性牙根纵裂(subtle 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患牙的临床特征及CB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同时对其CBCT上牙根折裂线情况,牙槽骨及根尖周骨质吸收情况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92名被诊断为SVRF患者中,男性占35.9%,女性占64.1%,年龄26~84岁,其中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4个年龄段间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下颌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35颗,36.1%),其次为上颌第二前磨牙(18颗,18.6%)和上颌第一前磨牙(17颗,17.5%)。97颗SVRF患牙中,有28颗(28.9%)患牙在CBCT图像上能观察到细小折裂纹。97颗SVRF患牙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骨吸收,其中68颗(70.1%)合并垂直型骨吸收及根尖周骨吸收,28颗(28.9%)表现为垂直型骨吸收,仅1颗(1.0%)表现为根尖周骨吸收。结论:SVRF多见于女性,年龄无明显差异,多见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及上颌前磨牙,考虑与牙根形态有关,VRF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垂直型牙周骨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牙根纵裂 锥形束CT 骨吸收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与传统手术唇系带修整术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雅 周伟 +3 位作者 钱靓 杨洁 陆伟 季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半导体激光与传统手术刀行唇系带修整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需要唇系带修整的患者,随机分配到激光治疗组或传统的外科手术组接受唇系带修整术。记录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目的:比较半导体激光与传统手术刀行唇系带修整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需要唇系带修整的患者,随机分配到激光治疗组或传统的外科手术组接受唇系带修整术。记录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值。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激光组与传统组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用于唇系带修整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在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疼痛和不适反应更小,可作为唇系带修整术的替代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系带修整 半导体激光 唇系带 VAS评分 激光手术 低能量激光治疗
下载PDF
正畸拔除下切牙患者出现牙龈黑三角的病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萌 孙玮曼 +2 位作者 王金孟 李厚轩 雷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讨拔除一颗下颌切牙,正畸治疗后牙龈黑三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80例拔除1颗下颌切牙的固定矫治患者,根据术后口内正面照中拔除牙邻牙间是否出现黑三角,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黑三角组。利用口内照片、数字化... 目的:探讨拔除一颗下颌切牙,正畸治疗后牙龈黑三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80例拔除1颗下颌切牙的固定矫治患者,根据术后口内正面照中拔除牙邻牙间是否出现黑三角,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黑三角组。利用口内照片、数字化模型、全景片等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邻牙接触点位置、牙根角度、邻接点至牙槽嵴顶高度、楔状隙宽度及面积等临床参数。结果:拔除一颗下颌切牙后,邻牙间牙龈黑三角的发生率为72.5%,其中轻度发生率为57.5%,中度发生率为15%,无重度黑三角发生。正常组和黑三角组患者在年龄、邻牙接触点位置、牙根角度、邻接点至牙槽嵴顶高度、楔状隙宽度及面积上具有统计学差别。回归分析显示,邻牙牙根角度和邻接点至牙槽嵴顶高度是影响拔除一颗下颌切牙的患者固定矫治后产生黑三角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拔除1颗下颌切牙的患者黑三角的发生率较高,正畸治疗需要控制邻牙牙根平行度,维持牙周组织健康,以减少黑三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 黑三角 拔牙矫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变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梅 倪璨 +3 位作者 任双双 李雯 禹怡君 苗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26-1227,共2页
根管系统复杂多样,具有不同的数目和形态,特别是上颌第二磨牙。本文报道1例关于成功治疗上颌第二磨牙5条根管的罕见案例。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根管变异 根管治疗
下载PDF
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贡宏纯 袁志瑶 +1 位作者 雷浪 李厚轩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17-223,22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查找全身应用抗生素辅助治疗AgP临床疗...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查找全身应用抗生素辅助治疗AgP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通过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的变化,评价牙周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RevMan5.3和ADDIS v1.16.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项RCT,7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身应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辅助治疗AgP相比于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的PD和CAL改善更多[ΔPD:MD=0.49,95%CI(0.42,0.55),P <0.05;ΔCAL:MD=0.46,95%CI(0.38,0.53),P <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效果较佳的药物为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阿奇霉素和多西环素;治疗后6个月效果较佳的药物为克林霉素、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和阿奇霉素。结论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全身应用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方式对AgP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牙周基础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低磷酸酯酶症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一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伟 李丽丽 +2 位作者 陈斌 闫福华 李厚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78-579,共2页
低磷酸酯酶症(hypophosphatasia,H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病因为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AP)的碱性磷酸酶基因(liver/bone/kidney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L... 低磷酸酯酶症(hypophosphatasia,H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病因为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AP)的碱性磷酸酶基因(liver/bone/kidney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L)突变,主要影响患者骨骼和牙齿发育,严重型HP患病率约为10万分之一.HP通常分为围产期型致死型、围产期良性型、婴儿型、儿童型、成年型和牙型.本研究检测1例牙型HP患者的ALPL基因突变,评估了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该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分析 低磷酸酯酶症 临床表型 碱性磷酸酶 常染色体显性 组织非特异性 牙齿发育 隐性遗传病
原文传递
CBCT在牙根纵折诊断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玉 杨洁 +1 位作者 廖倬逸 孙卫斌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牙根纵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疑似牙根纵折(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肉眼见裂纹为诊断依据,并根据根管是否有内容物分析其对CBCT判读结果是否...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牙根纵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疑似牙根纵折(vertical root fractures,VRF)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肉眼见裂纹为诊断依据,并根据根管是否有内容物分析其对CBCT判读结果是否存在影响。结果:CBCT诊断牙根纵折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为38. 33%、77. 97%、98. 36%、88. 33%。当是否存在根管内容物时,CBCT对牙根纵折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性(P <0. 05)。结论:CBCT对牙根纵折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有无根管内容物时会影响其阳性检出率,临床诊疗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体征及特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折 锥形束CT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