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联合循证医学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探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许佩佩 李萍 +4 位作者 周迪 彭苗新 周敏 邵晓雁 陈兵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6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循证医学的代教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9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人采用翻转课堂联合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对照组45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完成...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循证医学的代教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9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人采用翻转课堂联合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对照组45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完成课程后对学生进行考试测验以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对临床技能以及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笔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学生对翻转课堂联合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满意度和认同度都较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分析临床病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查阅文献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翻转课堂联合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扩大实行以及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循证医学 血液科 教学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4
2
作者 邵晓雁 欧阳建 +3 位作者 陈兵 许景艳 杨永公 周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3-2386,共4页
背景:由于移植技术的提高,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已不再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障碍,但是由于宿主血凝素抗体的持续存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出现红细胞系统恢复的延迟。目的:观察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背景:由于移植技术的提高,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已不再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障碍,但是由于宿主血凝素抗体的持续存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出现红细胞系统恢复的延迟。目的:观察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红细胞系统恢复情况,评价血型不合、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相合对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对象:选择2002-05/2007-09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行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患者(受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5~60岁。14例患者中7例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完全相合,7例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半相合。纳入同期ABO血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1例为对照。受者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签署移植同意书,供者为同胞姊妹、胞弟、儿子、母亲,均同意提供用于移植的骨髓。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预处理方案: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全相合组采取马利兰和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半不合组采用北京人民医院的GIAC方案。②造血干细胞输注:沉降供者骨髓,取上层有核细胞输给受者。主要观察指标:观察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副反应、并发症及造血重建情况。结果:14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仅1例发生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进入结果分析。①造血功能重建情况:与对照组比较,ABO血型不合组血红蛋白恢复时间明显延迟(t=2.352,P〈0.05),ABO血型相同与ABO血型不合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O血型不合的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半不合造血干细胞组血红蛋白恢复和血型转换时间迟于全相合,但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并发症:14例ABO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成分输血过程未出现溶血反应,移植后也均未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型不合 疗效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建蓉 戈海 陶丽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6.36%,年龄、家庭支持状况、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和护患关系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6.36%,年龄、家庭支持状况、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和护患关系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通过争取家庭支持、改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教育达到减少抑郁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抑郁 患者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殷贵兰 傅荣 叶然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919-922,共4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疲乏状况,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调查病人疲乏状况,将一般资料调查表、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纳入可能...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疲乏状况,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调查病人疲乏状况,将一般资料调查表、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纳入可能对病人疲乏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疲乏的发生率为78. 4%,疲乏总分为(3. 82±1. 97)分,整体呈中度疲乏;年龄、每周透析时间、血钙是疲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疲乏现状不理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每周透析时间长、血钙高的血液透析病人,预见性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病人疲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疲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萍 欧阳建 +7 位作者 周荣富 许景艳 陈兵 杨永公 张启国 邵晓雁 关朝阳 徐勇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检验回顾性分析50例血液肿瘤患者初发、缓解、部分缓解、复发时Fbg、D-D、AT活性水平的差异。结果缓解组、未缓解组、复发组Fbg...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检验回顾性分析50例血液肿瘤患者初发、缓解、部分缓解、复发时Fbg、D-D、AT活性水平的差异。结果缓解组、未缓解组、复发组Fb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复发组Fbg水平较缓解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组D-D水平较对照组、缓解组及部分缓解组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初发组、缓解组、未缓解组、复发组较对照组AT活性显著降低(P<0.05);复发组AT活性较对照组及缓解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测定Fbg、D-D、AT活性,可评估血液病患者凝血功能,同时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抗凝血酶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殷贵兰 张建蓉 +2 位作者 袁玲 王娟 王恒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CVC置管中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01月~2018年10月行右颈内CVC置管的5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导管...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CVC置管中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01月~2018年10月行右颈内CVC置管的5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尖端位置、操作时间、置管深度、术后血流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操作时间、置管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可在置管中实时指导血液透析患者颈内CVC尖端定位,技术安全可行、定位准确、导管通畅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导管植入术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
下载PDF
78例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久萍 尚琳 +1 位作者 王恒进 周莲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对78例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并发症发生的护理经验。结果:78例病人中,经颈内静脉入路74例(右71例,左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对78例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并发症发生的护理经验。结果:78例病人中,经颈内静脉入路74例(右71例,左3例),颈外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各2例。除1例病人脑梗塞,1例肺部感染死亡,其余导管均正常使用。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或流量不足11例,经溶栓、导管调整均再通;感染10例,发生率3.61例次/1000导管日,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失。结论:血液透析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置入导管的常规护理,规范操作流程,注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2
8
作者 邵晓雁 欧阳建 +3 位作者 孙雪梅 许景艳 陈兵 杨永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红系恢复情况,以评价血型不合、HLA是否相合等对红系恢复、造血重建、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14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仅1...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红系恢复情况,以评价血型不合、HLA是否相合等对红系恢复、造血重建、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14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仅1例发生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13例ABO血型不合的患者(1例发生纯红再障未计算在内)与同期进行11例ABO血型相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比较,血红蛋白恢复在血型不合组明显延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两组无差异;在血红蛋白恢复和血型转换的时间上血型不合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组明显要迟于全相合,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相关合并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型不合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凝爽降温贴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肿初期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殷贵兰 傅荣 张建蓉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凝爽降温贴对消退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肿初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穿刺发生血肿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内瘘血肿初期采用... 目的探讨凝爽降温贴对消退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肿初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穿刺发生血肿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内瘘血肿初期采用冰敷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凝爽降温贴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血肿直径、疼痛值,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操作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在干预前及干预后4 h、24 h,两组患者的血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2 h、4 h、24 h,两组患者的疼痛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护理方法的操作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瘘血肿初期使用凝爽降温贴,可消退患者皮下血肿,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其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护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贴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皮下血肿
下载PDF
标准操作规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敏 王恒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操作规程(SOP)在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0版血液净化SOP为依据,健全制度完善组织,强化管理规范监测,再造流程保障安全。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透析用水合格率提高,丙肝的患病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标准操作规程(SOP)在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0版血液净化SOP为依据,健全制度完善组织,强化管理规范监测,再造流程保障安全。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透析用水合格率提高,丙肝的患病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中应用SOP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管理,保障透析治疗安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中心 管理
下载PDF
肥大细胞与恶性血液病的血管生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启国 欧阳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血管生成 血液病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与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震章 欧阳建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01-503,共3页
低氧诱导因子-1作为调控生物体内氧平衡重要的转录因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较多研究开始探讨其与恶性血液病之间的关系。最近研究发现H IF-1通过作用于粒细胞趋化因子C/EBPalpha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低氧诱导因子-1作为调控生物体内氧平衡重要的转录因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较多研究开始探讨其与恶性血液病之间的关系。最近研究发现H IF-1通过作用于粒细胞趋化因子C/EBPalpha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骨髓瘤 淋巴瘤 白血病
下载PDF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启国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年第12期530-533,共4页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近来备受关注。本文就血管生成的定义,恶性血液病骨髓血管生成程度,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疾病活动性、生存期及临床疗效间的关系,具抗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作一综...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近来备受关注。本文就血管生成的定义,恶性血液病骨髓血管生成程度,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疾病活动性、生存期及临床疗效间的关系,具抗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作一综述,提出抗血管生成疗法有望成为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新型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恶性血液病 沙利度胺 治疗 多发性骨髓病 白血病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14
作者 邵晓雁 欧阳建 +3 位作者 孙雪梅 许景艳 陈兵 杨永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红系恢复情况,以评价血型不合、HLA是否相合等对红系恢复、造血重建、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14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仅1...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红系恢复情况,以评价血型不合、HLA是否相合等对红系恢复、造血重建、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14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仅1例发生纯红再障。13例ABO血型不合的患者(1例发生纯红再障未计算在内)与同期进行11例ABO血型相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比较,血红蛋白恢复在血型不合组明显延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两组无差异。此外,在血红蛋白恢复和血型转换的时间上血型不合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组明显要迟于全相合,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相关合并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型不合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活力增高在恶性血液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雪梅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0年第4期233-235,共3页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通过调节底物蛋白的活化状态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最终调节细胞的分化、生长和激活。PTK活力异常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已经明确,单纯BCR-ABL融合基因导致ABL所表达的酪氨酸激酶活力持续增高,即可...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通过调节底物蛋白的活化状态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最终调节细胞的分化、生长和激活。PTK活力异常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已经明确,单纯BCR-ABL融合基因导致ABL所表达的酪氨酸激酶活力持续增高,即可引发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正在研制的PTK酶抑制剂系列中,STI571作为BCR-ABL酪氨酸激酶相对特异的抑制剂,已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将会作为第一个特异性药物用于CML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结构性激活 恶性血液病 白血病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抗凝血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李萍 欧阳建 +7 位作者 周荣富 许景艳 陈兵 杨永公 张启国 邵晓雁 关朝阳 徐勇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抗凝血酶(AT)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血液肿瘤患者初发、缓解、未缓解、复发时AT活性水平的差异,并具体分析了急、慢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型或分期...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抗凝血酶(AT)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血液肿瘤患者初发、缓解、未缓解、复发时AT活性水平的差异,并具体分析了急、慢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型或分期患者AT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初发组、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复发组较对照组AT活性显著降低(P(0.01);初发、部分缓解及复发组AT活性较缓解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各分期之间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同分型之间AT活性无明显差异;多发性骨髓瘤Ⅱ、Ⅲ期患者AT活性较Ⅰ期患者降低(P(0.05);多发性骨髓瘤复发组患者与缓解组比较,AT活性显著降低,β2-微球蛋白、球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AT活性变化与β2-微球蛋白变化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AT活性不仅反映血液病患者抗凝系统的功能,同时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其预后的指标之一。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T活性水平变化与β2-微球蛋白具有相关性,AT水平变化可能具有预后评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抗凝血酶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恶性血液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周敏 欧阳建 李翠萍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年第9期395-398,共4页
恶性血液病肿瘤患者常由于体内微小残留病 (MRD)的存在导致疾病复发。树突状细胞 (DC)能够呈递肿瘤抗原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恶性血液病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行为阶段性改变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董曼丽 傅荣 殷贵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变化情况,为优化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转录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经历拒绝择食、迷茫择食、间断择...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变化情况,为优化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转录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经历拒绝择食、迷茫择食、间断择食、认知警觉择食、维持择食5种呈连续性、阶段性、递进性的改变;根据各种饮食自我管理行为提出针对性饮食指导策略。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是一个连续推进与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在每个阶段性改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策略,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饮食行为 自我管理 阶段性改变 变化轨迹 指导方案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内生活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牛倩霞 傅荣 +2 位作者 褚红 王怡欣 孙晶娜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2-58,共7页
目的系统总结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内的生活体验。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与主题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目的系统总结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内的生活体验。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与主题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及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及解释。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36个主题,将相似的结果重新归纳最终形成3个整合结果,包括7个类别。整合结果1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包括3个类别:生理困扰、外在形象受损、情绪障碍;整合结果2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内心需求,包括2个类别:渴望获得社会支持、希望尽早恢复社会功能;整合结果3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调整,包括2个类别:心理调整、饮食与体力活动调整。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内是患者免疫功能重建和疾病恢复的关键时期,医护人员需深入了解这一时期患者真实生活体验及需求,并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患者适应并调整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生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幸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功能重建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在指导血液肿瘤患者伴发难治性肺部感染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雯萍 费小明 +5 位作者 丁明 余先球 王丽霞 雷芳 汤郁 欧阳健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索对于经验性抗感染过程中疗效不佳并伴有新的肺部影像学变化化疗后感染的血液肿瘤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后,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二代测序(NGS)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所确定的病原体指导抗... 目的:探索对于经验性抗感染过程中疗效不佳并伴有新的肺部影像学变化化疗后感染的血液肿瘤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后,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二代测序(NGS)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所确定的病原体指导抗感染治疗的策略。方法:收集化疗后出现发热并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再次或持续发热4例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ALF的NGS检查明确病原体后相应调整抗感染治疗。结果:4例患者出现新的肺部影像学变化后,BALF的NGS检测均有明确的病原体结果,分别为耶氏肺孢子菌、奇异劳特普罗氏菌、烟曲霉和烟曲霉。NGS结果均在纤支镜检查24 h后回报。其中3例患者整个发热期间血培养、痰培养、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等常规检查均为阴性,另1例患者在NGS结果回报后血清GM试验转阳性。这4例患者根据NGS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后,临床症状和肺部影像学均好转。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反复感染,如果有明确的肺部新出现影像学变化且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原体时,BALF的NGS检测对于明确病原体和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有重要作用,并且BAL的NGS回报比常规病原学检查快,这一诊疗策略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二代测序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