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与方法——论中国哲学图景中的道德境域与类推思维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进 杨明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4,共5页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境域涵摄有静态把握、动态把握与价值把握三个面向,类推思维则包含着形态类比、属性类比、以类度类、以己度物形态。道德境域是理论学习向行为实践转化的重要界面,类推思维则是建构及呈现道德境域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论...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境域涵摄有静态把握、动态把握与价值把握三个面向,类推思维则包含着形态类比、属性类比、以类度类、以己度物形态。道德境域是理论学习向行为实践转化的重要界面,类推思维则是建构及呈现道德境域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论:道德境域是导向实践的充要条件,而类推思维则是构成道德境域的必要条件;在形构道德境域时必须利用类推思维来把握静态事物、动态事物与价值原则;道德境域的形构理路可用类推思维拓展至其它范围;冲突或两难的道德境域则有赖类推思维的运作以对其做出选择并导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道德境域 类推思维
下载PDF
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曾维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8,共5页
道教生命哲学以“道”为本源,认为“道生万物”,而人的个体生命与“道”之间是一种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精”、“气”、“神”作为道教生命哲学中的三个重要范畴是联结“道”与人的生命的纽带。通过对“精”、“气”、“神... 道教生命哲学以“道”为本源,认为“道生万物”,而人的个体生命与“道”之间是一种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精”、“气”、“神”作为道教生命哲学中的三个重要范畴是联结“道”与人的生命的纽带。通过对“精”、“气”、“神”的阐释,道教得出了人的个体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复的结论,由此提出了珍惜现世生命、“人命最重”的哲学命题。道教由注重珍惜人的生命,逐渐上升到企图通过种种方法来保全生命,进而超越生命,与“道”共存的观念。这种对人类生命无限关爱和永恒呵护的哲学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作用社会、造福人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生命哲学 内在构造 现代意义
下载PDF
回到哲学基本问题本身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云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2,共3页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仅仅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究竟是何关系?这是关系到对哲学的根本性理解的重要...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仅仅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究竟是何关系?这是关系到对哲学的根本性理解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从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藩篱中摆脱出来,形成了高度自觉的方法论和民族创新意识,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动力,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然而,综观各种范式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创新无不是与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新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者依然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随着时代和哲学主题的变迁,这一问题在当代也呈现出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意义。因此,如何立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时代主题,系统总结和反思这一问题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意义,全面挖掘这一问题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就是一项重大而又基础性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刊集中编发了这组文章,详细探讨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这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以及哲学方面的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从而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活动 关系问题 哲学问题 维和 前提性 反思 思维
下载PDF
西方道德哲学中的基础主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江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基础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一种论证传统,这一论证方式也深深浸透到西方道德哲学中。在道德哲学中,基础主义主要表现为概念定义的、人性论的和理性主义原则论的三种模式。但它们作为伦理学方法,并没能使人类的道德走向统一,或增加共识。这种... 基础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一种论证传统,这一论证方式也深深浸透到西方道德哲学中。在道德哲学中,基础主义主要表现为概念定义的、人性论的和理性主义原则论的三种模式。但它们作为伦理学方法,并没能使人类的道德走向统一,或增加共识。这种失败来自于基础主义自身逻辑上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哲学 基础主义 德性伦理 人性论 理性主义
下载PDF
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1,共8页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布伦塔诺、罗素等人都曾对心理内容问题予以关注和思考。当代心理内容研究是传统意向性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并已成为探索心灵世界的一个专门领域。虽然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流派众多且争论不断,但学者们仍有着...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布伦塔诺、罗素等人都曾对心理内容问题予以关注和思考。当代心理内容研究是传统意向性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并已成为探索心灵世界的一个专门领域。虽然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流派众多且争论不断,但学者们仍有着诸多共同的研究旨趣,如对命题角色问题、内容自然化问题等的关注,由此而形成了三大研究传统:分析传统、现象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传统。究其实质,心理内容是主体心灵指向对象的方式,它体现了心灵把握世界的特有能力,主要在四个维度上被呈现出来,即语言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语言表达主体所理解或把握的语句或语词的意义)、逻辑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用来呈现语句意义的命题)、现象学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经验内容)和表征维度上的心理内容(指心灵中对象被表征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内容 意向性 命题角色 表征
下载PDF
智能机器的异化危机与批判向度——基于《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之思考
6
作者 黄闪闪 郭春喜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22,99,共10页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蕴含的机器思想对数字时代智能机器的异化问题有着重要启示作用。马克思区分机器与工具的区别,指出作为工具的机器进入自动的生产体系后,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关系变得隐蔽,科学与资本的结合是资...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蕴含的机器思想对数字时代智能机器的异化问题有着重要启示作用。马克思区分机器与工具的区别,指出作为工具的机器进入自动的生产体系后,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关系变得隐蔽,科学与资本的结合是资本主义异化关系的助推器。数字时代的智能机器在现代劳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生新的异化,即机器的智能拜物教问题。客体主体化是数字时代智能机器异化问题的基本表达。从他物到自我是数字时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智能机器剥削的深入表现。通过对智能拜物教产生的资本逻辑和社会关系批判,马克思机器思想对数字时代智能机器发展的启示表明:必须坚持以数字资源的社会主义应用实现对数字智能异化的积极扬弃;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能助力智能自由的实现;以科技创新消解异化困境助力人机融合走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机器思想 数字劳动 智能拜物教 批判 启示
下载PDF
普特南论自然种类词:当代逻辑哲学视域下的本质主义研究
7
作者 张力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5,共6页
所谓自然种类词,就是非人造的天然物质或事物类别的名称。普特南发展出一种马克思普克理论类似的自然种类词理论,其内部结构说、孪生地球论证以及范型、索引性和语言分工等基本概念支撑起该理论的严密体系结构,使得它足以自圆其说,并能... 所谓自然种类词,就是非人造的天然物质或事物类别的名称。普特南发展出一种马克思普克理论类似的自然种类词理论,其内部结构说、孪生地球论证以及范型、索引性和语言分工等基本概念支撑起该理论的严密体系结构,使得它足以自圆其说,并能够解释诸多的哲学难题,应付来自多方面的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种类词 孪生地球论证 范型 语言分工 本质主义
下载PDF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云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辩证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论思维的关系逻辑。从关系逻辑的视角审视德国近代辩证法史,就会发现,从康德到马克思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辩证法解释原则层次跃迁的过程。具体而言,从辩证法的解释原则上看,康德的是先验关系原则,黑格... 辩证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论思维的关系逻辑。从关系逻辑的视角审视德国近代辩证法史,就会发现,从康德到马克思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辩证法解释原则层次跃迁的过程。具体而言,从辩证法的解释原则上看,康德的是先验关系原则,黑格尔的是范畴关系原则,费尔巴哈的是自然关系原则,马克思的是社会关系原则。其中,黑格尔辩证法是通过对康德辩证法的批判得到的,而费尔巴哈辩证法和马克思辩证法则是分别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颠倒"得到的不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关系逻辑 批判 颠倒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实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闪闪 郭春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13,共6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及对立关系的产生与消解的伟大创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内涵以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哲学思潮对现代生态问题的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及对立关系的产生与消解的伟大创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内涵以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哲学思潮对现代生态问题的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协同、人的全面发展等辩证关系出发,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从理论维度上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从实践维度上看,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体系化发展,探索构建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从时代价值维度看,是我国对全球生态问题和发展责任的积极关切和自觉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全球生态安全共治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新方案,也为全球生态建设提供新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内在逻辑 时代启示
下载PDF
智慧治理中数据隐私的安全困局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闪闪 王欣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智慧治理通过技术变革来实现社会治理变革,助力建构具有包容性、整合性以及可持续性的政府治理体系。在数据能够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数据隐私安全也面临着一些威胁。数据隐私的安全困局主要表现为数据的行为分析问题、数据的安全威... 智慧治理通过技术变革来实现社会治理变革,助力建构具有包容性、整合性以及可持续性的政府治理体系。在数据能够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数据隐私安全也面临着一些威胁。数据隐私的安全困局主要表现为数据的行为分析问题、数据的安全威胁问题以及数据的过分挖掘问题等方面。数据隐私问题主要源于公共和私人边界的模糊影响数据的匿名化目标,识别和定位功能带来的数据治理挑战,数字伦理意识弱化和数据法律监管制度不足带来的数据使用无序。智慧城市的实现需要智慧技术、智慧法治和智慧人口的共同努力。为了保障数据隐私,实现智慧治理效能最大化,技术上应通过差分隐私严格衡量隐私的公私界限,确保技术向善;法律上应明确个人数据所有权,以数字法治赋能数字化转型;个人层面应加强数字素养培训,消弭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治理 数据隐私 数据安全
下载PDF
三种不同的教育公正观——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教育公正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建军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6-40,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正观。自由平等主义主张教育资源在所有人中的平等分配;自由至上主义主张教育资源的分配要依据个人的天赋进行选择,不能为了平等而牺牲个人自由。德沃金的"钝于禀赋,敏于志向"主张在公共教育的基础... 本文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正观。自由平等主义主张教育资源在所有人中的平等分配;自由至上主义主张教育资源的分配要依据个人的天赋进行选择,不能为了平等而牺牲个人自由。德沃金的"钝于禀赋,敏于志向"主张在公共教育的基础上,尊重人们的教育选择。三种公正观为我们构建理性的教育公正观提供了积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诺齐克 德沃金 教育公正
下载PDF
论公正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冯建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共5页
正义、公正、公平等范畴既存在着相同,也存在着不同,不能混淆。正义是一种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公平是一种利益分配的操作工具。公正是公平和正义的统一,公平和正义是两个必要条件,在这两个条件中,正义优先。公正的理想具有普遍性、... 正义、公正、公平等范畴既存在着相同,也存在着不同,不能混淆。正义是一种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公平是一种利益分配的操作工具。公正是公平和正义的统一,公平和正义是两个必要条件,在这两个条件中,正义优先。公正的理想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和至善性,公正的制度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公正的实践具有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 公平 正义 平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绿色发展意蕴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希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它与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一脉相承,精神相通。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为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的辩证统一提供重要思想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化... 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它与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一脉相承,精神相通。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为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的辩证统一提供重要思想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中,"自然"是"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化"的核心是社会生产方式,"人"是自然性存在、能动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统一体。这些思想观点启示我们,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态理念,把社会生产的合理调节作为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自觉成为绿色发展的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 人与自然 主客体关系
下载PDF
争议下的墨家尚同之说:“民约”还是“专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晓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50,共10页
由梁启超民约之说而引起的墨家尚同说之争,其实质是"民约"论与"专制"论的认识分歧。民约论者认为墨家学说含有民约(义同民主)的因素,专制论者则认为墨家尚同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专制极权思想。这场学术争论既有着各... 由梁启超民约之说而引起的墨家尚同说之争,其实质是"民约"论与"专制"论的认识分歧。民约论者认为墨家学说含有民约(义同民主)的因素,专制论者则认为墨家尚同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专制极权思想。这场学术争论既有着各个时代学术思潮的深刻影响,亦有墨家学说及《墨子》一书本身的一些因素。透过这场学术之争,应该认识到,以尚同说为核心之一的墨家思想,其实是墨子构建的一个理想国。这个理想国,墨子用一生践行之,这体现了墨子不仅在思想上具有着卢梭一般浪漫的情怀,而且在行动上又有着罗兰夫人那样的无畏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尚同说 民约论 民主 专制
下载PDF
从共和主义到社会主义——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新解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学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共13页
在马克思早期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论犹太人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文本。由于学界对布鲁诺·鲍威尔和马克思早期政治思想的了解不多,从而对两人围绕犹太人问题而发生的这场政治哲学争论茫然无知。本文在揭示鲍威尔《犹太人问题》... 在马克思早期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论犹太人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文本。由于学界对布鲁诺·鲍威尔和马克思早期政治思想的了解不多,从而对两人围绕犹太人问题而发生的这场政治哲学争论茫然无知。本文在揭示鲍威尔《犹太人问题》的共和主义和马克思在写作《论犹太人问题》之前的政治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对《论犹太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该文实际上是马克思对当时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领袖的青年黑格尔派所主张的共和主义的一个深刻批判,其目的是彰显共和主义政治之不足,以将青年黑格尔派的发展引向新兴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解放 人的解放 共和主义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悖理”“悖境”与“悖情”:道德悖论的情境理论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9-233,共5页
道德悖论本质上是实践理性领域出现的矛盾,表征在道德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悖性事态。借助当代情境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依据"语境"、"心境"及"事境"的不同而将道德悖论区分为"道德悖理"、"... 道德悖论本质上是实践理性领域出现的矛盾,表征在道德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悖性事态。借助当代情境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依据"语境"、"心境"及"事境"的不同而将道德悖论区分为"道德悖理"、"道德悖境"、"道德悖情"三种形式,并可通过对特定"语境"、"心境"及"事境"中的矛盾焦点的具体分析来探讨道德悖论的消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悖论 情境理论 道德悖理 道德悖境 道德悖情
下载PDF
论模态逻辑的合法性——对蒯因式模态词解读的批判考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力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3-86,共4页
全面考察蒯因式的模态词解读,可以发现这种解读是狭隘的,它过分地依赖于逻辑、语言之外的内容上的联系,不利于从外延角度来对模态词做一般的、形式化的研究;同时蒯因反驳第三等级的模态词的使用,这也是错误的,模态谓词逻辑是合法的。
关键词 模态逻辑 模态词 分析性 模态包含
下载PDF
道教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及其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丽娅 《鄱阳湖学刊》 2010年第1期98-104,共7页
道教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不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动物、森林植被、土地及水资源的戒律,而且道门中人身体力行,非常重视宫观内外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并有具体的戒杀放生、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道教的堪舆活动客观上也保护了... 道教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不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动物、森林植被、土地及水资源的戒律,而且道门中人身体力行,非常重视宫观内外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并有具体的戒杀放生、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道教的堪舆活动客观上也保护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环境保护 生态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儒家社会主义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博识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31-35,共5页
儒家社会主义是以孔子的"大同"为社会理想模式,主张实现天下为公、实现社会和谐公正,实现人类平等发展问题的意识形态。自从儒家社会主义被提出以后,一直为历代思想家和人民群众所重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久远的... 儒家社会主义是以孔子的"大同"为社会理想模式,主张实现天下为公、实现社会和谐公正,实现人类平等发展问题的意识形态。自从儒家社会主义被提出以后,一直为历代思想家和人民群众所重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在当代,有学者将儒家社会主义误读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此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对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关系有很大裨益;儒家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在所有制问题、生产力问题、实现社会理想问题上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儒家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方面的积极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儒家社会主义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 思考
下载PDF
罗尔斯公共理性的“完善性”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庆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0,共6页
"完善性"是罗尔斯公共理性观念乃至于其政治自由主义论证能否成立的重要前提。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力图以公共理性理念来实现现代多元社会的公共证成。在他看来,这种公共理性是"完善的",能够解决所有或近... "完善性"是罗尔斯公共理性观念乃至于其政治自由主义论证能否成立的重要前提。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力图以公共理性理念来实现现代多元社会的公共证成。在他看来,这种公共理性是"完善的",能够解决所有或近乎所有"宪政根本和基本正义问题";批评者则声称,罗尔斯公共理性是"不完善的",整全性学说在公共证成中所起的作用比罗尔斯承认的要大得多。关于公共理性及其"完善性"争论的实质是现代伦理学中"义务论"与"目的论"或"中立论"与"至善论"之间的对立在公共证成问题上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公共理性 完善性 不完善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