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硅基纳米β-SiC量子点列阵的制备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兴龙
顾沂
鲍希茂
-
机构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物理系
-
出处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59832100
60076007
60178036)
-
文摘
报道了用两步自组装法制备硅基纳米碳化硅量子点列阵. 先将两种硅烷偶联剂均匀有序地偶联到洁净的单晶硅片上,其中一种偶联剂能打破C60上的碳碳双键而使C60通过偶联剂均匀有序地分布在硅片的表面上. 然后用夹心法或覆盖法将样品在900oC的氮气氛中退火20 min,使C60分解成活性碳,与周围的硅原子结合生成碳化硅,碳化硅分子的自组装形成了碳化硅纳米晶粒(量子点),C60在硅表面的有序排列导致了纳米碳化硅量子点列阵形成.
-
关键词
硅基碳化硅量子点
自组织生长
纳米半导体
-
Keywords
Si-based SiC quantum dots
self-organized growth
-
分类号
TN304.2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也谈光散射增强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程光煦
-
机构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及物理系
-
出处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390,共17页
-
基金
001CB61404课题组的资助
-
文摘
"增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非弹性)光散射中发现的重要现象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锲而不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时至今日,已有各种机制来说明或解释它,但仍不尽人意。十余年来,超高"增强"(g是增强因子~10^(14-15))的报导更是将它推向一新的境地,原有的想法遇到了莫大的障碍和挑战,必须用新的思想(格林函数的"极"或散射截面)考虑、处理这类问题。本文除了讲述非弹性光散射光强的基础知识之外,还给出了过往未能理解和阐述的内容,如分形、极化、纳米、准相位匹配和单分子层界面等结构的增强,为该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
关键词
(非弹性)光散射
增强
-
Keywords
(inelastic) light scattering
enhancement
-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L.布里渊与布里渊散射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程光煦
-
机构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及物理系
-
出处
《光散射学报》
2018年第3期284-296,共13页
-
文摘
非弹性光散射中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就是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它们分别以印度科学家拉曼(C.V.Raman)和法裔美籍科学家布里渊(L.Brillouin)的名字命名的。人们对前者的认知远比后者多(包括相应的散射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本文将对L.布里渊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布里渊散射做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
关键词
布里渊
散射
-
Keywords
Brillouin
scattering
-
分类号
O43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非弹性)光散射概念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程光煦
-
机构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及物理系
-
出处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16,共20页
-
文摘
(非弹性)光散射现象的发现、研究和应用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所涉及的过程,特征量,及由此关系到的物理概念、各种图像特别的繁多;想要统一、规范它们似乎难以达到。但对已成熟的,如:光散射(包括非弹性、弹性);选择定则;虚态;散射截面;相干性;‘和’、‘差’频;波数、波矢、偏振和模式等概念还是可以给出完好的解说和认识的。该文给出了上述概念的物理内容,尽可能的给出相应的图像,以便获得明白的结论。
-
关键词
光散射
概念
-
Keywords
light scattering
concepts
-
分类号
O313.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
题名X-射线拉曼散射(XRS)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程光煦
-
机构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及物理系
-
出处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24,共16页
-
文摘
在讲述X-射线拉曼散射(谱)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及应用之前,介绍了我国第四代光源(即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及其基本结构、特性,这些是光物理研究中必备条件。此外,与已有的元激发光谱作了比较;最后还指出可能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X
射线
拉曼
散射
光谱学
-
Keywords
X-Ray
Raman
scattering
spectroscopy
-
分类号
O43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