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金山对日媾和始末与南海岛礁问题--中美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灿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5,80,共5页
基于中美关系视角完整地理解旧金山对日媾和中的涉南海岛礁问题应包括三个部分。美国在预备文件中对于南海岛礁主权归属的建议折射出其二战后对华的早期态度。之后,中美关系逐渐从盟友走向敌对。而在《旧金山对日和约》从草案到最终文... 基于中美关系视角完整地理解旧金山对日媾和中的涉南海岛礁问题应包括三个部分。美国在预备文件中对于南海岛礁主权归属的建议折射出其二战后对华的早期态度。之后,中美关系逐渐从盟友走向敌对。而在《旧金山对日和约》从草案到最终文本的签署过程中可以发现,美国对南海岛礁的立场已明显偏离早期的预备文件。对于旧金山会议后所形成的旧金山体制应采取一种宽泛的理解,其联盟缔结构成了理解当前美国对南海岛礁主权归属态度的第三方影响因素。旧金山对日媾和全过程并非是南海岛礁主权争议的诱因,却无疑是南海问题影响加剧的重要干预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金山对日媾和 南海岛礁 中美关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护持战略行为模式——以南海外交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灿 钮维敢 《国际安全研究》 2016年第3期29-50,共22页
冷战后美国的战略行为模式并非完全承袭基于国际系统结构基本分析框架的霸权护持模式。美国亚太安全护持战略行为模式是基于国际系统进程基本分析框架的导出概念。厘清对安全护持的认识需要解构这一概念,找出蕴涵于其中的基本战略行为,... 冷战后美国的战略行为模式并非完全承袭基于国际系统结构基本分析框架的霸权护持模式。美国亚太安全护持战略行为模式是基于国际系统进程基本分析框架的导出概念。厘清对安全护持的认识需要解构这一概念,找出蕴涵于其中的基本战略行为,而基本战略行为的判定须通过"基于维度"的考察。施韦勒和米尔斯海默意义上的制衡可以作为这种基本战略行为的分析基底,但制衡的概念必须重塑才能符合基本战略行为的要求,重塑制衡的方式主要是打破其指涉对象的单一维度而进行多维重构。随着冷战后亚太安全环境的变迁,美国的安全护持战略行为模式也存在转型的必要,而制衡行为的转型又是安全护持模式转型的核心。冷战后美国对南海相关声索国的外交行动验证了安全护持模式及其转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护持 霸权护持 制衡 美国亚太安全 美国南海外交
下载PDF
印美在南海地区的战略互动:动因、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1
3
作者 邢瑞利 刘艳峰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3,80,共6页
近年来,亚太及南海地区局势紧张使得南海成为印美进行战略互动的一个关键地区。印美南海战略互动基于双方共同制衡中国崛起的需要,源于彼此互相借重实现各自战略目标的意图,同时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式化和机制化也为双方互动奠定了良... 近年来,亚太及南海地区局势紧张使得南海成为印美进行战略互动的一个关键地区。印美南海战略互动基于双方共同制衡中国崛起的需要,源于彼此互相借重实现各自战略目标的意图,同时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式化和机制化也为双方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在辛格政府时期,印美南海战略互动相对有限,而到了莫迪政府时期,互动频繁并不断深化。未来,印美南海战略互动将会进一步强化。然而,战略目标差异、双方缺乏足够互信、中美印三角关系互动等因素都将制约印美南海战略互动的限度。尽管如此,印美日益密切的战略互动令南海地区安全结构更为复杂,中国应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美关系 战略互动 南海 中国崛起
下载PDF
印度与以色列战略伙伴关系的进展、动力及前景 被引量:5
4
作者 武琼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16,159,共22页
近年来,受决策者、国家、地区和国际因素等要素变化的影响,印度和以色列关系呈现出全面性、战略性、伙伴性的发展态势。2017年印度和以色列明确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两国深入拓展在政治、军事、经济、人文四大... 近年来,受决策者、国家、地区和国际因素等要素变化的影响,印度和以色列关系呈现出全面性、战略性、伙伴性的发展态势。2017年印度和以色列明确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两国深入拓展在政治、军事、经济、人文四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军事合作不断深化,经贸关系提质加速,人文交流日益活跃。未来一段时期内,印度和以色列可能在军事、反恐以及经贸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然而,受国内因素、地区和国际因素的影响,未来印度和以色列关系发展仍存在诸多变数,双方在短期内无法结成同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以色列 印以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 莫迪
下载PDF
印度在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战略选择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嘉希 《学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9期37-47,共11页
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印度作为第三方的地位更加突出。美国近年来希望借“印太战略”拉拢印度,成为对抗中国的伙伴。虽然印度与美国在防务安全等方面达成了一些重要合作成果,但美国对印度实施的贸易打压、对印度内政的批评,使得印度... 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印度作为第三方的地位更加突出。美国近年来希望借“印太战略”拉拢印度,成为对抗中国的伙伴。虽然印度与美国在防务安全等方面达成了一些重要合作成果,但美国对印度实施的贸易打压、对印度内政的批评,使得印度与美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印度对美国“印太战略”没有显露出全盘接受的态度,反而显得比较犹豫。印度将更多地表现出偏向于美国对冲型伙伴的特征,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的战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印关系 中印关系 印太战略 第三方
下载PDF
冷战期间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
6
作者 李书剑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1-84,共4页
美国的南海政策服从于美国的整个亚太战略,随着冷战的亚太战略演变而演变,总的来说就是,在太平洋西岸,形成一个稳固的反“C”型军事同盟,以在地缘政治上遏制亚洲的共产主义蔓延。由于冷战期间美国在东亚,尤其是海上具有绝对的战略权势,... 美国的南海政策服从于美国的整个亚太战略,随着冷战的亚太战略演变而演变,总的来说就是,在太平洋西岸,形成一个稳固的反“C”型军事同盟,以在地缘政治上遏制亚洲的共产主义蔓延。由于冷战期间美国在东亚,尤其是海上具有绝对的战略权势,从而具体在南海政策上,美国倾向于一种模糊的策略取向。尤其是在主权与领土上的模糊战略,可以被视为一种“楔子战略”,即目的在于在未来挑动当事国家的矛盾,以增进美国的自身战略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南海政策 楔子战略
下载PDF
东南亚微区域合作与跨境安全 被引量:16
7
作者 郑先武 李峰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11,共11页
微区域是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与跨境联系综合作用的产物,建构了以次国家层次为基本单元、以跨境联系为基础的区域互动新层次。本文通过剖解区域层次构成,厘清了微区域与区域、次区域等的关系,并将微区域主义区分为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 微区域是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与跨境联系综合作用的产物,建构了以次国家层次为基本单元、以跨境联系为基础的区域互动新层次。本文通过剖解区域层次构成,厘清了微区域与区域、次区域等的关系,并将微区域主义区分为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合作两大维度。指出,当前重跨境经济合作、轻跨境安全合作的现状会致使经济合作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会导致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负相关。东盟"增长三角"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区域自主与国家安全是"增长三角"产生的安全诱因;综合安全与伙伴关系是"增长三角"发展的主要安全推力;而开放治理与"搭便车"可能成为"增长三角"深化的潜在安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域主义 次区域主义 增长三角 跨境安全 印度尼西亚
下载PDF
权力转移视阈下货币崛起的结构性困境分析
8
作者 李书剑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7-29,共13页
关于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研究被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两门学科分割成两个互相独立的研究领域,且都缺乏对权力转移进程下货币守成国和货币崛起国之间博弈关系的关注。在权力转移进程中,如果崛起国的货币目标是成为国际主导货币,就会面临来自... 关于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研究被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两门学科分割成两个互相独立的研究领域,且都缺乏对权力转移进程下货币守成国和货币崛起国之间博弈关系的关注。在权力转移进程中,如果崛起国的货币目标是成为国际主导货币,就会面临来自既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和货币主导国的双重压力。由于国家内部的利益集团和权力结构形成的双层博弈,以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所做出的货币外交战略则构成了该国货币崛起的内部制约因素,并且这种内部制约因素集中表现为政治领导能力。在货币金融史上,德国马克的崛起与日元的衰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在权力转移进程中,外部因素并不是制约一国货币崛起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际货币崛起国只有从内部制约因素着手解决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方面的堵点和难点,方可使本国货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以及俄乌战争进入深度复杂阶段,尤其是在中美权力转移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人民币国际化内外部挑战加剧,从而在内部继续推进经济与金融改革,在外部继续扩大开放水平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主导国 国际货币崛起国 权力转移 人民币国际化
下载PDF
国际体系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经济外交运行的“平衡术”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灿 洪邮生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共21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重大的经济外交实践,它并非意在挑战和取代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有助于推动其变革和完善。经济外交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它运行于特定的国际体系之中,并对国际体系的维护和变化产生重...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重大的经济外交实践,它并非意在挑战和取代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有助于推动其变革和完善。经济外交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它运行于特定的国际体系之中,并对国际体系的维护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将经济外交置于国际体系中考察,可以发现其遵循着经济和政治两种运行逻辑以及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运行取向。国家经济外交的成功离不开两种运行逻辑的相互匹配以及两种运行取向的适度对接,也即经济外交运行中的"平衡术"。"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遵循经济外交运行的两种逻辑和两种取向,审慎地拿捏、把握其间的"平衡术",必将有助于创造体系效应,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作出贡献。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将面临若干体系风险的挑战。努力为"平衡术"的发挥创造条件,将有效化解"一带一路"所面临的体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体系 经济外交 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简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中亚战略“新常态”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安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1,共6页
中亚地区不仅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着力点。2009年之后,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出台,有些学者提出中国应该强化对中亚外交,以在应对美国战略中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然而将中... 中亚地区不仅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着力点。2009年之后,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出台,有些学者提出中国应该强化对中亚外交,以在应对美国战略中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然而将中国中亚战略从属于对美战略的看法有失偏颇。"一带一路"宏大战略擘画的提出,为中国重新校准中亚战略奠定了基础。中国新中亚战略必须采取"反客为主"的姿态,借助有利条件,克服地缘政治和区域制度方面的一些障碍,打造中国深层次改革开放的对外战略"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中亚战略 “亚太再平衡” “新常态”
原文传递
社会群体媒介化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嘉希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7,22,共8页
随着社会的媒介化,媒介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个人的集合,社会群体也在.经历媒介化的过程即遵从媒介逻辑,通过使用互联网等媒介,构建新的传播方式,形成新的组织形态结构。在建构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媒介化特征的社会群体通过媒... 随着社会的媒介化,媒介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个人的集合,社会群体也在.经历媒介化的过程即遵从媒介逻辑,通过使用互联网等媒介,构建新的传播方式,形成新的组织形态结构。在建构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媒介化特征的社会群体通过媒介所构建的领域参与公共事务,对国际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国家地位的变化、民意极化、民粹化、非理性化以及政治娱乐化趋势,成为各国政府需要面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社会群体 网络舆论 跨国社会运动 社交媒体
原文传递
区域大国与区域秩序建构--东南亚区域主义进程中的印尼大国角色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峰 郑先武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91,157-158,共32页
区域大国与区域秩序建构之间的关联是新近区域大国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批判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中等强国身份融入区域大国身份及区域秩序建构的新综合分析框架,借以分析印尼如何在东南亚区域主义进程中塑造大国身份并建构区... 区域大国与区域秩序建构之间的关联是新近区域大国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批判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中等强国身份融入区域大国身份及区域秩序建构的新综合分析框架,借以分析印尼如何在东南亚区域主义进程中塑造大国身份并建构区域秩序。新综合分析框架指出,区域大国是实力、认知与能力实践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力实践是区域大国塑造大国形象并建构区域秩序的主要过程。区域大国能力实践就是协调国内政治、自我对区域秩序的目标、区域伙伴的态度和因应以及域外大国的认可和影响四者间关系,并从内外双向建构区域秩序的过程。文章基于此分析框架,通过对印尼在东盟、"不结盟运动"及G20等机制内区域大国实践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印尼在区域自主秩序建构中,从次区域政治大国逐渐发展为区域大国的过程,并分析了其中印尼对东南亚区域秩序内部建构、外部建构与内外建构通联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国 中等强国 区域秩序 内外建构 印度尼西亚
原文传递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认知与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艳峰 《国际研究参考》 2017年第9期23-28,共6页
中巴经济走廊的提出和建设引起了南亚地区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南亚的核心大国以及中国在亚洲的战略竞争对手,印度对中国致力于推动的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心态复杂。准确把握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媒体等各界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的战略认知... 中巴经济走廊的提出和建设引起了南亚地区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南亚的核心大国以及中国在亚洲的战略竞争对手,印度对中国致力于推动的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心态复杂。准确把握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媒体等各界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的战略认知及原因,深入分析印度运用何种对抗手段与中国在南亚地区进行地缘战略竞争,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思考中印在南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走廊 印度 认知 战略竞争对手 南亚地区 反应 对抗手段 中国
原文传递
美国对华“灵活推回”战略评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安光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48,共9页
奥巴马政府自第一任期末开始,由于受美国国内资源限制、政策失衡及亚洲民族主义高涨等因素影响,开始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华政策亦由某种程度的"遏制"转变为类似"里根主义"有重点、有选择的"灵... 奥巴马政府自第一任期末开始,由于受美国国内资源限制、政策失衡及亚洲民族主义高涨等因素影响,开始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华政策亦由某种程度的"遏制"转变为类似"里根主义"有重点、有选择的"灵活推回",以求在避免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前提下给中国影响力的增长设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亚太再平衡 对华政策 新里根主义 灵活推回
原文传递
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与跨政府网络治理
15
作者 郑先武 沈桐 《中国-东盟研究》 2017年第4期21-33,共13页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对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治理创新产生了强烈需求。泛北部湾是中国向南合作的代表区域,然而,现有模式的缺陷阻碍了泛北部湾次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泛北部湾经济论坛这一平台,泛北部湾成员也在不断...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对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治理创新产生了强烈需求。泛北部湾是中国向南合作的代表区域,然而,现有模式的缺陷阻碍了泛北部湾次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泛北部湾经济论坛这一平台,泛北部湾成员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在复杂的格局下,跨政府网络治理模式的实践不仅会促进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繁荣,更会为今后中国倡导'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经济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北部湾 次区域经济合作 跨政府网络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