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生“英语语言学导论”教学法探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陈新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12期39-42,共4页
针对本科生对“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普遍缺乏足够的兴趣的状况,建议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必要的改革,引进研究型教学理念,变单向知识灌输为多维互动交流,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合作发现式学习。实践表明,基于这一理念的教学实践能够激... 针对本科生对“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普遍缺乏足够的兴趣的状况,建议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必要的改革,引进研究型教学理念,变单向知识灌输为多维互动交流,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合作发现式学习。实践表明,基于这一理念的教学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 英语语言学导论
下载PDF
从文化观看文学翻译的指导原则——“取长补短”浅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学智 许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5-180,共6页
打开文化交流大门后首先出现的“有与无”、“长与短”、“同与异”三对宏观矛盾与文学翻译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自己文化中的缺项、如何对待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如何对待与己不同的异质文化成分”三个相应问题,都可以在“取长补... 打开文化交流大门后首先出现的“有与无”、“长与短”、“同与异”三对宏观矛盾与文学翻译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自己文化中的缺项、如何对待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如何对待与己不同的异质文化成分”三个相应问题,都可以在“取长补短”原则的指导下,得到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解决。本文试从文化交流的广角出发,在语言、文学尤其是文化层面上,论述“取长补短”作为文学翻译指导原则的必要性、可行性、实证性和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翻译原则
下载PDF
傅雷翻译实践的成功路径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学智 许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157,共4页
选择原作过程中坚持有所不为,做到选择的目光与翻译的目的统一;翻译原作过程中保持严肃求真的姿态、注重感情的投入和匠心的运用;以"先为艺术家、再为文学家、终为翻译家"为攀登翻译文学高峰的路径;把儒家精神中的执著进取与... 选择原作过程中坚持有所不为,做到选择的目光与翻译的目的统一;翻译原作过程中保持严肃求真的姿态、注重感情的投入和匠心的运用;以"先为艺术家、再为文学家、终为翻译家"为攀登翻译文学高峰的路径;把儒家精神中的执著进取与道家思想中的推崇天然之美完好地结合在翻译实践中。以上是傅雷的翻译实践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傅雷对今天的翻译活动具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 翻译 意义
下载PDF
梭罗的遁世与入世情怀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金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2期71-76,共6页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确是个个性突出、强调自我的人 ,但他并不像一般评论中认为的那样 ,只是一个消极遁世的自然作家 ,而是 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现实的积极应对人。在他的作品里 ,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他对自然的迷...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确是个个性突出、强调自我的人 ,但他并不像一般评论中认为的那样 ,只是一个消极遁世的自然作家 ,而是 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现实的积极应对人。在他的作品里 ,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他对自然的迷恋、对自由的向往 ,而且还有他对陈规世俗的挑战。他以超凡的智人向世人传达了他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旷达的入世情怀。本文以作者具体的文本为例分析并论述其遁世思想和入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遁世 入世情怀
下载PDF
爱默生与东方主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金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72,共8页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文学的思想领袖、著名作家和超验主义哲学家。他在建构超验主义思想体系时除了吸收西方文明本身的养料外,还特意把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明纳入自己的视野,并从实际需要出发“品味”东方文明,不过,他在评...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文学的思想领袖、著名作家和超验主义哲学家。他在建构超验主义思想体系时除了吸收西方文明本身的养料外,还特意把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明纳入自己的视野,并从实际需要出发“品味”东方文明,不过,他在评判异族文化时依然采用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特定位置来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他对中国———东方的臆想及其种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东方主义。本文以爱默生具体的文本为例分析并论述其东方主义思想及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异域想像 东方主义
下载PDF
论全球化时代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 被引量:6
6
作者 江宁康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6,共6页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形象塑造是各民族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民族复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代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既要尊重民族文化之根,也要重视在国民教育和大众文化中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既是一个国家历...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形象塑造是各民族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民族复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代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既要尊重民族文化之根,也要重视在国民教育和大众文化中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既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国家应付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挑战的一项有关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形象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国家安全战略的启示 被引量:11
7
作者 从丛 李联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从美国政府注重语言战略和加强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看,1957年苏联卫星成功发射引发美国《国防教育法》出台,开创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之先河。21世纪之初的"9.11事件"引发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出台,使美国... 从美国政府注重语言战略和加强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看,1957年苏联卫星成功发射引发美国《国防教育法》出台,开创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之先河。21世纪之初的"9.11事件"引发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出台,使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进入新阶段。这些都为我国进一步改进与健全外语教学体系以及汉语在"开放"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启发与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国家安全 语言战略研究
下载PDF
无力面对的镜子--耶利内克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民 许钧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已有六年,她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中国读者和研究者由于意识形态、诗学观和文化观的差异对她创作中的主题、语言实验、心理分析等无力面对、难以接受。
关键词 耶利内克 译介 接受
下载PDF
综论大江健三郎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叶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5,共9页
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16年了。他的文学作品无论在中国的翻译界还是学术研究界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从"热译"到"探究"不仅弥补了中国对大江文学译介与研究的不足,而且也给中国的读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反思。
关键词 大江文学 译介 研究
下载PDF
论《无名的裘德》之评论流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122,133,共7页
本文着重研究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在西方评论界从争议到认同的接受过程,同时探讨了它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从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接受视角中,指出通过研究这部小说在中西的批评接受,可以深入地认识英国维多利亚社会后期新旧理... 本文着重研究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在西方评论界从争议到认同的接受过程,同时探讨了它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从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接受视角中,指出通过研究这部小说在中西的批评接受,可以深入地认识英国维多利亚社会后期新旧理念的对抗、西方社会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文学理论的蓬勃发展,更可以管窥中国本土批评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比较文学 批评研究 《无名的裘德》
下载PDF
语言流变偶然性的时空观解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71,共7页
语言时空观将时间和空间视为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时空观的视界里,时间和空间必然被理解为概念的存在,而且,它们的概念应当是从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中获得的。本文以这种观点来认识语言,从时间和空间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追... 语言时空观将时间和空间视为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时空观的视界里,时间和空间必然被理解为概念的存在,而且,它们的概念应当是从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中获得的。本文以这种观点来认识语言,从时间和空间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追索语言及语言流变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时空结构统摄之下的语言所具有的流变性;以语言流变自身所彰显的偶然性来反观语言流变,追索语言流变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语言流变 时空观 偶然性 时间与空间 语言系统性
下载PDF
文化研究与感情记忆--“方法日本”的“方法”批判
12
作者 王奕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文章以松冈正刚的《方法日本——幻影、推移的文化》一书为例,对近年日本文化研究中"方法日本"这一学术取向进行了介绍分析,并围绕"方法"一词,从历史意识与感情记忆的角度展开了反思与批判。以牺牲历时性鲜活事件... 文章以松冈正刚的《方法日本——幻影、推移的文化》一书为例,对近年日本文化研究中"方法日本"这一学术取向进行了介绍分析,并围绕"方法"一词,从历史意识与感情记忆的角度展开了反思与批判。以牺牲历时性鲜活事件为主要特色的符号论式的研究,隐含着将历史的牺牲、历史的遗忘转化成一种无主体的自动生成式文化惯习的危险,因此,所谓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有主体的政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方法 文化研究 感情记忆
下载PDF
英文法律文本中的代词翻译
13
作者 杨溪 朱刚 《外语与翻译》 2008年第2期32-38,共7页
本文根据当代法律文本用词的发展趋势,探讨其中代词翻译的一般性原则和基本方法,使译文更加符合法律文本特殊的文体风格。本研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比较当代国际法律条文及其官方译本,结合翻译理论、法律语言学以及实务经验,阐释了... 本文根据当代法律文本用词的发展趋势,探讨其中代词翻译的一般性原则和基本方法,使译文更加符合法律文本特殊的文体风格。本研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比较当代国际法律条文及其官方译本,结合翻译理论、法律语言学以及实务经验,阐释了代词在法律文本中使用和翻译的三个原则:客观性、简洁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翻译 代词 客观性 简洁性 准确性
下载PDF
伊瑟尔的批评之路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刚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4,共8页
本文把沃尔夫冈·伊瑟尔以及由他所代表的德国接受美学放到欧美文论的大背景之下,从后理论的视角展现伊瑟尔理论的“得”与“失”,对他的理论建树做一个总体评价。
关键词 伊瑟尔 接受美学 社会批判
原文传递
法国文坛华人文学的崛起——以戴思杰、山飒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成富 焦宏丽 《译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9-203,共5页
  近几年,从陈季同到盛成,从程抱一到高行健,从亚丁到山飒,再到2003年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的戴思杰,这些来自中国内地的作家,为法国文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本文即以戴思杰和山飒为例,略述在法国文坛上华人文学的崛起.……
关键词 《围棋少女》 小裁缝 巴尔扎克 弗洛伊德学说
原文传递
“不忠的美人”辨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钧 《译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1-213,共3页
1996年11月20日,北京大学孟华教授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一篇谈翻译的文章,题目叫《“美丽的不忠”与“带血的牛排”》,说所谓“美丽的不忠”,是指“那些最不脱离本民族传统审美原则,亦即最不忠实于原作的译作”。“美丽的不忠”,又一... 1996年11月20日,北京大学孟华教授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一篇谈翻译的文章,题目叫《“美丽的不忠”与“带血的牛排”》,说所谓“美丽的不忠”,是指“那些最不脱离本民族传统审美原则,亦即最不忠实于原作的译作”。“美丽的不忠”,又一说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家 文学翻译 《中华读书报》 17世纪 忠实原作 布朗 审美原则 许渊冲 逐字翻译 译文
原文传递
20世纪英国小说走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守仁 何宁 《译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1900年,康拉德出版了一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都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吉姆爷>,引起英国文坛的关注.康拉德并非土生土长的英国作家,而是来自波兰,20岁时还不会讲英语.一个母语并非英语的作家要用英语进行写作,并要得到英国读者和评... 1900年,康拉德出版了一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都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吉姆爷>,引起英国文坛的关注.康拉德并非土生土长的英国作家,而是来自波兰,20岁时还不会讲英语.一个母语并非英语的作家要用英语进行写作,并要得到英国读者和评论家的接受,这绝非易事,但是康拉德却做到了.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纪念许汝祉先生逝世一周年笔谈——真正的学者——许汝祉先生
18
作者 余一中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69,175-176,共3页
2002年4月,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许汝祉先生因病逝世。许先生生前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也是本刊的经常作者。值此许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本刊邀请几位外国文学研究界的朋友和本刊编辑,举办这次笔谈... 2002年4月,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许汝祉先生因病逝世。许先生生前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也是本刊的经常作者。值此许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本刊邀请几位外国文学研究界的朋友和本刊编辑,举办这次笔谈,缅怀许汝祉先生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汝祉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教学 著译工作 个性特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
原文传递
关注着南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0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切及其文学创作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冲 《译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0-212,共3页
南非作家约翰·迈克尔·库切(John Michael Coetzee)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令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大感意外,许多人对这位作家一无所知.其实,由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库切在国际文学界已经享有相当的声誉.他是第... 南非作家约翰·迈克尔·库切(John Michael Coetzee)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令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大感意外,许多人对这位作家一无所知.其实,由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库切在国际文学界已经享有相当的声誉.他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英国布克奖殊荣的作家,他曾获得的其他奖项还包括三次南非最高的文学奖CNA奖、以色列耶路撒冷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英联邦作家奖、法国费米娜奖等.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一位成功的学者(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他的作品已进入欧美高等院校英文课程,关于他的小说创作的评论也已成为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对他的作品从内容、语言到形式,评论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还持有相当的批评态度,但库切在当今世界文坛的重要性已成事实.他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应当是意料中的事情.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20世纪人类文化的特殊景观——俄罗斯侨民文学简介
20
作者 余一中 《译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0-204,共5页
俄语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至1917年十月革命止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版图之内的文学,然而从十月革命爆发后不久起,在继承沙皇俄国版图的苏俄及后来的苏联边界之外,又出现了一种独特的俄语文学,即俄罗斯人所说的“域外俄罗斯文学”,国际文学界... 俄语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至1917年十月革命止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版图之内的文学,然而从十月革命爆发后不久起,在继承沙皇俄国版图的苏俄及后来的苏联边界之外,又出现了一种独特的俄语文学,即俄罗斯人所说的“域外俄罗斯文学”,国际文学界称之为俄罗斯侨民文学,简称俄侨文学。 俄侨文学是20世纪人类文化的一大特殊景观。俄侨文学有着其特殊的生成原因、优秀作品和代表作家,有着其复杂的社会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侨文学 俄罗斯人 侨民文学 人类文化 20世纪 俄语文学 知识分子 俄罗斯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十月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