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维本 李爱民 肖主安 《江苏环境科技》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对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资本是影响人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只有对它进行宏观控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使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指出,可持续发...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对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资本是影响人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只有对它进行宏观控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使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 资源化 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发展观 自然辩证法 可持续发展 宏观控制 废弃物 原因 人类
下载PDF
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志芬 王连生 +2 位作者 钟萍 殷克东 杜建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3,共6页
以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发展为主线,系统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前处理和分析手段,简要概述了各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发现了目前已有的监测方法大都仅停留在对各单一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监测的阶段,指出了需要发展不仅能获得有效... 以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发展为主线,系统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前处理和分析手段,简要概述了各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发现了目前已有的监测方法大都仅停留在对各单一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监测的阶段,指出了需要发展不仅能获得有效的化学监测信息,而且能直接反映多种混合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总生物有效性的新的监测方法,以推动我国海洋污染监测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海洋 化学分析 监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联苯胺类化合物对锦鲤肝脏转氨酶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玲 于红霞 +1 位作者 许铁莲 王晓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9-1074,共6页
转氨酶是反映肝脏细胞损伤的一类敏感性指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线粒体中的重要的氨基转氨酶,活力最强,选取这2种转氨酶来研究致癌物联苯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浓度为6.00、3.00、2.00、1.20、0.60、0.24... 转氨酶是反映肝脏细胞损伤的一类敏感性指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线粒体中的重要的氨基转氨酶,活力最强,选取这2种转氨酶来研究致癌物联苯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浓度为6.00、3.00、2.00、1.20、0.60、0.24mg·L-1)和3,3-二甲基联苯胺(浓度为9.00、4.50、3.00、1.80、0.90mg·L-1)对锦鲤肝脏暴露3、7、14d的损伤。结果表明,锦鲤暴露于联苯胺类化合物溶液中,其肝脏中GPT和GOT的活性受诱导,并且在不同的暴露周期,GPT和GOT的活力与化合物暴露浓度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个别暴露周期和个别浓度下瞬时的抑制现象。GPT对联苯胺比GOT敏感。4-氨基联苯(尤其是高浓度6.00、3.00mg·L-1)暴露3d就对GPT和GOT的活性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而3,3-二甲基联苯胺(高浓度9.00、4.50mg·L-1)暴露14d后诱导作用明显。联苯胺类化合物对转氨酶活性影响机制的复杂性说明,其诱导程度不仅与暴露污染物的脂溶性有关,而且与暴露周期以及转氨酶种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氨酶 4-氨基联苯 3 3-二甲基联苯胺 锦鲤(Carassius)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树脂吸附芳香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维本 李爱民 张全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6-819,共4页
近年来,关于丙烯酸酯类树脂吸附芳香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它们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吸附主要表现为氢键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受吸附质分子的功能基团类型、位置和空间构型等因素的影响。而在极性溶剂水溶液中,它们之... 近年来,关于丙烯酸酯类树脂吸附芳香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它们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吸附主要表现为氢键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受吸附质分子的功能基团类型、位置和空间构型等因素的影响。而在极性溶剂水溶液中,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则更加复杂,吸附质分子的亲水和疏水部分与吸附剂的骨架和功能基团之间的作用力都对吸附过程有着重要的贡献。文章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树脂 吸附 芳香有机化合物 溶剂
下载PDF
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7
5
作者 林志芬 于红霞 +1 位作者 许士奋 王连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针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本底差异较大 ,检测期间发光变化幅度宽的问题 ,在传统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实验中 ,引入校正因子 (PI丙酮) ,研究了磁力搅拌时间、培养时间、培养代数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EC50 测定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实验... 针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本底差异较大 ,检测期间发光变化幅度宽的问题 ,在传统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实验中 ,引入校正因子 (PI丙酮) ,研究了磁力搅拌时间、培养时间、培养代数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EC50 测定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实验重现性好 ,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 2 1 %~ 1 3.1 %之间 .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改进 ,为获得可靠的毒性实验数据 ,进行多组分有机化合物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s)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菌 生物毒性 测试方法 校正因子 实验重复性
下载PDF
丙烯酸系吸附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维本 李爱民 +1 位作者 张全兴 范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8-620,628,共4页
本文综述了丙烯酸系树脂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交联剂和致孔剂是影响树脂合成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变它们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得到不同孔结构的吸附树脂。在交联度固定不变时,致孔剂用量越多,孔体积越大,致孔剂的分子量越大,孔径越大。在致孔... 本文综述了丙烯酸系树脂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交联剂和致孔剂是影响树脂合成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变它们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得到不同孔结构的吸附树脂。在交联度固定不变时,致孔剂用量越多,孔体积越大,致孔剂的分子量越大,孔径越大。在致孔剂用量一定的情况下,交联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而孔径则随交联度增加而减小。文章对中极性树脂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也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系 致孔剂 交联剂 孔径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卤代苯及其衍生物的比较分子场研究
7
作者 张玲 张爱茜 +1 位作者 韩朔睽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用比较分子场 (CoMFA)方法分析了一组卤代苯及其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 ,所建立的CoMFA模型有很好的自身一致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对系列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的立体效应是描述其毒性和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 ... 用比较分子场 (CoMFA)方法分析了一组卤代苯及其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 ,所建立的CoMFA模型有很好的自身一致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对系列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的立体效应是描述其毒性和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 ;毒性大小与取代基体积大小有关 ,取代基体积愈大则毒性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物 比较分子场分析 卤代苯 发光菌 毒性 QSAR地 环境污染物质
下载PDF
混合有机污染物在有机相/水相之间的分配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志芬 于红霞 +2 位作者 黄鹂鸣 冯建芳 王连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1-555,共5页
从平衡分配模型(equilibrium partition models)出发, 推导出混合有机物在有机相/水相分配系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和测定公式, 测定了20组混合卤代苯的分配系数. 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非离子有机污染物在有机相/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 随着体系... 从平衡分配模型(equilibrium partition models)出发, 推导出混合有机物在有机相/水相分配系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和测定公式, 测定了20组混合卤代苯的分配系数. 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非离子有机污染物在有机相/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 随着体系中单一化合物的疏水性的增大而增强, 也随着相对疏水性强的有机物所占比例的增大而增强. 混合有机污染物在有机相/水相之间分配规律的研究, 对于混合化合物的联合毒性的研究以及真实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和富集等环境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有机污染物 分配规律 平衡分配模型 有机相/水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