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扫描电镜用于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的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吕鹏 翟建平 +1 位作者 聂荣 吕慧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6,共7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将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过程分为预诱导期、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个阶段加以描述。预诱导期阶段水泥开始水解,释放出离子,硅酸三钙(C3S)颗粒表面形成低n(Ca)/n(Si)...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将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过程分为预诱导期、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个阶段加以描述。预诱导期阶段水泥开始水解,释放出离子,硅酸三钙(C3S)颗粒表面形成低n(Ca)/n(Si)层,第一批水化产物产生,水泥颗粒表面生成一层水化物的保护膜,使水化反应速度降低。诱导期阶段保护膜逐渐推进直至覆盖整个颗粒表面,膜内外产生渗透压力差。当渗透压力大到足以使薄膜在薄弱处破裂,缺钙的硅酸盐离子就被挤入液相,并和钙离子结合,生成各种不定形的CSH。加速期阶段钙离子和硅酸盐离子浓度相对于CSH来说达到过饱和,CSH高速生长,在颗粒表面附近形成类似于网状形貌的产物(高密度CSH),而在颗粒间的原充水空间里形成近球状形貌的产物(低密度CSH)。减速期阶段水化产物继续生长,由不定形富水的凝胶状转变为不定形的颗粒状,显微结构继续发展。稳定期阶段水化产物颗粒个数几乎保持不变,但单个颗粒均逐渐生长变大,显微结构逐渐致密化。保护膜的形成和破裂分别可以解释诱导期的产生和结束。CSH的生长速度是加速期水化反应速度控制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早期水化过程 水化机理 预诱导期 诱导期 加速期 减速期 稳定期
下载PDF
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法处理中药废水 被引量:19
2
作者 袁守军 郑正 +1 位作者 孙亚兵 朱宛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3,共2页
采用水解酸化 两级接触氧化法处理中药废水 ,可使出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结合工程实际 ,介绍中药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调试情况。该工艺运行费用低 ,且操作简单 ,易于维护 ,可为类似水质中药厂的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废水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法 两级 污水处理 水处理工程 排放标准 运行费用 药厂 出水
下载PDF
化学氧化-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 被引量:5
3
作者 袁守军 郑正 +2 位作者 牟艳艳 彭书传 崔康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3,共2页
采用化学氧化-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可使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介绍电镀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调试情况。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少,污泥产生量少。
关键词 电镀废水处理 化学氧化-沉淀法 排放标准 工艺设计
下载PDF
γ-射线预处理对改善污泥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牟艳艳 袁守军 +3 位作者 崔磊 于鑫 郑正 赵永富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采用γ-射线辐照法对污泥进行前处理,并对其主要厌氧消化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经γ-射线前处理后,能明显改善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并提高了污泥的厌氧消化速率。
关键词 γ-射线辐照 预处理 厌氧消化 污泥
下载PDF
长兴电厂粉煤灰理化性能的研究——长兴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对策研究之一 被引量:5
5
作者 黎飞虎 翟建平 +1 位作者 付晓茹 盛广宏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05年第3期3-6,共4页
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长兴电厂粉煤灰的常量化学成分、主要物理性质、粒度分布,以及工艺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粉煤灰的常量化学成分以SiO2与Al2O3总含量高为特征,CaO含量较低,属低钙粉煤灰;矿物相以莫来石为主... 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长兴电厂粉煤灰的常量化学成分、主要物理性质、粒度分布,以及工艺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粉煤灰的常量化学成分以SiO2与Al2O3总含量高为特征,CaO含量较低,属低钙粉煤灰;矿物相以莫来石为主,还有少量的α石英、磁铁矿及未燃尽炭(石墨)等,其中玻璃体的含量占绝对优势;而以二~三(或四)电场粉煤灰的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粉煤灰 粉煤灰综合利用 对策研究 长兴电厂 理化性能 分析测试方法 化学成分 Al2O3 低钙粉煤灰 物理性质 粒度分布 工艺性能 试验结果 SiO2 α-石英 含量 CaO 莫来石 矿物相 磁铁矿 玻璃体 常量 石墨 燃尽
下载PDF
大孔树脂白球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处理对甲苯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波 陈金龙 +3 位作者 张炜铭 王璠 鲁俊东 张全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1-593,共3页
采用大孔树脂白球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含对甲苯胺废水,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投加大孔树脂白球固定化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在进水TOC为434.8 mg/L,对甲苯胺为326.9 mg/L的条件下,强化组可在180 min内将TOC和对甲苯胺基... 采用大孔树脂白球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含对甲苯胺废水,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投加大孔树脂白球固定化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在进水TOC为434.8 mg/L,对甲苯胺为326.9 mg/L的条件下,强化组可在180 min内将TOC和对甲苯胺基本去除完全,去除率在98%以上,对照组则需要300 min才能达到相同的去除效果。强化组对氨氮的去除同样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胺 大孔树脂白球 固定化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波 陈金龙 +2 位作者 王王 番张 全兴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108,共3页
采用新型固定化载体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投加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在进水TOC浓度为434.8 mg/L,对甲苯胺浓度为326.9 mg/L的条件下,强化组... 采用新型固定化载体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投加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在进水TOC浓度为434.8 mg/L,对甲苯胺浓度为326.9 mg/L的条件下,强化组可在100 m in左右将TOC和对甲苯胺基本去除完全,去除率在99%以上。对照组则需要300 m in才能达到相近的去除效果。强化组对氨氮同样具有较好的硝化效果,出水氨氮浓度在10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胺 大孔吸附树脂X-5 固定化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以氨氮作为SBR处理对甲苯胺废水的控制参数
8
作者 张波 陈金龙 张全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采用大孔树脂白球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含对甲苯胺废水,考察了降解过程中对甲苯胺与氨氮浓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反应器中氨氮浓度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候,对甲苯胺基本完全降解.在进水中蔗糖浓度为0~500mg/L。曝气量为0.6-... 采用大孔树脂白球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含对甲苯胺废水,考察了降解过程中对甲苯胺与氨氮浓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反应器中氨氮浓度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候,对甲苯胺基本完全降解.在进水中蔗糖浓度为0~500mg/L。曝气量为0.6-1.2L/min,温度为10—25℃的实验条件下。氨氮与对甲苯胺浓度变化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苯胺 固定化 生物降解 氨氮 控制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氮素转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守军 牟艳艳 +3 位作者 郑正 严晓明 朱宛华 郭照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7-50,共4页
采用两段式高温好氧堆肥工艺 ,研究了污泥堆肥中氮素转变规律。研究表明 ,硝化作用受到温度和NH+ 4 N含量的影响显著。一次发酵中 ,堆料平均温度高于 4 0℃ ,硝化作用受到强烈抑制 ;二次发酵后期 ,由于NH+ 4 N浓度降低 ,故硝化过程减... 采用两段式高温好氧堆肥工艺 ,研究了污泥堆肥中氮素转变规律。研究表明 ,硝化作用受到温度和NH+ 4 N含量的影响显著。一次发酵中 ,堆料平均温度高于 4 0℃ ,硝化作用受到强烈抑制 ;二次发酵后期 ,由于NH+ 4 N浓度降低 ,故硝化过程减缓。不同调理剂及操作条件对氮素损失影响较大 ,利用腐熟堆肥作为调理剂可以减少氮素损失。适当降低堆料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厂 好氧堆肥 污泥堆肥 NH4^+-N 硝化作用 调理剂 硝化过程 挥发份 操作条件 工艺
下载PDF
超声与其他技术联合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郭照冰 郑正 +1 位作者 袁守军 唐登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12,共5页
超声是一种处理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新型技术,近10a来,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十分活跃,但由于此技术存在着费用高、降解效率低等一些局限性,而更有效的方法是将超声技术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所以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超声/臭氧... 超声是一种处理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新型技术,近10a来,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十分活跃,但由于此技术存在着费用高、降解效率低等一些局限性,而更有效的方法是将超声技术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所以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超声/臭氧法、超声/紫外/臭氧法、超声/过氧化氢法、超声/Fenton试剂法、超声/光化学法、超声/电化学法、超声/磁化学法、超声/湿法氧化法、超声/生物法、超声/脱附法等联用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废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废水 降解
下载PDF
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脱磺母液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陆朝阳 王学江 +1 位作者 张全兴 陈金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2-346,共5页
对NDA 9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磺母液 (废水 )进行了研究。在试验条件下 ,废水经吸附处理后COD由 75 0 0mg/L以上降至 70 0mg/L以下 ,去除率达 90 %以上 ,树脂的脱附率大于 98%。吸附出水经Fenton试剂氧化... 对NDA 9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磺母液 (废水 )进行了研究。在试验条件下 ,废水经吸附处理后COD由 75 0 0mg/L以上降至 70 0mg/L以下 ,去除率达 90 %以上 ,树脂的脱附率大于 98%。吸附出水经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后 ,出水COD降至 10 0mg/L以下 ,去除率达 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吸附法 脱磺母液 吸附树脂 FENTON试剂 分散蓝NKF 废水处理 染料工业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法去除水中的六价铬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守军 郑正 +2 位作者 牟艳艳 于鑫 赵永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5-659,共5页
以人工配制的含Cr水溶液[Cr(VI)=42mg/L]为研究对象,从动力学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γ-射线辐照还原Cr(VI)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对Cr(VI)还原影响较大,酸性条件有利于Cr(VI)的还原,在15kGy的辐照强度下,pH2时,Cr(VI)的去除率达... 以人工配制的含Cr水溶液[Cr(VI)=42mg/L]为研究对象,从动力学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γ-射线辐照还原Cr(VI)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对Cr(VI)还原影响较大,酸性条件有利于Cr(VI)的还原,在15kGy的辐照强度下,pH2时,Cr(VI)的去除率达86.2%,而pH5和pH7时,Cr(VI)的去除率仅分别为36.3%和22.2%.乙醇的存在提高了Cr(VI)的辐照还原动力学常数.在乙醇添加量为0.1%(体积比),pH2的条件下,在较低的辐照强度(5kGy)下就可获得较高的Cr(VI)去除率(99.9%).中性条件下(pH7),添加1mmol/L的碳酸钠对Cr(VI)的还原有一定促进作用,而酸性条件下(pH2)则效果不明显.试验还考察了充N2或充O2对Cr(VI)辐照还原效果的影响,充N2气可增强Cr(VI)的还原效果,而充O2则抑制Cr(VI)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辐照 CR(VI)还原 自由基 动力学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唐登勇 郑正 +1 位作者 苏东辉 郭照冰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ACF)在水质净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总结了ACF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净化受污染地下水、去除重金属、杀灭细菌以及在处理制药废水、酚类废水、染料废水、造纸黑液、有机废水和高价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现状。指出了AC...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ACF)在水质净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总结了ACF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净化受污染地下水、去除重金属、杀灭细菌以及在处理制药废水、酚类废水、染料废水、造纸黑液、有机废水和高价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现状。指出了ACF在水处理应用中的4个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水处理 净化 吸附
下载PDF
超高交联树脂对水溶液中山梨酸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刚 张全兴 +1 位作者 邵莉 陈金龙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3年第3期30-32,43,共4页
研究了NDA-15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水溶液中山梨酸的静态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温度、盐度以及乙醇的含量等因素对山梨酸在NDA-150树脂上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山梨酸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CHA-111和XAD-4树脂,树脂的表面极性... 研究了NDA-15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水溶液中山梨酸的静态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温度、盐度以及乙醇的含量等因素对山梨酸在NDA-150树脂上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山梨酸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CHA-111和XAD-4树脂,树脂的表面极性和微孔结构在吸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吸附的最佳pH值为3,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NaCl的存在有利于吸附,乙醇的质量分数大于1%时,吸附量会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吸附树脂 山梨酸 吸附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波 孙剑辉 +1 位作者 王璠 陈金龙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6-138,共3页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温处理含硝基苯废水,研究了工艺条件和硝基苯的降解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2088 mg/L,硝基苯浓度为16.8 mg/L,反应温度为35℃,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ABR能有效处理硝基苯废水,COD去除率为86.4%...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温处理含硝基苯废水,研究了工艺条件和硝基苯的降解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2088 mg/L,硝基苯浓度为16.8 mg/L,反应温度为35℃,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ABR能有效处理硝基苯废水,COD去除率为86.4%,硝基苯去除率为91.1%;在厌氧条件下,硝基苯降解为苯胺,但苯胺很难再进一步分解;硝基苯的去除历程推断为先吸附后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硝基苯 厌氧生物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硫辛酸在三种不同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瑞霞 陈连龙 陈金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大孔交联聚苯乙烯树脂(XAD-4)、氧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A-100)和胺基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90)对乙醇-水溶液中硫辛酸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硫辛酸在XAD-4树脂上是单层吸附,...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大孔交联聚苯乙烯树脂(XAD-4)、氧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A-100)和胺基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90)对乙醇-水溶液中硫辛酸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硫辛酸在XAD-4树脂上是单层吸附,符合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硫辛酸在NDA-100和ND-90树脂上的吸附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并不只是单层吸附,同时兼有毛细管凝聚和微孔填充作用,吸附过程可分为大孔和中孔区的吸附以及微孔区的吸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维生素B 废水处理 资源化利用 树脂
下载PDF
高亮度下具有较高效率的绿色和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明瑜 徐秋蕾 +6 位作者 李红岩 王铖铖 张松 林晨 郑佑轩 王乐勇 潘丙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7,共6页
以铱配合物Ir(tfmppy)2(tpip)(1,tfmppy=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tpip=四苯基膦酰胺)和Ir(dfp-py)2(tpip)(2,dfppy=4,6-二氟苯基吡啶)为发光中心分别制备了绿色和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TAPC(1,1-bis[4-[N,N-di(p-tolyl)amino]phenyl]cy... 以铱配合物Ir(tfmppy)2(tpip)(1,tfmppy=4-三氟甲基苯基吡啶,tpip=四苯基膦酰胺)和Ir(dfp-py)2(tpip)(2,dfppy=4,6-二氟苯基吡啶)为发光中心分别制备了绿色和蓝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TAPC(1,1-bis[4-[N,N-di(p-tolyl)amino]phenyl]cyclohexane,60 nm)/Ir(Ⅲ)complex(x%,质量分数)∶Sim-CP(3,5-bis(9-carbazolyl)tetraphenylsilane,40 nm)/TPBi(2,2',2″-(1,3,5-benzinetriyl)-tris(1-phenyl-1-H-benzimidazole,60 nm)/LiF(1 nm)/Al(100 nm)。配合物Ir(tfmppy)2(tpip)掺杂质量分数为6%时,以其为发光中心的绿色器件在5 930 cd/m2亮度下的最大电流效率为47.10 cd/A,CIE色坐标为(0.28,0.65),在16.4V驱动电压下的最大发光亮度为38 674 cd/m2。配合物Ir(dfppy)2(tpip)掺杂质量分数为10%时,以其为发光中心的蓝绿色器件在3 175 cd/m2亮度下的最大电流效率为14.80 cd/A,色坐标为(0.15,0.50),在11.8 V驱动电压下的最大发光亮度为25 985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亮度 效率 电流密度
下载PDF
内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家艳 陈金龙 李爱民 《江苏环境科技》 2005年第2期43-45,共3页
综述了内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现状,对该方法的作用机理、应用实例、工艺改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内电解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利用金陵热电厂脱硫灰制备双免砖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华 翟建平 付晓茹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06年第4期40-42,共3页
以金陵热电厂所排脱硫灰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免烧免蒸砖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脱硫灰、水泥、集料、石膏、石灰的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水泥8%、集料25%、石灰10%、石膏5%、粉煤灰52%时,生产的免烧砖强度最高。... 以金陵热电厂所排脱硫灰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免烧免蒸砖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脱硫灰、水泥、集料、石膏、石灰的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水泥8%、集料25%、石灰10%、石膏5%、粉煤灰52%时,生产的免烧砖强度最高。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原材料对免烧砖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灰 免烧免蒸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