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FDI就业效应动态变化研究:1985~2006--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9
1
作者 祖强 王辉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江苏是我国吸引外资最多的省份之一,对其FDI的就业效应进行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85-2006年江苏省FDI的就业效应进行动态检验,可以发现:FDI的就业弹性系数在初期较高,在经历了一个短期上升后开始下降,1989年... 江苏是我国吸引外资最多的省份之一,对其FDI的就业效应进行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85-2006年江苏省FDI的就业效应进行动态检验,可以发现:FDI的就业弹性系数在初期较高,在经历了一个短期上升后开始下降,1989年降到了最低点,此后再次上升,在1992年达到顶点后开始趋于平缓。从三次产业来看,FDI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最大,起伏也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呈不断上升趋势;FDI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影响最小且波动不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江苏省应继续引进并有效利用FDI,并引导FDI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增强服务业外包领域对FDI的吸引力,同时,应为内外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防止在引进FDI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内资的利益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就业效应 动态系数
下载PDF
资本账户开放与开放国经济增长:两种分析范式的评述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志和 陈六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5,共7页
关于资本账户开放与开放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许多学者试图建立新的分析范式以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文重点介绍了两种新出现的分析范式,即结构效应假说和门槛效应假说,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指出... 关于资本账户开放与开放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许多学者试图建立新的分析范式以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文重点介绍了两种新出现的分析范式,即结构效应假说和门槛效应假说,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指出该领域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结构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财政政策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白彦 吴言林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本文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收支的情势转变特征,采用马尔科夫情势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实证分析了财政收支的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稳定效应"。分析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在样本期间内都... 本文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收支的情势转变特征,采用马尔科夫情势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实证分析了财政收支的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稳定效应"。分析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在样本期间内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和非线性特征,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对工业增长和物价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反周期"的稳定效应。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财政政策也是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和通胀水平的重要工具,应逐步加强财政政策的运用,通过对财政支出、税制设计等多种政策工具,更加有效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收支 宏观经济波动 马尔科夫情势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
下载PDF
我国三次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王晓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1,共5页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三次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问题。通过引入CES生产函数,建立了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资本增强型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三次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问题。通过引入CES生产函数,建立了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资本增强型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均资本增量的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负向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政府干预对三次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劳动收入份额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工业经济》 2007年第10期39-47,共9页
本文利用对江苏省342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产业链定位、分工和集聚效应对于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处于产业链终端环节企业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创新优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终端集成环节并未形... 本文利用对江苏省342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产业链定位、分工和集聚效应对于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处于产业链终端环节企业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创新优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终端集成环节并未形成相应市场势力或集成创新能力;分工活动(以供应商数量作为度量指标)与创新强度之间呈现较为复杂的u型非线性关系;集聚效应并未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未成为激发集群创新动力的有机载体。针对以上实证结果,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企业微观层面行为特征,我们就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效应三个因素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结合统计性分析进一步进行了剖析和解释,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可行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产业链定位 分工 集聚效应 创新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