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二级学院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为例
1
作者 徐明娟 《文教资料》 2017年第20期128-129,共2页
本文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传媒学院2014年至2016年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地区分布及就业单位性质,总结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式,并根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近三年的就业现状,从落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本文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传媒学院2014年至2016年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地区分布及就业单位性质,总结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式,并根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近三年的就业现状,从落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能指导和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提出了就业对策和建议,以期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就业层次,保证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学院 就业分析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数字媒体时代的广告人媒介素养教育新思考——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为例
2
作者 黄娟娟 《东南传播》 2013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随着数字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渗透,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平台,其中广告专业学生对传媒信息的接受与使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大多传媒院校依然把该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媒介技能应用上,忽略其自身环境和技术变化... 随着数字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渗透,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平台,其中广告专业学生对传媒信息的接受与使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大多传媒院校依然把该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媒介技能应用上,忽略其自身环境和技术变化带来的阶段性差别。因此本文将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广告专业学生的媒介理论知识培养、广告作品创作技能及实践活动过程取证研究,结合数字媒介发展状况,有助于对现有广告学科的媒介素质教育模式进行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广告人 数字媒体 思考
下载PDF
90后大学生收看脱口秀节目现状分析——关于南京市6所高校的调查访谈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娟娟 《新闻知识》 2015年第8期72-74,共3页
电视脱口秀节目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创新性内容受到90后大学生的喜爱。脱口秀节目具有个性化表达、平等对话、交互影响等传播优势,其信息泛滥、无深度、平面化的特征也容易导致大学生认知片面化和主流观点缺失等不良心态。依据麦奎尔的结... 电视脱口秀节目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创新性内容受到90后大学生的喜爱。脱口秀节目具有个性化表达、平等对话、交互影响等传播优势,其信息泛滥、无深度、平面化的特征也容易导致大学生认知片面化和主流观点缺失等不良心态。依据麦奎尔的结构性受众研究理论,本文以南京6所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在大学生个体层面选择了性别、年级、学科、高校等结构性因素,聚焦于大学生的个体结构性因素与脱口秀内容选择之间的关系,思考大学教育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口秀节目 行为习惯 内容选择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发展意向与就业创业教育需求研究——基于某高校新闻传媒类本科生的调查
4
作者 金丹 吴月 《生活教育》 2019年第10期50-54,共5页
通过对江苏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新闻传媒类专业本科生的职业发展意向及其就业创业教育需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闻传媒类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的2年内的职业发展意向以攻读更高学位为主,在毕业后3-5年和毕业5年后的职业发... 通过对江苏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新闻传媒类专业本科生的职业发展意向及其就业创业教育需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闻传媒类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的2年内的职业发展意向以攻读更高学位为主,在毕业后3-5年和毕业5年后的职业发展意向以工作为主,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准备毕业5年后创业;本科生对就业教育的参与度和需求明显高于创业教育,对于通过就业教育提升职业能力的期望较高,大部分本科生希望学校的就业创业教育能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最后,基于调查结果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完善和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职业发展意向 就业创业教育 新闻传媒类专业
下载PDF
娱乐时代女大学生网游玩家特征及类型——以英雄联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娟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22-23,共2页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指出:“游戏正像信息媒介一样,是个人及群体的延伸。它对人们的影响,是其尚未延伸部分的现实重构。”在他看来,游戏也是一种传播媒介,是社会压力之下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当然,与...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指出:“游戏正像信息媒介一样,是个人及群体的延伸。它对人们的影响,是其尚未延伸部分的现实重构。”在他看来,游戏也是一种传播媒介,是社会压力之下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当然,与工业时代的玩具游戏不同,网络游戏是在一种虚拟环境中用一种重塑/探索的方式,构建/表达另一个新的“自我”,由于其自由性、虚拟性、互动性,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逐渐成为一种依托互联网的以游戏互动为主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网络游戏 联盟 英雄 玩家 网游 娱乐 传播媒介
下载PDF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特征分析及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娟娟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第2期63-65,共3页
近年来,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作为新型的大众媒介(Mass Media)形式,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在虚拟社交中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系列极端的社会事件,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这也正显示出媒介素... 近年来,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作为新型的大众媒介(Mass Media)形式,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在虚拟社交中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系列极端的社会事件,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这也正显示出媒介素养教育严重滞后于媒体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一代"的主体,在原有的依赖理论中提出"社交媒体依赖"这一新概念,并将其作为网络依赖研究范畴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讨论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 社交媒体 教育对策研究 青少年群体 社会事件 特征分析 拟态环境 朋友圈 江苏省高校 社交网络
下载PDF
人际传播视角下大学生微表情识别和人际关系研究
7
作者 黄娟娟 李静娴 《新闻知识》 2016年第10期41-43,50,共4页
本文运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及微表情测定工具,立足关系构建,从人际传播学的角度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总结现阶段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由此探究微表情心理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特质和为高校有效地指导和... 本文运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及微表情测定工具,立足关系构建,从人际传播学的角度探究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总结现阶段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由此探究微表情心理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特质和为高校有效地指导和关心学生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传播 微表情 人际关系
下载PDF
媒介依赖视角下大学生使用耳机的行为与心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静 《新媒体研究》 2021年第3期23-25,共3页
从媒介依赖的理论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在使用耳机方面的行为特征与心态状况。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的耳机使用行为与普通用户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拥有多个耳机,在购买耳机的花费上明显高于普通消... 从媒介依赖的理论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在使用耳机方面的行为特征与心态状况。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的耳机使用行为与普通用户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拥有多个耳机,在购买耳机的花费上明显高于普通消费者,他们每日佩戴耳机的时长较长,当出现孤单情绪时,他们最有可能选择戴上耳机。不过,佩戴耳机行为并不能显著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安慰,在更大程度上,他们将佩戴耳机视为一种文明行为和年轻人的文化符号。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尚未发现大规模的耳机依赖现象,但仍有至少三成大学生,已经对耳机产生依赖,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机使用 行为 心态 大学生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文化记忆的价值体系研究——以“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行”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施海泉 《现代视听》 2020年第9期33-36,共4页
南京长江大桥自2016年10月28日正式封闭,经历26个月修缮后于2018年12月29日恢复通行,其间引发了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积极反应。通过社交网络、数字博物馆等各类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再造,南京长江大桥以数字化景观形态彰显了公共文化记忆... 南京长江大桥自2016年10月28日正式封闭,经历26个月修缮后于2018年12月29日恢复通行,其间引发了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积极反应。通过社交网络、数字博物馆等各类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再造,南京长江大桥以数字化景观形态彰显了公共文化记忆全新的价值来源。以"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行"事件为中心,本文旨在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公共文化记忆价值体系的构建维度、特征以及所遭遇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公共文化记忆 价值体系 南京长江大桥
下载PDF
以英语辩论为载体加快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和发展
10
作者 孙周紫薇 钱于昊 《文教资料》 2018年第16期225-226,104,共3页
本文以比较西方教学与中国大陆教学两者特点的不同作为开端,揭示了“思辨缺席症”是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过将开展英国议会制辩论课程、BP辩论竞赛等系列实验性教学活动所收获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思路与文献研究得到的精... 本文以比较西方教学与中国大陆教学两者特点的不同作为开端,揭示了“思辨缺席症”是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过将开展英国议会制辩论课程、BP辩论竞赛等系列实验性教学活动所收获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思路与文献研究得到的精华相结合,基本阐释了BP辩论与培养、发展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关系,介绍了思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推动社会积极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精神 英国议会制辩论 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传统纸媒的公共平台入口权运营探索——以金陵晚报的移动互联产品矩阵构建为例
11
作者 张嵘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第22期15-18,共4页
伴随移动互联时代开启,争夺公共平台入口权将对传统纸媒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以金陵晚报系列新媒体产品矩阵的探索为例,探讨区域都市类纸媒如何高效运营公共平台入口权,提出报纸要与移动接口全面融合,由研发建设新媒体... 伴随移动互联时代开启,争夺公共平台入口权将对传统纸媒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以金陵晚报系列新媒体产品矩阵的探索为例,探讨区域都市类纸媒如何高效运营公共平台入口权,提出报纸要与移动接口全面融合,由研发建设新媒体转向整合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思路,围绕中间业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立体化、即时性的传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平台 入口 纸媒 矩阵 晚报 金陵 运营 传统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数码摄影后期教学改革的思考
12
作者 糜东晓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第16期62-63,共2页
数码摄影后期经常被初次入门的学生所忽视,但合理分类、存储、管理照片,使用合适的后期软件对照片进行修饰,最后对照片进行正确地输出,这一系列的数码摄影后期工作是新媒体时代完成高质量作品所不可或缺的。摄影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照... 数码摄影后期经常被初次入门的学生所忽视,但合理分类、存储、管理照片,使用合适的后期软件对照片进行修饰,最后对照片进行正确地输出,这一系列的数码摄影后期工作是新媒体时代完成高质量作品所不可或缺的。摄影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照片的拍摄技巧,也应重视加强学生对于数码摄影后期工作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影后 数码 教学改革 传媒 拍摄技巧 照片 学生
下载PDF
微博时代高校BBS现状分析——以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为例
13
作者 陈娟 王云珏 《传媒观察》 2013年第3期29-31,共3页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中BBS占到26.5%的份额,与前几年比,占比虽有下滑但人数并没有减少。但在BBS中曾经非常重要的一类——高校BBS的用户人数、用户使用时长等均已出现明显的下降,...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中BBS占到26.5%的份额,与前几年比,占比虽有下滑但人数并没有减少。但在BBS中曾经非常重要的一类——高校BBS的用户人数、用户使用时长等均已出现明显的下降,新增用户(主要是每年新入学大学生)也只是将其看作是获取校内通知的一个渠道,他们在毕业后,不会像以往的学生一样保留校园BBS的用户身份,高校BBS上已经不复当年人声鼎沸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大学生 SNS网站
原文传递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表达的逆向思考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一鸥 陈肖静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99,共3页
"点赞"行为在网络的流行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网络文化表达方式的思考。作为"点赞"的主要阵地,微信朋友圈的"点赞"研究主要集中在族群、原因、行为特征以及意义生产上。本文在总结部分研究的基础上,从人类学... "点赞"行为在网络的流行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网络文化表达方式的思考。作为"点赞"的主要阵地,微信朋友圈的"点赞"研究主要集中在族群、原因、行为特征以及意义生产上。本文在总结部分研究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和传播学角度,重新审视朋友圈的"点赞"文化现象与成因,以获得对当今"点赞"文化理解的批判性认识。本文认为,点赞原因和过程并不如想象的积极乐观,交流的不对称导致意义空缺,结果自然不是文化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友圈 点赞 文化 意义生产
下载PDF
“网络集群行为”:从概念建构到价值研判——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各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转型社会的一道景观。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征,使得它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扩散器和发酵器,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概念也被学术界大量使用。但这样一个概念... 各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转型社会的一道景观。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征,使得它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扩散器和发酵器,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概念也被学术界大量使用。但这样一个概念是否科学?本文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集群行为"两个概念进行知识社会学分析,认为"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来自官方文本,被赋予了负面色彩。其实"网络集群行为"这一价值中立的概念更适合用来界定各类复杂的线上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 群体 网络集群行为
下载PDF
深化多元出版主题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丛耀 季芬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5-29,共5页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阅读旨趣的改变,多元文化的主题呈现,为新闻出版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视觉化的平面出版、交互式的数字出版和创意性的空间出版的兴起,使得出版业空前活跃。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阅读旨趣的改变,多元文化的主题呈现,为新闻出版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视觉化的平面出版、交互式的数字出版和创意性的空间出版的兴起,使得出版业空前活跃。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文化多元化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新闻出版题材的繁复多样、新闻出版主题的多元共生、同质异构和异质同构的多种出版样式给新闻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出版业 版主 全球经济一体化 多元文化 文化多元化 世界范围 平面出版 数字出版
下载PDF
仪式观还是传递观——《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再辨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2,共4页
我国的传播学界习惯将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与戴扬和卡茨所著的《媒介事件》视为一脉相承的传播学仪式研究著作。并出现了相当一批打着"仪式观"旗号,而实际上却是秉持着"传递观"的行为研究、应用研究。笔者认为... 我国的传播学界习惯将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与戴扬和卡茨所著的《媒介事件》视为一脉相承的传播学仪式研究著作。并出现了相当一批打着"仪式观"旗号,而实际上却是秉持着"传递观"的行为研究、应用研究。笔者认为,《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从"仪式"内涵到研究范式均存在很大的不同,并指出凯瑞的仪式观和我国主流的哲学观、传播价值观以及民主观均不相符。而我国学者明明秉持着"传递观"却非要戴上"仪式观"的帽子则反映出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观 传递观 《媒介事件》 《作为文化的传播》
下载PDF
高管背景特征、社会网络与战略决策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丹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87-92,共6页
在高阶理论提出后,占据企业科层金字塔顶端的决策者,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对于战略决策的影响日渐为研究者所重视。而中国经济转型的情境,造成了高层管理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对战略决策的重要影响... 在高阶理论提出后,占据企业科层金字塔顶端的决策者,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对于战略决策的影响日渐为研究者所重视。而中国经济转型的情境,造成了高层管理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对战略决策的重要影响。因此,探索高管的背景特征和社会网络对于战略决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分别基于高阶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了任职背景、教育背景、性别与年龄和团队异质性等背景特征以及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战略决策质量、多元化战略和战略变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管理者 背景特征 社会网络 公司战略
下载PDF
AR技术的虚拟与现实:网络空间之实在性反思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娟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4,98,共5页
普遍认为互联网构筑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对立的产生意味着人们对于网络空间的认识偏向于从区分现实世界出发。然而,不断增加的经验性研究表明,虚拟空间的研究似乎总是绕不开现实社会的存在。在"空间转向"的理... 普遍认为互联网构筑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对立的产生意味着人们对于网络空间的认识偏向于从区分现实世界出发。然而,不断增加的经验性研究表明,虚拟空间的研究似乎总是绕不开现实社会的存在。在"空间转向"的理论背景下,对空间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空间中的生产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讨论,同时需要关注空间本身的生产所展现的、隐藏的、揭示的问题,即网络空间的社会逻辑与实在性问题。网络空间的实在性与其说争论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不如说更多的关注虚拟与现实的对立之于网络空间的存在思考。本文结合AR(包括VR)技术的分析,提出正视网络空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空间生产性 虚拟 现实 增强现实技术
下载PDF
社交网络背景下受众的媒介依赖现象——基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娟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87,共2页
社交网络作为Web2.0时代的新形式,为受众提供了广泛的互动空间和交流平台,娱乐、购物、商务、服务等都通过社交媒介来实现。社交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当前的传播环境,要么过分追逐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 社交网络作为Web2.0时代的新形式,为受众提供了广泛的互动空间和交流平台,娱乐、购物、商务、服务等都通过社交媒介来实现。社交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当前的传播环境,要么过分追逐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要么批判受众依赖带来的快餐式浅阅读、交往异化、消费狂热等弊端,弱化了人的理性选择和主体地位,缺乏媒介作为环境的生态主义立场,忽视"媒介-社会-人-自然"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媒介生态学 依赖现象 媒介技术 浅阅读 互动空间 快餐式 拟态环境 生态主义 媒介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