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材料·新问题·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三阶段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伯伟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19与20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发生了几件大事:1898年,马建忠根据西洋语法理论,完成了《马氏文通》,中国有了第一部语法书;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殷商甲骨文;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了大量六朝至唐代的写本。其后,随着北京大... 在19与20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发生了几件大事:1898年,马建忠根据西洋语法理论,完成了《马氏文通》,中国有了第一部语法书;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殷商甲骨文;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了大量六朝至唐代的写本。其后,随着北京大学国学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中国学问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终于完成了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形成了一时的新风气。用周法高先生的概括:“二十世纪以来对中国学问的研究,和清代的学术研究有着基本的不同,那就是利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来研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 域外汉籍 中国学术界 历史语言研究所 《马氏文通》 语法理论 中央研究院 国学研究院
原文传递
从新材料、新问题到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伯伟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 2018年第1期55-70,共16页
丰富的域外汉籍材料构成了长期存在于东亚世界的'知识共同体',它既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也提供了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继续探索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域外汉籍研究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即作为'新材料'的域外汉籍,作为... 丰富的域外汉籍材料构成了长期存在于东亚世界的'知识共同体',它既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也提供了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继续探索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域外汉籍研究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即作为'新材料'的域外汉籍,作为'新问题'的域外汉籍和作为'新方法'的域外汉籍。本文依此线索展开,回顾了域外汉籍研究的历史,强调了'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期待既破除文化帝国主义的权势,又能打开民族主义的封闭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籍 回顾 前瞻
原文传递
2018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综述
3
作者 金程宇 刘慧婷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 2019年第2期287-312,共26页
2018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领域成果异彩纷呈,不仅有相关原始文献的影印、整理与编目,回流与收藏,在单篇论文、专著、论文集、译著译文、学位论文等方面亦取得了显著进展。今拟就笔者所知,对本年度中国域外汉籍研究成果予以梳理,略陈管见,... 2018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领域成果异彩纷呈,不仅有相关原始文献的影印、整理与编目,回流与收藏,在单篇论文、专著、论文集、译著译文、学位论文等方面亦取得了显著进展。今拟就笔者所知,对本年度中国域外汉籍研究成果予以梳理,略陈管见,挂一漏万,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籍 古籍目录 大学图书馆 中文古籍 文献研究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珍稀和刻和抄宋元漢籍八種敘録
4
作者 卞東波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1期313-342,共30页
日藏漢籍中有一類是所謂和刻本漢籍,基本上是以中國傳來的版本重新加以刊刻而成的。和刻本漢籍一般都比較忠實於底本,一依中國傳本的原貌加以翻刻,因而在版本價值上基本等同於其所翻刻的底本。由於很多被翻刻的中國傳本在中國或日本皆... 日藏漢籍中有一類是所謂和刻本漢籍,基本上是以中國傳來的版本重新加以刊刻而成的。和刻本漢籍一般都比較忠實於底本,一依中國傳本的原貌加以翻刻,因而在版本價值上基本等同於其所翻刻的底本。由於很多被翻刻的中國傳本在中國或日本皆已亡佚,而僅有和刻本存世,那麽和刻本的價值更是不言而喻了;此外,江户時代的翻刻者在翻刻時都會寫一篇序跋,對所翻刻的文本加以解説或評論,或介紹此書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故而這些序跋對於瞭解這些典籍的内容及其在日本的流傳都具有巨大的幫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刻本 序跋 底本 日本 版本 翻刻 流傳
下载PDF
中朝外交活動與朝鮮女性詩文之編纂流傳
5
作者 張伯偉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1期3-18,共16页
一序章本文所謂的“外交”是較爲廣義的,包含了兩國(或以上)之間人員所發生的一切交往互動。不僅有使臣,而且有其他不同身份、以不同原因和目的引發的外交活動。此處的“朝鮮”,指的是歷史上的朝鮮時代(1392-1910)。而“女性詩文”,不... 一序章本文所謂的“外交”是較爲廣義的,包含了兩國(或以上)之間人員所發生的一切交往互動。不僅有使臣,而且有其他不同身份、以不同原因和目的引發的外交活動。此處的“朝鮮”,指的是歷史上的朝鮮時代(1392-1910)。而“女性詩文”,不是以女性爲表現對象的詩文,而是指由女性撰寫的詩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動 身份 外交 女性
下载PDF
唐代入閤礼仪考索 被引量:7
6
作者 贺忠 金程宇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6,共6页
唐代宫中的閤门,关乎朝会、朝见、请辞等重大政治活动,文章从閤门之设与入閤礼仪的内容入手,探讨了这种制度的演变与唐代政治的关系,揭示出唐代朝对仪式有正殿向便殿转移的趋势。正殿与便殿均有閤门之设,便殿的奏对大权为宰相与閤门使... 唐代宫中的閤门,关乎朝会、朝见、请辞等重大政治活动,文章从閤门之设与入閤礼仪的内容入手,探讨了这种制度的演变与唐代政治的关系,揭示出唐代朝对仪式有正殿向便殿转移的趋势。正殿与便殿均有閤门之设,便殿的奏对大权为宰相与閤门使所把持,入门时须验鱼袋,入閤后还有"索扇"这一程序。唐代中后期设置了閤门使,主要由宦官担任,逐渐侵夺了本属于中书通事舍人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朝对 入閤礼仪
下载PDF
“《文选》东传学”之一斑——菅原和长《御注文选表解》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卞东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55,共13页
《文选》成书之后,很早就东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研究《文选》在日朝两国流传、刊刻、翻译、注释、评论、模拟之学,可以称之为"《文选》东传学"。《御注文选表解》是日本室町时代末期纪传儒菅原和长对李善... 《文选》成书之后,很早就东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研究《文选》在日朝两国流传、刊刻、翻译、注释、评论、模拟之学,可以称之为"《文选》东传学"。《御注文选表解》是日本室町时代末期纪传儒菅原和长对李善《上文选注表》的详细解说。"御注"可能是平安时代大学寮博士菅原家的遗说,其注重对语汇的解释以及文义的疏通;而"愚解"是对李善《表》以及"御注"的进一步解释与发挥,其特点是引用了大量典籍对上述文本进行详细注释,还援引当时流行的朱子学对李善《表》进行阐释。菅原和长的"愚解"是当时讲授的讲义,其不但对李善《表》进行分段解说,而且还对此表的结构与写作特点予以详细剖析。总之,菅原和长的《御注文选表解》是现存第一部详细解释与研究李善《上文选注表》的著作,对于研究日本中世纪传儒的《文选》学以及建构"《文选》东传学"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东传学 菅原和长 《御注文选表解》 纪传儒
下载PDF
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的文献问题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伯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31,共10页
朝鲜时代的女性汉诗文创作并不兴盛,流传至今的诗文集,共计39种。但存世量的不多,并不意味着其问题的尠少?昀?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从西方到东方,成为一个颇为诱人的研究课题。而作为其前提,就是首先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文献基础。去伪... 朝鲜时代的女性汉诗文创作并不兴盛,流传至今的诗文集,共计39种。但存世量的不多,并不意味着其问题的尠少?昀?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从西方到东方,成为一个颇为诱人的研究课题。而作为其前提,就是首先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文献基础。去伪存真是学术工作的起点,这是不言而喻的。关于作者生平的考察,是我们"知人论世"的凭藉。而补遗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够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前人的作品,而且有助于我们提出新问题,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综合韩国和中国的资料,对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中所涉及到的作品真伪、作者生平以及佚作补遗等问题作一整体考察,可为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扫除其文献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女性 诗文集 文献
下载PDF
日本所存朝鲜旧藏中国古籍之研究——以成篑堂文库藏书为中心
9
作者 金程宇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57-273,共17页
书籍是中朝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伴随着朝鲜使臣的燕行,边境的贸易,必然有大量的书籍传入。究竟有多少中国古籍输入朝鲜,由于资料的缺乏,目前尚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仅根据《奎章总目》等书目及燕行日记等书... 书籍是中朝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伴随着朝鲜使臣的燕行,边境的贸易,必然有大量的书籍传入。究竟有多少中国古籍输入朝鲜,由于资料的缺乏,目前尚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仅根据《奎章总目》等书目及燕行日记等书面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籍 朝鲜人 古籍善本 文化交流 公文集 活字本 董仲舒集 重校正唐文粹 古典文献研究 明刊本
原文传递
東亞行紀“失實”問題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張伯偉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83,共37页
在東亞漢文化圈的歷史上,各國使者的往來頻繁,並且留下了大量的行紀文獻(俗稱"燕行録")。對這些文獻的研究,在本世紀以來的東亞地區形成了熱點。然而在重視文獻"可貴"的同時,人們對其特徵缺乏必要的把握,從而導致... 在東亞漢文化圈的歷史上,各國使者的往來頻繁,並且留下了大量的行紀文獻(俗稱"燕行録")。對這些文獻的研究,在本世紀以來的東亞地區形成了熱點。然而在重視文獻"可貴"的同時,人們對其特徵缺乏必要的把握,從而導致了一些謬誤的產生。本文着重從前後因襲、觀看態度以及"文戰"場合三方面入手,對其"失實"問題予以探討。强調只有充分掌握行紀文獻特徵,纔能使大量的行紀資料實現其應用的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亚 行纪 失实 明清中国 朝鲜 日本
下载PDF
日本所藏宋人張逢辰《菊花百詠》校録 被引量:1
11
作者 卞東波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1期345-372,共28页
前言在搜集域外所存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時,學者們自然會對在中國佚失而保存於域外的文獻感到驚喜。這部分資料,日本學者一般稱之爲“佚存書”。這些本來是中國文人學士所撰的典籍,因爲各種原因,於流傳的過程中在中國本土散佚,而意... 前言在搜集域外所存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時,學者們自然會對在中國佚失而保存於域外的文獻感到驚喜。這部分資料,日本學者一般稱之爲“佚存書”。這些本來是中國文人學士所撰的典籍,因爲各種原因,於流傳的過程中在中國本土散佚,而意外地保存禹域之外的其他國家。這些資料的回流必然會豐富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認知,現代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佚存 菊花 逢辰
下载PDF
新羅《鍪藏寺碑》考論
12
作者 馮翠兒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14,共12页
一、引言新羅《鍪藏寺碑》1現已殘破不堪,只存三塊不連貫的、剥泐嚴重的殘石。對其年代、書者,甚至是否集字而成,都引起中、韓兩地學者的争議。近年韓國有關方面在碑的發現地按殘石情況仿做新碑,原殘石則移至博物館保存,並將鍪藏寺遺址... 一、引言新羅《鍪藏寺碑》1現已殘破不堪,只存三塊不連貫的、剥泐嚴重的殘石。對其年代、書者,甚至是否集字而成,都引起中、韓兩地學者的争議。近年韓國有關方面在碑的發現地按殘石情況仿做新碑,原殘石則移至博物館保存,並將鍪藏寺遺址發展成鍪藏山旅游點。其實,該碑除是寶貴的古迹文物外,還隱藏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本文的撰寫目的就是透過多方面的挖掘,希望弄清該碑的實況,並探討它藴含的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議 韓國 新碑 有關 殘石 新羅
下载PDF
高句麗《好太王碑》形制考
13
作者 馮翠兒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1期3-19,共17页
一引言古朝鮮在統一新羅以前留下來的碑銘,其銘刻目的主要爲記事(歷史意義),其中《好太王碑》是現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麗碑石。自十九世紀末被發現以後,《好太王碑》便引起中、日、朝三方學者的注意而進行探索、研究,而且得到相當豐... 一引言古朝鮮在統一新羅以前留下來的碑銘,其銘刻目的主要爲記事(歷史意義),其中《好太王碑》是現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麗碑石。自十九世紀末被發現以後,《好太王碑》便引起中、日、朝三方學者的注意而進行探索、研究,而且得到相當豐碩的成果①。但研究主要集中在發現過程、碑文釋讀、拓片版本、歷史和書法探究等,至於碑刻的形制與漢碑的關係和文化承傳問題卻似未及關注。本文就試圖從《好太王碑》的形制、刻銘目的、書法等方向作探索,希望能找出碑刻文化從大陸往東傳的綫索,亦可説是中華文化延展至周邊領域的一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書法 研究 文化 歷史 目的 碑刻
下载PDF
性别身份與詩歌文本 ——以朝鮮女詩人雲楚堂詩中心的探討
14
作者 俞士玲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1期47-67,共21页
朝鮮女詩人雲楚堂金芙蓉(約1800-1860),成川妓,1831年爲77歲翁金履陽妾,1845年金履陽逝。雲楚堂詩集有寫本數種,據收録詩歌内容和數量可分爲三類一、止於其爲金履陽妾後不久,有陳錤洪本《雲楚堂詩稿》[學山柳最鎮(1791-1869)於癸巳(1833... 朝鮮女詩人雲楚堂金芙蓉(約1800-1860),成川妓,1831年爲77歲翁金履陽妾,1845年金履陽逝。雲楚堂詩集有寫本數種,據收録詩歌内容和數量可分爲三類一、止於其爲金履陽妾後不久,有陳錤洪本《雲楚堂詩稿》[學山柳最鎮(1791-1869)於癸巳(1833年)抄寫]、藏書閣藏本《雲楚堂集》[申聲元辛酉年(1861)抄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楚 生卒年 金芙蓉 詩人 性别身份 詩集
下载PDF
日本《世説新語》注釋本叙録(中)
15
作者 張伯偉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69-88,共20页
一《世説新語補考補遺》《世説新語補考補遺》一卷,桃井白鹿著。桃井白鹿,傳見《世説新語補考》解題。《補考》刻於寳曆十二年(17 6 2)三月,《補遺》則刻於寬政三年(1791)九月,相去近三十年,可見桃井氏自少至老,篤嗜《世説》。《補考》... 一《世説新語補考補遺》《世説新語補考補遺》一卷,桃井白鹿著。桃井白鹿,傳見《世説新語補考》解題。《補考》刻於寳曆十二年(17 6 2)三月,《補遺》則刻於寬政三年(1791)九月,相去近三十年,可見桃井氏自少至老,篤嗜《世説》。《補考》刻於東都,《補遺》刻於西京皇都書肆。此書除刻本外,尚有稿本傳世。佐野正巳在《松江藩學藝史研究·漢學篇》(明治書院1981年版)中,曾專列一章討論其書刻本與稿本之異同,包括《世説新語補考補遺》、《楊子法言增注》和《荀子遺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説新語》 《徂徕集》 《西征赋》 五石散 寒食散 古籍版本
下载PDF
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日本經學家平賀晉民《詩經原志》稿本探賾
16
作者 卞東波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5年第1期29-67,共39页
一平賀晉民的生平與學術淵源日本江户幕府建立之後,致力於發展儒學,特别是朱子學,德川幕府也重用藤原惺窩(1561—1619)、林羅山(1583—1657)等朱子學者,朱子學在日本開始大規模地傳播。不過,日本儒學發展到江户時代中期之後,朱子學的統... 一平賀晉民的生平與學術淵源日本江户幕府建立之後,致力於發展儒學,特别是朱子學,德川幕府也重用藤原惺窩(1561—1619)、林羅山(1583—1657)等朱子學者,朱子學在日本開始大規模地傳播。不過,日本儒學發展到江户時代中期之後,朱子學的統治地位受到了以伊藤仁齋(1627—1705)爲代表的古義學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學 經學 德川幕府 儒學 江户幕府
下载PDF
日本《世説新語》注釋本敘録(上)
17
作者 張伯偉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6年第2期19-33,共15页
《世説新語》一書,唐代已傳入日本,藤原佐世(847—897)《日本國見在書目》小説家類著録:"《世説》十,宋臨川王劉義慶撰,劉孝標注。"與《隋書·經籍志》所載相合,乃唐代通行者。平安時代文章家,多採其書語詞、典故,觀《本... 《世説新語》一書,唐代已傳入日本,藤原佐世(847—897)《日本國見在書目》小説家類著録:"《世説》十,宋臨川王劉義慶撰,劉孝標注。"與《隋書·經籍志》所載相合,乃唐代通行者。平安時代文章家,多採其書語詞、典故,觀《本朝文粹》選録文章詩賦可知。同時亦有自撰注本,《日本國見在書目》"小説家"在《世説》之後,就著録了《世説問答》二卷、《世説問録》十卷。惟其書早已亡佚,無法詳考。又據大江匡房(1041—1111)口述、藤原實兼(1085—1112)筆録之《江談抄》載:"《世説一卷私記》者,紀家、善家相共被釋累代難義之書也。"可知《私記》亦爲"被釋累代難義之書",撰者爲紀長谷雄(845—912)、三善清行(846—918),惜已亡佚。但《江談抄》云《文選》"麝食柏而馨"(出嵇康《養生論》,原文"馨"作"香")句,"李善以爲難義"(今存李善注實有所釋,兩家所見或爲其初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匡房 小説 《文選》 李善注 亡佚
下载PDF
南監本《南齊書》荻生徂徠批校識語輯考(卷一至卷二十)
18
作者 童嶺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1期373-420,共48页
凡例一、本輯存考異(下簡稱“輯考”)稿所用之底本爲昭和四十五年(1970)七月,日本汲古書院影印著名儒者荻生徂徠批校明代萬曆年間南監本《南齊書》。二、首頁有日本著名書志學家長澤規矩也《和刻本南齊書解題》,原爲日文,現撮其要轉譯... 凡例一、本輯存考異(下簡稱“輯考”)稿所用之底本爲昭和四十五年(1970)七月,日本汲古書院影印著名儒者荻生徂徠批校明代萬曆年間南監本《南齊書》。二、首頁有日本著名書志學家長澤規矩也《和刻本南齊書解題》,原爲日文,現撮其要轉譯如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刻本 批校 日本
下载PDF
京都毘沙門堂藏蕭子良《篆隸文體》舊鈔本考--兼論南齊建康皇室學問的構成
19
作者 童嶺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6年第1期271-286,共16页
一舊鈔本《篆隸文體》概述日本京都市山科毘沙門堂藏有一份題爲“侍中司徒竟陵王臣蕭子良”的《篆隸文體》舊鈔本卷子,于昭和六年(1931)十二月被日本政府指定爲“國寶”①。卷子的鈔録年份,被推測爲鐮倉時代以下。這份舊鈔本卷子,山田... 一舊鈔本《篆隸文體》概述日本京都市山科毘沙門堂藏有一份題爲“侍中司徒竟陵王臣蕭子良”的《篆隸文體》舊鈔本卷子,于昭和六年(1931)十二月被日本政府指定爲“國寶”①。卷子的鈔録年份,被推測爲鐮倉時代以下。這份舊鈔本卷子,山田孝雄曾經親眼所睹,除了在其著《典籍説稿·國寶所在目録》有所著録外,還在《典籍雜考》中,對該舊鈔本形態,作了準確的描述,先翻譯如下:本書卷子一軸。紙幅縱一尺四分,表紙幅約八寸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市 竟陵王 卷子
下载PDF
隸古定本,不絶若綫——唐鈔本“《古文尚書》”九條、神田二種考銓
20
作者 童嶺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341-360,共20页
一序説竹帛棃棗,鈔刊婁易,則有三代文字之通叚,有秦漢篆隸之變遷,有魏晉正草之輯淆,有六朝唐人俗書之流失,有宋、元、明,校槧之羼改,逵徑百出,多歧亡羊,非覃思精勘,深究本原,未易得其正也……——孫詒讓《札迻自序》(2)經學中之今古文... 一序説竹帛棃棗,鈔刊婁易,則有三代文字之通叚,有秦漢篆隸之變遷,有魏晉正草之輯淆,有六朝唐人俗書之流失,有宋、元、明,校槧之羼改,逵徑百出,多歧亡羊,非覃思精勘,深究本原,未易得其正也……——孫詒讓《札迻自序》(2)經學中之今古文問題以《尚書》最複雜;加以字體傳訛者彌多,遂至紛亂而不可董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書》 孫詒讓 今古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