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逻辑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困境之解
1
作者 何洁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9期11-14,共4页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情感认同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发掘解决问题的思维元层次路径即中...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情感认同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发掘解决问题的思维元层次路径即中国逻辑路径。中国逻辑是应对“知行分离”、补足传统情感认同培育模式,抵御对抗性思维模式负面影响、构建自我实现正向反馈机制的有效路径,其以一种更符合中国人心理和认知习惯的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困境 中国逻辑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新审视:解释力、规范力和文化适应力
2
作者 李晔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4,共10页
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认识和论证,既要确定一般而言思想理论的生命力指称什么,又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作为科学理论又具有实践指向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的内涵应该包括解释力、规范力、文化适应力三个方面,解释力来自马克思... 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认识和论证,既要确定一般而言思想理论的生命力指称什么,又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作为科学理论又具有实践指向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的内涵应该包括解释力、规范力、文化适应力三个方面,解释力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规范力是其实践性的要求,文化适应力表现为在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得到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生命力需要在科学维度、实践维度、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三重视域中进行认识和展开论证。中国近现代语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具体范例,对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和未来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力 解释力 规范力 适应力
下载PDF
国内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仲素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7期3-7,共5页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以探索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生态社会主义理想为基本内核。通过梳理发现,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历了理论的酝酿期、确立期,如今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国内学界对生态马...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以探索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生态社会主义理想为基本内核。通过梳理发现,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历了理论的酝酿期、确立期,如今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国内学界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虽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对某些重大问题的共识。然而当前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不清晰、缺乏严谨细致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现实路径等,未来应着重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继续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国际研究 国内研究 展望
下载PDF
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自觉
4
作者 程广丽 卢国琪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与研究方法的脱离。这种理论自觉的缺失主要是对马克思历史发生学逻辑的消解,表现为以抽象的激进话语来取代具体的科学理论。当我们将目光转向马克思本人,去追溯他当年的思想...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与研究方法的脱离。这种理论自觉的缺失主要是对马克思历史发生学逻辑的消解,表现为以抽象的激进话语来取代具体的科学理论。当我们将目光转向马克思本人,去追溯他当年的思想成长历程,并审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后他对于自身理论的合理定位时,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就现实地凸显出来。这为探寻今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路径供给着不可替代的理论营养、话语支撑和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抽象
下载PDF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力作——评程广丽新著《本真性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5
作者 卢国琪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14-116,共3页
近读程广丽新著《本真性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始终被该著系统深邃的思想内容所吸引,始终被作者勤于治学、善于治学的学术智慧所折服.
关键词 批判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生活 科学出版社 治学
下载PDF
中外文化交流与多元借鉴中的学术传承——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与外国学术资源
6
作者 吴汉全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1-34,共14页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同时也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时代。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对英国的学术思想、法国的学术思想、日本的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同时也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时代。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对英国的学术思想、法国的学术思想、日本的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从而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李大钊也成为五四时期研究外国学术思想的先驱。由李大钊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努力及其与外国学术资源的关系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创建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水平的背景中进行的,体现了多元借鉴与学术传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外国学术思想 多元借鉴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 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中共党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倩 吴汉全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2,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要素、整体维度、基本层面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逻辑来看,都必须在中共党史视域中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在中共党史的视域之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要素、整体维度、基本层面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逻辑来看,都必须在中共党史视域中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在中共党史的视域之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需要着力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本、方法、范式、话语体系及重要人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共党史 研究视域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现代政治变迁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倩 吴汉全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2-36,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现代中国政治变迁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不断推进的,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共产党发展、革命进程加速、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创建等方面。在考察现代中国社会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现代中国政治变迁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不断推进的,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共产党发展、革命进程加速、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创建等方面。在考察现代中国社会进步的诸多因素时,必须注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所给予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变迁 历史影响 现代中国政治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关系再认识——历史因果、思想逻辑及必然性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晔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早在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共产主义思想就传到中国,但在1915年前,这些思想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思潮出现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 早在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共产主义思想就传到中国,但在1915年前,这些思想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思潮出现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共产党崛起联系起来,形成二者之间关系的各种意象的原因。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1919年以后的中国迅速传播这一历史事实,既可以说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及中国近代以来寻求现代化的延续和结果,又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转向或转折点,因而与新文化运动之间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时期 因果关联 共产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逻辑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3,共8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 中国化 抗战时期
下载PDF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玉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9,共9页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翻了认为马克思只有批判性而没有建构性意识形态理论的错误认识。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在新时代条件下正确阐释和重申列宁这一重要贡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更自觉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批判性 建构性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其局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光学 詹国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继承方面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方面;在发展方面则突出体现为对马克思物质变... 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继承方面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方面;在发展方面则突出体现为对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挖掘和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并试图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构建。其局限在于遮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主旨,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主题,所构建的生态社会主义具有空想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思想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内监督理论创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玉兰 《观察与思考》 2018年第12期58-64,共7页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秉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着眼于党的建设大局,紧紧围绕"为什么加强党内监督和怎样加强党内监督"这一主题,明确强化党内监督的战略意义,做好党内监督的顶层设计,抓住党内监督的核...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秉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着眼于党的建设大局,紧紧围绕"为什么加强党内监督和怎样加强党内监督"这一主题,明确强化党内监督的战略意义,做好党内监督的顶层设计,抓住党内监督的核心方面,创新党内监督的关键机制,破解党内监督的重点难题,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内监督理论创新,为增强党的自我监督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内监督 理论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的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汉全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3,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是马克思主义逻辑谱系在中国的具体化与现实化。研究其特征应遵循社会实践、相互联系、理论抽象等三个基本视角,在社会运行、相互对比、内在变革中探索其呈现机制。基于其视角与呈现机制,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是马克思主义逻辑谱系在中国的具体化与现实化。研究其特征应遵循社会实践、相互联系、理论抽象等三个基本视角,在社会运行、相互对比、内在变革中探索其呈现机制。基于其视角与呈现机制,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谱系的特征概括为同质性、传导性、开放性、认同性和代际性等五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逻辑谱系 特征 基本视角 呈现机制
下载PDF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玉兰 《观察与思考》 2020年第4期32-40,共9页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挑战,习近平同志更加重视党的建设。他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怎样加强党的建设"问题作了系列重要论述,实...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挑战,习近平同志更加重视党的建设。他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怎样加强党的建设"问题作了系列重要论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若干重大创新。这些重大创新主要是: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高度强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和首要地位;在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统一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中明确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正确阐释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大创新,对于我们把党建设好、建设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政治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自我革命
下载PDF
重点内容的凸显与逻辑主线的清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模式的新探索
16
作者 卢国琪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8期60-63,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点内容不够突出、逻辑主线模糊问题。"原理"课应当着重于"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原理"课重点内容的凸显与逻辑主线的清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点内容不够突出、逻辑主线模糊问题。"原理"课应当着重于"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原理"课重点内容的凸显与逻辑主线的清晰之教学模式改革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整体性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旨归性,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逻辑性和教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模式 整体性 价值旨归性
下载PDF
李平心的“生产力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的地位
17
作者 唐文文 《唐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1-39,80,共10页
在20世纪50年代末,李平心撰写了18篇关于生产力问题的文章,系统地提出了生产力理论,尤以其中10篇论生产力性质的论文最为著名,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独树一帜。李平心的“生产力论”,集中阐述了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生产力,并提出了生产力具... 在20世纪50年代末,李平心撰写了18篇关于生产力问题的文章,系统地提出了生产力理论,尤以其中10篇论生产力性质的论文最为著名,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独树一帜。李平心的“生产力论”,集中阐述了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生产力,并提出了生产力具有二重性、生产力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生产力能够自行增殖等主张。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视域来看,李平心关于生产力有自己的运动规律的观点,密切联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他对生产力二重性的揭示,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是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他关于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生产力的主张,深化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学者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尽管李平心的生产力理论也有不足之处,但他系统地提出的发展生产力、遵循生产力规律的主张,是对新中国成立后过度相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一种反思,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作出了贡献,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平心 生产力论 政治经济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3
18
作者 晏维龙 卢国琪 《观察与思考》 2017年第2期5-14,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从理论到实践都蕴含着自身的哲学特质,其蕴含的哲学特质,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和实践不能忽视的潜在的不竭的思想之源。要从矛盾特殊性的视角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要从对立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从理论到实践都蕴含着自身的哲学特质,其蕴含的哲学特质,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和实践不能忽视的潜在的不竭的思想之源。要从矛盾特殊性的视角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要从对立统一的视角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审计关系,要从联系与发展的视角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审计环境,要从部分与整体的视角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矛盾特殊性 对立统一 联系与发展 部分与整体
下载PDF
马克思公正观:逻辑起点、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国琪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1-226,共6页
马克思公正观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的思考是马克思公正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公正观的理论实质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层面而不是别的层面来讨论公正问题,没有仅仅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局限在伦理... 马克思公正观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的思考是马克思公正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公正观的理论实质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层面而不是别的层面来讨论公正问题,没有仅仅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局限在伦理道德或者价值判断的层面来看待。从根本上看,它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角,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不再仅仅是招致道德谴责,而是会致使危险行为的发生,因为它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公正观对于深刻认识和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正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公正观 社会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2,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阐明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认识和挖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阐明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认识和挖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