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路径探究
1
作者 穆再排尔·安外尔 眭国荣 《品位·经典》 2023年第17期77-80,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主要论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涵、理论基础及其现实价值,并从家庭、高校、社会三个方...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主要论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涵、理论基础及其现实价值,并从家庭、高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为强化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路径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劳动观
下载PDF
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军 罗婷婷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代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要特征的地方高校更显得责无旁贷。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代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要特征的地方高校更显得责无旁贷。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南京工业大学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科创能力 拔尖人才 两制三化 地方高校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女垒精神”为例
3
作者 施东莉 《科教文汇》 2022年第24期38-40,共3页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体育文化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优势。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体育文化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优势。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念及其思政教育功能为理论基础,从回顾该校女子垒球队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解析“女垒精神”内涵、分析“女垒精神”发展现状,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探索充分发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释放思政教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体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对雨花英烈精神的认知——基于南京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4
作者 赖继年 韩旭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和政治灵魂,具有崇高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下,如何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形成红色精神效应,成为亟须解决的国家和社会发展问题。以南京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当代...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和政治灵魂,具有崇高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下,如何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形成红色精神效应,成为亟须解决的国家和社会发展问题。以南京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当代大学生了解雨花英烈精神的渠道、学习方式、认知程度以及雨花英烈精神的当代价值。有针对性地给出雨花英烈精神传承建议,提出大学生要讲好雨花英烈红色故事和升华雨花英烈时代内涵,不断探寻历史规律,深入学习雨花英烈精神,将其融入自身行为,自觉传承雨花英烈基因,最后形成红色文化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花英烈精神 大学生 文艺创作 主题活动
下载PDF
历史思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维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静静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23,共7页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人类历史深处洞察社会发展规律,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握时代前行方向,运用深厚的历史思维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同时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人类历史深处洞察社会发展规律,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握时代前行方向,运用深厚的历史思维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同时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鉴古知今的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校准前行方向,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历史自觉担当使命和责任,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思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创新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被引量:2
6
作者 陆俊潇 眭国荣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对“劳动”观念的认知水平,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劳动技术水平、劳动精神风貌、劳动价值取向;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不仅是一所学校“树德立人”的基本任务与责任,更是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助力。高职院... 对“劳动”观念的认知水平,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劳动技术水平、劳动精神风貌、劳动价值取向;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不仅是一所学校“树德立人”的基本任务与责任,更是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助力。高职院校肩负着向各大城镇提供技能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服务者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建设制造业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理论之基、厚植工匠精神内蕴、加强高职院校关于“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培育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精神 被引量:1
7
作者 汤昕 周辉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第4期60-65,共6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来驱动发展。习近平曾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来驱动发展。习近平曾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新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呼唤更多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培养社会主义的有效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状况做出分析,并基于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从思想提升与实践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及其治理
8
作者 吴頔 穆文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6,共3页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速度迅捷,隐蔽性、渗透性强等特点,蕴含着造成高校师生历史观弱化、政治观扭曲、价值观不正、人生观偏向的风险。对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师生网络媒体素养、提高...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速度迅捷,隐蔽性、渗透性强等特点,蕴含着造成高校师生历史观弱化、政治观扭曲、价值观不正、人生观偏向的风险。对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师生网络媒体素养、提高网络监管和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高校 传播 治理策略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余潇希 纪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18期169-169,共1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开放性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和精神上的相通,为马克思主义与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开放性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和精神上的相通,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本文探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结合途径,以及融合意义,最终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必要性 可能性 结合途径 融合意义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探究“两山”理论的演进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佳妍 眭国荣 《文教资料》 2021年第9期71-74,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其所蕴含的生态哲理与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论具有一致的合理内核。"两山"理论的形成既包含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总结,又蕴含了习近平同志从2005年浙江余村实地考...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其所蕴含的生态哲理与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论具有一致的合理内核。"两山"理论的形成既包含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总结,又蕴含了习近平同志从2005年浙江余村实地考察后逐步提出的创造性论断。"两山"理论的系列论述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在理论应用过程中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努力达成全球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两山”理论 应用
下载PDF
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昊 眭国荣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50-251,共2页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探讨,对深入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实际相结...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探讨,对深入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化 大众化 时代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
12
作者 朱嫣丹 李前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0-173,178,共5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教学,是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关键之举,更是毫不动摇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要解决好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教学,是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关键之举,更是毫不动摇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要解决好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就必须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探寻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继而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文化氛围、机制保障等具体方面着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程中的长远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课 教学 路径
下载PDF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论科技与自然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玉雪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6期13-13,3,共2页
当今是科技发展非常快速的时代,科技水平已达到了一定高度。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思考科技快速发展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严重创伤。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 当今是科技发展非常快速的时代,科技水平已达到了一定高度。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思考科技快速发展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严重创伤。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表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已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科技发展,需要以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到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技 自然科学 协调发展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14
作者 赵荣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7期126-127,共2页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理论的初步传入到广泛传播,虽然中间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因此,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并分析了在传播的过程所遇到的典型阻碍,即“三...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理论的初步传入到广泛传播,虽然中间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因此,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并分析了在传播的过程所遇到的典型阻碍,即“三次论战”问题,以探寻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及意义,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过程 三次论战 阻碍 意义
下载PDF
生态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选择
15
作者 陈晖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年第11期5-6,共2页
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它是由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而来的。生态文化是一种转变,是从之前的人类中心主义逐渐转化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趋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发... 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它是由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而来的。生态文化是一种转变,是从之前的人类中心主义逐渐转化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趋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正是当下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浅谈儒家思想传播方式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
16
作者 宁子健 翟艺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6期234-235,共2页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起就一直备受全世界的关注,我国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的拥护者。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起就一直备受全世界的关注,我国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的拥护者。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合理路径。虽然关于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古今中外学者的文献资料相当丰富,但是关于通过借鉴儒家思想的传播方式,分析对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相关文章却不多,所以本文的研究价值即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传播方式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眭国荣 王琪 《理论观察》 2016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融入社会的综合素质能力,是从各种角度测试大学生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解读当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据目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试从核心价值观不同层面寻求与大学生社会...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融入社会的综合素质能力,是从各种角度测试大学生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解读当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据目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试从核心价值观不同层面寻求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迪——基于经典文本的考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淑晴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1年第3期12-24,共13页
从经典文本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贯穿了两位科学巨匠战斗的一生,主要经历了奠基、发展、深化和完善阶段,生动地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对大工业和小农业、规模化大生产和分散性小生产、工人合作工厂和农民合作社的认识越来越客观、... 从经典文本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贯穿了两位科学巨匠战斗的一生,主要经历了奠基、发展、深化和完善阶段,生动地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对大工业和小农业、规模化大生产和分散性小生产、工人合作工厂和农民合作社的认识越来越客观、具体。认真梳理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具有深刻的当代启迪。新时代进一步开拓合作化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必须以发展合作社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坚持创新和完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坚持农民自愿和国家帮助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经典文本 合作社思想 农民合作社 当代启迪
下载PDF
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9
作者 王巍 李永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4-71,共8页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系统地阐释了他的民主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将无产阶级领导纳入到其民主理论中,并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在建立民主制度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在民主制度建设的过...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系统地阐释了他的民主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将无产阶级领导纳入到其民主理论中,并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在建立民主制度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在民主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具体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必要性。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既为我们洞穿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抽象性和激进多元民主理论的解构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 民主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雪莲 眭国荣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5-28,共4页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核心。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提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论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深化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运用教育新媒介,立足大学生展需求...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核心。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提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论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深化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运用教育新媒介,立足大学生展需求,科学的理解并把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本质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提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