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5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在放射科中应用DR摄影技术的检测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检测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X线进行检测... 目的:观察在放射科中应用DR摄影技术的检测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检测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X线进行检测,给研究组患者应用DR摄影技术进行检测,将两组检测获取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检测获得的Ⅰ级图像比例远远超过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检测获取的图像质量可接受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摄影技术呈现的图像更为清晰,且图像质量容易识别,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支持,值得在放射科大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摄影技术 放射科 X线检测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联合CT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侯旻 陈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0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ACI)疾病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疑似老年多发性ACI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成像、螺旋CT检测,并以数字减影... 目的:探讨在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ACI)疾病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疑似老年多发性ACI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成像、螺旋CT检测,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为依据,分析磁共振成像、螺旋CT单一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DSA检测结果显示,80例老年疑似多发性ACI患者中,阳性56例,阴性24例;磁共振成像检查阳性55例,阴性25例;CT检测阳性54例,阴性26例;联合检测阳性55例,阴性25例;联合检测的特异度95.83%、灵敏度96.43%、准确率97.50%高于单一磁共振成像的70.83%、85.71%、88.75%与CT检测的62.50%、80.26%、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磁共振成像和CT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测结果显示,80例老年疑似多发性ACI患者中,脑室旁病灶27个,基底节区病灶68个,顶叶病灶39个,额叶病灶46个,小脑病灶21个,丘脑病灶26个。联合检测脑室旁、基底节区、顶叶、额叶、小脑与丘脑的病灶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磁共振成像、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磁共振成像和CT检测脑室旁、基底节区、顶叶、额叶、小脑与丘脑的病灶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结合CT检测对于老年多发性ACI比单一检测的准确率更高,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可作为老年多发性ACI确诊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 诊断效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评判中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秋妹 朱晓梅 +1 位作者 王建伟 王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263-2266,2270,共5页
目的探讨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I,包括T1WI和T2WI、DCE-MRI和DWI序列,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评估应用DCE-MRI、... 目的探讨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I,包括T1WI和T2WI、DCE-MRI和DWI序列,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评估应用DCE-MRI、DWI及DCE-MRI联合DWI法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采用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肌层浸润的准确性。结果DCE-MRI、DWI及DCE-MRI联合DWI法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分别为74.29%、71.43%和91.43%,DCE-MRI联合DWI法高于单独应用DCE-MRI和单独应用DWI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联合DWI法判断肌层浸润深度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5,检验水准α=0.05)。结论联合应用DCE-MRI和DWI较单独应用DCE-MRI或DWI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评估,应常规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子宫内膜癌 分期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女性血清Hepcidin、BMP6、s-HJV水平与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樊化 孙萍 +1 位作者 杨璐 杨登元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24-342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PMO)女性血清铁调素(Hepcidin)、骨形成蛋白6(BMP6)、可溶型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水平与骨折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老年PMO女性作为研究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170例老年无PMO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 目的分析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PMO)女性血清铁调素(Hepcidin)、骨形成蛋白6(BMP6)、可溶型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水平与骨折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老年PMO女性作为研究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170例老年无PMO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epcidin、BMP6、s-HJV水平;使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使用速率法检测钙离子(Ca2+)水平;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4及左股骨颈BMD值。结果研究组血清Hepcidin、BMP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HJ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INP、N-MID、β-CT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D、Ca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腰椎L1~4及左股骨颈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Hepcidin、BMP6水平与PINP、N-MID、β-CTX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25-(OH)D、Ca2+水平及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s-HJV水平与PINP、N-MID、β-CTX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25-(OH)D、Ca2+水平及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PINP、N-MID、25-(OH)D、Ca2+、腰椎L1~4 BMD、Hepcidin、BMP6、s-HJV均是老年PMO女性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epcidin、BMP6、s-HJV水平均可作为预测老年PMO女性骨折发生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铁调素 骨形成蛋白6 铁调素调节蛋白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测定评估CAD患者冠状动脉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萍 张怡 +2 位作者 王华斌 郭兆凌 姚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0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测定心外膜脂肪(EAT)、斑块总体积(TPV)评估可疑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将发生MAC...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测定心外膜脂肪(EAT)、斑块总体积(TPV)评估可疑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将发生MACE事件的29例患者纳入MACE事件组,将未发生MACE事件的51例患者纳入非MACE组,对比两组患者的TPV、钙化斑块体积(CPV)、非钙化斑块体积(NCPV)、病变长度、斑块负荷、餐巾环标志及EAT间的差异。分析图像质量以及造成图像质量较差的客观原因。结果:80例冠心病患者的TPV、NCPV、病变长度及EAT显著升高,CPV水平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3,F=5.691,F=7.036,F=3.251,F=12.339;P<0.05)。MACE组患者的TPV、NCPV、病变长度及EAT显著高于非MACE组,CPV水平显著低于非MACE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8,t=3.95,t=22.302,t=5.743,t=90.411;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的9个节段共计得到720幅图像,其中图像优秀612幅,良好22幅,尚好49幅,较差37幅;其中右冠状动脉的图像较差。结论:64-SCTA测定EAT、TPV评估CA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MACE发生情况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对患者行64-SCTA时,应严格控制患者的屏气、心律不齐及呼吸,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CTA) 心外膜脂肪(EAT)、斑块总体积(TPV) 冠状动脉狭窄 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结合Idose4迭代算法在CT对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姚杰 葛卫卫 +3 位作者 张秋妹 王华斌 孙萍 陆文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低碘浓度对比剂(300 mgI/ml)结合低管电压(100 kV)联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肾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并分析在我院行肾动脉CTA检查的94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标准组(52例)及双低组(42例)进行扫描,常规组扫描方案... 目的探讨低碘浓度对比剂(300 mgI/ml)结合低管电压(100 kV)联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肾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并分析在我院行肾动脉CTA检查的94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标准组(52例)及双低组(42例)进行扫描,常规组扫描方案: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浓度350 mgI/ml。双低组扫描方案: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浓度300 mgI/ml;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CT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常规组及双低组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P=0.62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分支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0.526),双低组血管衰减、信噪比、CNR明显高于标准组组(均P<0.05)。两组肾动脉分支的图像质量和显示情况相似(P>0.05)。与标准组相比,双低组CTDIvol、DLP和ED分别降低26.43%、35.22%和为32.76%。结论在100 kVp、欧乃派克300 mgI/ml条件下应用于肾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同时较常规方案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扫描 肾动脉 血管成像 迭代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华斌 谢飞 +1 位作者 姚杰 葛卫卫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评估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 40例,应用计算机辅助检查或诊断(CAD)分析软件的多平面重建(MPR)、表面投影显示(SSD)、感兴趣体积(V...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评估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 40例,应用计算机辅助检查或诊断(CAD)分析软件的多平面重建(MPR)、表面投影显示(SSD)、感兴趣体积(VOI)法等三维重建技术对SPN的基本征象进行分析,鉴别其良恶性,胸部CT常规扫描与CAD在SPN影像征象显示率。结果 1 CAD较胸部CT常规扫描,在显示SPN形态特征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 40例SPN中,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12例。胸部CT常规扫描对SPN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5%、53.6%、66.7%、78.9%、38.1%;CAD相应值分别为80.0%、82.1%、75.0%、88.5%、64.3%,均高于胸部CT常规扫描。结论较胸部CT常规扫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对评估SPN良恶性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辅助诊断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海马萎缩的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之间的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黄蓉 王华斌 +4 位作者 葛卫卫 姚杰 顾正雪 张秋妹 柴婷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海马体积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受试者26名、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5名、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41名,采用SIEMENS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依次行头颅MRI检查,并测量海马体积(Hippocampal volume... 目的探讨老年人海马体积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受试者26名、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5名、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41名,采用SIEMENS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依次行头颅MRI检查,并测量海马体积(Hippocampal volume,HV)。结果正常对照组(CG)的MMSE分数为(29.8±0.3),AD组的MMSE分数为(17.5±3.8),MCI组的MMSE分数为(26.3±1.9),AD组与CG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MCI组与CG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D组与MCI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G组海马体积为左侧(2.78±0.27)cm^3、右侧(2.79±0.26)cm^3、总体积(5.57±0.52)cm^3,AD组左侧(1.75±0.31)cm^3、右侧(1.83±0.30)cm^3、总体积(3.58±0.61)cm^3,MCI组左侧(2.54±0.25)cm^3、右侧(2.58±0.28)cm^3、总体积(5.12±0.54)cm^3,CG组与AD组、AD组与MCI组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001),CG组与MCI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测量HV结合MMSE评分可以作为评估老年人AD的诊断标准之一。但在MCI的早期诊断中,测量HV较为敏感,而MMSE分数不敏感。相比评估AD的价值,测量HV在MCI的早期诊断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体积 磁共振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损害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容积倍增时间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华斌 谢飞 +1 位作者 姚杰 葛卫卫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47-648,652,共3页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容积倍增时间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至少行2次胸部CT检查并有完整病理资料的20例SPN患者,获得结节的生长速度或容积倍增时间,对良恶性结节的容积倍增时间进行比...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容积倍增时间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至少行2次胸部CT检查并有完整病理资料的20例SPN患者,获得结节的生长速度或容积倍增时间,对良恶性结节的容积倍增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0例中,13例结节体积增大,3例体积不变,4例体积缩小。13例结节体积增大者,12例为恶性结节,1例良性结节;3例体积不变和4例结节体积缩小结节均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生长速度较良性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积倍增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复查时间间隔、SPN初始体积等因素均无统计学相关性,容积倍增时间为独立性因素。结论:容积倍增时间对评估SPN良恶性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倍增时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与超声心动图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青叶 黄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与超声心动图(UCG)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右心功能,为早期发现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及右心功能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合并PAH将79例MHD患者分为PAH组(n=33)和非PAH组(n=46),均行MSCT、...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与超声心动图(UCG)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右心功能,为早期发现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及右心功能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合并PAH将79例MHD患者分为PAH组(n=33)和非PAH组(n=46),均行MSCT、UCG检查,比较两组右心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和每搏输出量(SV)。结果79例MHD患者中,肺动脉高压33例(41.77%),右房右室增大28例(35.44%),右室肥厚21例(26.58%);MSCT的EDV、ESV、SV测量值均明显高于UCG(P<0.05),MSCT与UCG的EF测量值无显著差异(P>0.05);PAH组EDV、ESV、SV的MSCT、UCG测量值均明显高于非PAH组(P<0.05),两组EF测量值无显著差异(P>0.05);MSCT与UCG右心功能参数测量值相关性较高(P<0.05)。结论MSCT、UCG都是较准确、简便的右心功能评价方法,两者测量的心功能参数相关性较高,MHD合并PAH患者应行MSCT或UCG检查,以便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超声心动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右心功能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秉权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CT能谱成像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2例恶性SPN患者设为恶性组,... 目的:探讨并研究CT能谱成像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2例恶性SPN患者设为恶性组,将其中28例良性SPN患者设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能谱成像检查,然后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恶性组患者SPN动脉期的病灶感兴趣区(ROI)碘含量(ICIes)和标准化碘浓度(NIC)、静脉期的ICIes和NIC及病灶动静脉期碘浓度差(ICD)均高于良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能量为40 keV、70 keV和100 keV的情况下,恶性组患者SPN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CT能谱成像检查对鉴别诊断良恶性SPN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检查 鉴别诊断 良性孤立性肺结节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下载PDF
浅析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谈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分析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1月期间在南京市中心医院进行肺结节筛查的4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这480例体检者分为研究组(240例)和对照组(240例)。对对照组体... 目的 :分析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1月期间在南京市中心医院进行肺结节筛查的4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这480例体检者分为研究组(240例)和对照组(240例)。对对照组体检者进行常规剂量CT检查,对研究组体检者进行低剂量CT检查。对比两组体检者进行CT检查的各项扫描辐射剂量指标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体检者进行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2.53±0.14)分,对照组体检者进行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为(2.62±0.25)分。两组体检者进行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检者进行CT检查的各项扫描辐射剂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CT检查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受检者进行CT检查的扫描辐射剂量,且检查图像的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检查:肺结节筛查:扫描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双气囊小肠镜联合小肠CT成像在小肠增生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柴婷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1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双气囊小肠镜(DBE)联合小肠CT成像(CTE)对小肠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42例高度疑似小肠增生性病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BE及CTE检查,以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 目的探究双气囊小肠镜(DBE)联合小肠CT成像(CTE)对小肠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42例高度疑似小肠增生性病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BE及CTE检查,以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BE、CTE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小肠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究DBE、CTE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不同症状患者及不同病变类型的检出情况。结果142例高度疑似小肠增生性病变患者中,确诊阳性患者113例,阴性患者29例,恶性病变80例,良性病变33例;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927),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DBE、CTE单独检测(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AUC=0.916)高于DBE(AUC=0.846)或CTE(AUC=0.799)单一检测;对于不同症状表现(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联合检测对小肠增生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对于不同病变类型(良性病变、恶性病变),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DBE联合小肠CTE对小肠增生性病变的检出能力显著,可以综合两种检测方式优势,明显提高对不同症状表现及不同病变类型小肠增生性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CT 小肠增生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辐射剂量、成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怡 宋春娟 +2 位作者 王敏 姚杰 孙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8期3458-346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辐射剂量、成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初步诊断为COPD的患者88例。将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各44例... 目的:探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辐射剂量、成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初步诊断为COPD的患者88例。将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各44例。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常规组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成像质量以及COPD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组满意度评分。结果:低剂量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成像质量的优秀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但两组成像质量的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灵敏度、特异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对于COPD的诊断价值与常规剂量CT动态扫描相当,且可以保证成像质量,同时其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提高COPD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螺旋CT动态扫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辐射剂量 成像质量 满意度
原文传递
MR扩散张量成像评估三叉神经微结构改变的价值及其与血管压迫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田田 苗重昌 +3 位作者 张秋妹 陈聚惠 徐建 刘希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三叉神经微结构改变中的价值及其与血管压迫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经微血管减压术(MVD)证实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4例,按照术中神经与血管接触的严重程度分为Ⅰ级11例...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三叉神经微结构改变中的价值及其与血管压迫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经微血管减压术(MVD)证实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4例,按照术中神经与血管接触的严重程度分为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7例。所有患者术前行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扫描、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A)序列扫描及DTI扫描。根据MR图像健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有无神经血管接触将患者分为健侧无神经血管接触组(25例)和健侧有神经血管接触组(9例)。测量三叉神经DTI成像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及ADC值。患侧不同分级间三叉神经FA及ADC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双侧三叉神经FA及ADC值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健侧三叉神经FA及ADC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DTI参数和压迫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神经与血管接触Ⅰ、Ⅱ、Ⅲ级患者FA值分别为0.311±0.009、0.308±0.007、0.299±0.009,不同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9,P〈0.05),不同级别间ADC值分别为(2.298±0.309)×10^-3、(2.214±0.175)×10^-3、(2.259±0.248)×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2,P〉0.05)。健侧无神经血管接触组和健侧有神经血管接触组两侧三叉神经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528、-25.178,P值均〈0.05),健侧无神经血管接触组双侧三叉神经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P〈0.05),健侧有神经血管接触组两侧三叉神经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健侧三叉神经FA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A值与血管压迫程度呈负相关(r=-0.453,P〈0.05),ADC值与血管压迫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DTI可于术前评估三叉神经的损伤程度,且血管压迫越明显,FA值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