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相关因子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海樱 宋韶鸣 徐英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6期2294-2295,共2页
目的了解高压氧(HBO)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HIE的保护作用。方法81例HIE患儿,其中15例为轻度组、66例为中重度,又将中重度HIE患儿随机... 目的了解高压氧(HBO)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HIE的保护作用。方法81例HIE患儿,其中15例为轻度组、66例为中重度,又将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2例)、同期治疗对照组(34例)。另外12例为正常新生儿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NSE、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ET。结果中重度HIE66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NSE犤分别为(15.4±4.2)和(16.3±5.1)μg/L犦、血浆ET水平犤分别为(80±16)和(78±19)ng/L犦,均高于轻度HIE组与正常新生儿组犤分别为(6.86±0.64)μg/L和(54.52±10.54)ng/L犦。治疗后两组NSE和ET明显降低,分别为(6.4±1.7)、(9.8±3.5)μg/L和(49±6)、(55±9)ng/L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0.41~5.07,P<0.001),但高压氧治疗组血清NSE、血浆ET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31~13.18,P<0.001)。结论高压氧早期治疗中、重HIE可能通过降低ET水平,而减轻脑血管床的阻力,维持HIE损伤后脑的正常血流灌注,稳定细胞生成的内环境,减轻继发性脑损伤,达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氟哌酸对新生儿骨发育影响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勇 陈大庆 施智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02-403,共2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期应用氟哌酸对小儿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曾口服氟哌酸的新生儿及同期因同种疾病入院但未用氟哌酸的新生儿进行5年的对照随访观察。结果身高、体重、头围、坐高、牙萌出及骨龄等骨发育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 目的了解新生儿期应用氟哌酸对小儿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曾口服氟哌酸的新生儿及同期因同种疾病入院但未用氟哌酸的新生儿进行5年的对照随访观察。结果身高、体重、头围、坐高、牙萌出及骨龄等骨发育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也未见负重关节的红肿、变形及功能障碍;膝关节X线片亦未出现骨骼损害。结论该组新生儿期使用氟哌酸病例,未见对骨发育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酸 骨发育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内皮素-1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贾青云 许瑞吉 李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内皮素-1(ET-1)及脑血流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92例HIE血浆ET-1浓度,与对照组对较,应用经颅彩色多谱勒(TCD)对32例HIE脑血流参数及结构形态进行了检测。结果HIE急性期血浆ET-1...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内皮素-1(ET-1)及脑血流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92例HIE血浆ET-1浓度,与对照组对较,应用经颅彩色多谱勒(TCD)对32例HIE脑血流参数及结构形态进行了检测。结果HIE急性期血浆ET-1均有增高,重度增高显著,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恢复期降低;TCD与对照组比较显示脑内各血管血流减低,阻力及搏动指数增高。结论HIE损伤大脑血管内皮细胞,使ET-1释放增加,与HIE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严重HIE时脑血管痉挛、阻力增加,应用TCD检测脑血流也有助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浆 内皮素 血流动力学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细菌L型败血症感染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韶鸣 贡桂清 +1 位作者 吴玲 张原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本文收集110例临产孕妇子宫颈拭子,其中60例与其婴儿配对采集口咽拭子分别作血平皿及高渗L型培养。子宫颈细菌L型阳性率为2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6例,新生儿口腔L型阳性率为30.O%(17/18为金葡菌),表... 本文收集110例临产孕妇子宫颈拭子,其中60例与其婴儿配对采集口咽拭子分别作血平皿及高渗L型培养。子宫颈细菌L型阳性率为2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6例,新生儿口腔L型阳性率为30.O%(17/18为金葡菌),表明婴儿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此外,子宫颈分离到118株细菌型茵,革兰阳性球菌占33.1%,革兰阴性杆茵57.6%,霉菌4.O%,口腔分离到24株细菌型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阴性杆菌9株,霉菌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新生儿 败血症 孕妇 带菌者
下载PDF
头孢氨噻肟钠致新生儿出血症的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巍岭 陆学文 李勇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观察1122例住院足月新生儿在用头孢氨噻肟钠时,出现抗生素相关性出血症48例,占4.3%,发病多于用药10天以后;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脐部自发性渗血,穿刺部位出血不止,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偶有颅内出血,泌尿道出血;实验室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 观察1122例住院足月新生儿在用头孢氨噻肟钠时,出现抗生素相关性出血症48例,占4.3%,发病多于用药10天以后;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脐部自发性渗血,穿刺部位出血不止,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偶有颅内出血,泌尿道出血;实验室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给予Vit K_1治疗后出血迅速停止,预后良好.其原因可能与头孢氨噻肟钠杀灭正常肠道菌群使Vit K合成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疾病 头孢氨噻肟钠 新生儿 出血症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玲 钱龙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本文报道经手术治疗、分型明确的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20例,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出临床上以Ⅲ型多见,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确诊时间越晚肺部并发症愈重。治愈关键在于:1.早期确诊;2.食管闭锁两端之间的距离,距离短手术吻... 本文报道经手术治疗、分型明确的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20例,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出临床上以Ⅲ型多见,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确诊时间越晚肺部并发症愈重。治愈关键在于:1.早期确诊;2.食管闭锁两端之间的距离,距离短手术吻合时张力小、成功率高;3.有无其它严重畸形并存。要求儿内科医师熟悉其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方法,早期确诊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先天性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3例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8-89,共2页
分析1983年至1991年9年间确诊的43例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发现发病时间较文献记载提前,生后24小时内发病者占46.5%(20/43)。呕吐、腹胀、黄疸及排便异常为主要症状,诊断以 X 线检查最为方便,钡灌肠有助于确诊。作者认为,对生后24小... 分析1983年至1991年9年间确诊的43例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发现发病时间较文献记载提前,生后24小时内发病者占46.5%(20/43)。呕吐、腹胀、黄疸及排便异常为主要症状,诊断以 X 线检查最为方便,钡灌肠有助于确诊。作者认为,对生后24小时内发生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的患儿可常规摄胸腹立位片,必要时行钡灌肠,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一经确诊应尽快行 Ladd 手术,其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畸形 肠旋转不良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氟哌酸对新生儿骨发肓影响的随访观察
9
作者 李勇 施智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23-24,共2页
为了评价氟哌酸在新生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对曾口服氟哌酸的新生儿及同期因同种疾病入院但未用氟哌酸的新生儿进行5年的对照随访观察,结果身高、体重、头围、坐高、牙萌出及骨龄等骨发育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也未见负重关... 为了评价氟哌酸在新生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对曾口服氟哌酸的新生儿及同期因同种疾病入院但未用氟哌酸的新生儿进行5年的对照随访观察,结果身高、体重、头围、坐高、牙萌出及骨龄等骨发育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也未见负重关节的红肿、变形及功能障碍,膝关节X线片亦未出现骨骼异常,故我们认为新生儿期使用氟哌酸是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酸 新生儿 骨发育 安全性 喹诺酮类
下载PDF
新生儿死因与多器官衰竭的探讨
10
作者 许植之 武海燕 程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因与多器官衰竭 (MOF)的关系。方法 对经尸体解剖的 943例死婴 ,逐例对其死因与MOF的关系作分析研究。结果  1.发病日龄≤ 7日者 2个器官衰竭 2 6 4例明显高于 >7日组 90例 ,P <0 0 1;2 .早产儿≤ 3个器官衰...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因与多器官衰竭 (MOF)的关系。方法 对经尸体解剖的 943例死婴 ,逐例对其死因与MOF的关系作分析研究。结果  1.发病日龄≤ 7日者 2个器官衰竭 2 6 4例明显高于 >7日组 90例 ,P <0 0 1;2 .早产儿≤ 3个器官衰竭 2 5 0例 (74 4% ) ;3.943例死因与MOF的关系 (1)依次为肺 382例 ,脑 2 6 7例 ,感染症 12 2例 ,心 71例 ,肠 6 0例 ;(2 )器官衰竭依次为呼衰 897例 ,脑衰 5 83例 ,心衰 485例 ,循环衰竭 2 2 0例 ,肾衰 172例 ,肺出血 16 2例 ,全身器官衰竭 15 0例。结论 新生儿脏器未成熟 ,遇缺氧、感染等高危因素容易发生多器官衰竭 (MO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死亡原因 新生儿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葛桂芝 刘海樱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4-114,116,共2页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对 15例HIE患儿应用纳洛酮 0 .1~ 0 .2mg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30~ 5 0ml静脉滴注每天 1次 ,共用 3d。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显效率80 % ,较对照组 33.33%有明显差异P...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对 15例HIE患儿应用纳洛酮 0 .1~ 0 .2mg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30~ 5 0ml静脉滴注每天 1次 ,共用 3d。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显效率80 % ,较对照组 33.33%有明显差异P <0 .0 5 ,治疗组有效率 93.33%较对照组 73.33%有显著差异P <0 .0 5。用纳洛酮治疗后 14例HIE患儿临床惊厥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可降低脑水肿 ,减少惊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纳洛酮 药疗法疗 疗效
下载PDF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抗甲氧苯青霉素金葡菌败血症26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帼英 叶巍岭 李勇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2期82-82,共1页
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抗甲氧苯青霉素金葡菌(MRS)败血症26例,剂量30mg/(kg·d),分2次静滴,疗程14d.结果26例在治疗第3天及疗程结束后血培养均阴性,全部治愈.在治疗中发现轻度恶心、呕吐5例,血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一过性皮疹4例,... 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抗甲氧苯青霉素金葡菌(MRS)败血症26例,剂量30mg/(kg·d),分2次静滴,疗程14d.结果26例在治疗第3天及疗程结束后血培养均阴性,全部治愈.在治疗中发现轻度恶心、呕吐5例,血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一过性皮疹4例,在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未发现耳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MRS 败血症 新生儿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胡浩忠 曾文前 陆亚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血清 心肌钙蛋白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肝ICAM-1表达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锁英 宋韶鸣 +3 位作者 吴建农 卢小东 金胜利 凌亚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缺氧 缺血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损伤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樱 徐英美 +1 位作者 陈风展 郭锡熔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海马CA1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影响及对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2003在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7d龄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模型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海马CA1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影响及对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2003在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7d龄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模型组(n=22),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n=20)和假手术组(n=20)。缺氧缺血模型组和治疗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体积分数0.08的O2。假手术组不结扎颈总动脉,不缺氧。①缺氧缺血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缺氧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500U/mL),剂量均为0.01mL/g。观察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在缺氧过程中的躁动和抽搐情况;记录缺氧后0,6,12,24h时间点两组大鼠发生抽搐情况(自发左旋、夹尾左旋及夹尾尖叫)只数。②缺氧24h后随机取缺氧缺血模型组9只,治疗组10只,假手术组9只,取脑组织,在海马及小脑部位进行冠状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海马CA1区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③取缺氧缺血模型组,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各10只,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再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均为0.01mL/g,48h各组再注射一次。利用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生后75d学习、记忆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模型组动物在缺氧缺血模型制作过程中死亡3只,治疗组及假手术组动物无死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行为学结果:治疗组缺氧后24h自发左旋、夹尾左旋、夹尾尖叫的发生率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大鼠[(16.7%、50%、50%),(66.7%、83.3%、91.7%),P<0.05]。②缺氧缺血后大鼠脑组织内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在海马、大脑皮质分布较为密集。模型组、治疗组、假手术组海马CA1区单位面积内阳性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1.38±2.09),(22.63±3.17),(10.52±2.70)个/mm2,F=296.20,P<0.01]。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差异非常显著(q=21.28,P<0.01)。③跳台试验:模型组学习潜伏期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增多;记忆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表现为学习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记忆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减少。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显著增高,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激活,减轻对新生鼠缺氧缺血的脑损伤,改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损伤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下载PDF
ICAM-1单克隆抗体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王锁英 宋韶鸣 +3 位作者 吴建农 卢小东 金胜利 凌亚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5-428,F00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缺氧组(A组)、ICAM-1单抗治疗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其中A组观察到再给氧后2 h,24 h,...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缺氧组(A组)、ICAM-1单抗治疗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其中A组观察到再给氧后2 h,24 h,48 h,72 h和168 h处死,B,C,D组观察到再给氧后48 h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HE染色观察1CAM-1在不同时间脑组织的表达和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A组再给氧2 h,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微弱表达,24 h后表达开始增加,48 h达到高峰,同时受损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也随之增加。B组再给氧48 h后,ICAM-1表达强度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比同时间点缺氧缺血组明显降低。结论HIBD时ICAM-1的表达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切相关,ICAM-1单抗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单克隆抗体 新生大鼠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封云 周晓玉 +1 位作者 吴玲 赵幽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内滴入PS治疗28例MAS患儿,对用药前,用药后30 min、2 h、6 h血气指标,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进行检测,以判断肺氧合情况。结果28例患儿血气指标及机械通...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内滴入PS治疗28例MAS患儿,对用药前,用药后30 min、2 h、6 h血气指标,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进行检测,以判断肺氧合情况。结果28例患儿血气指标及机械通气的参数用药前与用药30 min后比较有显著差异,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pa(O2)与肺泡氧分压比值升高,pa(O2)与吸入氧浓度比值(FiO2)升高,FiO2降低,平均呼吸道压降低。氧合指数降低。结论PS能有效地改善MAS患儿肺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肺表面活性物质 胎粪吸入综合征
下载PDF
正常胎儿肺发育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阚清 顾筱琪 周晓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28-1430,共3页
胎儿肺的宫内发育情况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严重疾病密切相关,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除产后的对症、支持治疗外,对产前胎儿肺发育规律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围生医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调节正常胎儿肺发育的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及其他调... 胎儿肺的宫内发育情况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严重疾病密切相关,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除产后的对症、支持治疗外,对产前胎儿肺发育规律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围生医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调节正常胎儿肺发育的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及其他调节因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发育调节
下载PDF
同步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幽燕 平鹦 +1 位作者 周晓玉 吴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正压通气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因呼吸衰竭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4例用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正压通气较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因呼吸衰竭需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34例用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30例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将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呼吸频率(RR)和肺氧合功能指标在0、2、6、12、24h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中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平均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多少。结果SIPPV组在上机后6hFiO2、PIP有显著下降(P<0.05),RR在上机12h有显著下降。而IPPV组在上机12hFiO2开始下降、上机24hPIP才有显著下降(P<0.05),RR在上机24h仍无显著改变。上机2hSIPPV组肺氧合功能指标较上机前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1),而IPPV组在上机后6h出现显著改变。SIPPV组机械通气中镇静剂的使用次数较IPPV组明显减少(P<0.05),平均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并发症也较I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SIPPV通气方式能更快地降低FiO2和PIP,改善通气和氧合,缩短上机时间,减少机械通气中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住院新生儿弓形虫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韶鸣 贲晓明 +5 位作者 施圣云 徐英美 吴玲 平鹦 刘海樱 赵幽燕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住院新生儿弓形虫 (TOX)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发生率与危害性。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符试验 (EL ISA)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清 CMV- Ig G/Ig M抗体与 TOX- Ig G/Ig M抗体。 结果 住院新生儿 CMV- Ig G阳性率 86 .7% ,CMV- Ig ... 目的 探讨住院新生儿弓形虫 (TOX)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发生率与危害性。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符试验 (EL ISA)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清 CMV- Ig G/Ig M抗体与 TOX- Ig G/Ig M抗体。 结果 住院新生儿 CMV- Ig G阳性率 86 .7% ,CMV- Ig M阳性率 5 .2 % ,TOX- Ig G阳性率13.9% ,TOX- Ig M阳性率 0 .4%。CMV/TOX- Ig G(Ig M)阳性患儿临床以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脑病、肝炎综合征等为主要表现 ,且患儿母亲妊娠期间有不同程度发热、异常饮食史、宠物接触史。 结论 住院新生儿 TOX与 CMV感染发生率较高 ,新生儿 TOX和 CMV感染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弓形虫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 发生率 TOX CMV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