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冠脉CTA斑块特征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月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60-62,6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斑块特征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166支血管)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CTA检查及FFR检测,根据FFR检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斑块特征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166支血管)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CTA检查及FFR检测,根据FFR检测结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分为FFR> 0.80组(78例,83支血管)和FFR≤0.80组(50例,93支血管),比较两组冠脉CTA斑块特征定量参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上述指标与FFR相关性。结果:两组冠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比例、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FR≤0.80组斑块长度、斑块负荷、斑块总体积均小于FFR> 0.80组(P<0.05);两组钙化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直径、重塑指数、偏心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FR≤0.80组低密度斑块占比高于FFR> 0.80组(P<0.05);两组正性重构、点状斑块占比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斑块长度、斑块负荷、斑块总体积及低密度斑块与FFR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CTA斑块特征定量参数斑块长度、斑块负荷、斑块总体积及低密度斑块与FFR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CT血管成像 斑块特征定量参数 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增强CT 技术与MRI 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龙菲 唐蕾 沈雪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增强CT技术与MRI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肝癌患者72例,均予以增强CT检查和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72例疑似肝癌患者经... 目的:分析增强CT技术与MRI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肝癌患者72例,均予以增强CT检查和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72例疑似肝癌患者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肝癌50例;增强CT技术共检出42例,其中36例确诊;MRI技术共检出48例,其中47例确诊。MRI技术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00%、95.45%、94.44%,均高于增强CT技术的72.00%、72.72%、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技术诊断肝内、外病灶的符合率均高增强CT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技术诊断不同直径病灶的符合率均高于增强CT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技术在诊断肝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分辨良恶性病灶,更准确检出不同位置及不同直径的病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增强CT技术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配合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3
作者 戴小美 蒋娟 薛锦景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71-174,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对其配合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观察组(针对...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对其配合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造影配合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配合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患者对造影操作的配合度有重要意义,患者对这一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也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 配合度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MRI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4
作者 冯娟娟 沈雪峰 李正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10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MRI影像学表现,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经过了关节镜治疗证实,对其MRI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诊断价值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探究中,3例患者为双侧发病,其... 目的:分析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MRI影像学表现,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经过了关节镜治疗证实,对其MRI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诊断价值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探究中,3例患者为双侧发病,其余患者为单侧发病,前叉韧带近端、后交叉韧带表层分别是10例、40例,囊肿形状如下分布:球型、圆形5例,弥漫型10例,卵圆形或者浅分叶状35例。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实施MRI,临床优势明显,可将囊肿形态、大小、部位、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清晰显示,术前,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诊断,有利于患者获得对症治疗,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 MRI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鉴别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娟娟 沈雪峰 李正标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5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核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0月-2020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穿刺病理或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其中PCa患者31例,BPH...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核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0月-2020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穿刺病理或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其中PCa患者31例,BPH患者69例,分析两种前列腺疾病患者的MRI特征,同时分析不同b值情况下PCa、BPH病灶、正常外周带以及正常中央腺的ADC值(表观扩散系数)。结果PCa组外周带患者所占比例为74.19%,高于BHP组,PCa组低信号构成比为74.19%,高于BHP组,PCa组边界模糊构成比为89.87%,高于B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4、15.258、58.713,P<0.05)。结论PCa与BPH鉴别诊断中MRI DWI序列具有良好应用价值,能有效反映两者之间的病理差异性,同时可借助ADC值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鉴别诊断 核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A与MR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吉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接受CTA与MRA检查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76例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并安排所有患者进行CTA与MRA检查,统计诊断准确率,判断患者头颈... 目的:对比分析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接受CTA与MRA检查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76例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并安排所有患者进行CTA与MRA检查,统计诊断准确率,判断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情况。结果:CTA诊断确诊患者74例,诊断准确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96.05%(73/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CT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及闭塞数为147(98.66%),多于对照组的140个(9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A检查,头颈部动脉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患者分别为52、46、43、6个,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狭窄采用CTA与MRA检查,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但CTA以其安全、简便的操作优势,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再灌注成像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丁玉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应用磁共振再灌注成像的诊断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33例临床资料,根据脑胶质瘤级别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组(低级组17例)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组16例),对于两组患者均实施应用...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应用磁共振再灌注成像的诊断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33例临床资料,根据脑胶质瘤级别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组(低级组17例)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组16例),对于两组患者均实施应用磁共振再灌注成像检查,对于肿瘤周围水肿及实质区域的脑血容量值实施对比。结果:低级组肿瘤实质区的脑血流量值(1.99±0.42)低于高级组的(5.56±1.12),瘤周水肿脑血流量值(0.77±0.32)低于高级组的(1.48±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磁共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磁共振再灌注成像能够实现疾病有效诊断,但检查费用相对昂贵。结论:磁共振再灌注成像可有效实现脑胶质瘤分级诊断,属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评价手段,能够提升诊断准确性,实现疾病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成像 磁共振 脑胶质瘤 灵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