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S e.max CAD全瓷冠修复的短期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翟家彬 黄丽娟 俞青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751-754,共4页
目的:对IPS e. max CAD 全瓷冠近期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共选取469例542颗前、后牙IPS e. max CAD 全瓷冠修复体,修复3-12个月后,按照美国加州牙科协会(CDA)制定的全瓷修复临床评定标准进行修复体评估。结果97.2%的修... 目的:对IPS e. max CAD 全瓷冠近期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共选取469例542颗前、后牙IPS e. max CAD 全瓷冠修复体,修复3-12个月后,按照美国加州牙科协会(CDA)制定的全瓷修复临床评定标准进行修复体评估。结果97.2%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未出现破裂、崩瓷、脱落、基牙冠折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IPS e. max CAD 全瓷修复体的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冠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开牙合伴舌侧缺损上颌前牙列的正畸结合微创修复的联合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兰卫东 项华 孟翔峰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结合1例骨性Ⅲ类开牙合病例临床治疗,探讨前牙牙性开牙合与骨性开牙合在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中对咬合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骨性Ⅲ类开牙合为3度的病例,若非正颌手术介入下,采用正畸技术结合瓷贴面修复技术,在因不良习惯造成的前牙... 结合1例骨性Ⅲ类开牙合病例临床治疗,探讨前牙牙性开牙合与骨性开牙合在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中对咬合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骨性Ⅲ类开牙合为3度的病例,若非正颌手术介入下,采用正畸技术结合瓷贴面修复技术,在因不良习惯造成的前牙舌侧缺损伴严重开牙合患者微创修复治疗中如何保持稳定的咬合关系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开牙合 瓷贴面修复 前牙舌侧缺损
下载PDF
二氧化锆全瓷冠饰瓷技工室操作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晨 俞青 景建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3期80-,共1页
目的总结二氧化锆冠桥修复体外部饰瓷的技术室操作方法。方法15例患者采用CERECinlab系统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冠桥支架,采用vita公司Vm9进行外部饰瓷。结果制作出的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临床装戴边缘密合,患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颜色满意。结论... 目的总结二氧化锆冠桥修复体外部饰瓷的技术室操作方法。方法15例患者采用CERECinlab系统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冠桥支架,采用vita公司Vm9进行外部饰瓷。结果制作出的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临床装戴边缘密合,患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颜色满意。结论对二氧化锆底层冠桥进行正确的外部饰瓷有助于提高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桥 二氧化锆 饰瓷
下载PDF
不同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罗新宇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及耐久性。方法二氧化锆陶瓷盘经研磨后通过2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和Rely X U100)与不同核材料包括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充填型复合树脂、钴铬合金以及牙本...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及耐久性。方法二氧化锆陶瓷盘经研磨后通过2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和Rely X U100)与不同核材料包括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充填型复合树脂、钴铬合金以及牙本质进行粘接,组成个8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分成2个亚组,分别接受0、10 000次冷热循环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结果核材料、树脂水门汀材料及老化条件均会对粘接强度产生明显影响(P<0.001)。冷热循环后,只有Clearfi l SA Luting与钴铬合金的粘接强度没有明显降低(P>0.05),并高于其余各核材料组(P<0.05);Clearfi l SA Luting与钴铬合金、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及充填型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均明显高于Rely X U100相对应的粘接强度(P<0.05),而Clearfi l SA Luting和Rely X U100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核材料和树脂水门汀材料能够对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陶瓷 核材料 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 粘接耐久性
下载PDF
颜色及光照射条件对复合树脂核材料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泽明 何少伟 孟翔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评估材料颜色和光照射条件对流动性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核材料聚合的影响。方法:将双重固化流动性复合树脂核材料(牙本质色和白色,Para Core)注满单端开口的长方体不透光硅橡胶模具中,将光固化灯紧贴开口端以1 000 mW/cm^2持续照射20 ... 目的:评估材料颜色和光照射条件对流动性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核材料聚合的影响。方法:将双重固化流动性复合树脂核材料(牙本质色和白色,Para Core)注满单端开口的长方体不透光硅橡胶模具中,将光固化灯紧贴开口端以1 000 mW/cm^2持续照射20 s或以3 200 mW/cm^2持续照射6 s获得4组试件(n=5)。试件避光保存1 h后,测量试件纵断面距光源1、2、3mm深度的努氏显微硬度。试件继续避光保存24 h后,重复上述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试件随测量深度的增加试件的硬度值显著降低。光照后24 h,牙本质色试件每个测量深度的硬度值在1 000 mW/cm^2×20 s和3 200 mW/cm^2×6 s条件间无显著差异,但白色试件每个测量深度的1 000 mW/cm^2×20 s的硬度值要显著高于3 200 mW/cm^2×6 s的硬度值。结论:不同颜色的复合树脂核材料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照射条件来获得最佳的聚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核 颜色 光强度 显微硬度
下载PDF
流动性复合树脂核材料在短时超高光强照射下的聚合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少伟 耿藤瑜 孟翔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 :评估流动性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核材料在短时超高强度照射下的聚合效果。方法 :将双重固化流动性复合树脂核材料(regular dentine,Para core)注满单端开口的长方体形不透光硅橡胶模具中,将光固化灯紧贴开口端,以1000 m W/cm^2持续照... 目的 :评估流动性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核材料在短时超高强度照射下的聚合效果。方法 :将双重固化流动性复合树脂核材料(regular dentine,Para core)注满单端开口的长方体形不透光硅橡胶模具中,将光固化灯紧贴开口端,以1000 m W/cm^2持续照射10、20 s或以3200 m W/cm^2持续照射3、6 s。试件避光保存1 h后取出,测量试件纵断面距照射光源1~10 mm间,以1 mm为间隔共10个深度的努氏显微硬度以判断聚合效果。试件继续避光保存24 h后,重复上述测量。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3200 m W/cm^2、3 s光照射条件无法引发光固化反应外,在其余光照射条件下,试件在光影响深度内的硬度值在光照后24 h都显著高于单纯化学固化产生的硬度值,但光照射对试件的影响深度有限。在试件的光影响深度内,随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试件的硬度值得到显著提高;而试件在3200 m W/cm^2、6 s和1000 m W/cm^2、20 s条件下光照射后24 h的硬度值无显著差异。结论:3200 m W/cm^2光强度照射时间必须延长到6 s,才能保证引发流动性复合树脂核材料的光固化反应,并获得合适的聚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度 照射时间 流动性 复合树脂核 显微硬度
下载PDF
不同树脂粘固剂对瓷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尹敏 骆小平 +1 位作者 姚海 刘晓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树脂粘固剂与瓷-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无龋坏青年人前磨牙制备牙本质粘接面,铸造直径为3mm、高为3mm的圆柱状瓷块(IPS e.max Press)80个,分为A、B、C、D、E 5组。分别选用树脂粘固...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树脂粘固剂与瓷-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无龋坏青年人前磨牙制备牙本质粘接面,铸造直径为3mm、高为3mm的圆柱状瓷块(IPS e.max Press)80个,分为A、B、C、D、E 5组。分别选用树脂粘固剂A(VariolinkⅡ)、B(Multilink Automix)、C(Multilink Sprint)、D(Rely X Unicem)和E(BisCem)将瓷块粘固于牙本质粘接面上,每组制成16个试样。37℃水储24h后每组8个试样直接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另8个试样进行5000次冷热循环后测试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面形态。对同种粘固剂冷热循环前后的粘接强度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冷热循环前A组粘接强度[(22.3±3.9)MPa]最大,B组[(18.1±3.5)MPa]次之,再次为D组[(14.1±2.3)MPa]和E组[(11.7±4.2)MPa],C组[(11.3±3.6)MPa]最小。冷热循环后A组粘接强度[(17.8±2.5)MPa]仍最大,B组[(14.4±5.5)MPa]和D组[(13.2±2.5)MPa]次之,再次为E组[(8.9±3.2)MPa],C组[(7.0±2.d)MPa]最小。与冷热循环前相比,冷热循环后A、B、C3组粘接强度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粘接强度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以全酸蚀粘接技术为基础的树脂粘固剂的粘接强度大于以自酸蚀粘接技术为基础的树脂粘固剂和自粘接型树脂粘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粘固作用 冷热循环
原文传递
前牙断根轴向快速牵引后根尖区牙槽骨骨密度变化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季骏 骆小平 +3 位作者 陆苇 王铁梅 邬烈 舒成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前牙龈下断根轴向快速牵引后根尖区牙槽骨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方法对12颗断面位于龈下、距龈缘2~5 mm 的前牙断根行完善根管治疗两周后,利用方丝弓矫治器沿牙长轴方向快速牵引,使断面升至龈上1.5~2.0 mm 并固定保持6个月... 目的探讨前牙龈下断根轴向快速牵引后根尖区牙槽骨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方法对12颗断面位于龈下、距龈缘2~5 mm 的前牙断根行完善根管治疗两周后,利用方丝弓矫治器沿牙长轴方向快速牵引,使断面升至龈上1.5~2.0 mm 并固定保持6个月。运用 CT Analyser 分析软件对保持后每个月拍摄的数字根尖片中断根根尖区相对骨密度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和 SNK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牵引时间平均11 d,牵引结束时根尖间隙区相对骨密度为-39.6%,随后持续增加。每个月相对骨密度与上一个月相比,第3个月的变化(18.5%)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个月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适度的牙体轴向牵引力能快速稳定地移动断根,牵引后3个月内根尖区相对骨密度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骨密度 牙轴向快速牵引
原文传递
饰瓷工艺对氧化锆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蕾 骆小平 石玉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测定采用不同饰瓷工艺制作的氧化锆试件的色彩参数和透射比,探讨饰瓷工艺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方法制作15片厚度为(0.50±0.01)mm、直径为10mm的氧化锆圆盘试件,表面烧结0.10mm结合层瓷。按随机排列... 目的测定采用不同饰瓷工艺制作的氧化锆试件的色彩参数和透射比,探讨饰瓷工艺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方法制作15片厚度为(0.50±0.01)mm、直径为10mm的氧化锆圆盘试件,表面烧结0.10mm结合层瓷。按随机排列表法将试件分为3组(ZP、ZC和ZPC组),每组5片。ZP组采用直接热压铸技术压铸0.60mm厚饰瓷层;ZC组采用涂层技术涂塑烧结0.60mm厚饰瓷层;ZPC组先压铸0.30mm厚饰瓷层,再涂塑烧结0.30mm厚饰瓷层。用电脑比色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饰瓷前后试件的色彩参数L^*、a^*、b^*值和可见光积分透射比τ,计算色饱和度C^*ab和色差AE,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和Turkey’s多重检验。测定A2色标准比色片的色彩参数,计算各组与比色片的色差。结果ZP、ZPC、ZC3组的a^*值分别为-1.35±0.07、-0.64±0.06、-0.3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分别为27.01±0.07、25.48±0.11、23.28±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b值分别为27.04±0.08、25.49±0.11、23.28±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ZP组的L^*值和τ值最大,分别为87.53±0.48和1.64±0.03;ZPC组的L^*值和τ值最小,分别为82.14±0.18和1.47±0.01(P〈0.05)。ZC组与比色片的色差最小AE=1.04,ZP组与比色片的色差最大AE=4.86。结论热压铸技术饰瓷的氧化锆陶瓷明度较高、透光性较好;热压铸后涂层技术饰瓷的氧化锆陶瓷明度较低、透光性较差;涂层技术饰瓷的氧化锆陶瓷与比色片的色差最小,能准确再现比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瓷料 氧化锆 饰瓷工艺 色彩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