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NP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邵红霞 杨达性 秦广芳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0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严重性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血浆BNP浓度、心脏超声参数,并观察心衰各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各级别...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严重性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血浆BNP浓度、心脏超声参数,并观察心衰各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各级别心功能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BNP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712),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703)。发生心脏事件者入院时血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者(P<0.01);住院期间4例死亡患者临终前24h内血浆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越高,提示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患者近期预后越差。经治疗BNP持续增高的患者可能系高危人群,值得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依那普利和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家庭 濮艳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依苏)和卡维地洛(络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等措施治疗使心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对照组即给予依那普...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依苏)和卡维地洛(络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等措施治疗使心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对照组即给予依那普利5mgqdpo;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3.125mgbidpo开始,2周后剂量上调为5mgbidpo,以后每2周上调1次,直至最大耐受剂量或至推荐靶剂量25mgbidpo。分别于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在3个月~2年的随访期间,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参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因心衰加重而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在强心、利尿、扩血管和ACEI等治疗的基础上,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加用卡维地洛(络德)可提高运动耐量,降低其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卡维地洛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开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南京市栖霞区医院就诊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南京市栖霞区医院就诊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耐力及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持续运动时间(ED)、耗氧量峰值(VO2peak)及无氧代谢阈值(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ED、VO2peak、AT水平均高于治疗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ED、VO2peak、A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进一步改善运动耐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运动耐力 炎症指标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濮艳姑 胡家庭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21-523,52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并进行预后判断。方法对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45~86岁,平均62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教师体检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常规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并进行预后判断。方法对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45~86岁,平均62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教师体检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计算出心率震荡(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分析两组的参数值,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CHF组TO值(0.4839±0.1421)%,对照组TO值-(0.3467±0.1352)%;CHF组TS值(2.1638±0.2547)ms/RR间期,对照组TS值(6.2434±1.3589)ms/RR间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中发现TO、TS均异常的CHF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窦性心律震荡能反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和自主神经平衡性的变化,对CHF患者的危重程度评价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窦性心率震荡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早期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5
作者 杨达性 邵红霞 胡家庭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8-798,共1页
关键词 氟伐他汀 C-反应蛋白 患者 不稳定性心绞痛 CRP 动脉粥样硬化 并发症 研究 因子
下载PDF
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改变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濮艳姑 胡家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改变和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52例,对照组(辛伐他汀)52例。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直径、内膜-中膜厚度(I...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改变和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52例,对照组(辛伐他汀)52例。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直径、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流及斑块的变化情况及血脂、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改变,记录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软斑块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硬斑块有效率为81.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对颈动脉重构的指标[(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S)]显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重构有良好的逆转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脂代谢异常等有关,从而能积极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对保护心脑血管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辛伐他汀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改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厄贝沙坦治疗伴代谢综合征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汪爱莲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4期70-70,共1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伴代谢综合征性(sM)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伴伴代谢综合征性高血压病人67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16w,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检测治...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伴代谢综合征性(sM)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伴伴代谢综合征性高血压病人67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16w,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的水平。结果:厄贝沙坦能极显著性降低血压(P〈0.01),同时显著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的含量(P〈O.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依那普利联用吲达帕胺逆转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超声改变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濮艳姑 胡家庭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366-368,共3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68),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测...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68),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测量血压,观察24h动态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高血压伴LVH有明显的逆转作用(P〈0.05~0.01)。结论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均有逆转LVH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在逆转LVH方面优于单独使用吲达帕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吲达帕胺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高血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家庭 李开桥 +1 位作者 石云鹤 周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6期2532-25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100.0%)和多叶脑梗死(88.9%)患...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100.0%)和多叶脑梗死(88.9%)患者出现心电图的异常率高于局灶(64.6%)和腔隙性梗死(60.0%),多叶脑梗死面积较大,易出现较严重的心电图改变;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与颅脑病变的部位也有密切的关系,其异常率最高者为脑叶(91.8%)、脑干(83.3%),其次为丘脑-基底节(55.8%),小脑最低(50.0%);高血压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率高,主要表现为 ST-T 改变、传导阻滞、快速型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心脏超声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同时观察到心肌损伤与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心肌损伤致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高,结合心脏超声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患者病情判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卒中 心电图异常改变 心脏超声改变 心肌损伤标志物 预后
原文传递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胡家庭 李开桥 +2 位作者 石云鹤 吴丽霞 周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65-766,共2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尼莫地平保护脑细胞改善认知功能、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尼莫地平保护脑细胞改善认知功能、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X。=6.82,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57、4.82、3.09、7.18,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3.60、4.27,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t=3.49、3.91、5.07、6.91、4.71、6.32、5.74、7.28,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4.62、4.90、5.19、3.67,均P〈0.05)。两组血糖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进展性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高血压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家庭 李开桥 +2 位作者 石云鹤 吴丽霞 周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2785-2786,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肢体体征及神经症状的改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肢体体征及神经症状的改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B超征像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67.7%)(x2=4.01,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形态及回声、卒中评分量表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中国卒中量表评分、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狭窄程度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