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杨翠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41-143,共3页
探究分析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其术后护理中,应用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08例,随机分组,各54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 探究分析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其术后护理中,应用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08例,随机分组,各54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其术后护理中,对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进行运用,对患者肺功能恢复,帮助较大,对于患者并发症,也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 胸外科手术患者 术后肺功能恢复
下载PDF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病灶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钱军岭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在临床肺小结节病灶治疗中采取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内,该院肺小结节病灶病例中简单随机抽选样本90例,以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分组,对照组选择肺叶切除术、研究组采取胸腔镜下解剖... 目的探究在临床肺小结节病灶治疗中采取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内,该院肺小结节病灶病例中简单随机抽选样本90例,以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分组,对照组选择肺叶切除术、研究组采取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各45例,以临床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清扫个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6.67%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P=0.020<0.05)。结论针对肺小结节病灶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佳,且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肺组织,同时术后并发症风险小,安全性高,具有应用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小结节病灶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术前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联合亚甲蓝在胸腔镜治疗肺部小结节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钱军岭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联合亚甲蓝在胸腔镜治疗肺部小结节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治疗的13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观察组,每组列入65例,对照组实施术前C...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联合亚甲蓝在胸腔镜治疗肺部小结节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治疗的13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观察组,每组列入65例,对照组实施术前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观察组实施术前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联合亚甲蓝定位,对比两组的相关时间指标、术前定位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胸率及定位成功率。结果以对照组术前定位时间(18.96±2.82)min,术中探查时间(14.36±2.46)min,手术时间(148.85±18.74)min,平均住院时间(11.62±2.50)d,术前定位费用(3654.42±200.11)元作为对照,观察组的术前定位时间(16.78±1.77)min,术中探查时间(5.82±1.77)min,手术时间(122.96±21.04)min,平均住院时间(9.52±2.33)d,较短,术前定位费用(1228.45±95.42)元较少(t=5.670、24.404、7.771、5.322、94.767,P<0.001)。以对照组15.38%,12.31%,87.69%作为对照,观察组的术前定位并发症发生率3.08%、中转开胸率1.54%较低,定位成功率98.46%较高(χ2=5.876、5.849、5.849,P<0.05)。结论在胸腔镜治疗肺部小结节定位中予以术前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联合亚甲蓝进行定位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 亚甲蓝 胸腔镜治疗肺部小结节定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PDCA护理模式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联合肠造瘘管营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爱 曾星 张瑞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4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PDCA护理模式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联合肠造瘘管营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就诊的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目的:分析PDCA护理模式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联合肠造瘘管营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就诊的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LB、TF、PA和Hb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老年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减压联合肠造瘘管营养患者的预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肠减压 肠造瘘管 PDCA护理模式 营养护理
下载PDF
饮食日记管理方案对改善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实际效果
5
作者 周晓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探讨饮食日记管理方案对改善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5月-2022年9月86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饮食日记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监... 探讨饮食日记管理方案对改善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5月-2022年9月86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饮食日记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监测值、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营养状况监测值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营养状况监测值均显著升高,而其中实验组营养状况监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实施饮食日记管理方案效果确切,有利于更好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日记 老年食管癌术 营养状况 实际效果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徐小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10-112,共3页
观察全面护理模式与连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9年8月~2022年8月的62例食管癌手术病人进行了分组研究,每个分组3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见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并辅以持续护理。对两... 观察全面护理模式与连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9年8月~2022年8月的62例食管癌手术病人进行了分组研究,每个分组3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见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并辅以持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照护能力和满意度进行了比较。成果结果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照顾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食管癌手术病人中,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并结合连续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自我照护能力,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 食管癌术后患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生存质量评分影响评价
7
作者 马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28-229,共2页
针对食管癌患者护理引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及生存质量评分影响展开相应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受诊治的12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正式开展研究前,在患者知情前提下与其签署意愿书,并将上述患者随... 针对食管癌患者护理引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及生存质量评分影响展开相应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受诊治的12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正式开展研究前,在患者知情前提下与其签署意愿书,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划入到两组组别中,其中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组别为对照组(63例),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融入心理护理干预的组别为观察组(63例)。最后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处理后得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94.876,60.561,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29.645,24.016,27.413,27.014,27.571,P<0.05。结论:在对食管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引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积极地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不良状态,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食管癌 护理效果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在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8
作者 平方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抽取2020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参照组38例,观察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抽取2020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参照组38例,观察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5.41%,低于参照组21.05%,x2=3.972,P=0.046,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满意度97.30%,高于参照组78.95%,x2=5.978,P=0.014,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2.74±2.14)d,短于参照组(17.65±3.31)d,t=7.649,P=0.000,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率,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手术 围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235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生命质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钱军岭 王东进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9期2314-2315,共2页
目的总结235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分析其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重症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及其外科手术资料,随访1-9年,另选取其他心脏手术后患者105例(B组)和正常健康人100例(C组)为对照,采用SF-36量表评估随访重症瓣膜病存活... 目的总结235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分析其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重症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及其外科手术资料,随访1-9年,另选取其他心脏手术后患者105例(B组)和正常健康人100例(C组)为对照,采用SF-36量表评估随访重症瓣膜病存活者(A组)及B、C组生命质量。结果 235例中,术后并发症55例(23.4%),术后住院期间死亡32例(13.6%),主要死亡原因分别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低心排,恶性心律失常。存活203例中38例失访,随访率81.3%,A组SF-36量表中活力(VT)和精神健康(MH)评分低于B组(P<0.05),A、B组所有指标评分均低于C组(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需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患者生命质量仍有待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叙事护理教学在护患沟通教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葛凌霞 帅琴瑛 《现代医学》 2024年第S01期122-126,共5页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教学在护患沟通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为叙事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将2022级3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2023级32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人文护理教学方法进行护患沟通课程教学,观察组...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教学在护患沟通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为叙事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将2022级3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2023级32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人文护理教学方法进行护患沟通课程教学,观察组采用叙事护理教学方法进行护患沟通教学课程教学。授课后通过关怀意识量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能力、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能力、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人文护理教学方式,叙事护理教学更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能力、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提升。同时,其对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护理教学 护患沟通 人文关怀 学生
原文传递
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军岭 王东进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417-1419,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分为有室性心律失常(A组,23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B组,212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 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分为有室性心律失常(A组,23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B组,212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程≥15年、心功能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阻断时间≥140min、主动脉瓣置换术和术后24-h循环不稳定(P<0.01或P<0.05)。结论患者病程、心脏病变严重程度、围术期及术后处理均影响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