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慢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嵇卫英 徐朱烽 黄哲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136-138,14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慢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8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经综合临床评估...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慢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8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经综合临床评估将患者分为治疗好转组(n=6)和治疗一般组(n=5),测定每个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容积比(VR)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计算出rFA、rVR、r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脑梗死患者中,康复治疗好转组6例,一般组5例。治疗前,两组脑梗死患者患侧FA、VR、ADC值及rFA、rVR、r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1~2个月患侧部分区域FA、VR、rFA、rVR值及康复治疗后3~9个月内囊后肢患侧FA、rFA、VR值、放射冠区患侧ADC值,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内囊后肢FA值、VR值升高率均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及内囊后肢ADC值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后末次复查CST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精确显示脑梗死慢性期患者皮质脊髓束走行区患侧FA值、VR值、ADC值的变化及神经纤维束的形态学改变,可以作为评估脑梗死慢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康复治疗
下载PDF
11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与MRI影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朱烽 嵇卫英 +1 位作者 张庆华 刘伟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1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8例行CT平扫,10例行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1例行MRI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表现为大脑后部病变...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1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8例行CT平扫,10例行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1例行MRI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表现为大脑后部病变,10例两侧基本对称,1例单侧发生。CT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影,灰白质交界模糊,皮层变薄,脑沟变浅;MRI表现为脑回样异常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呈明显高信号,DWI及eADC呈等低信号,ADC呈等高信号,增强无明显异常强化。结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CT可作为本病的筛选手段,MRI应作为确诊和疗效观察的首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疾病 CT MRI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朱烽 嵇卫英 黄立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22年8月间19例超声怀疑CSP并行盆腔MR检查的患者。结果:本组病例中,Ⅰ型1例、Ⅱ型7例、Ⅲ型11例;8例孕囊拉长变形且大...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22年8月间19例超声怀疑CSP并行盆腔MR检查的患者。结果:本组病例中,Ⅰ型1例、Ⅱ型7例、Ⅲ型11例;8例孕囊拉长变形且大部分位于宫腔内,11例孕囊呈类圆形,完全位于瘢痕处并向周边生长;7例呈囊型,增强无强化,7例胚囊型,壁厚且见强化,5例呈包块型,信号混杂,强化不均;12例孕囊与邻近瘢痕、子宫肌层、膀胱分界不清,7例分界较清。结论:MRI可以作为超声检查的补充手段,降低其漏诊率及误诊率,为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术后评估提供影像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诊断 剖宫产瘢痕妊娠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朱烽 嵇卫英 黄立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PACS系统筛选了44例腹部CT发现并经胃镜证实或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佐证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由2名由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职称诊断医师判读分析。结果:回顾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PACS系统筛选了44例腹部CT发现并经胃镜证实或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佐证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由2名由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职称诊断医师判读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38例患者十二指肠憩室位于降部,1例位于水平部,5例位于球部;憩室最大直径在1cm及以下的共有8个,在1cm到2cm之间的有21个,在2cm以上的有15个;CT平扫表现为向十二指肠环外突出的类圆形或半圆形的囊袋影,其中11例增强示病灶无明显强化。结论:MSCT可清楚地显示十二指肠憩室的位置、形态、大小,并可以显示憩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十二指肠憩室
下载PDF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及照顾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枫叶 焦宁冀 +1 位作者 朱苏华 郭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0期163-166,共4页
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及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进行冠心病PCI治疗的患者家属110名,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52... 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及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进行冠心病PCI治疗的患者家属110名,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52例、观察组(2020年1月至12月)58例。对照组家属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家属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属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照顾负担。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社交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照顾者负担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支持程度,减轻患者家属的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介入术 家属 支持性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 照顾负担
下载PDF
DR双能量减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庆华 杨忠保 +1 位作者 卜雪峰 顾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双能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同期行常规DR及DES摄片检查发现有肋骨骨折的病人117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检测能力。结果 :117例病人共发现肋骨骨折240处,常规D... 目的:探讨双能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同期行常规DR及DES摄片检查发现有肋骨骨折的病人117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检测能力。结果 :117例病人共发现肋骨骨折240处,常规DR显示肋骨骨折共198处,阳性率82.5%,DES显示肋骨骨折共212处,阳性率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肋骨前段、后段、腋段的骨折检出阳性率(DR:92.9%、90.5%、75.3%,DES:91.4%、93.2%、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膈下肋骨骨折检出的阳性率(DR:33.3%、DES: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DES技术在肋骨骨折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是对常规DR摄片的一个很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下载PDF
CT多平面重组在锁骨菱形窝诊断中的价值
7
作者 卜雪峰 张庆华 孙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632-1633,共2页
锁骨菱形窝是锁骨的一种先天变异,在以往的文献中鲜有报道。平时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该病变的存在。但在发现较大病灶时,影像报告常不能准确定性,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笔者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126例病例... 锁骨菱形窝是锁骨的一种先天变异,在以往的文献中鲜有报道。平时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该病变的存在。但在发现较大病灶时,影像报告常不能准确定性,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笔者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126例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M PR),并进行分析,望能减低本病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重组 菱形窝 锁骨 CT 价值 诊断 先天变异 影像报告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张春桃 姜雪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321-321,342,共2页
探讨将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早期肺癌疾病筛选检查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以2016.03-2020.09来我院接受检查且病理学结果显示为早期肺癌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以低剂量螺旋CT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诊断准率... 探讨将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早期肺癌疾病筛选检查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以2016.03-2020.09来我院接受检查且病理学结果显示为早期肺癌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以低剂量螺旋CT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诊断准率。结果:低剂量螺旋CT临床诊断符合例数为57例,符合率为91.93%,其中有50例患者初次诊断时已确诊,剩下的7例患者经动态复查后确诊。结论:在筛查早期肺癌疾病时,予以低剂量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且检查费用低,可作为早期肺癌筛查的首选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螺旋CT检查 低剂量 符合率
下载PDF
分析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刘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53-56,共4页
对比MRI、CT在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50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2022年01月-2023年4月,利用颅脑CT、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MRI、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 对比MRI、CT在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50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2022年01月-2023年4月,利用颅脑CT、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MRI、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不同部位梗死病灶CT与CRI表现。结果 50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临床确诊有32例阳性例数、18例阴性例数;CT检查结果显示31例阳性、19例阴性;MRI检查结果显示32例阳性、18例阴性,CT与MRI均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 P<0.05;。结论 采用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较高价值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老年 多发性 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与准确性分析
10
作者 侯安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在前列腺癌人员的早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分析,并分析该诊断技术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区间设定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为研究场所,取40例疑似前列腺癌人员,应用MRI展开诊断,依据病理检查结果... 在前列腺癌人员的早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分析,并分析该诊断技术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区间设定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为研究场所,取40例疑似前列腺癌人员,应用MRI展开诊断,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判断MRI检出率,对其诊断效能展开分析。结果 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可以看到,40例疑似人员中确诊为前列腺癌人员共计37例,剩余3例为前列腺增生,经MRI检查明确患病人员为35例,3例为前列腺增生,剩余2例为漏诊。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4.59%(35/37)、100.00%(3/3)、95.00%(38/40),一致性检测结果良好。结论 临床在对前列腺癌人员展开早期诊断时,可通过MRI对机体进行检查,该检查方式可明确疾病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判断疾病的存在,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所具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准确性
下载PDF
肺结节人工智能CT检测的阅片灵敏度探讨
11
作者 张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54-155,共2页
本文以2020年4月以来到我院接受CT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复核方式审核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的CT检测结果,利用Wilcoxon秩检验分析人工智能检测结果与人工初审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对比人工初审与人工智能检测的敏感度、假阳性和阅片时间... 本文以2020年4月以来到我院接受CT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复核方式审核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的CT检测结果,利用Wilcoxon秩检验分析人工智能检测结果与人工初审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对比人工初审与人工智能检测的敏感度、假阳性和阅片时间差异。根据分析结果,人工智能总体上假阳性率偏高,但在去除直径<5mm的结节检测分析后,人工智能检测结果几乎与报告医生判断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人工智能 CT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