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自然与社会科学内涵探析
1
作者 王道德 罗斌凤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72,共6页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综合社会多方智慧在创建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和启示性。首先,基于黄金分割准则得出了测评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类约占到45.45%权重,而自然科学类约占54.55%;其中纯人文科学类占16.2%,纯自然科学类占32.4%,交叉指标...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综合社会多方智慧在创建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和启示性。首先,基于黄金分割准则得出了测评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类约占到45.45%权重,而自然科学类约占54.55%;其中纯人文科学类占16.2%,纯自然科学类占32.4%,交叉指标达51.4%。依据江苏省社会科学类各指标达标率调查结果,找出了与测评体系要求的差距:占权重高的"行为观念"要素的达标率低,而占权重低的"知识"、"其他"等的达标率高。这些分析对指导今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黄金分割 权重分析 科学普及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
2
作者 周直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1期3-8,16,共7页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角度,可以把社会结构分为社会功能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两个方面。建国以后,我们对新社会结构的建构扭曲了历史发展规律,忽略了对社会功能结构循序渐进发展的关注,对社会利益结构的理解又有片面性...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角度,可以把社会结构分为社会功能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两个方面。建国以后,我们对新社会结构的建构扭曲了历史发展规律,忽略了对社会功能结构循序渐进发展的关注,对社会利益结构的理解又有片面性,整个社会呈现“大而全”、“小而全”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社会结构进行着重塑。改革初期,旧的平均主义的物质利益结构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旧的行政权力运作方式支撑的整个社会结构未受到根本的触动,社会功能分化仍然不够,这就带来了历史的进步性与历史的局限性并存。进到改革中期以后,对社会利益结构,一要讲稳定性,党和人民掌握根本大权的结构不能变;二要讲变革性,要适应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利益群体多元化的要求,突出推进所有制与分配结构的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对社会功能结构,要吸收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加速分化与整合,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这一对社会结构重塑的过程,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变动之中,这一过程是前景光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结构 社会利益结构 功能结构 经济结构 生产关系 政治结构 文化结构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下载PDF
《实践论》、《矛盾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3
作者 孙尔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78-80,共3页
《实践论》、《矛盾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孙尔台(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南京210008)为纪念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60周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实践论》、《矛盾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孙尔台(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南京210008)为纪念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60周年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发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实践论》 《矛盾论》 观点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研讨会 毛泽东哲学思想 《正处》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下载PDF
思想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4
作者 荆小平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人们思想问题的多样性、接受教育心态的复杂性、工作生活流动性的增大,要求思想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方法和创新工作制度。
关键词 思想工作 社会生活 适应
下载PDF
危机事件中城市形象传播困境与策略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曹劲松 张薇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4,256,共9页
如何在危机事件处置中加强舆论引导,并针对在危机事件发生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及其负面评价,优化危机处置流程和传播治理策略,是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关键一环。城市形象的传播深嵌于危机事件处置的全过程,表现出坏事与批评同步、解... 如何在危机事件处置中加强舆论引导,并针对在危机事件发生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及其负面评价,优化危机处置流程和传播治理策略,是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关键一环。城市形象的传播深嵌于危机事件处置的全过程,表现出坏事与批评同步、解释与质疑共存、纠错与问责合力、诉求与公开互济、现实与历史联动的特征。城市危机处置的过程是影响其形象认知的关键,危机事件中的城市形象传播面临着建构力不强、说服力不够、评价力不一、表现力不足和支持力不稳五个方面的困境。在不断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需要以有效行动为事实基础,以城市精神为价值导引,从着眼大势、着手难事、着重担当、着力服务、着想共情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优化危机事件中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事件 城市形象 传播困境 传播策略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以新道德体系建构为主轴的推进逻辑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南客 许益军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4,2,共10页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与关键所在,道德问题是影响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新道德体系构建过程与人的现代化内涵指向具有一致性。通过道德文化的转变,建构以现代社会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新道德文化体系;通过伦理关...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与关键所在,道德问题是影响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新道德体系构建过程与人的现代化内涵指向具有一致性。通过道德文化的转变,建构以现代社会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新道德文化体系;通过伦理关系的转型,建构以实现现代人的生活型态变革为基本特征的新道德规范体系;通过道德素养的转化,建构以现代人的文明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养成和行为体系。培育现代人格是人的现代化的最主要目标模式,加强对现代道德体系有效治理是培育现代人格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新道德体系 核心价值观 现代人格
下载PDF
领导、专家发言
7
作者 王向明 吴解勋 +4 位作者 李连峻 王志峰 赵德兴 徐明 关桂霞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6,共2页
祝贺《攀登》杂志创刊30周年今天,《攀登》杂志(汉文版、藏文版)迎来了创刊30周年华诞,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向主管主办《攀登》杂志的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表示衷心的祝贺!
关键词 杂志创刊 《攀登》 领导 专家 社会主义学院 省委党校 青海省 行政学院
下载PDF
体制转换时期伦理道德建设论纲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直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8期7-13,共7页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体制转换时期伦理道德方面“爬坡”与“滑坡”并存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上,明确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伦理道德建设的标准,提出了以经济伦理建设为主导,抓住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大众传媒、基层单位这四个环节,推进全社...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体制转换时期伦理道德方面“爬坡”与“滑坡”并存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上,明确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伦理道德建设的标准,提出了以经济伦理建设为主导,抓住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大众传媒、基层单位这四个环节,推进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及其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建设 转换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伦理 道德价值观 传统社会主义 党政干部 道德要求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被引量:2
9
作者 龚康宁 《群众》 2006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 党的优良传统 社会全面发展 政治优势 思想保证 精神动力 新党
下载PDF
把握时代脉搏 凸显刊物特色——祝贺《攀登》杂志创刊30周年
10
作者 赵德兴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11,共2页
《攀登》杂志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攀登》这一刊名是以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来励志命名的。如今,她已经由一株幼苗长成了挺拔的常青之树。30年来,... 《攀登》杂志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攀登》这一刊名是以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来励志命名的。如今,她已经由一株幼苗长成了挺拔的常青之树。30年来,作为一个理论研究交流的平台,《攀登》在服务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繁荣社会科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登》 杂志创刊 刊物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科学理论 脉搏 刊名
下载PDF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价值逻辑、时代向度与主体建构
11
作者 曹劲松 王世泰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9,共10页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作为社会变迁和转型过程中凝结的人类智慧结晶,它折射出中国人民奋斗进程中谱写华美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精气神。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叙事境遇中确立价值逻辑: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国家治理、以开放为格局促...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作为社会变迁和转型过程中凝结的人类智慧结晶,它折射出中国人民奋斗进程中谱写华美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精气神。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叙事境遇中确立价值逻辑: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国家治理、以开放为格局促进改革发展、以进取为目标完善制度机制、以创新为引领创造中国奇迹、以担当为己任增进人民福祉。与之相应的,它彰显着时代向度: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铸就主体自信、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力、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发展智慧。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弘扬和激发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其主体建构要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科学把握主体精神的建构逻辑;第二,用好用活主体精神的建构方法;第三,不断拓展主体精神的建构路径。由此,将共同的精神内涵镶嵌在整个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也内化为个体的精神力量,形成文化精神的坚定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价值逻辑 时代向度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文化自信: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核 被引量:25
12
作者 曹劲松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化自信是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核所在,要深刻领悟和自觉贯彻坚定文化自信这一文化主体精神培育的价值目标,在保护传承的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思想解放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中树立文化自信,在时代的创新实践中彰显文化自信,在开放包容的发展中铸就文化自信,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 价值内核 文化主体性 文化生命体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与实践原则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劲松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69,共10页
从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出发,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主线,从思想上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和时代特征,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原则,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从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出发,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主线,从思想上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和时代特征,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原则,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之基和动力之源。坚信科学真理、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坚定自信自立,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形成的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主线。从理论发展的主体自觉、价值自觉和思维自觉上探究其内在的学理逻辑,坚持人民至上和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刻表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党的创新理论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在主体性维度、历史性维度、关系性维度、实践性维度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创新理论实践不是刻板说教和机械套用,而是以实事求是、融会贯通为根本,真正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史理脉相承、责勇为共担,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创新理论 价值主线 学理逻辑 时代特征 实践原则
原文传递
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自觉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曹劲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7,共9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建设理想社会的创造史,凝结着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不仅是中国人民选择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历史必然,而且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建设理想社会的创造史,凝结着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不仅是中国人民选择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历史必然,而且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引下不断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成功之真理检验,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相统一。只有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与实践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在新时代续写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传承 逻辑 实践自觉
原文传递
中国制度力量的内在逻辑与实践优势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劲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5,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政治智慧和探索创造。其蕴含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法治逻辑和党建逻辑,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持久的信服力,构成了中国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政治智慧和探索创造。其蕴含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法治逻辑和党建逻辑,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持久的信服力,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制度力量。这一制度的强大力量不仅使中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取得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而且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集中优势、互助优势、动员优势、认同优势和革新优势,激励着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的幸福路。增强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要进一步深化逻辑表达,濡化实践体悟,涵化制度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逻辑 力量 优势 制度自信
原文传递
中国百年道路实践逻辑与现代化维度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劲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揭示了道路实践的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规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下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充分证明了中国道路实践逻辑的真理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 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揭示了道路实践的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规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下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充分证明了中国道路实践逻辑的真理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十个坚持"实践逻辑的基本内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逻辑体系,从价值逻辑、行动逻辑和方法逻辑三个方面,构成了对中国百年道路实践的规律性把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遵循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五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作为系统性解决人与外部各种关系矛盾的统一视域,在人与物质创造、人与利益实现、人与价值追求、人与社会存在、人与自然生态五个维度上,形成相互联系、内外兼达、互促互进的创新构成,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与人类文明发展实践辩证统一起来,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道路 “十个坚持” 实践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