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正中开胸升主动脉根部阻断灌注心脏停搏液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仇冰梅 王雷 +4 位作者 丁培成 章兴 许汝坤 胡兰鑫 王安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4期313-317,323,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正中开胸模拟心肺转流(CPB)升主动脉根部阻断灌注心脏停搏液心脏停搏及复苏过程。方法选取10只成年雄性SD大鼠350~450 g,吸入诱导及腹腔注射麻醉后气管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辅助通气。右颈内静脉穿刺自制带侧孔引流管,尾动脉... 目的建立大鼠正中开胸模拟心肺转流(CPB)升主动脉根部阻断灌注心脏停搏液心脏停搏及复苏过程。方法选取10只成年雄性SD大鼠350~450 g,吸入诱导及腹腔注射麻醉后气管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辅助通气。右颈内静脉穿刺自制带侧孔引流管,尾动脉灌注建立体外循环,股动脉监测血压。CPB开始,正中开胸,暴露心脏,阻断升主动脉,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阻断30 min后开放升主动脉,予以氯化钙、小剂量肾上腺素、速尿,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血气调整满意后停机。分别于CPB开始前、CPB开始、CPB 10 min、升主动脉阻断、阻断10 min、20 min、开放升主动脉、停机、停机后2 h采集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并观察停机后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7只大鼠成功建模,1只在开胸过程中呼吸心跳骤停,1只颈内静脉穿刺失败出血性休克死亡,1只颈内静脉插管过深刺激窦房结导致心脏骤停。转机时间(72±12)min,后并行时间(21±6)min,CPB期间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基线生理值,各检测点血气均符合CPB正常标准要求。结论大鼠正中开胸CPB升主动脉阻断模型是一种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的实验模型,可以作为心脏手术患者器官损伤、心肌保护等的替代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物模型 体外循环 正中开胸 升主动脉阻断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rSO_2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赵雅梅 史宏伟 +4 位作者 葛亚力 魏海燕 王振红 陶红伟 肖立琼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515-518,524,共5页
目的:观察心肺转流期间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单瓣膜置换术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拟择期行单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心肺转流期间对照组静... 目的:观察心肺转流期间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单瓣膜置换术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拟择期行单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心肺转流期间对照组静脉微泵输注丙泊酚4~6 mg·kg^(-1)·h^(-1);静吸复合组静脉微泵输注丙泊酚2~3 mg·kg^(-1)·h^(-1),同时经膜式氧合器吸入0.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七氟醚组经膜式氧合器吸入1~1.5 MAC七氟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1)、主动脉阻断后5 min(T_2)、心肺转流30 min(T_3)和停机后30 min(T_4)共4个时点记录rSO_2。于术前1 d和术后7 d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与七氟醚组在T_3、T_4时点rSO_2均明显升高(P<0.05)。3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肺转流期间吸入一定浓度七氟醚可提高rSO_2,但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肺转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局部脑氧饱和度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癌的初步观察
3
作者 陈鑫 吴澄安 +3 位作者 郭子黄 高岩 顾建平 范春瑛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07-207,共1页
我们从1988年6月至1989年5月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10例晚期贲门癌行经皮穿刺胃左动脉插管灌注5-氟(口尿)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方法与结果灌注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63~72岁,平均67.8岁;... 我们从1988年6月至1989年5月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10例晚期贲门癌行经皮穿刺胃左动脉插管灌注5-氟(口尿)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方法与结果灌注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63~72岁,平均67.8岁;对照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62~74岁,平均66.3岁。对照组1例中度吞咽困难,其余25例均有重度吞咽困难,仅能少量饮水。26例均经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及胃镜检查,胃泡内软组织块影7~12cm,组织学诊断均为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肿瘤 5-氟脲嘧啶 丝裂霉素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附42例分析)
4
作者 郑毅汶 谢永伟 +2 位作者 周志忠 郭恩 陈振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 135例冠状动脉旁路进行分析 ,其中 70岁以上 (含 70岁 )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4 2例 ,平均年龄 72 .3岁 ,占手术总数的 31.1%。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 135例冠状动脉旁路进行分析 ,其中 70岁以上 (含 70岁 )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4 2例 ,平均年龄 72 .3岁 ,占手术总数的 31.1%。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与小于 70岁病例组相比 ,术前合并症多 ,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 (2 1.4 %比 8.9% ) ,但手术死亡率并无明显提高。结论 大于 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在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死亡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癌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鑫 吴澄安 +4 位作者 郭子黄 高岩 吴晋宁 顾建平 范春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23-424,共2页
本文报告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腺癌10例,以同期经周围静脉化疗的晚期贲门腺癌16例为对照,灌注或化疗药物均为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结果表明胃左动脉灌注者全身反应小,能缓解吞咽困难症状,可使个别病... 本文报告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腺癌10例,以同期经周围静脉化疗的晚期贲门腺癌16例为对照,灌注或化疗药物均为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结果表明胃左动脉灌注者全身反应小,能缓解吞咽困难症状,可使个别病人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故认为经皮股动脉穿刺胃左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贲门癌的可行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注药 动脉插管 贲门癌
全文增补中
心内补片左室重建治疗心梗后巨大室壁瘤
6
作者 陈鑫 吴澄安 +2 位作者 郭子黄 高岩 徐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4-314,共1页
近2年来,我们为2例广泛前壁心梗和1例前间壁心梗后发生巨大室壁瘤病人行心内补片左室重建术,收到满意效果。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室壁瘤位于心尖2例(图1),左室前侧壁1例;瘤体6cm×8cm~12cm×10cm。主动脉阻... 近2年来,我们为2例广泛前壁心梗和1例前间壁心梗后发生巨大室壁瘤病人行心内补片左室重建术,收到满意效果。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室壁瘤位于心尖2例(图1),左室前侧壁1例;瘤体6cm×8cm~12cm×10cm。主动脉阻断前应避免搬动瘤体以防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巨大室壁瘤 心内补片 左室重建
原文传递
超敏CRP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30天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赵谊 章淬 穆心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8期3461-3463,3460,共4页
目的:CRP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而CRP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尚未明确。本文目的在于评估术前CRP对冠脉搭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08年4月15日到2009年4月4日的66名择期体外... 目的:CRP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而CRP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尚未明确。本文目的在于评估术前CRP对冠脉搭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08年4月15日到2009年4月4日的66名择期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在术前检测高敏CRP(hs-CRP)水平,观察术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因性死亡,缺血性卒中,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和低排量心力衰竭。结果:在术后30天内,14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0例(15%)发生心肌损伤,4例(6%)发生低排量心力衰竭和2例(3%)发生卒中。术前hs-CRP≧3.5mg/l提示有较高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6%VS6%,P=0.01),心肌损伤(24%VS6%P=0.04),低排量心力衰竭(12%VS0%,P=0.04).应用多元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s-CRP≧3.5mg/l(P=0.002,OR:19.395%CI2.9-128),手术期间输入红细胞(P=0.04,OR:9.995%CI1.1-85.5),在抗高血压用药日间未采用利尿剂是术后并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OR:15.195%CI1.4-160.6)。结论:术前hs-CRP≧3.5mg/l的患者在行冠脉搭桥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血管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