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F3/MUC1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效果的鉴定
1
作者 王程 顾慧慧 +5 位作者 宣亮 郑勤 朱传东 徐瀚峰 童金龙 王礼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0-1197,1226,共9页
目的:构建含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腺病毒(Ad-DF3-copGFP),探讨其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方面的作用。方法:制备并纯化重组腺病毒(Ad-DF3-copGFP),... 目的:构建含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腺病毒(Ad-DF3-copGFP),探讨其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方面的作用。方法:制备并纯化重组腺病毒(Ad-DF3-copGFP),与本实验室构建保存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copGFP)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感染肺腺癌A549、H1299细胞及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以评估感染效率与非特异性感染率;将A549细胞按一定数量加入到健康人外周血中来模拟CTC,使用两种重组病毒感染并检测模拟CTC细胞以进行检出率测定;使用Ad-DF3-copGFP法及Ad-hTERT-copGFP法检测肺癌患者临床样本中的CTC,初步评估临床CTC检测的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Ad-DF3-copGFP,其对A549、H1299细胞有较高感染效率,且与Ad-hTERT-copGFP相比,Ad-DF3-copGFP非特异性感染率更低(P<0.001);Ad-DF3-copGFP法模拟CTC检出率(77.3%)高于Ad-hTERT-copGFP法(69.6%);在临床CTC检测中,Ad-DF3-copGFP法CTC检出数[每4 mL(10.90±2.42)个]明显高于Ad-hTERT-copGFP法[每4 m L(6.20±1.81)个,P<0.001]。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DF3-copGFP),其检测CTC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为CTC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DF3/MUC1 腺病毒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监测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微波消融治疗中临床价值的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文 王礼学 +4 位作者 丁怀银 郑勤 徐瀚峰 杨觅 张全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因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脏病灶微波消融治疗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纳入术前与术后CTCs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利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因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脏病灶微波消融治疗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纳入术前与术后CTCs检测结果。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经影像学评估,29例患者局部病灶微波消融的近期疗效为完全消融者8例、部分消融16例和进展5例。29例患者微波消融术后CTCs测量值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489,P=0. 013);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CTCs升高与否、结直肠癌原发部位、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与微波消融近期疗效均无关(P>0. 05)。微波消融术后CTCs数目<7个/ml患者局部肝转移病灶的近期疗效优于术后CTCs数目≥7个/ml者(P=0. 031)。2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30. 0个月(95%CI:10. 7~49. 3个月)。入组患者的年龄、结直肠癌原发部位及肝转移后的治疗方式与中位OS相关(P<0. 05),而性别、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术后CTCs升高与否及术后CTCs值/ml与中位OS均无关(P>0. 05)。结论微波消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治疗前后CTCs数量的监测可能有助于评估其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细胞 微波消融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ICC后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艳 陶幸娟 《护理学报》 2009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静脉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需行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静脉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需行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紫外线局部照射、喜疗妥局部外敷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SF-36的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0%、44%,χ2=3.997,P<0.05),程度明显减轻(u=2.253,P<0.05),生活质量总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静脉炎的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炎 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肿瘤患者分级心理护理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奉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3期19-20,共2页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制度,自1954年被提出以来,对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规范和指导性作用。如今护理学科已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心理护理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分级心理护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分级心理护理进行检索,并就其应用...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制度,自1954年被提出以来,对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规范和指导性作用。如今护理学科已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心理护理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分级心理护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分级心理护理进行检索,并就其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等做出分析,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同行关注并重视分级心理护理,使心理护理的效果在患者身心得到更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分级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晶晶 王立玮 《海峡药学》 2021年第1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方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之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放疗方式进行治疗,观...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方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之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放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放疗基础上加用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两年之内生存率。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两年之内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安全性,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放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 远期生存率 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声琴 刘平 +2 位作者 范璟 童金龙 田小强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放疗是指利用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释放肿瘤相关抗原,激活特异性T细胞,从而促进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肿瘤的免疫治疗旨在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 放疗是指利用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释放肿瘤相关抗原,激活特异性T细胞,从而促进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肿瘤的免疫治疗旨在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放疗可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胞释放细胞内容物,产生“原位疫苗”,这有利于免疫治疗发挥抗肿瘤作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作者对近年来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对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宋琳 胡灿红 +1 位作者 蒋益兰 王清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研究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接收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服用瑞戈... 目的研究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接收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服用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对照组(35例)予以瑞戈非尼口服,均用药28 d。评价总有效率;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糖类抗原(CA125、CA19-9、CA24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统计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手足皮肤反应、腹泻、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7.14%,高于对照组的42.8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A19-9、CA242、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A125、CA19-9、CA242、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L-6、IL-10、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疗效,可减轻炎性反应、调节免疫能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健脾消癌方 瑞戈非尼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老年与年轻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病人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8
作者 连芸 蒋文 +2 位作者 朱方 成语 赵慧慧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20-925,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与年轻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IDS-related lymphoma, ARL)病人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9—2023年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诊治的55例病人的病例资料,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病人总生存时间(OS)的因素。结果 根...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与年轻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IDS-related lymphoma, ARL)病人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9—2023年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诊治的55例病人的病例资料,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病人总生存时间(OS)的因素。结果 根据年龄是否≥60岁,将所有病人分为老年组15例和年轻组40例。年轻组病人较老年组病人易合并B组症状(P=0.009)。随访至2023年8月31日,老年组死亡率为53.3%(8/15),中位OS为14.3个月,年轻组死亡率为47.5%(19/40),中位OS为13.4个月,2组间死亡率(P=0.700)及OS(P=0.8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组中接受标准化疗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10)。年轻组中IPI评分(P=0.015)、CD4~+T淋巴细胞计数(P=0.039)、B组症状(P=0.016)、丙肝抗体阳性(P=0.025)、标准化疗(P=0.011)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是影响年轻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2)。结论 ARL多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大多数属于中高危病人,病死率高,年轻病人中IPI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所有年龄段病人都需严格接受标准化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胃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分析及其生存列线图
9
作者 李波 王海玉 +2 位作者 何风霞 张永臣 郁金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9-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选取2010—2015年705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肝...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选取2010—2015年705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将患者分为胃癌肝转移组(901例)和胃癌无肝转移组(61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T分期、N分期、原发灶手术、放疗、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肝转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胃癌无肝转移组为25个月。Cox回归分析证实,年龄(P=0.009)、肿瘤分化程度(P<0.001)、原发灶手术(P<0.001)及化疗(P<0.001)是影响胃癌肝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手术和化疗是胃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基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手术、化疗构建的生存列线图对胃癌肝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肝转移 预后分析 列线图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13
10
作者 耿杰 张全安 童金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6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取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6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取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比较2组患者免疫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53.1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86%(P<0.05);对照组患者的CD3^+、CD4^+及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与观察组患者相比显著减低(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放化疗
下载PDF
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郭晶晶 郑勤 王立玮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5期518-520,537,共4页
目的比较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L-OHP)与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情况,其中雷替曲塞+L-OHP组28例,具体为: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第1... 目的比较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L-OHP)与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情况,其中雷替曲塞+L-OHP组28例,具体为: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3周为1个周期。5-Fu+CF+LOHP组30例,具体为: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375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3周为1个周期。结果雷替曲塞+L-OHP组和5-Fu+CF+L-OH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6%和16.7%(P=0.277),临床收益率分别为71.4%和70.0%(P>0.0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8.4个月和6.9个月(P=0.049)。2组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神经病变、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及感染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较传统的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年肝癌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艳 童金龙 郑勤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年肝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青年肝癌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年肝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青年肝癌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肝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LC V2.0)评估2组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青年肝癌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焦虑 抑郁 认知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少敏 郑勤 何耿劲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疼痛 芬太尼透皮贴剂 治疗 疗效 疼痛患者 止痛效果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放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惠平 张全安 苏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以及不同剂量放射治疗作用于PC-3细胞,使用MTT法检测姜黄素毒性及放疗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研究姜黄素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姜黄素(浓度3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以及不同剂量放射治疗作用于PC-3细胞,使用MTT法检测姜黄素毒性及放疗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研究姜黄素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姜黄素(浓度30μmol/L)联合放疗作用PC-3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姜黄素可降低放疗后PC-3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放疗增敏作用明显。姜黄素联合放疗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增强,且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辐射敏感时相G2/M期。结论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毒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姜黄素可提高PC-3细胞放疗敏感性,可能与其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放射治疗 凋亡 敏感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万莉 何耿劲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予B超定位下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经证实胸腔积液已基本排净后,27例治疗组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26例对照组胸腔注入顺铂。结...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予B超定位下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经证实胸腔积液已基本排净后,27例治疗组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26例对照组胸腔注入顺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除轻度发热及轻微胸痛外,其他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邱少敏 万莉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评估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卡铂、奈达铂对晚期肺鳞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84例晚期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8例,分别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紫杉醇联合卡铂、以及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每21天为一周期,两周期后评价... 目的评估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卡铂、奈达铂对晚期肺鳞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84例晚期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8例,分别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紫杉醇联合卡铂、以及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每21天为一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有效率分别为57.14%、53.57%、28.57%,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有效率优于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其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相当,P>0.05。紫杉醇联合顺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紫杉醇联合卡铂组血小板减少最明显,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组则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可作为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可能更适宜晚期肺鳞癌的年老体弱者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鳞癌 紫杉醇 顺铂 卡铂 奈达铂
下载PDF
老年晚期肺癌三线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慧娟 张全安 +1 位作者 苏沐 江琳琳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2380-238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三线化疗的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接受三线化疗的42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中22例采用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三线化疗的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接受三线化疗的42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中22例采用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培美曲塞单药化疗,另20例采用含铂联合两药,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16.7%,临床获益率为31%,单药化疗组总有效率为13.6%,临床获益率为22.7%,含铂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20%,临床获益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主要为脊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其次为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因不良反应而导致的死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三线化疗的临床疗效适中,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若患者体力评分较好可采用两药联合化疗,使用两药的疗效优于单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勤 徐瀚峰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6-78,共3页
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细胞信号途径转导对其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倍受关注的是Wnt/β-catenin转导途径。已经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基因而导致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研究Wnt信号通路的调节因子及各... 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细胞信号途径转导对其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倍受关注的是Wnt/β-catenin转导途径。已经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基因而导致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研究Wnt信号通路的调节因子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探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机制,为寻找新的肝癌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现对肝癌中的Wnt信号异常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KIAA1199表达下调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立蓉 戴峰 孙小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KIAA1199表达下调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肝癌HuH-7细胞感染LV3-KIAA1199 shRNA慢病毒,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下调效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KIAA1199表达下调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肝癌HuH-7细胞感染LV3-KIAA1199 shRNA慢病毒,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下调效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激活的Caspase-3(C-Caspase-3)、激活的Caspase-9(C-Caspase-9)、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处理感染LV3-KIAA1199 shRNA慢病毒的肝癌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变化。结果感染LV3-KIAA1199 shRNA慢病毒的肝癌HuH-7细胞中KIAA1199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可以逆转下调KIAA1199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慢病毒介导的KIAA1199表达下调通过阻断Wnt/β-catenin信号诱导肝癌HuH-7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KIAA1199 增殖 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
下载PDF
28例胰腺重复癌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慧娟 张全安 +1 位作者 苏沐 江琳琳 《安徽医学》 2014年第8期1127-1128,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3例胰腺癌患者中28例胰腺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同时性重复癌11例,以胃癌、胆囊癌、胆管癌、胃...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3例胰腺癌患者中28例胰腺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同时性重复癌11例,以胃癌、胆囊癌、胆管癌、胃肠间质瘤等为主。异时性重复癌17例。异时性重复癌1年、2年、3年生存率好于同时性重复癌(P<0.05)。28例胰腺重复癌中共合并其他器官原发癌36个部位,其中胃癌、结直肠癌最多见,分别为19.4%、11.1%。结论临床上应注重胰腺重复癌的可能,胰腺重复癌的预后主要受胰腺原发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重复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