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和培育之道
1
作者 王永贵 戴惠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5,共8页
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认知与展现表达,具有鲜明的特质和价值标识,是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所在。文化主体性内涵丰富,表现为建构逻辑上党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内核上根脉与魂脉辩证统一,方法上明体达用和体用贯通... 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认知与展现表达,具有鲜明的特质和价值标识,是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所在。文化主体性内涵丰富,表现为建构逻辑上党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内核上根脉与魂脉辩证统一,方法上明体达用和体用贯通辩证统一,以及文化表达上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辩证统一。从价值取向看,巩固文化主体性能够为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满足人民需要、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进的关键时刻,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开放包容,不断提升新时代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 文化主体性 新的文化生命体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显著优势和叙事体系的辩证逻辑
2
作者 王永贵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民族复兴强国伟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宏阔的历史变迁和伟大的社会变革,在社会辩证发展中呈现出显著优势,蕴含独特的辩证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与“...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民族复兴强国伟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宏阔的历史变迁和伟大的社会变革,在社会辩证发展中呈现出显著优势,蕴含独特的辩证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与“现实”、“共性”与“个性”、“系统”与“要素”、“破旧”与“立新”的社会变革及辩证统一中进行的伟大探索。基于历史承续、内在特质、整体推进与批判视野等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在辩证发展中呈现出的过程性、创新性、整体性与超越性等显著优势和叙事体系,必将极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历史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 辩证思维 优势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科学指引、实践特质与推进路径
3
作者 王永贵 徐凯翔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9,I0004,I0005,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必须坚持战略上的科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明确新时代江...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必须坚持战略上的科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明确新时代江苏转型升级重点任务,擘画“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指明江苏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提出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方向,其中蕴含着宏伟蓝图的目标指引、走在前做示范的路径指引和为全国发展探路的方法指引。江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指引,使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彰显“中国特色和江苏特质”的辩证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协调统一、“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共建发展与共享富裕”的高度统一等实践特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江苏要开拓进取,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绿色低碳、双向开放、文明提升、深化改革等维度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省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强富美高” 江苏新实践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4
作者 王永贵 《党建》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人民群众是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依靠和汇聚人民的磅礴力量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使... 人民群众是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依靠和汇聚人民的磅礴力量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我们要深入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意蕴,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的人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力量源泉 实践主体 持久 根本动力 人民性 群众 心连心
原文传递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应对
5
作者 孙诚钰 王永贵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勃兴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并且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呈现深度交互之势。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从“技术利维坦”、技术操纵和技术变革之下传统意识形态管理模式的不稳定性等不同维度审视,生成式人工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勃兴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并且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呈现深度交互之势。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从“技术利维坦”、技术操纵和技术变革之下传统意识形态管理模式的不稳定性等不同维度审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具体样态表现为管理失控风险、技术渗透风险和价值认同风险,一定程度上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考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运作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在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价值预设、传播变革和工具利用是引发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为此,应当从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夯实技术支撑、完善法律保障与强化主体理性等方面发力,寻求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恰切路径,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意识形态风险 意识形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