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大学生的社区素质教育
1
作者 罗萃萃 李明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从大学生的社区素质教育方式和大学生的社区素质教育实施两个方面 。
关键词 大学生 社区素质教育 教育方式 教育实施
下载PDF
论斯金纳行为主义与乔姆斯基心智主义范式的冲突与互补——基于自闭症儿童语言干预效用的考量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曙光 郝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斯金纳言语行为理论与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由于在本体、认识以及方法论等层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分属两个不同的研究范式。虽然一般认为,乔姆斯基对于斯金纳《言语行为》一书的长篇书评,给了行为主义致命的打击,促成了心理学及语... 斯金纳言语行为理论与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由于在本体、认识以及方法论等层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分属两个不同的研究范式。虽然一般认为,乔姆斯基对于斯金纳《言语行为》一书的长篇书评,给了行为主义致命的打击,促成了心理学及语言学研究的认知主义转向,但实际上斯金纳的理论并没有从此销声匿迹。行为主义强盛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在自闭症儿童言语行为评估与干预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乔姆斯基与斯金纳关于人类语言问题的理论观点,相互之间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二者都是我们全面认识人类语言本质必不可少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主义 心智主义 先天与后天 自闭症儿童语言评估与干预
下载PDF
论高校双语教学的后现代取向 被引量:2
3
作者 沈骑 董晓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6-58,共3页
后现代知识观要求建立一种追求“误构”的知识合法化模式,对于课程发展提出了文化性、多元性和动态化的要求。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双语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传统的大学双语教学存在着理想和现实的明显差距,... 后现代知识观要求建立一种追求“误构”的知识合法化模式,对于课程发展提出了文化性、多元性和动态化的要求。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双语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传统的大学双语教学存在着理想和现实的明显差距,亟待改革。因此,大学双语教学应当按照后现代知识观追求“误构”,实现课程整合,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大师资建设步伐并构建学习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知识观 误构 大学双语教学
下载PDF
爱默生与中国文化 被引量:7
4
作者 杨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为了寻求超验主义学说的理论支持,爱默生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他不仅在超验主义的喉舌《日晷》上连续刊载儒家格言,更在自己的日记、演讲和随笔中广泛引用。值得注意的是,他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选择性地加以接收。取舍之间... 为了寻求超验主义学说的理论支持,爱默生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他不仅在超验主义的喉舌《日晷》上连续刊载儒家格言,更在自己的日记、演讲和随笔中广泛引用。值得注意的是,他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选择性地加以接收。取舍之间,我们不但可以看出爱默生本人的文化立场,也可以对儒家思想的精髓有更深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中国文化 儒家思想
下载PDF
翻译研究:超越“文化转向”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6-181,共6页
对翻译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文化转向"需要给予深层反思。"文化转向"突破了语言研究的视域,但它没有强调文本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缺乏对文本生产者、生产过程、产品的社会性方面的关注。本文主张以马克思的社会... 对翻译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文化转向"需要给予深层反思。"文化转向"突破了语言研究的视域,但它没有强调文本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缺乏对文本生产者、生产过程、产品的社会性方面的关注。本文主张以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为依据,以社会需求、社会选择、社会评价等为宗旨,强调翻译研究应该使文本回归现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社会视角
下载PDF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追求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兰珍 陈爱敏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既反映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生活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中母女两代人所受到的男权制的迫害,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新面貌。作家们借助对两性之间从冲突走向融合过程的书写,反映出不同国家、民...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既反映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生活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中母女两代人所受到的男权制的迫害,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新面貌。作家们借助对两性之间从冲突走向融合过程的书写,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相处应具有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追求。本文从分析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入手,探索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 后现代女性主义 多元共存
下载PDF
表现可视世界的内在结构——斯泰因在《软纽扣》中的字词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舒笑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91,共3页
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在诗集《软纽扣》中聚焦语言的基本单位??字词,厘清语言符号的所指,即概念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探究何种语词的所指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让审美主体直接进入对象内部,直观地外化作者... 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在诗集《软纽扣》中聚焦语言的基本单位??字词,厘清语言符号的所指,即概念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探究何种语词的所指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让审美主体直接进入对象内部,直观地外化作者隐秘的内在情志,同时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斯泰因的字词实验体现了她对语言本质的哲理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特鲁德·斯泰因 字词 《软纽扣》 所指 能指
下载PDF
文学乌托邦的符号翻译 被引量:3
8
作者 胡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6-161,共6页
以乌托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可以有多重研究视角。本文尝试从语际与符际翻译层面探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绘画与英文翻译、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的中文翻译,以及两部著作的影像,以此剖析"桃花源"与"香格里... 以乌托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可以有多重研究视角。本文尝试从语际与符际翻译层面探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绘画与英文翻译、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的中文翻译,以及两部著作的影像,以此剖析"桃花源"与"香格里拉"的多模态的叙事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渠道。需要指出的是,乌托邦的精神世界呈现为物质化的影像并生成新的文化空间时,其符号原型容易遭到解构乃至消失,因而当下对文学乌托邦的多媒质接受提出了更高的鉴赏智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符号翻译 《桃花源记》 《消失的地平线》
下载PDF
翻译与文学经典的重构——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0-215,共6页
文学经典是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出于特定的原因建构而成的,而符号是其建构的中介。雅各布森将符号翻译分为语际、语内、符际三类,这对文学如何由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文字的成为影像的等等,提供了重要的阐释途径。本文所谓翻译,即... 文学经典是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出于特定的原因建构而成的,而符号是其建构的中介。雅各布森将符号翻译分为语际、语内、符际三类,这对文学如何由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文字的成为影像的等等,提供了重要的阐释途径。本文所谓翻译,即指语际、语内、语符三项,而非仅仅语际一项。《祝福》的经典重构表明:经典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意象性通过符号所蕴含的可阐释性,召唤着对文本的重译、改编和表演,从而使经典由"今生"寻求到本雅明所青睐的"来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重构 《祝福》 重译 改编 表演
下载PDF
尘暴的可持续性治理——以1930年代美国大平原南部生态恶化为例
10
作者 秦文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9-114,共6页
文章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渊源和自然条件的局限性两方面追溯了大平原南部生态恶化的原因;接着回顾罗斯福新政时期及其后美国人对尘暴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治理:通过立法由政府给予政策保障并提供资金援助,同时吸纳资源规划专家的思路,将生... 文章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渊源和自然条件的局限性两方面追溯了大平原南部生态恶化的原因;接着回顾罗斯福新政时期及其后美国人对尘暴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治理:通过立法由政府给予政策保障并提供资金援助,同时吸纳资源规划专家的思路,将生态科学观念引入资源管理。既然对土地的需求不可避免,就必须通过科学方法治理和利用土地,兼顾发展与环保。激进的资源保护者所要求的抑制农业生产、甚至回归自给自足农业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在遭到自然的报复后,美国人渐渐改变了认知,经历了从专家、政府到民众、商界在思想、政策和行动上的全方位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 大平原南部 可持续性治理 环保
下载PDF
论梭罗的公民不服从 被引量:3
11
作者 浦惠红 张瑞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1-222,194,共3页
梭罗是位超验主义作家,但他同时关注社会、投身社会,并勇于实践自己的思想。梭罗视"个人"为最高法则,相信个体的能力,崇尚个性之美。尽管抗拒政府,梭罗却不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他对政府的态度总体上是乐观的。梭罗的不服从视... 梭罗是位超验主义作家,但他同时关注社会、投身社会,并勇于实践自己的思想。梭罗视"个人"为最高法则,相信个体的能力,崇尚个性之美。尽管抗拒政府,梭罗却不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他对政府的态度总体上是乐观的。梭罗的不服从视野是地区性的或是基于现实的,而非全球性的或理论性的。这种政治哲学吸取了古希腊自然法精神的精华,并且接近于近代洛克、卢梭的民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公民不服从 个人 政府
原文传递
把戏剧变成风景——斯泰因的戏剧观及表现手段 被引量:2
12
作者 舒笑梅 《译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195,共4页
格特鲁德·斯泰因不仅是一位大胆的实验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她坚称创作要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一切存在的本质。为此,作家将目光转向个体心灵,把直觉认知方式和写作活动联系起来,构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思想。在戏剧创作方... 格特鲁德·斯泰因不仅是一位大胆的实验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她坚称创作要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一切存在的本质。为此,作家将目光转向个体心灵,把直觉认知方式和写作活动联系起来,构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思想。在戏剧创作方面,斯泰因革新了传统的文学体裁和叙事结构,将以强调情节见长的戏剧变成静态的"风景",突破了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以此传达她对艺术在于心不在于物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特鲁德·斯泰因 戏剧 直觉 情节 风景
原文传递
创作的诗意与性别的演绎——伍尔夫与凌叔华作品比较
13
作者 吕洪灵 《译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0-213,共4页
  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中国与当地一位才情隽永的女士发生了一段缠绵凄清的爱情,这段故事成为当代女作家虹影的长篇<K>   的原型,并引起了一场侵犯名誉权的官司,虹影也因而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   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中国与当地一位才情隽永的女士发生了一段缠绵凄清的爱情,这段故事成为当代女作家虹影的长篇<K>   的原型,并引起了一场侵犯名誉权的官司,虹影也因而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是非"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凌叔华 黛洛维夫人 作品比较
原文传递
画廊情殇
14
作者 丹妮尔·斯蒂尔 吕洪灵 《译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31,共126页
萨莎是一家著名画廊的主人,她和丈夫亚瑟皆事业有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亚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悲伤欲绝的萨莎从此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在事业上,把所有的爱给予了儿子塞维尔和女儿塔蒂安娜。三十九岁的利安姆英俊潇洒,富有艺术天才,但穷困... 萨莎是一家著名画廊的主人,她和丈夫亚瑟皆事业有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亚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悲伤欲绝的萨莎从此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在事业上,把所有的爱给予了儿子塞维尔和女儿塔蒂安娜。三十九岁的利安姆英俊潇洒,富有艺术天才,但穷困潦倒的他却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邋遢,不修边幅。妻子贝思因他和孪生妹妹贝基酒后的一夜情而带着孩子们离开了他。利安姆是塞维尔的朋友,塞维尔一直想把利安姆介绍给母亲的画廊,让母亲做他的交易商。萨莎看过利安姆的画作后确定他是一位难得的艺术家,当即决定做他的交易商。糟糕的是,萨莎和利安姆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对方,他们很快就走到了一起。然而,一个是大家闺秀出身、循规蹈矩的交易商,一个是饱受家庭痛苦、放浪形骸的画疯子,而且萨莎比利安姆大九岁,两人的结合有着太多的不可能。果然,随之而来的性格冲突接二连三地发生,两人挣扎在分分合合的爱恨边缘。最大的障碍来自女儿塔蒂安娜的坚决反对,当她发现他俩赤身裸体在一起的时候,塔蒂安娜怒不可遏。虽然萨莎深爱着利安姆,但她更不愿失去女儿,她被迫和利安姆再次分手。只是儿子塞维尔和其他人都支持萨莎和利安姆的结合。饱受分离痛苦的萨莎决定和利安姆重新走到一起。此时,塔蒂安娜的态度也有了转变。然而,灾难性的事件再次降临,利安姆的女儿夏洛特在一次意外中摔成重伤,利安姆不得不离开萨莎回去照看女儿。就在萨莎默默为夏洛特祈祷之时,利安姆却回来告诉她,自己要回到妻子和孩子们的身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莎 纽约 巴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