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直语”到“曲笔”——论三十年代出版走向与左翼文学形式的审美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7,共8页
本文以出版变迁为线索,揭示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导致出版商在三十年代中后期偏离读者的阅读期待,缩减了政治言说的空间;左翼作家为了让作品面世,不得不转变创作方式,由前期倾向"直语"到中后期偏重运用客观化、象征和反讽等"... 本文以出版变迁为线索,揭示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导致出版商在三十年代中后期偏离读者的阅读期待,缩减了政治言说的空间;左翼作家为了让作品面世,不得不转变创作方式,由前期倾向"直语"到中后期偏重运用客观化、象征和反讽等"曲笔"修辞;并由此发现三十年代政治化的文学环境与文学审美发展之间的微妙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走向 左翼文学形式 审美变化
下载PDF
早期乡土文学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余荣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5,共8页
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受到域外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地方色彩"是美国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local colour"的本土化,但其中融入了早期理论建设者们各自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域外... 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受到域外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地方色彩"是美国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local colour"的本土化,但其中融入了早期理论建设者们各自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域外文学思潮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是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在写作目的上,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为人生"的文学观,则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及美国乡土文学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乡土文学理论 域外文学理论 域外文学思潮
下载PDF
文学史方法:从现代到后现代——兼论对我国新世纪文学史研究实践的启示
3
作者 温潘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二十世纪是西方文学史研究方法空前活跃的时代。面的拓展与点的掘进同时并举,使得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呈现为一种立体的架构,且大致可分为两大思潮:一是标举“体验”性的人文主义诗学,二是注重实证的科学主义诗学。后现代主义... 二十世纪是西方文学史研究方法空前活跃的时代。面的拓展与点的掘进同时并举,使得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呈现为一种立体的架构,且大致可分为两大思潮:一是标举“体验”性的人文主义诗学,二是注重实证的科学主义诗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史研究方法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专事否定的流浪者的思维,致力于“稗史”的创造和“碎片式”的结构,带有明显的“破坏性”、“表演性”和“随意性”,更注重对文本的阅读与接受过程及对现代主义文学史研究方法的超越。这给我国新世纪的文学史研究实践带来了具体的启示,即必须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学术批判眼光,在运用诸种方法时应注意文学史对象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方法之间的互补性,并最终做到“至法无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1世纪 文学史 研究方法 现代主义 人文主义 诗学 科学主义 后现代主义 学术批判
下载PDF
夹缝中的文学书写--解放区小说矛盾的主题表达解析
4
作者 王佳琴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9-143,154,共6页
解放区小说中存在着矛盾的主题表达现象,从这一视角切入这段文学,一方面可以透过主题表达中呈现出的矛盾特征,察见一些可能被遮蔽的原生态信息,使得对彼时彼地作家思想心态和情感脉络的深入体察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矛盾的表达行... 解放区小说中存在着矛盾的主题表达现象,从这一视角切入这段文学,一方面可以透过主题表达中呈现出的矛盾特征,察见一些可能被遮蔽的原生态信息,使得对彼时彼地作家思想心态和情感脉络的深入体察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矛盾的表达行为,透视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作家主体与革命要求之间在何种意义上发生摩擦,又是如何影响到小说的表达过程,总结这种矛盾性给文体带来的影响,从而将这一研究坐实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小说 矛盾 模糊 主题表达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角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因独特的个性和审美价值具有研究的价值,然而却因重视不够和最佳视角的遮蔽未能得到准确解释。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独特性体现着手,揭示出独特性生成的社会环境背景所具有的地域性色彩,在具体研究中,以地域文化和作品... 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因独特的个性和审美价值具有研究的价值,然而却因重视不够和最佳视角的遮蔽未能得到准确解释。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独特性体现着手,揭示出独特性生成的社会环境背景所具有的地域性色彩,在具体研究中,以地域文化和作品的对应关系、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历时性及波动性的影响效力、文学对地域文化的反作用、文学未来的走向五个方面,来解析新疆地域文化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关系,可为观照和评价新疆汉语文学的成就,提供"在整体中"又具有独立性的独特立场和最佳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当代汉语文学 独特性 地域文化
下载PDF
论“断裂”的一代文学
6
作者 陈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4-197,共4页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写作是一种非道德化写作,其最大特色是对传统道德的消解,是传统道德的一次“断裂”。在文化转型期,这种断裂有其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但更重要的是,“断裂的一代文学”急需穿越这种非原创性的写作,建立自己的存在性世界。
关键词 断裂 传统道德 文化转型期 文学写作 积极意义 道德化 原创性 存在性 必然
下载PDF
“意识流”流入中国现代文坛论 被引量:8
7
作者 吴锡民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0-115,162,共7页
“意识流”是舶来品 ,国内大量的文学史料证明 ,它被中国现代文坛中的有识之士所认识、传播、接受、研究 ,乃至转化 ,这一过程折射出西方“意识流”在中国现代文坛自由的衍化 ,有赖于当时特定历史阶段一般盛行的“实践理性”;它充分显... “意识流”是舶来品 ,国内大量的文学史料证明 ,它被中国现代文坛中的有识之士所认识、传播、接受、研究 ,乃至转化 ,这一过程折射出西方“意识流”在中国现代文坛自由的衍化 ,有赖于当时特定历史阶段一般盛行的“实践理性”;它充分显露出现代文坛中的“拿来主义”者们不断沉淀的现代意识之崛起 ,并有力地支撑着他们力图实现中外文学交流之目的 ,使自身文学的必然王国健康地向文学的自由王国迈进的热切企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 现代文坛 现代意识 实践理性 文学交流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新阅读文化的建构 被引量:4
8
作者 戴文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50,共5页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既是文化的吸收和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和生产过程。在网络时代,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大裂变,网络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数字化阅读方式迅速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阅读模式,影响...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既是文化的吸收和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和生产过程。在网络时代,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大裂变,网络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数字化阅读方式迅速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阅读模式,影响了当代人的信息接受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网络阅读却消减了网民的真正阅读率,容易带来深层的心灵焦虑和人文缺失。因此,建构网络时代的新阅读文化,引领健康、高效的网络阅读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阅读 新阅读文化 建构
下载PDF
重论启蒙视野下的《长明灯》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绪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75,共5页
鲁迅在创作《彷徨》时,尽管情绪比较低落,但《彷徨》里的不少作品仍然延续了《呐喊》的文化批判精神,也可以说,启蒙依然是他创作的目的之一,如《长明灯》就是一个抨击中国文化故旧的小说。就人们对《长明灯》的阅读来看,一方面,... 鲁迅在创作《彷徨》时,尽管情绪比较低落,但《彷徨》里的不少作品仍然延续了《呐喊》的文化批判精神,也可以说,启蒙依然是他创作的目的之一,如《长明灯》就是一个抨击中国文化故旧的小说。就人们对《长明灯》的阅读来看,一方面,不少人习惯于将它与《狂人日记》做比较,认为这两个小说都批判了封建传统;另一方面,从影响的角度看,许多文章论述了它与迦尔洵《红花》的关系,对《红花》与《长明灯》的异同有详尽阐释。上述两种比较是可行的,但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如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上,《长明灯》与《狂人日记》所否定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对“长明灯”的象征意义认识不清或不够充分,那么,《长明灯》很有可能被认为是《狂人日记》的重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明灯》 文化批判精神 《狂人日记》 中国传统文化 《彷徨》 《呐喊》 中国文化 封建传统
下载PDF
中国古典神话中“天”的原型意义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世学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天"的原型意义,在中国古代神话典籍中,至少包含三个层面:天不是神圣独立的,天由人制造并附属于人;天是"物",存在缺陷,有破碎的可能;天是至高无上的神,是绝对真理的象征。由此可见,中国先民对于天的观念是变动不居... "天"的原型意义,在中国古代神话典籍中,至少包含三个层面:天不是神圣独立的,天由人制造并附属于人;天是"物",存在缺陷,有破碎的可能;天是至高无上的神,是绝对真理的象征。由此可见,中国先民对于天的观念是变动不居的。同时,此种观念必将成为一种潜存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神话 “天” 原型意义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洮岷“花儿”语法摭谈 被引量:5
11
作者 莫超 《甘肃高师学报》 2003年第4期57-59,共3页
洮岷“花儿”中“上、下、个、把、时、么”几个词出现频率很高 ,而且用法特殊 ,反映了洮岷地区汉语方言的特色 ;其序数的用法及语序也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 ,表现出周边藏语语法的底层状态。为此 ,从语义、语法、语用等角度对上述现象... 洮岷“花儿”中“上、下、个、把、时、么”几个词出现频率很高 ,而且用法特殊 ,反映了洮岷地区汉语方言的特色 ;其序数的用法及语序也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 ,表现出周边藏语语法的底层状态。为此 ,从语义、语法、语用等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岷“花儿” 语法 汉语 方言 藏语 解释 词法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国剧运动派”的群体构成及文化心态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金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国剧运动研究难以有新突破的原因主要在于过于依赖文本的分析,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文把国剧运动看作一种流派,从社群流派的角度对"国剧运动派"的成员构成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国剧运动派"内部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 国剧运动研究难以有新突破的原因主要在于过于依赖文本的分析,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文把国剧运动看作一种流派,从社群流派的角度对"国剧运动派"的成员构成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国剧运动派"内部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两种心态的形成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运动派” 群体构成 文化心态 戏剧观
下载PDF
试论当代小说家的平民立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志权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6-178,共3页
中国古代小说是以平民立场为特质的,这一传统被现代启蒙理性和政治权威所中断,后者限制了现代小说所能达到的成就。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小说家得以重拾平民立场的传统。论文勾勒了当代平民化小说所呈现出的当代景观,... 中国古代小说是以平民立场为特质的,这一传统被现代启蒙理性和政治权威所中断,后者限制了现代小说所能达到的成就。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小说家得以重拾平民立场的传统。论文勾勒了当代平民化小说所呈现出的当代景观,并由此认为只要与官方对立的平民社会存在,小说就不会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家 平民社会 大众文化 叙述方式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试论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的反权力话语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婧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历史剧之一,其中隐含着一股反抗权力话语、抵制官方历史、反对体裁权威的精神。从福斯塔夫与其他历史主人公在身份、话语上的对比,以及由这个人物所形成的喜剧情境与历史情境的相互关系上,可以见出莎士比...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历史剧之一,其中隐含着一股反抗权力话语、抵制官方历史、反对体裁权威的精神。从福斯塔夫与其他历史主人公在身份、话语上的对比,以及由这个人物所形成的喜剧情境与历史情境的相互关系上,可以见出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反抗权力话语、挑战体裁权威的叛逆精神,以及对这一切对所做的艺术性的反抗与嘲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 福斯塔夫 身份属性 喜剧情境
下载PDF
宋绍兴刊本《旧唐书》两点小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望秦 《江苏图书馆学报》 2001年第2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宋绍兴刊本 旧唐书 考证
下载PDF
“文体矫正”与三十年代速写体的审美发展
16
作者 李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227,共6页
通过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速写体产生和成熟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文学发展中的"文体矫正"现象,即文体发展对于外力给文体带来的审美损害具有审美"矫正"的反作用。速写体为顺应政治文化环境而生成,"文体矫正"... 通过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速写体产生和成熟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文学发展中的"文体矫正"现象,即文体发展对于外力给文体带来的审美损害具有审美"矫正"的反作用。速写体为顺应政治文化环境而生成,"文体矫正"使其发展成为成熟的审美文体。速写体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当时盛行的"思想大于形象"等反审美性的倾向,并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写体 文体矫正 政治文化
下载PDF
辛弃疾政论文之历史传承及创新
17
作者 骆冬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77,共6页
辛弃疾的政论,论者向来注重其思想性,但《美芹十论》、《九议》等政论文字中实际上体现出颇为深厚的学术以及文学传统。本文试就辛氏与南宋事功学派的史论及政论风格之关系,其政论中所继承的先秦以来的比兴传统,以及北宋苏氏散文所形成... 辛弃疾的政论,论者向来注重其思想性,但《美芹十论》、《九议》等政论文字中实际上体现出颇为深厚的学术以及文学传统。本文试就辛氏与南宋事功学派的史论及政论风格之关系,其政论中所继承的先秦以来的比兴传统,以及北宋苏氏散文所形成的议论特征对辛文之影响等诸方面考察辛氏政论的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论 史论 比兴 文学传统
下载PDF
元代两性文化的变调——简论元杂剧中的“弃夫再嫁”与“商人插足”型婚变戏
18
作者 彭茵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67-70,共4页
有元一代文人士子的社会地位因草原文化的入侵而一落千丈 ,同时 ,以往夫妻间看似不可改易的两性关系模式也逐渐开始松动。在家庭婚变中 ,女性往往表现出以往不曾有过的积极主动。现存的一些元杂剧非常深刻地反映了这些社会现象。根据婚... 有元一代文人士子的社会地位因草原文化的入侵而一落千丈 ,同时 ,以往夫妻间看似不可改易的两性关系模式也逐渐开始松动。在家庭婚变中 ,女性往往表现出以往不曾有过的积极主动。现存的一些元杂剧非常深刻地反映了这些社会现象。根据婚变戏剧情节发展不同 ,《渔樵记》等五部作品可归纳为“弃夫再嫁型”婚变戏 ,《青衫泪》等四部作品可归纳为“商人插足型”婚变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两性文化 婚变戏
下载PDF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内和国际影响
19
作者 孙风华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共3页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在国内和国际都造成了重要影响。其国内影响是它不同程度地启示和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识,其国际影响是它有效地宣传和塑造了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可以作为我们研...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在国内和国际都造成了重要影响。其国内影响是它不同程度地启示和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识,其国际影响是它有效地宣传和塑造了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文化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 国内影响 国际影响
下载PDF
莫洛亚传记美学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峰 王成军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莫洛亚是 2 0世纪最富盛名的传记作家之一。他提出了诸多传记文学创作的理论 ,建构了当代的传记美学。本文从 (一 )传记文学是艺术 ;(二 )传记文学与历史学 ;(三 )传记文学的主体性 ;(四 )传记文学的视角等四个方面 ,对莫洛亚的传记文... 莫洛亚是 2 0世纪最富盛名的传记作家之一。他提出了诸多传记文学创作的理论 ,建构了当代的传记美学。本文从 (一 )传记文学是艺术 ;(二 )传记文学与历史学 ;(三 )传记文学的主体性 ;(四 )传记文学的视角等四个方面 ,对莫洛亚的传记文学观进行解读 ,并针对存在于当前中国传记界的错误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当代 作家 美学 创作 作者 解读 存在 主体性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