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情感与理论理性的博弈--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阶段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燕 赵强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6,共5页
苏联解体之后,伴随着现实社会的动荡剧变,俄罗斯马克思主义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困境。二十多年来,在不断变幻的政治情感的左右下,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感性反叛到反思分化,再到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动态演变,演... 苏联解体之后,伴随着现实社会的动荡剧变,俄罗斯马克思主义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困境。二十多年来,在不断变幻的政治情感的左右下,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感性反叛到反思分化,再到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动态演变,演绎了一场政治情感与理论理性的无形博弈,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 感性反叛 分化反思 融合发展
下载PDF
论“晚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彦振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2,共6页
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意识形态思想。首先,面对发生了重要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晚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具体意识形态理论虽有所不同,但都毫无例外... 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意识形态思想。首先,面对发生了重要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晚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具体意识形态理论虽有所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坚持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原则。其次,针对社会现实的不同问题,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建构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最后,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将意识形态批判深入到文学、美学、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等领域,拓宽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视域,弘扬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 主要贡献
下载PDF
三网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模式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晓峰 仲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探讨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模式,分别从"模式"的创建基础、如何构建、教育效能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信息网络时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范式,对于当前和今后我们有效... 本文探讨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模式,分别从"模式"的创建基础、如何构建、教育效能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信息网络时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范式,对于当前和今后我们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网络融合"式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 宣传模式
下载PDF
恩格斯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以《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文本分析为例
4
作者 马宁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6期7-10,共4页
被马克思称为天才大纲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首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实和本质,对于引导马克思从经济视角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考察恩格斯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对于驳斥马恩对立说,沟通马克思... 被马克思称为天才大纲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首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实和本质,对于引导马克思从经济视角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考察恩格斯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对于驳斥马恩对立说,沟通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内在逻辑整体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功绩和价值。但是,作为马恩早期文本,《大纲》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考察和批判的不成熟,但这恰恰证明在思想史视野中马克思恩格斯学说发展的持续性和不断深化。为我们科学客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资本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下载PDF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实践观提出的理论启示
5
作者 徐羿 周亦嘉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的深刻性、思考的全面性、鲜明的指向性和批判的针对性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流派之一。可以说,一切涉及生态方面的理论建构都无法跳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而进行言说。生态实践观作为对人类实践形态新的理... 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的深刻性、思考的全面性、鲜明的指向性和批判的针对性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流派之一。可以说,一切涉及生态方面的理论建构都无法跳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而进行言说。生态实践观作为对人类实践形态新的理论概括,作为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理论形态,在自身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应注重借鉴和吸收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以在思维路径、理论诉求和理论特质上实现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实践观 生态马克思主义 思维路径 理论诉求 理论特质
下载PDF
综合国力及文化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6
作者 季霖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3期366-366,共1页
综合国力与文化力之间的相关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步、综合发展等系列突破,同时还是中国学术界应该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学术界关于综合国力所形成的系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 综合国力与文化力之间的相关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步、综合发展等系列突破,同时还是中国学术界应该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学术界关于综合国力所形成的系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文章将针对综合国力及文化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系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国力 文化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 影响
下载PDF
国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永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第二国际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关键一环,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传播和捍卫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国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聚焦于第二国际理论家方阵内部格局的划分与各派之间理论的斗争和第二国... 第二国际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关键一环,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传播和捍卫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国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聚焦于第二国际理论家方阵内部格局的划分与各派之间理论的斗争和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路径等问题;呈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三重批判视阈;灵活运用了批判视阈的融合,宏观与微观、外史与内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接轨等研究方法,开启了国内第二国际研究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际 马克思主义 批判视阈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
8
作者 仲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共5页
"大众化"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只有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引导大众自己解放自己,不断激发大众的主体性。本文在深化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大众化"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只有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引导大众自己解放自己,不断激发大众的主体性。本文在深化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理解基础上,来探寻新形势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指出"大众化"将使马克思主义贴近民众生活,融化于群众血液之中、从而更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文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是生活实践所需,又是理论深化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群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下载PDF
信仰概念之马克思主义视域解读
9
作者 李国昌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信仰是人主观充足的状态,是希望、信心、信念的最高级,内含最理想图景,蕴含最深厚伟力。信者对信仰对象坚信不疑,为信仰对象至真至善至美至能之终极性而慑服,委身信仰对象而期许终极关怀。信仰高于理智,是一种价值取向、精神状态。马克... 信仰是人主观充足的状态,是希望、信心、信念的最高级,内含最理想图景,蕴含最深厚伟力。信者对信仰对象坚信不疑,为信仰对象至真至善至美至能之终极性而慑服,委身信仰对象而期许终极关怀。信仰高于理智,是一种价值取向、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先求证后信仰,宗教要求先信仰后求证。信仰的主体、主导方面是情感,是对信仰对象无条件的爱,伴随有畏、依赖感、神圣感,故信者总是激情满怀。与此相关,信仰也总表现为坚不可摧的意志,是转化了"本我"(依弗洛伊德理论)的磅礴动力,实现了对有限自我的超越,化身无限。最终,这些都在信仰者的行为中展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概念 马克思主义视域 解读
下载PDF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马克思主义性质评价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薇 谭文红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2期74-79,共6页
本文在充分分析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范畴与整体精神的基础之上,提出判定一种哲学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基本标准,并在该标准的基础上对希望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进行再确证。本文将遵从希望哲学的源出文本... 本文在充分分析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范畴与整体精神的基础之上,提出判定一种哲学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基本标准,并在该标准的基础上对希望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进行再确证。本文将遵从希望哲学的源出文本,着眼希望哲学的核心范畴,找寻希望哲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间的契合点,以及希望哲学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建设的重大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斯特·布洛赫 希望哲学 马克思主义性质 中国梦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久勋 李晓阳 《党政论坛》 2015年第23期22-25,共4页
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其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伊格尔顿对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偏见予以反驳,却也存在着对马克思的核心思想的主观误读和客观偏误。在全书的十章内容中... 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其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伊格尔顿对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偏见予以反驳,却也存在着对马克思的核心思想的主观误读和客观偏误。在全书的十章内容中,伊格尔顿概括并回应了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误读,这包括“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是暴力的政治斗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马克思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资本主义的进化导致马克思理论的无效”、“马克思主义是僵化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托邦之梦”等十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观点 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者 西方社会 马克思理论 代表人物 阶级问题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12
作者 王远龙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4期6-8,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来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不断丰富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来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教条主义
下载PDF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
13
作者 谭孟灵 《大观周刊》 2012年第51期28-28,共1页
人要追问自身的终极意义,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表达自身的精神本性,就必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反思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渗透到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理应强调哲... 人要追问自身的终极意义,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表达自身的精神本性,就必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反思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渗透到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理应强调哲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使之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人文关怀 主体性维度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当代启示
14
作者 田野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11期15-16,共2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点,对于当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指导。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发展过程 当代启示
下载PDF
论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拓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7,共6页
当代中国在劳动关系领域的目标任务应该是研究劳动者和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这是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没有阐述且是当代中国亟待拓展的重要内容... 当代中国在劳动关系领域的目标任务应该是研究劳动者和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这是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没有阐述且是当代中国亟待拓展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时代化和中国化的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和谐劳动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理论时代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英杰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6,共6页
马克思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理论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问题的必要基础。依据马克思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理论,分析借贷货币资本积累在信用基础、主要表现、依赖手段、调节方式等方面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有助于揭示借贷货币资本领域资本主... 马克思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理论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问题的必要基础。依据马克思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理论,分析借贷货币资本积累在信用基础、主要表现、依赖手段、调节方式等方面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有助于揭示借贷货币资本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为马克思主义金融不稳定分析开拓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借贷货币资本 个人信用 商业信用 国家信用
下载PDF
马克思借贷货币资本理论形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英杰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5,共6页
马克思的借贷货币资本理论对于分析2008年经济危机及其后续演进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梳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借贷货币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借贷货币资本的内涵、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的内涵和性质、借贷货币资本积累与职... 马克思的借贷货币资本理论对于分析2008年经济危机及其后续演进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梳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借贷货币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借贷货币资本的内涵、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的内涵和性质、借贷货币资本积累与职能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金银的跨国流动对于借贷货币资本积累的影响等,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借贷货币资本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借贷 货币资本 原初形态
下载PDF
政治学视域下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培育和优化
18
作者 谭文红 吴薇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5期28-33,共6页
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政党尤其是执政党都把党员政治人格的培育和优化作为政党建设和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实现党员政治人格的优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都是人民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新的历史... 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政党尤其是执政党都把党员政治人格的培育和优化作为政党建设和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实现党员政治人格的优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都是人民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员政治人格的培育和优化必须从公民性基础、党性原则和制度培塑三个维度开展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格 全面从严治党 公民性政治人格 党性原则 制度培塑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的思想研究
19
作者 赵英杰 《经济论坛》 201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的思想可以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因素、金融不稳定与经济危机的关系、金融不稳定的形成过程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关系以及金融手段对于经济危机解决的意义等四个方面进行概括。马克思认为,金融不稳定不是经济...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的思想可以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因素、金融不稳定与经济危机的关系、金融不稳定的形成过程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关系以及金融手段对于经济危机解决的意义等四个方面进行概括。马克思认为,金融不稳定不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必要条件,相反,金融不稳定发生的根源是实体经济中产品的相对过剩。以缓解货币紧张为主要手段的金融拯救行动,对于生产和就业的恢复难以发挥根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金融不稳定 信用 经济周期 生产过剩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
20
作者 谢浩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8-20,25,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是产业资本的循环G—W…P…W′—G′。消费需求不足、资本需求不足和就业不足等三大危机时出现的社会需求不足,完全不同于基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不足。以满足充分就业为政策目...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是产业资本的循环G—W…P…W′—G′。消费需求不足、资本需求不足和就业不足等三大危机时出现的社会需求不足,完全不同于基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不足。以满足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凯恩斯主义危机治理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滞涨"这一结果,显现了该理论在解释需求不足危机理论上的局限性。当下中国经济出现的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其解决之道仍需在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中寻找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 有效需求不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