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Band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岩 刘慧青 +3 位作者 王蓓蓓 张连胜 葛冬冬 顾翼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Thera-Band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45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1例,接受常规治疗(理疗和关节松动疗法),治疗时间1h/d;Thera-Band组2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hera-...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Thera-Band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45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1例,接受常规治疗(理疗和关节松动疗法),治疗时间1h/d;Thera-Band组2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hera-Band训练,治疗时间1.5h/d。6次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疗程结束后、3疗程结束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①1疗程结束后,Thera-Band组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常规组的功能活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疼痛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常规组及Thera-Band组的CMS肩功能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Thera-Band组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③3疗程结束后,常规组及Thera-Band组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常规组相比,Thera-Band组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指标改善较显著(P<0.05),关节活动范围指标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常规组及Thera-Band组的CMS肩功能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Thera-Band组较常规组提高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及增加Thera-Band训练均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增加Thera-Band训练后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a—Band 关节松动 肩关节 功能障碍 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量表
下载PDF
无水乙醇神经内及神经周围阻滞对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与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蓓蓓 王碧蕾 +1 位作者 曹震宇 王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6-831,共6页
目的:研究无水乙醇神经内及神经周围阻滞对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与形态学的影响并对两种阻滞效果的差异进行比较。方法:72只雌性健康SD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成神经内和神经周围无水乙醇阻滞两大组,每组36只。每大组又分为阻... 目的:研究无水乙醇神经内及神经周围阻滞对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与形态学的影响并对两种阻滞效果的差异进行比较。方法:72只雌性健康SD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成神经内和神经周围无水乙醇阻滞两大组,每组36只。每大组又分为阻滞前、阻滞后24h、72h、1周、4周、12周六个观察组,每组6只,分别在阻滞前及阻滞后五个时间点评估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测试其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以及神经肌肉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及其修复情况。结果:①神经内阻滞组大鼠各时间点运动功能学指标和坐骨神经MCV均较神经周围阻滞组低(P<0.01);②两组大鼠均于阻滞后24h出现运动功能显著下降(P<0.05)和MCV减慢(P<0.01),72h损伤最重,1周后可见恢复,并延续至第12周;③阻滞后12周时,两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和运动传导速度均未恢复到阻滞前的水平(P<0.01);④两组大鼠于阻滞后早期局部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阻滞后12周,周围阻滞组可见阻滞局部瘢痕形成,内阻滞组可见阻滞局部肌纤维萎缩;⑤阻滞后72h,神经组织结构损伤达高峰;阻滞后1周,出现修复反应,并持续至12周;内阻滞组神经结构在阻滞后12周仍难以恢复正常。结论:①坐骨神经内阻滞较周围阻滞造成的神经结构损害更加难以修复,运动功能下降更加显著;②无水乙醇阻滞造成的神经损伤持续时间达12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坐骨神经 神经阻滞 运动传导速度
下载PDF
姿势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足底压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蓓蓓 丁勤能 王岩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4期367-369,390,共4页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在进行姿势控制训练后足底压力的变化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平衡组并进行姿势控制训练。使用Novel Zebris平板式足底压力系统测试患者训练后足底的压力峰值、平均压力、压力中心偏移...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在进行姿势控制训练后足底压力的变化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平衡组并进行姿势控制训练。使用Novel Zebris平板式足底压力系统测试患者训练后足底的压力峰值、平均压力、压力中心偏移的椭圆轨迹长度,以及椭圆轨迹包络面积。结果经过姿势训练后,1平衡组较传统组的健侧前半足和后半足压力峰值均明显下降(P<0.05);患侧前半足压力峰值明显下降(P<0.05),后半足压力峰值下降不明显(P>0.05)。2平衡组较传统组的健侧前半足平均压力明显下降(P<0.05),后半足平均压力明显提高(P<0.05),但患侧前半足和后半足平均压力变化不大(P>0.05)。3平衡组较传统组椭圆面积、椭圆轨迹长度、椭圆轨迹长度与椭圆面积比值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1两种训练方法下,足部与地面接触的模式和足部压力分布情况未发生显著变化,训练后机体保持平衡的方式未改变。2两组姿势控制训练后的偏瘫患者的足底压力平衡能力均得到提高,说明两种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都是有效的。3平衡训练组增加了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训练,促进整体平衡功能和协调能力的改善。4平衡仪训练对恢复前庭器官调节平衡的功能比传统训练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姿势控制训练 足底压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应用神经肌肉运动训练联合悬吊训练的康复效果研究
4
作者 单单 葛冬冬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应用神经肌肉运动训练联合悬吊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在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医院收治的68例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34例,常规组34例。常规组... 目的:探究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应用神经肌肉运动训练联合悬吊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在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医院收治的68例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34例,常规组3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运动训练联合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被动位置觉、运动觉测试差值、膝关节平衡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康复训练后,与常规组相比较,联合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与常规组相比较,联合组被动位置觉、运动觉测试差值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与常规组相比较,联合组Y平衡测试(YBT)正前侧、后内侧及后外侧伸出距离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较,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损伤术后,采用神经肌肉运动训练联合悬吊训练能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缩小其被动位置觉、运动觉测试差值,并恢复其膝关节平衡能力,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神经肌肉运动训练 悬吊训练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不同站立姿势对偏瘫患者足底压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岩 刘蓓蓓 +2 位作者 刘慧青 王蓓蓓 周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不同站立姿势下足底压力的变化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偏瘫患者,要求每位患者在Novel Zebris压力测试平板上,分别以四种姿势站立,即双足并拢、双足左右分开、健足在前患足在后,以及患足在前健足在后站立,...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不同站立姿势下足底压力的变化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偏瘫患者,要求每位患者在Novel Zebris压力测试平板上,分别以四种姿势站立,即双足并拢、双足左右分开、健足在前患足在后,以及患足在前健足在后站立,测试患者在四种不同站立姿势下的压力峰值、平均压力、压力中心偏移的椭圆轨迹长度,以及椭圆轨迹包络面积。结果:①压力峰值:双足分开较双足并拢站立时,健侧前半足和后半足压力峰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患足在前较患足在后站立时,患足压力峰值明显下降(P<0.05)。②平均压力值:双足分开较双足并拢站立时,健侧前半足平均压力明显下降,后半足平均压力明显提高(P<0.05),但患侧前半足和后半足平均压力变化不大(P>0.05);健侧和患侧整足平均压力无明显变化(P>0.05);患足在前较患足在后站立时,健足平均压力明显提高,患足平均压力明显下降(P<0.05)。③压力中心偏移的椭圆轨迹长度和椭圆面积:双足分开较双足并拢站立时椭圆面积明显下降(P<0.05),椭圆轨迹长度明显增加(P<0.05),椭圆轨迹长度与椭圆面积比值明显下降(P<0.05);患足在前较患足在后站立时,椭圆面积明显下降(P<0.05),椭圆轨迹长度与椭圆面积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①四种常见的站立姿势中,患足在前站立时健患足平均压力较其它三种站立姿势有明显差异,双足并拢、双足分开、健足在前站立时健患足平均压力几乎一致。②四种站立姿势中,双足分开站立时患者的平衡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偏瘫 平衡功能 站立姿势
下载PDF
Thera-Band弹力带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
6
作者 丁志清 刘蓓蓓 +3 位作者 谢财忠 汤江帆 丁勤能 顾翼宇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2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Thera-Band弹力带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Thera-Band弹力带治疗,两组患者同时行物... 目的研究Thera-Band弹力带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Thera-Band弹力带治疗,两组患者同时行物理因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Constant-Murley量表(CMS)评分、生活质量(GQOL-74)量表评分、改良版美国加州大学(UCLA)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的CMS评分、GQOL-74评分、UCL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hera-Band弹力带治疗肩袖损伤,能降低疼痛度,改善肩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a-Band 弹力带 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7
作者 张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探究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这段时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PSUI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来。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训练治疗,联合组进行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 探究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这段时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PSUI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来。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训练治疗,联合组进行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高于对照组(93.10% vs 75.86%,P<0.05)。治疗后,联合组盆底肌Ⅰ类纤维的肌力分级,0-5级分别为0,1,4,12,8和4人;Ⅱ类纤维的肌力分级,0-5级分别为0,0,3,14,7和5人;联合组的盆底肌肌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盆底肌最大电位值比较,联合组大于对照组[(23.49±3.62)vs (19.86±3.51)μV,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尿失禁程度评分(1.89±0.63)分,溢尿量(5.43±0.95)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尿失禁程度评分(2.88±0.78)分和溢尿量(10.23±1.65)g,(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PSUI的效果十分明确,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减轻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和减小溢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电刺激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视觉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以及步行能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琪 王岩 +3 位作者 王蓓蓓 杨冬萍 李凤翔 陆园园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2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以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以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观察组在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以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以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观察组在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时引导并督促患者将仪器显示器上显示的两侧对称性尽量都保持在50%,直到训练结束;对照组在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时遮蔽显示器上的对称性显示。结果治疗3周后2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以及起立步行实验(TUG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3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中的患侧对称性所占比、训练距离以及训练强度也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进步(P<0.05)。结论视觉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通过患者自身的参与以及自我调整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 视觉反馈 平衡能力 步行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