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城市绿地土壤对菲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东 杨靖宇 +1 位作者 王林 俞元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63-1568,共6页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以多环芳烃(PAHs)——菲为代表物,研究了南京市典型区域绿地土壤对多环芳烃类有机物菲的吸附行为,为深入了解PAHs在城市绿地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菲在不同区域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可以用Freun...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以多环芳烃(PAHs)——菲为代表物,研究了南京市典型区域绿地土壤对多环芳烃类有机物菲的吸附行为,为深入了解PAHs在城市绿地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菲在不同区域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且各等温线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线性特征,其中,鼓楼公园(GL)和新庄广场(XZ)土壤的指数N值均小于1。钟山风景区(ZS)和下蜀林场(XS)土壤的指数N值均大于1。土壤中菲吸附等温线的线性拟合方程和Freundlich拟合方程中R^2均大于0.96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吸附系数分别为GL 0.494 2 mg?kg^(-1)、XZ 0.416 5mg?kg^(-1)、ZS 0.102 9 mg?kg^(-1)和XS 0.282 4 mg?kg^(-1);不同功能区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OC)含量表现为:XZ(16.52g?kg^(-1))>GL(15.97 g?kg^(-1))>XS(12.7 g?kg^(-1))>ZS(6.95 g?kg^(-1));对菲的吸附能力表现为:XZ(0.720)>GL(0.653)>XS(0.238)>ZS(0.109)。土壤有机碳含量、黑碳含量、粘粒含量等都与吸附系数Kd呈显著相关关系。黑碳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菲在城市绿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土壤 黑碳 吸附 南京市
下载PDF
温度和水分对干热河谷耕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思利 武仁杰 +2 位作者 张鑫 葛之葳 杨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0-2362,共13页
为了探究温度和水分对干热河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耕地和草地土壤的微生物为对象,设置3种温度(15、25和35℃)和3种水分[80%、60%和40%最大田间持水量(WHC),即80%WHC、60%WHC和40%WHC]处理的... 为了探究温度和水分对干热河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耕地和草地土壤的微生物为对象,设置3种温度(15、25和35℃)和3种水分[80%、60%和40%最大田间持水量(WHC),即80%WHC、60%WHC和40%WHC]处理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分别测定了培养7、14和28 d的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累积呼吸量和微生物代谢熵(qCO_(2))和培养28 d后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各个培养时期,草地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累积呼吸量和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耕地土壤(P<0.05),而草地土壤qCO_(2)显著低于耕地土壤(P<0.05)。随着培养温度升高,微生物呼吸速率和累积呼吸量均显著增加,培养14 d后的Q_(10)值明显高于7 d和28 d(P<0.05);但水分处理对不同土壤类型微生物呼吸影响方式不同,60%WHC水分条件下两种土壤微生物累积呼吸量均有增加的趋势。ANOSIM相似性检验结果显示,土壤类型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r=0.715,P<0.01);相对于耕地土壤,温度和水分处理对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更大,且两种土壤中优势类群相对丰度随温度和水分变化方式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试验 培养时期 微生物呼吸 累积呼吸量 微生物代谢熵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连云港市4个河口湿地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帅 高帅 +1 位作者 李宁 王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0-566,共7页
连云港市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上,是水鸟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分别于2016—2018年冬季,对连云港市临洪河口、青口河口、兴庄河口和埒子河口湿地水鸟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水鸟47种,隶属于8目12科;其中,冬候鸟37种(... 连云港市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上,是水鸟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分别于2016—2018年冬季,对连云港市临洪河口、青口河口、兴庄河口和埒子河口湿地水鸟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水鸟47种,隶属于8目12科;其中,冬候鸟37种(占总种数的78.72%),留鸟5种(占10.64%),旅鸟5种(占10.64%);有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各1种,累计共有5种水鸟的单次调查数量超过该物种全球种群数量1%的标准。不同年份间水鸟物种数和数量不同,2017年种类和数量均最多,2016年种类最少,2018年数量最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2017年为最高,2018年居中,2016年最低;而2016年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4个河口间水鸟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水鸟数量和密度差异显著(P均<0.001)。河口间水鸟相似性指数(≥0.600)均较高,其中,兴庄河口和埓子河口水鸟相似性指数(0.714)最高。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市滨海湿地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且不同河口水鸟多样性受各区域的围垦、开发建设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影响。针对越冬水鸟资源及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河口湿地 连云港市
下载PDF
垂珠花种子特性与休眠机制破除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许晓岗 郭晓旭 +1 位作者 吴秀萍 刘政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163-166,共4页
为探寻垂珠花种子的休眠机理及其破眠方法,以采自江苏南京栖霞山的垂珠花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其吸水率、不同层积时期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萌发抑制物分析,并用不同药剂处理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垂珠花种子为综合休眠型,休眠原因... 为探寻垂珠花种子的休眠机理及其破眠方法,以采自江苏南京栖霞山的垂珠花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其吸水率、不同层积时期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萌发抑制物分析,并用不同药剂处理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垂珠花种子为综合休眠型,休眠原因包括种皮障碍、内源抑制物的存在以及生理后熟现象。经1200 mg/L GA 3预处理24 h并结合低温沙藏层积30d即可逐步解除垂珠花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达4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珠花 安息香科 种子休眠 休眠解除 GA 3
下载PDF
利用代谢组技术研究南林895杨响应盐胁迫的生理代谢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廖杨文科 崔荣荣 +1 位作者 魏子涵 陈颖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51-1965,共15页
为揭示林业树种在盐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以中等耐盐的美洲黑杨无性系后代南林895杨为材料,研究对照和盐胁迫(100 mmol·L^-1 NaCl)条件下杨树的生长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分析叶片代谢物,... 为揭示林业树种在盐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以中等耐盐的美洲黑杨无性系后代南林895杨为材料,研究对照和盐胁迫(100 mmol·L^-1 NaCl)条件下杨树的生长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分析叶片代谢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部分关键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盐胁迫16 d导致杨树生长受抑制,但对其叶和根中的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鉴定出两组的差异成分,筛选出5条代谢组分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盐胁迫下,南林895杨叶片中α-酮戊二酸、磷脂酰胆碱(PC)以及棉子糖家族低聚糖(RFOs)积累,而苹果酸和延胡索酸减少;核酸、细胞分裂素B、氨基酸和大部分有差异的酚类含量下降。同时,三羧酸循环、RFOs合成、果糖代谢,以及谷氨酸合成主途径等相关基因上调表达;而海藻糖激酶、酚类合成及谷氨酸合成支路等相关基因下调表达。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了解林木树种耐盐机制,可为更好地发展杨树产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杨树 耐盐机制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凋落物与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 徐瑾 +1 位作者 徐晓 王国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2-858,共7页
为揭示杨树叶凋落物和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以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杨树叶凋落物和蚯蚓2种影响因子,设置6个不同处理,研究杨树凋落物不同施用方式及接种蚯蚓对土壤有机碳及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 为揭示杨树叶凋落物和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以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杨树叶凋落物和蚯蚓2种影响因子,设置6个不同处理,研究杨树凋落物不同施用方式及接种蚯蚓对土壤有机碳及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CK)相比,杨树叶凋落物表施和接种蚯蚓使土壤有机碳(SOC)增加1.86%~17.12%;而凋落物混施使SOC含量增加16.37%.与CK相比,其他5个处理活性有机碳各指标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增加最多(109.36%),可溶性有机碳(DOC)最多增加了32.65%,热水提取态碳(HWEC)最多增加了27.78%.凋落物不同施加方式对有机碳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相比于凋落物表施处理(T1和T4),混施处理(T2和T5)的DOC、HWE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和LFOC含量均有一定的增加,其中HWEC增加最多(12.43%).土壤有机碳活性大小的顺序为T4>T5>T1>T2>T3>CK.在同时接种蚯蚓的处理中(T3、T4和T5),凋落物的不同施加方式也对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产生了影响,除酸提取态碳(AE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外,其余指标均表明凋落物的混施比表施更能提高有机碳的含量.总体来看,杨树叶凋落物表施和混施处理均能增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且混施处理比表施处理效果更好;土壤中的蚯蚓有利于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凋落物 蚯蚓 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