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包装材料中聚酯低聚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佳宁 常世敏 +4 位作者 吴刚 仇凯 夏伊宁 张敏 赵宇晖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目的综述PET包装材料中聚酯低聚物的研究现状,包括筛查识别、迁移检测、风险评估及政策法规。方法PET包装材料中聚酯低聚物的筛查识别主要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进行,结合靶向筛查和非靶向筛查手段。聚酯低聚物的迁移检测主要... 目的综述PET包装材料中聚酯低聚物的研究现状,包括筛查识别、迁移检测、风险评估及政策法规。方法PET包装材料中聚酯低聚物的筛查识别主要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进行,结合靶向筛查和非靶向筛查手段。聚酯低聚物的迁移检测主要是测定不同条件聚酯低聚物从PET包装材料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结果部分研究开展了真实食品中低聚物的含量测定,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前处理。聚酯低聚物的风险评估通常是将食品/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和法规中的迁移限量进行比较。对法规中未列出的低聚物,通常采用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结合Cramer决策树进行风险评估。由于实验数据的缺乏,针对PET内聚酯低聚物的法规还十分有限。结论随着PET包装材料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新型PET包装材料的出现,有必要对PET中聚酯低聚物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食品安全。应注重高分辨率质谱在聚酯低聚物筛查及迁移检测中发挥的作用,为后续风险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包装 聚酯低聚物 筛查识别 迁移检测 风险评估 政策法规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多层复合包装中迁移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和风险评价
2
作者 金莉莉 邹凯 +5 位作者 黄颖琦 钱江山 眭洁 商贵芹 罗世鹏 刘桂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9,共11页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全面筛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在不同迁移条件下的挥发性、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迁移物质,基于商业数据库、实验室自建库及行业信息解析物质化学结构及可能来源,利用内标半定量迁移水平,结合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符合性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20批纸/铝/塑复合食品包装在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物中未发现迁移风险,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模拟物中共计检出35种物质,可能源于溶剂、抗氧剂、爽滑剂、低聚物、抗氧剂氧化/降解产物等物质。其中,33种物质经法规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显示风险较低;其余2类聚烯烃低聚物因结构难以确定、缺乏毒理学研究建议持续关注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法律法规动态。结论通过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纸/铝/塑多层复合包装用于盛装果汁等水性食品时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接触高乙醇含量或油脂类食品时建议关注聚烯烃类低聚物的迁移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纸/铝/塑 多层复合包装 迁移 非靶向筛查 安全风险评价
下载PDF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豁免及实施
3
作者 胡玖 汪蓉 冯智劼 《化工管理》 202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中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对危险货物精准归类,强化危险性较高货物的安全管理,按照法规要求简化部分危险系数相对较低货物的运输要求,可在规范危险货物运输的同时提高运输效率。文章汇总了危... 中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对危险货物精准归类,强化危险性较高货物的安全管理,按照法规要求简化部分危险系数相对较低货物的运输要求,可在规范危险货物运输的同时提高运输效率。文章汇总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中常见运输条件的豁免形式,并简述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豁免在国内的实施情况,有利于指导企业安全运输危险货物,降低运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货物 道路运输 豁免
下载PDF
中国有限数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实施 被引量:2
4
作者 华雯 王红松 +4 位作者 祝惠惠 戎霄 王珍 孙趁趁 严晓红 《化工管理》 2021年第25期131-134,共4页
文章介绍了有限数量危险货物运输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从数量限制、包装、标记、文件、标志牌、豁免规定、培训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危险货物有限数量道路运输实施的特点,并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TDG)、《危险货物国... 文章介绍了有限数量危险货物运输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从数量限制、包装、标记、文件、标志牌、豁免规定、培训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危险货物有限数量道路运输实施的特点,并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TDG)、《危险货物国际道路运输欧洲公约》(ADR)、《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危险品规则》(IATA-DGR)等国际规则进行了差异性比较,提醒相关企业要更加关注我国有限数量危险货物管理制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定,落实应用好有限数量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制度,促进小件包装危险货物安全合规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运输 有限数量 危险货物 安全 合规
下载PDF
拟装液体危险品的塑料容器性能检验常见问题及可能存在的检测误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黎明 李荣荣 +1 位作者 陈雪 方颖 《上海包装》 2021年第3期23-29,共7页
拟装液体危险品的塑料容器的性能检验主要包括跌落试验、气密试验、液压试验、堆码试验(另有液密封口和渗透性试验2项),分别对应于危险货物包装所应具备的抗冲击、密封性、耐内压和强度等性能要求。以塑料危包容器为例,结合其性能检验... 拟装液体危险品的塑料容器的性能检验主要包括跌落试验、气密试验、液压试验、堆码试验(另有液密封口和渗透性试验2项),分别对应于危险货物包装所应具备的抗冲击、密封性、耐内压和强度等性能要求。以塑料危包容器为例,结合其性能检验过程中的难点,逐一对其6项常规性能测试指标进行分析,对拟装液体危包塑料容器检测的关键控制点,不合格因素,以及检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作了归纳和提炼,对于危险货物包装检验鉴定机构以及生产企业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货物 塑料容器 关键控制点 检测误区
下载PDF
关于通用型救助包装检验要求的分析
6
作者 陈黎明 李正 陈雪 《上海包装》 2023年第3期9-10,201,共3页
为规范救助包装的性能检验,促进对存在包装问题的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研究相关标准和文件,分析救助包装的检验要求。分解救助包装的性能要求,将试验分为3项,并举实例说明。经检验的救助包装能够确保自身的安全性,保障存在包装问题的危... 为规范救助包装的性能检验,促进对存在包装问题的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研究相关标准和文件,分析救助包装的检验要求。分解救助包装的性能要求,将试验分为3项,并举实例说明。经检验的救助包装能够确保自身的安全性,保障存在包装问题的危险货物的流转安全,为检验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助包装 性能检测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化学激活荧光素酶表达基因法和标准方法评估动物源性固态食品中17种二噁英类化合物毒性当量的相关性比较
7
作者 王燕 张敏 +5 位作者 朱晓艳 江玲丽 王如坤 钟莺莺 谭曜 保琦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使化学激活荧光素酶表达基因法(CALUX)在动物源性固态食品中二噁英类化合物毒性当量筛查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使其能够与标准方法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RGC-HRGC)的评估结果相互转换,分别基于CALUX和HRGC-HRGC评估了肉类、海... 为使化学激活荧光素酶表达基因法(CALUX)在动物源性固态食品中二噁英类化合物毒性当量筛查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使其能够与标准方法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RGC-HRGC)的评估结果相互转换,分别基于CALUX和HRGC-HRGC评估了肉类、海鲜类和配方乳粉这3类典型动物源性固态食品中7种2,3,7,8-取代的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CDDs)和10种2,3,7,8-取代的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毒性当量,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并确定换算关系和适宜样品类型。结果表明:基于HRGC-HRMS得到的样品中17种目标物的毒性当量(TEQ)下限值为0.001~0.106 pg·g^(-1),TEQ上限值为0.004~0.242 pg·g^(-1),远低于欧盟法规EC 1881/2006规定的限量值(3.5 pg·g^(-1));基于CALUX得到的肉类样品中17种目标物的毒性当量(BEQ)值为0.74~1.30 pg·g^(-1),海鲜类样品中17种目标物的BEQ值为0.31~0.63 pg·g^(-1),配方乳粉样品中17种目标物的BEQ值为0.043~0.074 pg·g^(-1);肉类和配方乳粉样品的BEQ值与TEQ值的相关性较差,而海鲜类样品的BEQ值与TEQ上限值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激活荧光素酶表达基因法(CALUX)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RGC-HRGC) 动物源性固态食品 毒性当量 相关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总迁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8
作者 孙文文 高翔 +4 位作者 贾君 葛文秀 黄颖琦 潘祥华 张敏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总迁移量的不确定度,确定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橄榄油总迁量检测的准确度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总迁移量,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相关规则和标准对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总迁移量的不确定度,确定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橄榄油总迁量检测的准确度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总迁移量,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相关规则和标准对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因素包括重复性、试样质量、仪器校准、标准曲线拟合、浸泡面积等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试样的橄榄油总迁移量为4.0 mg/dm^(2),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4 mg/dm^(2)(P=95%,k=2)。结论橄榄油总迁移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重复性测定和试样提取的橄榄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迁移量 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法 橄榄油
下载PDF
动力锂电池运输合规要求解析
9
作者 汪蓉 祝惠惠 +1 位作者 睦洁 苏凤 《上海包装》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运输及出口量日渐攀升,如何安全合规的运输动力锂电池成为让动力锂电池“动”起来的关键。从联合国基本运输规则的要求出发,解析海运、空运以及国内道路运输动力锂电池的包装、标记标签要求,以及动... 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运输及出口量日渐攀升,如何安全合规的运输动力锂电池成为让动力锂电池“动”起来的关键。从联合国基本运输规则的要求出发,解析海运、空运以及国内道路运输动力锂电池的包装、标记标签要求,以及动力锂电池出口政策法规,以期为动力锂电池运输行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电池 运输 豁免 合规要求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2,4-二氯苯甲酸的迁移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丹阳 刘桂华 +4 位作者 姜欢 祝雨筱 罗世鹏 商贵芹 胡长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5-442,共8页
目的建立6种食品模拟物中2,4-二氯苯甲酸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对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2,4-二氯苯甲酸迁移行为进行研究。方法各食品模拟物中2,4-二氯苯甲酸采用Aq-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和0.025%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建立6种食品模拟物中2,4-二氯苯甲酸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对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2,4-二氯苯甲酸迁移行为进行研究。方法各食品模拟物中2,4-二氯苯甲酸采用Aq-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和0.025%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参照GB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和GB 5009.15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通过短期和长期迁移试验对硅橡胶中2,4-二氯苯甲酸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2,4-二氯苯甲酸在6种食品模拟物的相应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方法灵敏度(检出限最高为0.20mg/kg)、准确度(回收率在91.8%~113.1%之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2%)均符合标准要求。短期迁移试验结果表明,硅橡胶中2,4-二氯苯甲酸的迁移量随着迁移试验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向50%乙醇溶液中的迁移风险最大。长期迁移试验结果表明,2,4-二氯苯甲酸的迁移在试验初始的2d内快速上升,在4 d内达到迁移平衡;温度升高可以使迁移更快达到平衡;平衡时向50%乙醇溶液和橄榄油的迁移量相当。结论该方法操作步骤简便、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检出限低,能够满足食品接触材料中2,4-二氯苯甲酸迁移量的检测需求。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2,4-二氯苯甲酸迁移量受迁移试验次数、食品模拟物类型、迁移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企业和消费者应合理生产和使用相关产品以降低2,4-二氯苯甲酸的迁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高效液相色谱法 2 4-二氯苯甲酸 迁移 食品接触材料 非有意添加物
下载PDF
集装袋检测装置的优化设计
11
作者 吴彬 高翔 +3 位作者 李荣荣 曹梦琪 戎霄 周志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7-203,共7页
目的 为解决当前集装袋顶吊试验装置存在的精准度低、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袋检测装置设计方案。方法 结合集装袋提吊部件结构及起吊方式的多样性,运用优化设计的方法,新装置采用双悬挂装置和双加压装置的组... 目的 为解决当前集装袋顶吊试验装置存在的精准度低、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多功能集装袋检测装置设计方案。方法 结合集装袋提吊部件结构及起吊方式的多样性,运用优化设计的方法,新装置采用双悬挂装置和双加压装置的组合设计。结果 新装置可以任意调整加压状态,实现灵活切换单点和多点起吊方式集装袋顶吊试验的工作模式,能够精准反馈集装袋整体及任意提吊部件的受力情况。随机抽选3组不同种类的集装袋进行顶吊试验,每组集装袋测试90次,压力时间试验曲线相对平稳,成功率达到96.67%,充分满足检测数据准确性与稳定性的要求。结论 该装置工作状态稳定且通用性较高,能精准分配试验负荷,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同时能够兼顾多种设计类型集装袋的试验需求,有效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袋检测装置 顶吊试验 悬挂装置 加压装置
下载PDF
物理回收下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物理表征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
12
作者 曾严 金莉莉 +6 位作者 朱蕾 吴永宁 罗世鹏 商贵芹 王志伟 刘桂华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6-315,共10页
对物理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材料以及制成不同回收料含量的rPET瓶进行相关物理表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监测,旨在追踪溯源和评估其作... 对物理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材料以及制成不同回收料含量的rPET瓶进行相关物理表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监测,旨在追踪溯源和评估其作为食品接触用的安全性。研究发现,rPET与原生PET存在相似的热稳定性,rPET瓶并未产生基团和结构上的明显变化且表现出与原生PET瓶相似的结晶、熔融行为。但rPET瓶的表面微观形貌存在着细微的机械划伤,且随着回收料含量的增加,rPET瓶的颜色变得更深、更绿和更黄。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VOCs,发现固相缩聚工艺对VOCs的去除起重要作用,使得rPET中VOCs的残留很少。在rPET瓶中检出4种VOCs(乙醛、乙二醇、壬醛均小于1.00 mg/kg;2-甲基-1,3-二氧戊环为1.72~5.76 mg/kg)。研究表明rPET瓶虽然在颜色上存在差异,但在热性能、结构、形貌及VOCs残留等方面,具备了再次用于食品接触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回收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物理表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食品接触材料
下载PDF
中日韩食品接触用rPET政策法规与管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敏 袁赟 +3 位作者 陈建国 谢添 潘祥华 商贵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5-22,共8页
目的 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回收体系建设、安全评估、法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全面研究日本、韩国有关回收塑料的宏观政策和战略,针对rPET的法规政策及管理要求,深入分析欧美日韩管理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国情及研究进展,提出相... 目的 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回收体系建设、安全评估、法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全面研究日本、韩国有关回收塑料的宏观政策和战略,针对rPET的法规政策及管理要求,深入分析欧美日韩管理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国情及研究进展,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结果 日本、韩国针对食品接触用rPET不仅制定了完善的法规标准,还拥有完整的回收体系,并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建立了从管理对象、管理机构到评估方法的全体系监管机制。但这些国家对食品接触用rPET的再生利用率仍旧不高,法规与监管体系上还存在较多需完善的地方。结论 在循环可持续发展势在大背景下,rPET食品接触的同级回收利用势在必行,我国应在研究国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回收体系,发布评估技术指南,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法规,以促进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塑料 食品接触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政策法规 管理
下载PDF
GC法测定食品接触用再生PVC中氯乙烯类化合物的迁移量
14
作者 陈蚕蚕 阿文伟 +4 位作者 张敏 董犇 林勤保 李丹 钟怀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9-14,共6页
目的 有效考察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迁移风险。方法 建立测定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在水、酸性、含乙醇、橄榄油和化学替代溶剂中迁移量的... 目的 有效考察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迁移风险。方法 建立测定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在水、酸性、含乙醇、橄榄油和化学替代溶剂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法。采用DB-624(60 m×250μm×1.4μm)毛细管柱对迁移实验后的3种物质进行组分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检测。结果 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色谱分离效果较好,在0.005~0.05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当添加量为0.005、0.01和0.02 mg/kg时,3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4.8%~108%,相对标准偏差(n=6)为0.0%~9.0%,均低于10%。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迁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氯乙烯 氯乙烯 1 1-二氯乙烯 1 1-二氯乙烷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口监管要求与流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 潘祥华 《质量与认证》 2023年第9期84-86,共3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除了食品本身的安全性,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日本作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进出口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在食品接触材料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管理理念、模式等方面与我国的相关要求存在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除了食品本身的安全性,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日本作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进出口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在食品接触材料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管理理念、模式等方面与我国的相关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在全面了解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及标准的基础上,了解日本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进口安全监管要求,对促进食品接触领域健康发展和推动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产品的认证认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合作伙伴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认证认可工作 安全监管 进口监管 管理理念 安全性问题 民以食为天
下载PDF
GB/T 41008-2021《生物降解饮用吸管》标准解读
16
作者 邵晨杰 司立峰 黄一帆 《质量与认证》 2023年第11期77-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GB/T 41008-2021《生物降解饮用吸管》标准的执行要求,对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中产品的分类、限制性指标要求进行了分析说明,重点分析了适用对象、耐溶性、有机物成分固体(挥发性固体)、化学性能(重金属)、生物降解率(生物分... 本文介绍了GB/T 41008-2021《生物降解饮用吸管》标准的执行要求,对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中产品的分类、限制性指标要求进行了分析说明,重点分析了适用对象、耐溶性、有机物成分固体(挥发性固体)、化学性能(重金属)、生物降解率(生物分解率)、崩解率和生态毒性试验以及企业合规应对策略等,以期通过解读,提高从业人员对该标准的认知和使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饮用吸管 标准 限量要求 GB/T 41008
下载PDF
德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与监管
17
作者 杨黎明 谢添 +1 位作者 黄颖琦 商贵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7-185,共9页
目的为了顺利推进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出口业务,同时为我国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归纳和总结德国食品接触材料的立法体系、法规内容及监管要求,并对比德国与我国在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方面的异同。结果德国食品接触材... 目的为了顺利推进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出口业务,同时为我国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归纳和总结德国食品接触材料的立法体系、法规内容及监管要求,并对比德国与我国在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方面的异同。结果德国食品接触材料的立法体系较完善、监管机制较健全,在新法规的制定、材质类别的细化及指标的设置等方面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如印刷油墨、纸、橡胶、硅橡胶等。结论德国特有的立法和监管要求,一方面对我国出口德国的相应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对建立健全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立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食品接触材料 法规体系 监管
下载PDF
热塑弹性体制品橄榄油总迁移量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
18
作者 董世蒙 王琼 +2 位作者 武敏 王昕 张敏 《实验室检测》 2023年第6期36-42,共7页
目的分析热塑性弹性体制品(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roducts,TEP)在进行橄榄油总迁移量测试过程中关键问题点,提高此类材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方法选取8批TPE制品按照新发布的GB 31604.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 目的分析热塑性弹性体制品(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roducts,TEP)在进行橄榄油总迁移量测试过程中关键问题点,提高此类材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方法选取8批TPE制品按照新发布的GB 31604.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进行橄榄油总迁移试验,分析其适宜性判定、水分敏感性确认及调理结果、试样吸收橄榄油成分的变化情况、索氏提取次数及橄榄油总迁移量数据检出情况。结果选取的8批TPE试样中有6批试样对水分敏感,2批试样适宜性判定不通过;通过适宜性判定进行橄榄油总迁试验的6批试样中,2批试样吸附的橄榄油在经过甲酯化反应上机测试后橄榄油成分会发生变化;所有试样均需要进行乙醚多次提取,有3批试样总迁移量结果不合格。结论对于TPE试样,应重点关注其适宜性判定、水分敏感性确认和橄榄油萃取次数等步骤,同时需评估橄榄油作为模拟物的适宜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热塑弹性体制品 橄榄油总迁移量
下载PDF
N2O-C2H4预混气体火焰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艳 王红松 +5 位作者 蒋榕培 李智鹏 朱辛育 徐森 潘峰 解立峰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38,共6页
运用标准k-ε模型,对N 2O-C 2H 4预混气体在水平半封闭管道内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火焰锋面结构、传播速度、出口压力和燃烧区的气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分为3个阶段:点火初期的平... 运用标准k-ε模型,对N 2O-C 2H 4预混气体在水平半封闭管道内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火焰锋面结构、传播速度、出口压力和燃烧区的气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分为3个阶段:点火初期的平面火焰传播阶段、Tulip火焰传播阶段和指形火焰传播阶段;火焰传播速度呈指数增长,管道出口处压力和气流速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采用高速摄影系统、压力传感器、有机玻璃管等装置对预混气体的火焰加速进程和压力演变过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体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N2O-C2H4
下载PDF
GC-MS/MS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6种环硅氧烷迁移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葛丹阳 刘桂华 +4 位作者 姜欢 祝雨筱 商贵芹 罗世鹏 胡长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6-1493,共8页
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6种环硅氧烷(D4~D9)向50%乙醇、95%乙醇、异辛烷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38批次实际样品的检测。取10 mL迁移实验得到的50%乙醇浸泡液,使用2 mL正己烷萃取,经过滤后测定,... 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中6种环硅氧烷(D4~D9)向50%乙醇、95%乙醇、异辛烷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38批次实际样品的检测。取10 mL迁移实验得到的50%乙醇浸泡液,使用2 mL正己烷萃取,经过滤后测定,95%乙醇和异辛烷浸泡液直接经过滤后测定。采用HP-5 MS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4~D9在0.05~1.00 mg/L或0.20~5.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60。各目标物的检出限为0.02~0.07 mg/L,定量下限为0.05~0.20 mg/L,回收率为90.1%~106%,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3%。使用该方法对市面上的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进行迁移实验,发现D4~D9向50%乙醇存在迁移风险;向95%乙醇和异辛烷迁移的检出率为80%,迁移风险最大。D4~D9在95%乙醇和异辛烷第3次的迁移检出率显著大于第1次,而在50%乙醇中第1次迁移和第3次迁移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 环硅氧烷 食品模拟物 迁移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